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建立冬凌草乙素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并探讨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大鼠灌胃冬凌草乙素20 mg/kg后,于不同时间点采血,利用HPLC测定血药浓度,并求算药动学参数.冬凌草乙素在50~5 00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 1),样品在血浆中的绝对回收率大于80%,日内、日间的RSD均小于15%,灌胃后其主要动力学参数AUC0-t,AUCt-∞,ke,T1/2,CL/F,Cmax,Tmax分别为(9.85±2.89) mg·h/L,(11.81±3.45) mg·h/L,(0.11 ±0.04)h-1,(3.52 ±1.16) h,(1.08±0.10) L/(kg· h),(3.07±2.30)μg/L,(0.67±0.33)h.所建立的定量分析方法精密、准确、选择性强,可用于冬凌草乙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根据药动学参数,可以得知冬凌草乙素在大鼠体内消除较快,不易蓄积.  相似文献   

2.
研究2种不同清开灵胶囊制剂中重要药效成分黄芩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为清开灵制剂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分别灌胃给予清开灵胶囊和软胶囊,给药剂量按黄芩苷计均为60 mg/kg.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浆样品,HPLC法测定血浆中黄芩苷药物浓度,根据药-时曲线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并比较组间差异.黄芩苷血浆药物浓度在0.05~10μg/m 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方法准确度与精密度良好,适用于血浆黄芩苷药物浓度测定.在相同给药剂量下,清开灵软胶囊和胶囊给药后大鼠血浆黄芩苷的Tmax分别为1.5±0.2 h、2.0±0.3 h,Cmax分别为1.72±0.24μg/m L、1.10±0.16μg/m L,AUC分别为11.76±1.53(mg/L)·h、7.58±0.89(mg/L)·h、MRT分别为7.25±0.88 h、5.10±0.69 h,均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P0.05).与硬胶囊制剂相比,清开灵软胶囊在大鼠体内的黄芩苷药动学上显示明显优势,可能是一种更具治疗优势的清开灵口服制剂.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香青兰总黄酮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采用以田蓟苷为指标,HPLC法测定大鼠灌胃给药后血浆中田蓟苷的浓度,并采用DAS2.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血浆中田蓟苷浓度在0.031~39.6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0),日内精密度(RSD)5%,日间精密度(RSD)10%,方法回收率在98.01%~103.23%之间,提取回收率在72.67%~90.35%之间。香青兰总黄酮在大鼠体内呈二室分布,大鼠灌胃香青兰总黄酮提取物3个剂量(300,600,1200 mg/kg)后,t1/2β分别为(6.904±0.922),(6.512±3.302),(9.820±3.116)h,AUC(0-t)分别为(0.527±0.018),(0.980±0.097),(1.215±0.108)mg/L/h,Tmax分别为(0.292±0.083),(0.139±0.048),(0.222±0.048)h,Cmax分别为(0.177±0.018),((0.451±0.064),(0.656±0.115)mg/L。由此可知,该法适用于测定香青兰总黄酮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并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建立大鼠脑组织及血浆中姜黄素及四氢姜黄素的HPLC-MS/MS检测方法,并研究麝香酮对姜黄素大鼠体内药动学及脑分布的影响.将大鼠分为姜黄素组(10 mg/kg),姜黄素与麝香酮低、高剂量(0. 8 mg/kg、1. 6 mg/kg)联合组.利用HPLC-MS/MS检测SD大鼠尾静脉注射药物后,姜黄素及代谢物四氢姜黄素在血浆和脑组织中的浓度变化,计算药动学参数.姜黄素组与香酮低剂量联合姜黄素组比较,姜黄素血浆中的药时曲线曲线下面积AUC_(0-∞)分别为(18 026. 34±3 221. 75)(μg/L)·min和(23 205. 28±2 030. 73)(μg/L)·min,血浆药物总清除率CL_z分别为(0. 57±0. 09) L/(min·kg)和(0. 43±0. 04) L/(min·kg);在脑组织中,姜黄素组与香酮低剂量联合姜黄素组比较,姜黄素的AUC_(0-t)分别为(1 508. 82±616. 03)(μg/L)·min和(200. 18±70. 87)(μg/L)·min,四氢姜黄素的AUC_(0-t)分别为(893. 33±378. 63)(μg/L)·min和(181. 39±95. 00)(μg/L)·min.结果显示,低剂量的麝香酮可以促进姜黄素在体内的吸收,并减慢姜黄素在体内的清除,但是对于姜黄素脑组织分布并没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亮菌甲素的浓度, 研究亮菌甲素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特征及其绝对生物利用度. 结果表明, 亮菌甲素灌胃给药(ig)1.44 mg和静脉注射给药(iv)0.9 mg后, 在大鼠体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达峰浓度(cmax)分别为(58.33±23.41),(825.25±92.13) μg/L, 半衰期(t1/2)分别为(1.55±0.43), (0.75±035) h,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41.87±7.54), (140.64±19.73) h·(μg/L). 经剂量校正后求得亮菌甲素在大鼠体内的绝对生物利用度(Fab)为18.61%.  相似文献   

6.
研究槲寄生中N-桂皮酰基丁二胺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大鼠灌胃给予N-桂皮酰基丁二胺,采集不同时间点的大鼠血浆,用HPLC法检测大鼠血浆中N-桂皮酰基丁二胺的浓度,并用DAS2.0药动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算药动学参数.N-桂皮酰基丁二胺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符合一室模型,药动学参数分别为:半衰期速率常数T_(1/2)(k_a)=0.343 h,分布半衰期T_(1/2)=1.306 h,达峰时间T_(max)=0.750 h,最大血药浓度C_(max)=1.700μg/m L,表观分布容积V_(1/F)=21.047 L·kg~(-1),口服消除率C_L=11.172 L·h~(-1)·kg~(-1),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4.129 h·mg·L~(-1).N-桂皮酰基丁二胺口服给药后,吸收和分布均较快,且分布广泛,在血浆中的清除也较快.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冰片对反式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将雄性SD大鼠分为灌胃给药和尾静脉注射给药两大组,灌胃给药组和尾静脉注射给药组均包括反式白藜芦醇(30 mg/kg)单用组,反式白藜芦醇与低、中、高剂量冰片(50、100和200 mg/kg)合用组.大鼠给药后不同时间点Res的血药浓度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并用DAS3.0软件处理计算Res药动学参数.结果表明,不管是灌胃给药,还是静脉注射给药,冰片对反式白藜芦醇大鼠体内药动学均有明显影响.尾静脉注射给药中,单用Res对照组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为(127.04±29.84)mg/(L·min),血浆药物总清除率CLz为(0.088±0.029)L/(min·kg).低、中剂量冰片对Res的药代动力学无显著影响,高剂量冰片使血浆中Res的AUC(0~∞)增大了73.6%,CLz降低了42.1%,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高剂量冰片可促进Res的吸收,降低Res的体内清除.1  相似文献   

8.
建立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胡黄连苷Ⅰ(HD-Ⅰ)的含量,并对胡黄连苷-Ⅰ在大鼠体内动力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以芍药苷为内标物,血浆样品经Vc抗氧化,乙腈沉蛋白后,采用AgilentXDB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分离,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程序[(0-1)min]20:80,[(1-2)min]24:76,[(2-6)min]24:76,[(6-8)min]20:80,([(8-14)]min20:80;检测波长:277nm。结果:HD-Ⅰ线性范围(0.1-150)μg/mL(r=0.9994),最低检测浓度25ng,回收率分别为(94.70±3.27)%、(95.09±0.78)%、(95.91±0.83)%,日内、日问精密度准确度均小于10%。大鼠单次静脉注射HD-Ⅰ7mg/kg、14mg/kg、40mg/kg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均呈二室开放模型,半衰期T1/2β分别为(27.07±6.56)min、(29.78±6.24)min、(31.41±4.75)min,清除速率CL(s)值分别为(0.050±0.017),(0.049±0.012),(0.046±0.025)mg·kg-1·min-1(μg·mL-1),平均滞留时间MRT平均为(15.86±0.29)min,曲线下面积AUC和AUC(so)与剂量呈正相关。证实方法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HD-Ⅰ体内过程的研究。HD-Ⅰ在大鼠体内符台线性动力学二室开放模型,代谢快,分布广,清除速率快。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大鼠皮下注射牛蒡子苷元注射液,并对给药后的系统暴露动力学特征进行评价.大鼠皮下注射0.1、0.3、1.0 mg/kg牛蒡子苷元注射液,应用LC-MS/MS法测定牛蒡子苷元不同时间点的血浆/组织浓度,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大鼠皮下注射3种剂量牛蒡子苷元注射液后,T_(max)均为0.3 h左右,C_(max)分别为17.6±4.74、61.8±8.05、285±77.0 ng/m L,AUC_(0-t)分别为22.8±5.77、83.5±15.3、412±117 h·ng/mL,t1/2为0.781~1.08 h,V_d为3.84~5.59 L/kg,绝对生物利用度为103%.牛蒡子苷元在大鼠组织中分布迅速、广泛,其中肠、心、肝、胰、肾等组织中药物含量较高(血浆暴露量)且无明显蓄积现象.牛蒡子苷元注射液皮下注射给药后,在大鼠体内吸收迅速,C_(max)及AUC_(0-t)与剂量呈正相关、分布广泛、清除较快,可有效提高其在大鼠循环系统及组织中的暴露水平,并呈良好的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
研究大鼠口服给药(ig)血竭(IDB)后药动学和组织分布特征.建立大鼠血浆和各组织中血竭素的HPLC测定方法,SD大鼠分别单次igIDB(1.0 g/kg)后,测定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和各组织中的血竭素质量浓度,血药浓度采用药动学程序软件DAS 2.0计算药动学参数.主要药动学参数:血竭素t1/2=4.86 h,α=0.54,β=0.01,AUC(0-t)=146434.27μg/L/h,MRT(0-t)=4.19 h,组织分布特征为在肝、肾、心组织中分布较高.igIDB后药效物质血竭素符合药动学二室模型,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血竭素在肝肾中分布最多,心中次之,提示与其归心、肝经有关.  相似文献   

11.
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含葛根素量的方法,并应用于葛根素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使用HPLC检测葛根素在大鼠血浆中的血药质量浓度,并应用Kinetica软件对葛根素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非房室模型拟合.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均良好,方法回收率和萃取回收率均符合药代动力学要求.葛根素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参数为:C_(max)=(1 569. 67±216. 67) ng/mL,T_(max)=(0. 22±0. 075) h,AUC=(1 647. 87±108. 76)(h)*(ng/m L),t_(1/2)=(1. 61±0. 11) h.本实验明确了葛根素口服给药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情况,为药物的相互作用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2.
建立RP-HPLC测定兔血浆中熊去氧胆酸方法并研究其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兔血浆样品用1 mol/L的盐酸和乙腈混合萃取,色谱柱为Hypersi1 C18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冰醋酸(40∶59∶1),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10 nm.结果表明熊去氧胆酸与血浆中其他成分能很好分离,其线性范围0.6~19.2 mg/L,最低检测浓度16μg/L(S/N>3).样品平均回收率在86.75%以上,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0%.此方法可用于熊去氧胆酸血药浓度分析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3.
研究灌胃给予大鼠龙血竭后,P糖蛋白抑制剂维拉帕米对其有效成分龙血素A、B、C在大鼠血浆中的药物动力学影响.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抑制剂组并单次给药,对照组灌胃给予大鼠5 g/kg龙血竭,抑制剂组联合给予大鼠维拉帕米(1 mg/kg)和龙血竭(5 g/kg).收集两组相同系列时间的血浆样本,采用HPLC-MS/MS的方法对龙血素A、B、C在大鼠血浆中的浓度测进行检测,求算两组血浆样本药物动力学参数.与对照组相比,抑制剂组大鼠龙血素A、B、C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分别增加109.4%,78.5%,22.8%,血药峰浓度分别增加69.6%,115.0%,42.1%,龙血素A、B的达峰时间均延长、龙血素C的达峰时间无变化,三者的生物半衰期(T0.5)均变小,说明P糖蛋白抑制剂能够引起龙血素A、B、C在大鼠体内的血浆药物动力学参数变化,龙血素A、B、C均有可能为P糖蛋白的潜在底物.  相似文献   

14.
为比较考察由不同工艺制备的恩诺沙星注射液A和B在鸡体内的药动学过程,选用40日龄的健康海兰鸡进行了研究.A、B 2组分别肌注相应的恩诺沙星注射液(15 mg/kg),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血浆中恩诺沙星浓度,结果发现,A、B 2种注射液的恩诺沙星在血浆中的药动学行为均符合二室开放模型,主要动力学参数分别是:t1/2为9.68±0.02 h及18.60±0.05 h;t max为1.25±0.03 h及4.50±0.02 h;C max为1.88±0.12及1.40±0.20μg/mL;AUC(0-t)为19.72±0.21及26.76±4.15μg·mL-1·h.其中,注射液B的t1/2,t max及C max分别为注射液A的1.92,3.6和0.74倍,两者的药物动力学参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恩诺沙星注射液B肌注后吸收缓慢,药物的半衰期延长,临床应用72 h给药1次能维持对常见病原菌的有效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抑制剂PCC0208009在结肠癌CT26荷瘤小鼠中的药代动力学(PK)和药效动力学(PD)特点,为后续IDO抑制剂的开发和临床治疗效果的预测提供参考依据.研究采用结肠癌CT26荷瘤小鼠,以Kyn/Trp为药效评价指标,考察IDO抑制剂PCC0208009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PK)与药效动力学(PD)特点及相关性.单次灌胃给予200 mg/kg PCC0208009,药物在血浆中的T_(max)、T_(1/2)、平均C_(max)和AUC_(0-last)分别为0.25 h、6.22 h、13.3μg/mL和22.9 h·μg/mL,在肿瘤中分别为0.5h、7.08 h、13.3μg/mL和17.5 h·μg/g;PCC0208009在给药后2~8 h内可有效抑制血浆和肿瘤中Kyn/Trp.单次或多次灌胃给予25-400 mg/kg PCC0208009 4 h时,PCC0208009在血浆和肿瘤中的药物浓度以及对Kyn/Trp的抑制作用均呈剂量依赖性.结果表明,PCC0208009在给药后2~8 h内能有效抑制荷瘤小鼠血浆和肿瘤的IDO活性,在血浆和肿瘤中的药物浓度及对IDO的抑制作用均呈剂量依赖性,PK和PD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注射用头孢他美钠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特点,将1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6组,分别静脉注射50、100、1 000 mg·kg~(-1)头孢他美钠,于不同时间点采血,分离血清;另将36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静脉注射100 mg·kg~(-1)头孢他美钠,于不同时间点取各组织制成匀浆.采用HPLC法测定血清及各组织中头孢他美的浓度,用3p97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头孢他美在SD大鼠血清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符合二室模型,低、中、高剂量下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为(66.70±21.59)、(216.90±43.22)和(1 972.70±125.54)μg·m L-1,t1/2β为(1.49±0.20)、(1.36±0.20)和(1.27±0.16)h,AUC(0~12)为(139.05±27.93)、(293.01±65.55)和(2 627.32±134.92)μg·h·m L~(-1);静脉注射头孢他美钠1 h时大鼠组织中头孢他美浓度最高,此时头孢他美在各组织中的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肾、肝、肺、胃、心、骨骼肌、脾、小肠、脂肪、脑、卵巢和睾丸.结果表明,静脉注射头孢他美在大鼠血清和部分组织中浓度较高,无蓄积.  相似文献   

17.
《河南科学》2017,(8):1252-1257
建立一个测定大鼠血浆中姜黄素含量的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UPLC-MS/MS).血浆样品用甲醇沉淀蛋白,采用Agilent Extend-C18色谱柱(RRHD 1.8μm,2.1 mm×50 mm),以乙腈(A)-0.1%甲酸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 L/min,柱温30℃,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模式,内标为沙丁胺醇,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测定,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对:姜黄素和内标分别为369.1→177.1和240.1→148.姜黄素在2.5~400 n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出限为0.084 ng/m L,提取回收率在84.66%~95.71%,日内及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7%(n=3),稳定性较好.该方法准确、高效、专属性强、灵敏度高、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实际大鼠血浆中姜黄素的含量测定,为监测姜黄素口服给药后体内的血药浓度和药代动力学特征提供参考,也为其新制剂的设计和临床应用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8.
原儿茶酸在大鼠血浆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原儿茶酸在大鼠血浆中的药代动力学.以原儿茶酸50、100、150 mg/kg(低、中、高)3剂量对大鼠灌胃给药,血浆样品经甲醇乙腈沉淀蛋白后,用HPLC法测定原儿茶酸的浓度,绘制药时曲线.实验数据用3P97药动学软件处理,得相应药动学参数.原儿茶酸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原儿茶酸在剂量由50 mg/kg增至100 mg/kg时药动学过程呈现出非剂量依赖,具有非线性特征;其剂量由100 mg/kg增至150 mg/kg时药动学过程呈现出剂量依赖,具有线性特征.对于其产生非线性特征的原因,需要通过进一步实验进行研究确证.  相似文献   

19.
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蒽贝素(Embelin)浓度的方法,并进行药动学研究。选取12只Sprague-Dawley(SD)大鼠灌胃蒽贝素(15.0 mg/kg),分别于给药前及给药后0.083,0.25,0.50,0.75,1,2,3,4,6,8,10,12,24,36,48,72 h时眼底静脉采血,分离血浆,用丙酮-乙酸乙酯混合溶剂萃取后,以大黄素为内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流动相为甲醇-0.1%氨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样品经电喷雾离子源电离为负离子化后,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测定蒽贝素(m/z 293.1→96.6)和内标物大黄素(m/z 269.0→225.1)的浓度,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研究结果显示:蒽贝素检测血药浓度的线性范围为10—1 200 ng/L,定量下限为10 ng/mL,检出限为3 ng/mL,日内和日间RSD均小于10%,准确度为8.8%—14.0%。大鼠灌胃蒽贝素的平均药-时曲线符合二室模型,分布半衰期为(12.60±1.19)h,消除半衰期为(15.95±0.73)h,AUC0-t为(3 596.31±271.93)ng·h/L,AUC0-∞为(3 717.48±269.82)ng·h/L。蒽贝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选择性强,可用于蒽贝素血药浓度的测定及药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20.
HPLC测定黄萱益肝散中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复方制剂益肝散中两种有效成分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Diamonsil(钻石)C18(5μm,250 mm×4.6mm);流动相甲醇:0.05%磷酸水溶液(75∶25)。流速1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54nm。结果: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进样量分别在0.014 5~0.462 4μg和0.008 8~0.280 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分别为:98.3%和98.7%;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益肝散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