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3年2月18日,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春意浓浓,数位在世界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国际著名的华裔生物学家、医学家汇聚于此,参加由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举办的"新世纪生命科学论坛",由此掀开了中国新世纪生命科学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2.
3.
<正>大会围绕“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主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吸引了全球126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多名嘉宾参会,国别数创历年来新高。今年是乌镇峰会的第十年,大会围绕“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主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吸引了全球126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多名嘉宾参会,国别数创历年来新高。与会嘉宾聚焦全球发展倡议、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人工智能等议题深入交流,形成广泛共识。  相似文献   

4.
战略学是研究全局和未来的科学。中国革命的战略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取得全国的胜利。抗日战争中,在敌强我弱的局面下,我们的战略是“持久战”、“游击战”,最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相似文献   

5.
两种意见新年伊始,正当人们紧锣密鼓迎接新世纪、新千年时,突然,国际上几个具有权威性的颁历机构,如英国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美国海军天文台,法国巴黎经度局等,皆纷纷发表声明,重申“21世纪始于2001年1月1日”,以正视听。这使社会公众又陷入困惑:21世纪究竟始于何年?其实,这并非新闻。按天文历法,每个世纪是指从第1年到第100年。20世纪为1901年到2000年,21世纪为2001年到2100年。我国的权威颁历机构,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编的《万年历》,也是如此规定的,最近该台再次重申:“21世纪应从2001年1月1日零时开始更为妥当。”这正如我们数1元钱的票子,数完第100张时,才算100元,数完第2000张时,才算2000元。谁也不会刚数完第1999张,就算2000元了,而将第2000张算作下一千元的开始。因此,只有当2000年终结了,到了除夕午夜,才能进入下一个千年。这只是个常识问题。然而世俗社会,常受约定俗成规律的支配,公众习惯性的称谓,往往就成为公认的规矩。比如《水浒传》中的“浒”字,当然念“虎”,作“水边”讲。但江苏的浒浦、浒墅关等地名,当地人皆将“浒”念成“许”。约定俗成,字典上也只好承认这第二读音了。同样,由于从1999到2000,4位数字全变了,给公众一个突变的感觉,易认为这就是新千年、新世纪的开始。再加上2000引发了全球注目的计算机“千年问题”,闹得沸沸扬扬,这更强化了人们对2000年的特殊心理。几年前,当人们提出2000年应作为新千年、新世纪来迎接时,正符合公众的喜新求异心理,很快就得到社会的认同,在许多国家都由政府与民间成立诸如千年庆典委员会等组织,从事各种筹备工作。遍于全球的倒计时牌,皆以2000年元旦零时为终点。日本虽然在其建立的两座倒计时钟上,皆以2001年元旦零时为终点,但在1999年除夕之夜,也不得不随从全世界一齐狂欢2000年的来临。我国领导人与报刊,过去在有些言论中也曾把2000年当作21世纪。但当1999年元旦来临时,在元旦献词、新年讲话及社论中,忽然都谨慎地避开了这个问题。这表明天文历法的权威性与公众的约定俗成,产生了矛盾,使这“世纪之争”,成为当今的一大难题。其实,争论是无用的,还是采取妥协、兼容的态度,就如同对待“浒”字的读音一样。我国过生日做寿,常以虚岁、实岁并用。比如为百岁老人做寿,往往用虚岁百岁,实际上那天刚满99岁,但开始进入百岁了。到实岁100岁时,还可再庆祝一番。这种双重生日计时法,倒可以借来解决这一难题。三类方案面对新世纪起于何时的难题,人们构想了许多庆祝方案,皆以双重庆典来解决。目前已有三类方案。(1)12个月方案把世纪之交、千年庆典,当成一个持续12个月的过程。美国白宫的千年庆典委员会,在谈到千年庆典Millennium时,就解释为“从2000年1月1日至2001年1月1日”。这就是说两个元旦皆要庆祝,整个庆典持续2000年的一整年。现在看来,英国、意大利、瑞士等许多国家,大多采用这一方案。(2)15个月方案去年秋天,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宣布,联合国将参加迪斯尼举办的千年盛典活动。这个活动从1999年10月到2001年1月,历时15个月。在迪斯尼游乐园中,将搭起代表不同国家的大帐篷,提供各类新型景观、娱乐项目,来展示各国的文艺节目与风味小吃。正如安南所说,“我们将一起以多种多样的形式来庆祝盛典”,以“鼓励人们接受多种多样的生活”。(3)18个月方案法国政府决定,实施“法国2000,千年转折”计划。从1999年7月到2001年1月,以各种活动持续庆祝18个月。巴黎正在制作一个世界上最大的氦气球,取名“福尔蒂”,球体高32米,直径22米,内充1 500立方米的氦气。于今年7月置放在塞纳河左岸的雪铁龙公园里,悬浮高度150米,整个巴黎都可以看到。吊篮中可容纳30名成人,或60名儿童。一直悬浮到2001年1月,也历时18个月。这三种方案,时间从12个月到18个月不等,但其共同点是都包含2000年元旦与2001年元旦。这等于把2000年一整年,当作一座跨世纪、跨千年的时间大桥。桥之两端各有一个桥头堡,此岸桥头堡为2000年元旦,彼岸桥头堡为2001年元旦。人类乘坐的24节列车(相当于24个时区),就相继通过第一个桥头堡而上桥,经过第二个桥头堡而下桥。整个桥长365天,或8760小时。2000年元旦通过第一个桥头堡,意味着进入本世纪的百周年了,真正开始迈向21世纪,迈向第3个千年。2001年元旦通过第二个桥头堡,意味着真正进入21世纪、第3个千年了。我们不妨定2000年元旦为迎接百周年庆典,定2001年元旦为迎接千禧年庆典。这样安排,有三个好处: 第一,解决了天文历法与公众习惯的矛盾,虚、实两个元旦都过,随你怎么理解都可以;第二,使庆典活动大为延长,短则一年,长则一年半,形成两个高潮,这实质上扩延了商业机会,为各国的旅游业、娱乐业、展览业、应景商品业及各种文化产业等提供了充足的赚钱机遇;第三,使遭受金融风暴肆虐的许多国家,有个较长、较宽松的喘息机会,以便从容调整经济,能以一种昂扬的风貌跨入21世纪。一个目的目前,许多国家已为这千年庆典,注入大量资金。英国投入最多,达100亿美元,早在1994年就成立了千年委员会,负责庆典的筹划与组织。他们花费75亿美元,兴建185个永久性千年纪念工程。当然,规模最大的是耗资12亿美元的格林尼治“千年大厅”。这个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悬吊式拱形建筑,室内面积达8万平方米,包含14个展览馆,位于格林尼治半岛的本初子午线上。今年除夕之夜,英国女王和首相,将在此揭开千年庆典的序幕。英国在整整一年庆祝活动中,计划要吸引3100万观光客,仅此就可收入165亿美元。由于世界时间是以英国伦敦的格林尼治为标准的,地球的本初子午线起于这里,因此是旅游者竞相观光的地方,伦敦为此还新建了55座饭店。法国实施18个月的庆祝计划。在巴黎圣母院大教堂顶端,修建两座空架结构的尖塔,高达60米。法国还同美国合作,铸造一个33吨重的摇摆大铜钟,叫“世界和平千年纪念钟”。这座大钟,最近将运往美国肯塔基州千年纪念中心。附近还要修一座30米高的千年纪念塔。除夕之夜,每隔1小时敲响一次,并向全球广播。德国仅为举办汉诺威2000年世界博览会,就投资4亿马克,要吸引约4000万观众。加拿大总理已宣布,政府将投入1.6亿美元来用于迎接新千年的庆祝活动。埃及为了迎接新千年,正计划对大金字塔进行修复,要给大金字塔顶端,覆盖一层镀有金箔的石板。罗马的梵蒂冈,在世纪之交的2000年,安排了全年朝圣日,估计约有2000万游客云集罗马。由世界50家电视中心组成的千年日广播电视网,最近已选中8个城市,持续播放24小时庆祝节目。8个城市为:纽约、温哥华、悉尼、东京、北京、柏林、伦敦、里约热内卢。它们将是全球庆典的主要成员,届时将有25亿观众收看欢庆实况。整个转播活动,需要动用60个卫星线路,几千英里的光纤电缆和2000台摄像机。所有这些活动,除了商业行为外,都有一个共同目的:欢庆现在,反思过去,创造未来。我们能作为全球庆典的8个主要承担国之一,的确十分光荣,整个亚洲只有我国的北京与日本的东京被选上。北京正在为建国50周年而大兴土木,整治环境,这也为迎接2000年打下了基础。一座标志性纪念建筑——中华世纪坛,也在日夜不停地施工中,争取能在今年除夕之夜,初露端倪,向全球展示中国人民在世纪之交时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6.
赵书馨 《中国科技成果》2009,(24):F0003-F0003
科技各领域进展,日新月异。我们享受着绚烂便捷的科技成果,却不常记起掩映在这些成果背后的那些人们,他们是这些成果的创作者,他们是千千万万、默默无闻、散发青春和热血的科技、科教工作者,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在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高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这些成果在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支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20 0 1年 1 0月 1 1 1 2日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了“2 0 0 1年中华信息科技论坛”。会议由中国计算机学会、香港电脑学会、澳门电脑学会、台湾资讯学会、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有关部门的领导、学术界和产业界的资深专家学者到会作特邀报告。围绕着论坛的主题———加强两岸信息交流 ,促进四地科技合作 ,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探讨两岸四地的交流、合作 ,共同迎接 2 1世纪信息技术发展的新挑战。论坛的专题之一———信息标准的研讨(名词讨论 )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由于历史的原因 ,海峡两岸信息科技名词 (尤其是计算…  相似文献   

9.
2001年10月11~12日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了“2001年中华信息科技论坛”。会议由中国计算机学会、香港电脑学会、澳门电脑学会、台湾资讯学会、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有关部门的领导、学术界和产业界的资深专家学者到会作特邀报告。围绕着论坛的主题——加强两岸信息交流,促进四地科技合作,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探讨两岸四地的交流、合作,共同迎接21世纪信息技术发展的新挑战。论坛的专题之一——信息标准的研讨(名词讨论)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由于历史的原因,海峡两岸信息科技名词(尤其是计算机科技名词)存在很大差异,对两岸的技术交流和商贸活动都造成一定的障碍,与会者都感到,缩小两岸四地的术语差距是迫在眉睫的任务。会上,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潘书祥应邀作了“浅谈两岸科技名词对照统一工作”的讲话。介绍了全国科技名词委近年来两岸名词对照统一工作,以“老词老办法、新词新办法”完成了3个学科的对照,工作已纳入官方认可的组织框架和轨道。全国科技名词委计算机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张伟介绍了两岸计算机名词差异的现状。据统计,计算机基本词相同的约58%,不同的约42%。提出了缩小两岸计算机名词差异的构想。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副秘书长王立建和北京语言文化大学语言信息处理研究所所长张普先生也应邀作了讲话。会上热烈地讨论,对目前IT业术语差异必须统一规范达到共识。术语的审定有着很浓的学术性,尤其今天IT业的蓬勃发展,涉及面广而深,标准术语不是个别专家能一锤定音,也不是以强制性标准而能推广。应考虑到各方面的人员参加,工作人员又是执行人员,有组织有计划地把推荐术语推向社会,以期达到大家的共同心愿——两岸四地的术语规范统一。现在各部门都有统一规范的工作在进行着,建议应有一个官方统一的机构来统管这方面工作,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搞好两岸四地的信息科技名词统一。(卢慧筠)  相似文献   

10.
科学知识的空间维度在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研究中相对缺位.科学史的时间性遮蔽了知识的空间性与地域性.在传统实证主义科学观视阈下,科学史以时间为序对科学知识进行编排和叙事,空间被时间瓦解,地理等空间因素对科学史书写的影响被忽略.在这种"均质"空间观影响下,科学知识被认为是客观而普适的.而在科学实践哲学视阈下,地理位置等空间条...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新年的钟声,我们告别了世界经济风云变幻的2008年,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09年.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代表<自然辩证法研究>编辑部全体同仁,向全国广大的自然辩证法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福和诚挚的问候!向所有关心和支持<自然辩证法研究>杂志的作者、读者和各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的年画消费文化语境中,杨柳青年画传统木版技术的衰落并没有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传统木版技术迅速被新技术取代.在当前以杨柳青年画传统木版技术为消费核心的文化语境中,杨柳青年画木版技术正在发生着复杂的技术转型.这种研究对于我们理解技术的社会型塑,提供了一个很有启发性的案例.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研发经费来源、研发执行机构、研发性质等方面对美国2002年研发经费投入进行了分析,并在对比我国2002年研发经费投入的基础上得出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基础与信息网络专业委员会主办和河北东方企业集团协办的 2 0 0 0年物理学进展学术研讨会 ,于 11月 2 8至 30日在秦皇岛市秦发假日酒店召开 ,来自全国 10个省市 2 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对 2 0世纪以来的物理学发展、物理学中的哲学问题、物理学教学以及我国解放以来在物理学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富有启发性的研讨。一、物理学基础问题其一是关于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的评价问题。关洪认为费曼的路径积分否定了玻尔的互补原理 ,标志着哥本哈根解释已走向衰败 ;刘辽认为 2 0世纪下半叶物…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世纪日益临近,人们对21世纪是从2000年还是2001年起始越来越关心。笔者对此本无研究,只是最近看了报刊上有关这方面的文章,便也想谈点粗浅看法。(1)研究这个问题的一些专家主张应从2001年起算,并举出不少依据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社会广大人士(其中也包括一些专家学者)则认为应从2000年起算(至少他们的行动表明他们是这样认为的)。笔者以为,这一问题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原因是它并非单纯的学术问题,还牵涉到社会人文问题,很难以孰是孰非来轻易下结论。况且,这是涉及世界各国的共同问题,理应由国际权威机构组织各国专家共同研讨协商,以求取得统一标准,而不宜仅以某国专家或机构的意见一锤定音说了算。(2)在前几个世纪,人们对世纪从哪一年算起的看法是否一致?有人说,这个问题本来是明确的、一致的,只是从本世纪80年代以来才有了不同意见。如果以往明确一致,那么分歧应不难消除。另有人说,这个问题在上个世纪之交就没有取得一致意见,英法等国主张20世纪从1901年起算,理由是公元无0年;美国则主张从1900年,理由是在这个问题上,人定因素重于学术传统。结果,他们分别在不同年举行新世纪的有关活动(不知这里指的是少数专门机构的学术活动,还是整个社会的活动)。不管上个世纪实际情况如何,为迎接即将来临的世纪之交,相信世界各国都会从今年年底前就相继开展各类活动,不会有什么国家今年底、明年初硬是不动,非要等到2000年末、2001年初才开始行动。如果大家都认定21世纪从2001年开始,人们又何必急着从一年多以前的1999年就行动呢?(3)尽管人们对世纪之初是从“00年”还是从“01年”起算存在着不同意见,但对年代却一致认为是“从0到9”,不是“从1到0”。于是有人据此作为世纪应“从00到99”的一个理由。反对者则以年代并不是标准的、规范的和精确的时间计量单位为由,认为没有必要管世纪与年代的协调关系。其实,岂止“年代”,就连“21世纪”(更确切地说应是“第21世纪”)的“世纪”也不是标准的、规范的和精确的时间计量单位。总之,把世纪和年代看作彼此没有关联而回避它们之间的协调关系恐怕是不妥的。我们总不能把2000年归在20世纪90年代之内,也不能让它孤零零地无“家”可归吧。(4)大家知道,世纪的最后一个10年是“90年代”,倒着往前相继是“80年代”、“70年代”……,但如果从世纪之初算起,那么最初一个10年该怎么称呼呢?有趣的是,无论在我国还是外国,似乎都没有相应的名称,而只能说诸如“第一个10年(the first decade)”这类的话。新世纪快到了,人们会不会给它起一个恰当的名称,只能拭目以待。(5)与上一个问题类似,20世纪最后一个10年可写作“1990's”,倒着往前相继是“1980's”、“1970's”……,但世纪最初一个10年却不能“依此类推”而写作“1900's”。我们知道,“1900's”(nineteen hundreds)指的是20世纪整个100年。各世纪最初一个10年至今还没有与之相应的写法。(6)再一个问题是“年代”与“第×个十年”是否指同一概念。例如,“50年代”与“第六个十年”是否指一码事?如果是,那么由于“年代”已习惯认为指“从0到9”,那么“第×个十年”便也是“从0到9”。如果说它们是两码事,“第×个十年”指的是“从1到0”,那么鉴于实际生活中除“第一个十年”外,极少用到诸如“第五个十年”、“第九个十年”等词语,因此这笔“账”不容易算清,够伤脑筋的。(7)据说国外有些机构建议以15个月或18个月的时间进行新世纪来临的各项有关活动。不过,这无助于解决21世纪该从哪一年算起。还有,笔者猜想,1999年末至2000年初各国将会很热闹,而2000年末至2001年初则冷清得多。(8)如果以“00年”作为世纪的起始年,那么正如1年不一定都是365天、1个月不一定都是30天、1旬不一定都是10天那样,1个世纪也不全都是100年。公元1世纪要“受委屈”只剩99年。说来说去,关于世纪从哪一年起算的问题(连带“年代”问题),最好还是请各国专家共同商议为妥。  相似文献   

16.
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NSB)于2008年6月发布了《国家科学基金会2007财年价值评议过程报告》(NSB-08-47),汇总分析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2007财年项目申请、评议、资助以及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17.
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NSB)于2007年3月发布&lt;国家科学基金会2006财年价值评议过程报告&gt;(报告编号NSB-07-22),汇总与分析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2006财年项目申请、评议、资助以及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18.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2004财年价值评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NSB)于2005年3月发布了国家科学基金会(NSF)2004财年价值评议系统报告,汇总与分析了NSF 2004财年的项目申请、评议、资助以及相关情况。现将报告的主要相关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我们马上要跨入21世纪,但11世纪究竟始于何年这一简单问题全世界仍在争论。其中一派从科学角度出发认为21世纪和新千年始于2001年,另一派则从人们习惯角度出发认为2000年是21世纪和新千年的第一年。公元无零年造成的麻烦造成这一混乱的根源是国际通用的公历纪年是1400年前提出的基督纪年,它的起点定为公元1年,公元1年前的1年定义为公元前1年,没有公元0年。1626年,人们为了将纪年序列划分为较小的年数段,采用“世纪”一词表示100年的年数段,公元1世纪是公元1—100年,公元2世纪是公元101—200年。因此第2世纪始于公元101年,第2个1000年始于公元1001年。依次类推,2000年应是20世纪和第2个1000年的最后一年。公元缺少0年给历史及天文学研究造成很大不便,一些人计算公元前和公元后两个时间的跨度时往往没有考虑公元无0年这一事实而将年代多算了1年。天文学界为了计算方便,将公元1年记为+1年,公元前1年记为0年,公元前2年记为-1年,这就是天文纪年法。公元无0年的事实往往被忘记,凡计算时间跨越公元前和公元后的历史事件的年数,都应考虑到这一事实。然而,这一事实却常常被疏忽。北京天文台的李竞曾撰文指出,1989年,我国隆重纪念孔子诞辰2540周年。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到1989年只应是2539年。1995年4月,北京开始庆祝建城3040周年,史书载,周武王十一年封召公于燕。据考证,那年是公元前1045年。所以,从公元前1045年到公元1995年,只能是3039年,绝非3040年。北京的建城3040周年纪念也疏忽了公元无0年的常识,将庆典提前了一年。数数从几始21世纪始于哪一年实际上涉及人们数数从几开始的基本习惯。专家认为,通常人们习惯用1作为计数的起点,比如“他是今天来的第一个人”,人们绝不会说成“他是今天来的第0个人”,“第一位登上月球的人”,人们绝不会说成“第0位登上月球的人”。因此,在计算年代的时候,人们自然会用公元的第1年作为起点,而不会用第0年作为起点。公元无0年的来历非常简单明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人却很难记得公元无0年的来历,因此就产生了21世纪到底是从2000年,还是2001年开始这一简单而复杂的问题。科学家的意见对公元历法起源有充分了解的很多科学家支持21世纪始于2001年的说法,并认为这是一个不需辨白的事实。世界上计时和历法领域最权威的英国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在1996年3月发表新闻公告说,21世纪以及新的1000年应始于2001年。格林尼治天文台是针对近年来世界各地出现的关于21世纪始于何年的争论发表这一公告的。许多地区把2000年作为21世纪和新的1000年的第1年,并计划在这一年举行有关庆祝活动。格林尼治天文台负责解释历法的彼得·安德鲁斯博士在接受本文作者采访时指出:古代西方人习惯用1作为计数的起点,因此没有设定公元0年。与格林尼治天文台持相同观点的还有法国历法最权威的经度机构等。人们的习惯尽管科学界很多人士主张遵守公元纪年固有的法则,年代、世纪和1000年均从1始到0终,21世纪始于2001年,但比例很大的普通人赞同21世纪始于2000年的说法。因此也有专家提出,鉴于很多人已习惯了21世纪将从2000年开始这一说法,因此建议采用从0始到9终的法则。美国总统克林顿、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和日本首相小渊惠三在最近一年的重要讲话中多次使用了21世纪始于2000年的说法。另外,很多国家政府及领导人和一些著名人士也把2000年作为一个重要起点,比如1997年12月,巴西政府批准了总投资达80多亿美元的第二阶段“社会行动计划”,目标是到2000年男女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分别达到99.2%和93.5%等;英国首相拖尼·布莱尔在竞选时的政纲就是创造一个“积极发展信息技术,以迎接2000年到来”的英国;据俄通社—塔斯社1998年12月31日报道,家住俄罗斯联邦卡累利阿共和国白海城的62岁退休老人瓦连京·叶菲莫夫打算在2000年到来之前创造100项体坛的世界纪录。如今他的名下已经有90项纪录了,其中多项纪录被载入著名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尽管英国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认为21世纪始于2001年,但它并不反对把2000年作为一个重要年代来纪念。1997年4月5日,英国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内安放的2000年倒计时钟启用,显示从4月6日零点起距2000年1月1日还有整整1000天。该倒计时钟是个边长约1米的长形数字显示钟,它共显示4排数字,分别代表距2000年的天数、小时和分钟数、秒数以及百分之一秒数。它安放在标有本初子午线的墙壁上,一条代表本初子午线的红线从它正中穿过。游客们争先恐后地站在倒计时钟下,跨过本初子午线两侧留影纪念。由于全世界范围内对21世纪到底始于2000年还是2001年有争论,因而倒计时钟没有表示距21世纪还有多少天,而是用“距2000年还有多少天”这一说法代替。但伦敦市正在筹办的迎接新千年的活动却把2000年作为21世纪的开始。英国国家遗产事务大臣克里斯·史密斯说,这个国家在筹备进入千年活动方面“远远走在它的邻国的前面”。伦敦旅游委员会主席戴维·巴茨预言,伦敦“将是世界各地迎接新的千年活动中最为激动人心的城市”。伦敦接待全球游客活动的中心是它的“千年圆顶大厅”。这个耗资12亿美元的大厅外形像个飞碟,将建在伦敦东部泰晤士河畔的格林尼治本初子午线上。为了接待预料会在2000年蜂拥而来的游客,伦敦正在新建大约55家酒店,这将使首都增加5000个旅馆房间。史密斯说,在下个千年的第一周,伦敦通常晚上11点关门的成千上万个酒吧将获准延长营业时间。法国巴黎在亮起2000年倒计时牌时,直接把2000年作为21世纪的开始。1997年4月6日,距21世纪还剩下整整1000天。零时,安装在巴黎埃菲尔铁塔上的巨型2000年倒计时电子显示牌,随着午夜的钟声开始走向新世纪的倒计时。这块高12米、长33米的倒计时牌安装在埃菲尔铁塔第二层,距地面100米,面向塞纳河。电子显示牌只告诉人们天数,不显示钟点。期待一锤定音迄今为止,关于年代、世纪和1000年的起始年计算办法尚未有统一的国际法规。1993年8月初,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部分专家学者认为,“世纪”应从“0”开始,2000年应是21世纪的第一年。他们的理由有四个:(1)这是国际上多数人的主张,符合新的趋势,尽管可能还没有国际性的统一规定;(2)世纪和年代的纪年法一致,二者的关系协调;(3)世纪和年代都从0起计的法则,符合计算机广泛应用的时间潮流;(4)只要认同,作为一个特例,公元1世纪只有99年,或可回避公元无0年的困惑。其实,21世纪始于何年是人为规定,但为了不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混乱,任何国家都不宜各自为政,自行其事。因此,我们期待着国际权威机构,比如联合国出面一锤定音,今后按照这一国际惯例办事,这样就会彻底解决今后还会出现的新世纪和新千年始于何年的问题。(原文登载《科学新闻周刊》1999年第11期)  相似文献   

20.
邢云路测算回归年长度问题之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文献记载,明末邢云路在兰州通过6丈圭表实测晷影,得到了中国传统历法史上最为精确的回归年长度值。通常认为这一精密回归年长度值的取得是由于他使用了中国传统历法史上最高的圭表,从而减小了观测的系统误差所致。该文通过分析发现:邢云路所留下的影长实测值的误差实际上是非常大的,他之所以能得出如此精确的回归年长度值,完全是因为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事实表明,早在他进行立表测影的十多年前,他已经掌握了与这个值精度相当的回归年长度值,据此揭露了官方历法系统的误差并立呼吁改历。在他的改历建议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增强自己见解的说服力,他着意安排了这次测影活动。但是,由于他所处年代特殊的天文条件,他所用的由测量表影来推求回归年长度的方法本身的可靠性有限,所以,他最后对测影结果进行了调整,使之能够导出他想要的最终结果。至于他最初是如何得到如此精确的回归年长度值并确信其可靠性的,这仍然是一个有待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