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术语工作是语言工作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概念层出不穷的时代,在改革开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如何运用术语学理论知识和有关文献工作的方法、经验,使我国少数民族语术语工作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很快发展起来,更好地促进...  相似文献   

2.
加拿大国家翻译局术语语言服务中心[Terminology and Linguistic Services Directorate(TLSD)]是世界上著名的术语研究机构之一,也是闻名的术语数据库TERMIUM所在地,其总部设在首都渥太华地区,在蒙特利尔市和魁北克市都设有分部。术语学在加拿大的起步虽比欧洲晚,但发展迅速。加拿大是官方语言为英语、法语的国家。在政治、法律、文化和日常生活中的几乎各个方面,都需要有这两种语言的相互等价的翻译,因而术语学的工作、研究实际上是必不可少的。术语学在加拿大,根据其具体国情,自成一派,在基本理论和工作方法上都有独到的特点。术语语言服务中心的各项工作实际上是反映加拿大术语学派特点的一个缩影。一、基本的术语学定义他们认为,术语学是通过收集和分析语言材料中的术语,对专业科学概念和定义的名称进行系统研究,目的是记录、存储和向使用者推广这些正确的名称及其用法。这一定义很简明又注重了实际应用。它表明术语学研究既不同于纯语言学理论研究,也区别于专业学科的科学研究。更不等于文字的翻译。术语学的研究离不开具体的学科和实实在在的语言材料(或context)。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术语和它们所指称的定义或概念。这一定义的重要特点便是它强调了术语学研究的目的是推广和正确使用术语。换言之,术语学所研究的术语及其正确的涵义,源于应用了这些术语的实际语言文献材料;而术语学研究的成果则为进一步规范、推广术语及其正确的使用方法。二、基本的工作方法术语研究实质上就是对与概念相关的术语资料作分析和记录。大致过程如下:1.针对文献资料,确定其中的术语单位(术语)术语(term,terminology unit,terminological unit)是在具体的学科知识中指称某一特定概念的单词(简单术语)或组合词(复合术语)。即在文献中术语一般具有以下特征:——在某一学科中具有一定的、精确的内涵;——符合语言学和专业用法规律的词或表达结构,其指称某一概念;——在某特定的学科领域中,其意义不随周围词的组合或语言环境而改变。为在文字资料中准确确定术语,除必需明确这些特征外,还应对语言本身和语言所描述的专业知识有相当的了解。如,语言中的词性,固定搭配,习惯用法等都会影响对术语的识别。像“红上衣”和“红宝石”中的两个红字都是形容词,没有什么差别,但它们在两个词中的作用不同。前者的“红”仅为一般的描述性修饰语(红色的);而后者则为术语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再如,若不了解语言学和逻辑学,可能很难从大段文字中将“所指”和“能指”识别为两个术语。2.整理和储存术语材料在文献资料中,确定了术语的形式和位置后,需要对文献中与术语有关的材料进行整理、记录和储存,目的是进一步确定是否所有的术语都属于所研究的专业学科,同时分析上下文,尽可能提出术语所代表的定义或概念。从理论上讲,一个定义通常是由一系列的语义元素构成,这些语义元素分别描述了定义所指的各种特征属性。通常科学研究文献是描述科学理论、方法或研究成果,其直接目的并不是详细指明其中所使用的每个术语的内涵。因此,在单一文献中虽然有某术语出现,却很难保证术语的真义也出现在该文献中,一般能得到的,只可能是描述该术语的部分语义元素,或某种使用方法。对此术语工作者应注意收集,而且应对之进行加工并记录在案,以便随时补充修正使之完善。获得一个术语及其完整的定义实际上是一个动态过程,并不能像查找字典中的生词及其解释一样,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计算机术语数据库对于术语学研究是非常重要的。计算机实际上是一个庞大的、动态的和高效率的存储提取媒介。加拿大术语语言服务中心拥有的是世界上闻名的TERMIUM计算机术语数据库。术语库的基本构成单位是术语记录。一个完整的记录应包括术语,同义词,定义,参考上下文,应用举例,资料来源,甚至图片,声音等。计算机数据库的优势在于它提供了检索、分类和快速查找等功能,因而利用数据库很容易便可再现已有的术语资料,并随时对其补充、更新或更正。在术语语言服务中心,研究工作目的一项必要程序便是访问TERMIUM。针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术语,首先检查数据库中是否已有相同的术语记录,再参考新的材料对TERMIUM中的相关记录进行必要的修正、补充或删除,必要时须建立新的记录。这样保证了TERMIUM的术语记录内容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完善。3.广泛的全球性联系这是当今术语学工作的重要部分,因为术语学研究要求保证最新的、高质量的科技文化等资料,同时作为记录介质的计算机数据库的开发完善需要最新的多功能的计算机系统。此外,世界上权威学术机构对资料的审查、评定等同样需跨部门、跨国界。对于多种文字的术语工作则更是如此。在这方面加拿大的术语中心与设在北美、欧洲等几乎遍布全球的权威院校研究机构有着密切联系。其计算机数据库也是在一定约束下共享的。例如,在电子计算机领域的术语工作中,他们除了科研部门外,还同IBM公司紧密合作。这也反映了术语研究和术语应用的密切联系。三、为社会服务每年加拿大术语语言服务中心都出版一些专业学科的术语词典、词汇等。这些既反映了他们术语研究的成果,也表现了他们对传播术语信息的重视。这些出版物直接面向加拿大和世界其他各地的科研、翻译工作者。出版物的内容并非仅是TERMIUM数据库内容的翻版复制,而是和TERMIUM相互补充的。出版物的编成参考了TERMIUM的记录,而出版物又对TERMIUM补充了新的内容。除了出版读物工具,加拿大术语语言服务中心还设有一部全年工作的术语服务电话台,随时回答来自各地、不同层次的科技翻译工作者的询问,通过查询TERMIUM,解决他们针对英法两种语言的等价术语等问题。如通过查询TERMIUM,不能完满回答电话里的问题,便需和咨询人进一步联系,根据其所提供的线索,由中心术语工作人员进行针对性研究,以完美地回答咨询。这实际上是不断地为术语工作者提出新的课题,通过研究,又补充了术语数据库的内容。另外也增进了术语研究工作和术语应用间的联系反馈。为了进一步扩大和拓广TERMIUM的影响和社会效益,加拿大术语语言服务中心开发和销售了“激光盘TERMIUM”(TERMIUM on CD-ROM),使TERMIUM术语数据库进入了个人计算机系统。综上所述,术语学工作从始至终都离不开具体的学科知识,具体的语言文字资料和术语的实际应用。现今世界科技、文化都在飞速发展,术语学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世界上发达地区,语言学、术语学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已经出现了“语言工业”(linguistic industry)。加拿大的这种注重现实应用的术语学工作很值得刚起步的中国术语学工作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3.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各个国家标准团体的一个世界范围的联盟。每个国家只能有一个机构代表该国参加此联盟及其所属技术委员会。该组织很重视术语协调统一工作。自1947年建立以来,ISO共发布标准约9700个。其中近700个是术语标准。其他9000个标准...  相似文献   

4.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各个国家标准团体的一个世界范围的联盟。每个国家只能有一个机构代表该国参加此联盟及其所属技术委员会。该组织很重视术语协调统一工作。自1947年建立以来,ISO共发布标准约9700个。其中近700个是术语标准。其他9000个标准中也大都含有术语章条。ISO标准化术语(概念)总数达100000个左右。实际上ISO的174个技术委员会都在为其专业领域确立术语,并使术语标准化。绝大多数技术委员会建立了负责确立理想术语的特别分技术委员会、工作组、项目组或其他从事术语工作的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还设立了术语工作专业技术委员会——原则与协调技术委员会(ISO/TC37)。秘书处设在奥地利标准学会(ON)。该委员会现有积极成员(P成员)20个,观察成员(O成员)34个。内部联络成员13个,外部联络成员A类18个,B类19个*。ISO/TC37设三个分技术委员会。第一分委员会(SC1)负责术语工作原则方面的标准化工作,秘书处设在俄罗斯标准化委员会。第二分委员会(SC2)负责辞典编排方面的标准化工作,并注重开展辞书编纂自动化和电子辞典的标准化基础工作,秘书处设在加拿大标准理事会。第三分委员会(SC3)负责术语工作中计算机应用方面的标准化工作,秘书处设在德国标准化学会。其实这三个分委员会的工作有交叉,都涉及计算机应用问题。此外,各分委员会还设有若干工作组,分别承担制、修定标准项目。目前各分委员会设有下列项目工作组和标准项目:由ISO/TC37制定的国际标准ISO 704—1978《术语学原则与方法》及其最新(1998年)修定补充的草案、ISO 860:1996《术语工作概念与术语的协调》等,对术语工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ISO/TR(技术报告)12628:1994《计算机辅助术语工作——术语数据库与语料库的建立和应用》、ISO 12200:1996《术语工作 计算机应用:机器可读术语交换格式》、ISO/DIS 12620:1996《术语工作计算机应用:数据类目》等国际标准则对术语工作中使用计算机具有指导作用。因此,ISO各成员国普遍等同或等效采用这些国际标准作为自己的国家标准。我国也已依据这些标准制定了相应的国家标准。 * 与术语技术委员会建立了联系的ISO或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属下的机构称为内部联络成员;非ISO、IEC属下的其他国际组织与ISO/TC37建立了联系者称为外部联络成员。数字统计到1998年3月。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需要交流、能够共享、可以沟通的充要条件是科技术语的存在。科技术语的语域传播值得研究。认知语义是科技术语语域传播的基本动因。科技术语语域传播主要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在更大的科学技术语域内支领域的扩散,非科技语域的语词向科技语域的渗透,科技术语的共时传播移译。  相似文献   

6.
领域术语集中体现和负载了特定学科领域的核心知识,其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学科领域的发展变化。除了具有共同特点以外,不同学科领域的术语又各有自己的不同特点。研究军语的特征对提取军语,以及对于军事领域内的信息检索、信息提取、数据挖掘等语言信息处理研究以及了解、把握军事领域的发展现状、未来趋向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重大课题"国外术语立法现状研究"的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法国、加拿大、日本、比利时、韩国、埃及、瑞士、意大利8个国家的术语工作和术语立法现状。  相似文献   

8.
正信息化时代, 术语学研究的手段、对象、方法都有很大进展, 利用信息技术大数据、语科库等方法进行术语学研究, 以及利用高频术语 (词频、共词分析) 等情报学技术和方法进行学科热点分析是当代术语学新的研究领城本刊将聚焦于学术研究,更加关注上述术语学研究领域刊载高质量术语学学术论文。欢迎专家学者投稿本刊。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56万余字的语言学语料用AntConc 3.5.8等软件进行统计,创建了包括469个词的语言学学术词汇表(Linguistic Academic Word List, LAWL)和包括338个词的语言学术语词汇表(Linguistic Terminological Word List, LTWL)。LAWL是排除了通用词汇表(GSL)和通用学术词汇表(AWL)之后的专门学科词汇。LTWL不必排除通用词汇表和通用学术词汇表,所以除了与LAWL有265个词交叉之外,还包括GSL和AWL的73个词。  相似文献   

10.
邮政通信行业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击鼓传声、烽火报信到现代化邮政通信,经过了几千年漫长的岁月。随着近代邮政通信的迅速发展,邮政通信的内部处理程序变得越来越复杂,邮政开办的新业务和应用的新技术也越来越多,邮政专用词汇在扩充、变化。据初步统计,仅邮政营业部门应用的术语就上千条。加之我国幅员辽阔,地区语言差异很大,以至邮政通信方面的术语繁杂、混乱。为了对邮政通信实行统一、科学的管理,同世界各国同行进行广泛的业务往来和技术交流,必须尽快解决邮政通信术语的规范化、标准化问题。一、我国邮政术语的现状1.术语的称谓与概念混乱大体有四种情况:(1)术语不能正确表述概念。这类术语在使用当中已形成习惯称谓,但仔细推敲其含义,则发现术语的称谓与所要表述的概念相去甚远。例如:“航空通运局”所要表述的概念应是通达航空邮路的市邮政(电)局。而从此称谓上是无法理解的。因此,该术语改为“航空邮件通达局”较适宜。又如:“邮件运递时限”所要表述的是邮件从收寄到投递全过程的时限。而从称谓上则可理解为邮件运输和投递的时限,引起误解。因此,该术语改为“邮件全程时限”较合适。(2)一个术语同时表示几种不同的概念。例如:“掉袋”既指从容器、车辆、设备上散落下来的邮件总包,又指作业过程中从邮政专用推式悬挂机夹钳小车上脱落的邮件总包,还指从夹钳小车上脱落的空邮袋。又如:“散件”既指由寄件人交寄的未经任何封装处理的邮件,又指经邮局处理后不封装在邮袋内外走的邮件。还有“袋、套、捆”,“邮袋”,“投递点”等许多术语都同时表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概念。这类术语违反了在一个专业范围内一个术语只能表述一种概念的原则,在使用当时经常造成误解,甚至引起混乱。(3)同一概念使用不同的术语例如:包裹与邮包,邮车站、邮车总站、邮政汽车运输站,信筒与邮筒,经转局与转口局等。(4)无论从概念上或称谓上都较混乱。该类术语在邮政通信中最常见、最常用,因而影响也最大。例如:“出口”、“转口”和“进口”这三个术语是邮政通信生产中最重要的术语之一,仅以“进口”为例,首先在概念上是不清楚的。“进口”既可理解为所有进入邮件分拣中心的邮件又可理解为仅是外地局发至本局后落地的邮件;同时,也可理解为除落地邮件外还有本埠邮件。其次是在称谓上既可指进口邮件,又可指进口邮件总包。“出口”、“转口”两术语情况亦如此。仅这三个术语,在邮政业务量统计上就引起相当程度的混乱。各省、市局所统计的数字没有统一的根据。而邮政业务量是进行邮政规划、设计、设备配置、制定某些规章制度的主要依据。诸如此类的术语还有:函件、快件、挂号邮件等。2.邮政体制的改革引起了术语的变化这类术语是指直接因为邮政体制的改革而引出、淘汰或者概念、称谓发生变化的术语。例如随着邮区的划分,中心局体制的实行,引出了“邮区”、“邮政编码”、“邮区中心局”等术语。原来的邮政枢纽、枢纽局、分拣中心、分拣中心局等术语将被逐渐淘汰或赋予新的定义。又如,随着邮政业务制度的改革,给据邮件的内部处理程序势必发生变化;邮路的重新划分、包裹体制的改革等都必然涉及到相关术语的称谓及其概念的变化。3.伴随着邮政新技术应用及新业务的开辟产生了一批新术语例如:“电子邮政”、“电子信函”、“特快专递业务”、“高速信函分拣机”、“邮政集装箱倾翻装置”等。二、我国邮政术语的标准化工作1.邮政术语标准化工作的现状我国邮政术语的标准化工作起步较其它行业要晚。在国家技术监督局已公布的五百多个术语标准中,邮政术语标准只有两个:“GB10756-89常用邮政设备名词术语”和“GB10757-89邮政通信网术语”。而这两个术语标准仅仅涉及到邮政行业术语中的一小部分。目前正在制订的邮政术语标准只有一个:“邮政业务术语函件部分”。预计近几年内不会有较大发展。目前还未公布有关邮政通信的国际术语标准,正式成为国家标准的只有苏联国家标准“TOCT 16408-80邮政通信术语及定义(Postal communication Terms and definitions)”。另外,美国曾于七十年代出过(非正式)“邮政术语词典(Glossary of Postal Terms)”;日本、台湾地区等也出版过类似词汇汇编。值得注意的是,自五十年代起,万国邮政联盟开始编撰邮政词汇汇编,并且原则上5年修订一次。该书以法文为主,附有德、英、阿拉伯、中、西班牙、葡萄牙、俄文七种译文,其大部分为术语词条,一部分有法文注释。万国邮政联盟出版物虽然不具有国际标准那样的效力,但它在邮政界是各国都承认的较为权威的著作,是邮政术语标准化的主要依据之一。在我国邮政术语标准化工作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没有统一规划,没有进行过系统研究。这给邮政术语标准化工作带来的主要影响有:(1)在提出术语标准项目时只从某一局部或某一角度去考虑问题,忽略了该术语标准体系在整个邮政行业术语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至于提出的项目名称不合适,概念不清楚,使具体标准制订者无从下手。(2)由于无邮政术语概念体系表可查,在具体制订术语标准时很难确定该标准的收词范围;使仅有的两个邮政术语标准在术语选择上出现重复、概念混乱的现象。(3)制订每一个邮政术语标准时都要自行粗略设计邮政术语概念体系表。既形成重复劳动,又因为各自侧重面不同而造成概念上混乱。2.对我国邮政术语标准化工作的建议(1)确立邮政术语的概念体系是邮政术语标准化中首要的问题。只有对整个邮政术语概念体系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概念体系表,才能正确指导邮政术语标准的制订。鉴于目前我国邮政术语标准化的情况,应迅速制订邮政术语的概念体系表,并作出规划。(2)近年来,由于邮政通信事业的迅速发展,科学管理水平的提高,一些术语急需明确概念、统一称谓。所以应首先选择这样的术语体系,将其作为重点优先制订标准。(3)为了提高邮政术语标准的水平,应从现在起就着手培养既懂邮政业务,标准制订,又掌握一定术语学理论知识的邮政术语专业人员,为邮政行业的术语标准化打下基础。应当看到,邮政通信术语的标准化工作是复杂、细致和艰巨的。我们热切希望能尽快成立邮政通信名词审定委员会,开始从术语学角度对邮政行业术语进行审订,推进我国邮政通信术语的标准化。  相似文献   

11.
名词,是指汉语中的科学术语。它的统一对国内、国际学术交流的意义是很明显的,譬如在充分利用计算机处理汉字信息时,名词的统一是个前提。此外还可指出社会上和政治上的因素。有些名词一直影响到日常生活。今年开始,大家已感到计量统一的影响,粮票上写的是2500克,而不是5市斤。汉语名词的统一,在祖国统一大业中也是必要的。Feed back一词,香港在50年代用“回授”,现已和国内一样叫“反馈”。但在香港、台湾流行的“电脑”一词,目前正在冲击原来的“电子计算机”一词。将来会统一到哪一个?目前难于预测。这里就涉及名词应该怎样统一的问题。不妨介绍尖锐对立的两种做法(我们的工作只能两者折中)。一是马宾、林立《中国文字改革的几个问题》(1986,展望出版社)提出的,一些国际共通词,不用汉字而用拉丁字母。他们列举了各门学科中在英、德、法、俄四种文字中三同(同拼法、同音、同义)的词,共13000多条,如mathematics,physics都是,又如岩石圈,四国文字都是lithosphere(其读法可仿汉语拼音)。他们的意见确实说明了一个长远的方向,即中国文字改革的大方向,但还不能作为当前工作的指导原则。另一种意见中,专家们努力从古汉语中寻找词汇,甚至创造新的方块字。我们应该尊重固有文化,但这种做法也不应是方向。这方面有成功的例子(王竹溪的湍流、粲夸克),有并不高明但已无法改的(数学中的幂,物理中的熵),有未能流传开的(汇叫“尾闾”),有不应再提倡的(《力学与实践》1979:4中的“”)。我们的现实办法,得既照顾传统、现状,又考虑到将来。专家们提出过各式各样的原则,最常提到的是四个字——约定俗成(《荀子·正名》)。力学名词工作委员会在工作一两年后,可能也得拟出一个《力学名词命名原则》来。名词工作是长期的。不是有了权威机构、有了法令就解决问题。借用计量方面的例子。1935年严济慈《公分.公分.公分》一文抨击把centimetre,gramme,déciare都叫公分的不合理性。建国后1959年、1985年国家已两次作了有关规定。但1986年7月底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日本电影《疑惑》的台词中,还是“3公分加1公分,一共高4公分”。再如,数学界名词审定工作开始于1923年,经过十多年工作,在1938年出了有7000词条的汇编,首先是把mathematics定名为“算学”而不用“数学”。又五十年过去了,如今知道“算学”一词的恐怕不多了。下面用些具体例子说明不同的难度。有些词在不同学科中已经约定俗成,容易统一。伺服马达和英文音相近,音义兼顾,这是少有的例子。laser曾叫莱塞,没有行通,还是用钱学森提出的激光。熵、焓是生造的汉字,但不必再改。泵(刘仙洲提)造得比熵好,虽从拉丁化看又不如帮浦(这词连《辞海也不收),也不必改。流变学定得比英文还要确切,Bingham造的rheology只有流的意义有一类词,略有争议,也许先规定第一、第二,用上一阵再说。英文中的mechanical,汉语中用机械或力学,视上下文而定。压力就是压强,如同时采用,得加说明性的定义。量纲、因次,已逐渐统一到量纲。有三个S起头的英文字,steady,stable,和stationary,含义不同,在汉语中也会逐渐统一到反映这种差别的词。还有一些词也许短期内确定不了的。人为地规定第一第二也无济于事。如向量、矢量,又如摄动、微扰。可以举一个常用词,声还是音,可能得具体情况,具体处理(见《力学与实践》1980年2期,如超音速和超声波,录音机和噪声,音乐和声乐)。涉及人名、地名的词,其命名原则更非单个学科或自然科学界所能解决的。以上举些例子,说明名词工作的性质和难处。我们不象数学界或物理学界有几十年名词工作的经验,但他们(以及其他学科)的经验可以借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殷切希望不是名词组织成员的与会同志也来关心这项工作。〔编者按〕:此文是力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朱照宣在中国力学学会第三届理事(扩大)会议上发言的节选部份。他对名词工作的意义、方法都提出了简洁明了的看法,还叙述了某些有趣的提法和观点。有些观点和做法,可能还可以进一步商讨。在此我们将此文向大家推荐,希望大家来稿,谈谈各人的看法或交流工作上的一些经验。群策群力,使得名词审定工作开创出一个生动活泼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50年代,中国各学科领域组织名词工作的方式各有特点。科学技术领域通过健全工作机制、整合资源、协调关系与开展合作、选聘专家、制定致酬办法等方式组织开展名词规范化工作,且在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结束后成立了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组织名词工作;医药卫生领域主要通过聘请专家和组织集中审查及协调开展名词规范化工作;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也聘任专家担任工作委员,并为推进名词工作做了一些部署,但收效甚微。了解各学科领域组织工作特点,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事科学研究要有科学的、灵活的思维方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名词审定工作要对科学概念正确定名,同时附以相应的英文名称.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近代的严复有"一名之立,旬月踟躇"之说.可见,"定名"不是一件随便的事情.那么在这样严谨的工作中,怎样运用科学、灵活的思维呢?在此,笔者通过名词审定工作中一些名词的审定实例来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4.
加拿大的术语学工作有其独特的背景。双语国家的特点和魁北克省想求得语言和文化法语化的渴望,使得术语学工作有其独到之处。文章就几个基本点进行粗浅分析,以便与其他学派做综合比较。  相似文献   

15.
一、过程1990年8月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委员会”)委托中国煤炭学会主持开展煤炭科技术语审定工作。由于煤炭科技是一门历史悠久,又不断发展进步的科学和综合性技术,受到历史的沉积和新技术的影响,在术语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现象。尽管早在十年前煤炭界已就若干专业开展了术语标准化工作,取得一定成果,但全面系统的审定和统一工作,过去一直没进行过。术语的研究和规范化,以及规范术语的宣传推广工作尚嫌不足,术语使用混乱现象一直存在,因此,全国委员会提出的任务对我们来说是很迫切和及时的。为此,中国煤炭学会,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技术监督处和煤炭科技信息研究所共同发起,报请煤炭部领导批准,于当年9月份成立了“煤炭科技术语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专门负责其事。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人,由煤炭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范维唐同志兼任,另设副主任委员6人,秘书长1人,顾问委员4人,委员25人,其中只有秘书长以主要精力从事这一工作。全部37名委员都是煤炭系统各专业中对术语工作有经验和兴趣的教授和高工。全国委员会同时聘请这37人为“煤炭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委员。五年来,在全国委员会和中国煤炭学会的领导下,煤炭科技术语工作委员会组织了250多位专家参与了此项工作,其中直接参加编写和审稿的达120人之多,包括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7名;先后发出征求意见稿本450份,收到书面修改意见万余条;召开了各专业的审稿会约30次;召开全体委员会会议3次;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易稿4次,于1993年底完成了本批词条的上报稿,并于1994年元月份正式上报全国委员会。同年6月,为进一步提高质量,将此稿少量印刷,在煤炭系统内部小范围试用,以发现问题,加以改进。全国委员会自1994年起对上报稿进行了审查,分两次集中提出了审稿意见,“委员会”结合在试用中发现的问题,又对上报稿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订,几经反复,终于完成了现在的准备正式公布的稿件。二、审定范围按照全国委员会的统一规定,审定的对象主要是煤炭学科中基本的、重要的、常用的和专用的术语。这既不同于编词典的有词必采,力求全面、细致;也不同于编百科全书按知识单元列词条。因此所收术语以单纯词术语和二级复合词术语为主,三级以上的复合词术语尽量少收。因为复合词术语是大量的,几乎可无限扩展,而只要单纯词术语统一了,复合词术语不致有太大的混乱。此外,为了简少篇幅和突出重点,我们将某些重要的下位术语列在上位术语的定义之后,不再单列词条。审定对象以纯科技术语为主,同时包括一些经济学、管理科学、社会学交叉的术语,如“统配煤矿”、“地方煤矿”、“采掘失调”、“采掘平衡”、“剥采比”、“坑口电沾”…等均不收;行业生产用语如:“采面接替”、“敲邦问顶”、“班采×刀”、“贴邦柱”、“交叉作业”…等不收。机构职务名称,文献、法规、技术文件名称,如“采煤队”、“掘进队”、“把钩工”、“安全规程”、“矿山安全法”……等不收。经审定,本批术语共2600条附带下位术语175个。分为10个部分,即:煤炭科技总论(51条)、煤田地质与勘探(315条)、矿山测量(101条)、矿井建设(364条)、煤矿开采(473条)、矿山机械工程(357条)、矿山电气工程(193条)、煤矿安全(186条)、煤炭加工利用(522条)、煤矿环境保护(38条)。基本概括煤炭科技最常用的术语。为了方便使用和保持学科的完整性,也收了少数与煤炭科技关系密切的,本属其它科技的术语,如:“炸药”、“爆炸”、“冲击波”、“传感器”……。还有有关水泵和空压机的大部分词条。这种情况是必要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三、审定原则根据全国委员会提出的原则和要求,并参照了国家标准GB10112-88《确立术语的一般原则和方法》,我们审定术语的主要原则可归纳为如下几方面:1.单义性——强调“一义一词”和“一词一义”。多义性的现象在煤炭科技中也是常见的。例如:分段——小阶段、亚阶段、分阶段,光面爆破——周边爆破、轮廓爆破、修边爆破;切口——缺口、壁龛、机窝;终采线——止采线、停采线;梭行矿车——梭车、梭式矿车、梭形矿车;爬车机——高度补价器、爬链式爬车机;隔界变形值——允许变形组,危险度形值;采出率——回采率、回收率、采收率……等。这次审定时选定前一个为最合理的列为词条,其它都归入“曾称”也就是归入不推荐使用的范围,这样的词列了约370个左右,而且并不能指已完全了。少数词条因各种原因一时不能统一,用“又称××”方式处理,如煤田地质学——煤地质学;煤级——煤阶;基本项——老项……等。这样的词条约有200个,数量不算少,其中多数是考虑到“习惯性”的原则而不得不这样处理的,随着规范术语的推行,这个数字将来可能缩小。2.科学性——定名力求准确、合理。定义要界定术语的内涵或外延、要表明术语的本质或特征。例如“煤层生产能力”这一术语的科学性就较差。因为生产能力只有生产者或由生产者使用的机器或由生产者管理的企业才能具有,而被生产或加工的对象,如原料、土地、或煤层、矿藏等是不具备生产能力的。原拟改为“煤层丰度”比较准确、合理、简练。但有人认为学术气味太重,不易理解,遂改为“煤层产出能力”。同样“水沙充填”、“人工假顶”、“顶板管理”、“半煤岩巷”等,一系列的词都存在不够科学,不够准确的问题,相应改为“水力充填”、“人工顶板”、“顶板控制”、“煤—岩巷”。3.习惯性——即约定俗成原则。对已广泛使用,影响较大,特别是已为人们普遍接受的术语,尽管可能不符合科学性,单义性,或其它原则,只要不是非改不可,都照顾习惯而保留不变,以免引起新的混乱,这是一条和其它审定原则矛盾,有碍术语质量提高,但根据语言学的规律又不得不考虑的原则。“矿压”或“矿山压力”这一术语在煤炭界最早来源于俄文“горное дaвление”。几十年来,使用广泛,已形成习惯。实际上无论“矿”还是“矿山”在中文中是指生产单位,而不是自然物体,无法产生压力。所谓“矿压”或“矿山压力”如果不加定义,从字面上是讲不通的,对应的英文是rock pressure,还有俄文的давление гоpных пород在非煤炭的采矿行业称为“地压”,比较确切。但是在审定时考虑到习惯性的原则,仍保留“矿压”的叫法,注明又称“地压”,以求在使用过程中逐步统一。“腐植煤”、“残植煤”、“腐植组”、“腐植酸”等一系列术语中的“植”自50年代中期开始在很多文献中都改为“殖”,已成优势。但考虑到“腐植×”用法在本世纪初就已开始,在煤炭系统一直沿用,特别是考虑到“腐殖×”并不优于“腐植×”,我们仍然保留了“腐植×”的用法,并和地质行业的审定结果一致。4.国际性——术语的概念要尽量与国际通用术语的概念相一致,以利于国际交流。例如“硬煤”一词在美国和加拿大指“无烟煤”,而将“烟煤”称为“软煤”。过去我国硬煤的概念与美国一致,但根据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制定的国际煤层煤分类法,“硬煤”为烟煤和无烟煤的统称,没有软煤的说法,我们这次审定以国际分类法为准。不揭开表土进行开采,我国煤炭界多称为“井工开采”,然而在国际英文为underground mining俄文为подземная разроботка德文为Gewinnung im Tiefbau,法文为exploitation souterraine都是“地下开采”的含义。“井工”和“地下”并不完全等义,井只能包括立井和斜井,而不包括平硐,而用平硐开拓的开采方法显然也应属于地下开采范围。为此,我们推荐使用“地下开采”。5.系统性——系统性的主要内容有两方面,一是同一用词方法在本系统内应一致,例如,由于将用刀具破煤称为“截割”而不是“切割”,则所有相关的词应称为:截深、截盘、截割滚筒、截齿、截矩、截槽……,而不是切深、切盘、切割滚筒、切齿、切矩、切槽。又如将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岩石称为“矸石”,则“矸石山”就不能称为“矸子山”,“矸石山自燃”就不能称为“矸子山自燃”。另外一方面,相关的术语要互相协调,如“地下矿”可以和“露天矿”对应,而“井工矿”则不能。6.简明性——术语只有简明,才便于使用,便于派生新术语。在煤炭行业中“炮采”、“普采”、“综采”使用很久,非常普遍,如果用正规术语“爆破采煤工艺”、“普通机械化采煤工艺”、“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则很难使用,这次均予保留,又如“本质安全型”简化为“本安型”、“急倾斜”、“缓倾斜”分别简化为“急斜”、“缓斜”等。7.副科服从主科,主科尊重副科——煤炭行业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科技部门必然与其它学科有密切关系,在审定术语中也考虑了这一原则。“矽肺病”、“煤矽肺病”在煤炭行业及职业病学界中一直这样使用,在上报的稿本中也未改动,但权衡再三最后还是改为“硅肺病”和“煤硅肺病”因为按照化学审定名词矽已用硅代替,不复存在我们不应照顾习惯。又如露天矿使用的“索斗铲”在机械部的标准中改为了“拉铲”,我们本着服从主科的精神照改。由于采矿科学是一个整体,我们也尽力考虑了非煤采矿业的情况。“矿压”、“立井”、“反井钻机”、“工作面”在非煤采矿业称为“地压”、“竖井”、“天井钻机”、“采场”我们用又称“××”加以注明。8.凡现行国家标准(GB)已定的术语,本次审定即已引用,一般未作改动。在审定过程中和国标的制定工作统一进行,取得了一致。9.人名译名遵守“名从主人”的原则,作了某些修改并经全国委员会的“外国科学家译名协调委员会”审定。例如英国人Mayer以前译“迈耶尔”、“迈耶斯”根据英文发音改为“迈尔”;德国人Gieseler以前译“基斯勒”、“吉塞勒”根据德文发音改为“吉泽勒”;法国人Audibert-Arnu以前译“奥迪勃特—亚尼,根据法文读音改为“奥迪贝尔—阿尼”。然而,并非所有译名都要改动,根据习惯性原则,对其些影响较大的译名即使不规范,也不作变动,以免引起不便,例如德国的Lurgi应译“卢尔去”现仍为“鲁奇”。四、主要成绩1.完成了煤炭系统第一本规格统一、内容全面,并经多次集体和个人审议过的术语集。从整体来看,术语的质量有较大的提高,几乎所有词条,或在定名,或在外文,或在定义上较之以往都有改进。上面提到的只是部分例子,经过近年的试用,普遍反映是好的,四位终审的顾问委员都给予了积极的评价。根据试用中发现的某些不足之处,在这次全国委员会正式公布之前又进行了二次较大的修订。内容进一步完善。此外并新增加了120多词条,其中包括露天采矿机械和排水机械两个小部分,复盖面更加完整。2.通过审定工作,明确了许多长期在煤炭系统中混乱的概念。例如:瓦斯—沼气—甲烷—煤层气四者的关系问题。这次通过讨论认定:①甲烷是一种单一气体化合物的化学名称。②沼气是一种混合气体的专门名称,这种气体来源于有机质在一定条件下的腐败过程。因此以上两个术语都不属于煤炭科技术语范围,而不收录。③煤层气和煤成气是重要的煤炭科技术语,有严格的定义,根据近年来的科技发展,使用频率将大大增加。④瓦斯是泛指有毒有害气体的名称,在不同行业中具体所指气体有所不同。⑤煤炭界在不太严格的场合可用瓦斯代替煤层气。这样就明确了四者的关系,有助今后减少混乱的现象。在采矿过程中,顶板岩石的坠落有两种情况应严格加以区分。一种是偶然的,事故性的,坠落主要发生在工作区内,英文称为roof fall,另一种是人为的,预期的经常性的坠落,主要发生在采空区,英文称roof caving,两种情况的性质和表现有很大不同。然而过去的文献中往往用冒落,垮落,塌落,塌陷等词不加区分,造成混乱。这次明确前者称为“冒落”;后者称为“垮落”。因此“顶板冒落”、“局部冒顶”不能称为“顶板垮落”、“局部垮顶”。而“垮落带”、“全部垮落法”、“垮采比”不能称为“冒落带”、“全部冒落法”、“冒采比”。关于煤炭的定义,过去曾有不同认识,主要是灰分的含量问题,地质部门的人根据勘探时掌握的标准认为不应超过40%,而煤炭部门掌握的标准是不超过50%。如按上报稿中定为40%,将有部分商品煤不能算作煤炭。为此问题,范维唐主任委员专门召开了有关专家会议,取得了共识,认为勘探标准不能作为区分煤与非煤的标准。为避免限制今后的技术发展和引起不必要的纠纷,以不提为好。实际上国际煤层煤分类中已将特低品位煤的灰分定为等于或大于30%到50%。此外煤的发热量也是一个重要指标,目前掌握在不低于8.50MJ/kg,也以不写明为好。3.我们的审定工作除了定名之外,全部2600条术语都加上了定义。这在全国委员会审定的众多工程技术学科中是第一家。当初,全国委员会并没有硬性规定要加定义,只是说有条件的可以同时加定义,我们考虑到作为技术科学,其术语不像自然科学术语那样专门、系统。许多术语概念很相近,如果不加定义,仍会混淆,甚至无法使用。例如:采区—带区—盘区;区段—阶段,分段—分带—分层;顶板冒落—顶板垮落;控顶距—放顶距等。只有通过定义才能区别其不同和相同之处。下定义大大增加了审定工作量和难度。审定中讨论和争论最多的是定义而不是定名,尽管如此,这样做也是很值得的。根据试用时反映的意见来看,定义总的质量是好的,界定了术语概念的内涵或外延,概括了概念的本质特征,做到了言简意赅。并遵守了定义规则,做到外延相称,不循环,不含混,不用否定判断等。从定义的方法看绝大多数属内涵定义,内涵定义中绝大多数为种差+属式的定义,只有极少数属外延定义。4.审定术语工作已在促进煤炭科技事业中起了良好作用。首先表现在促进了学术交流,很多同志反映通过讨论加深了对某些学术问题的理解,有人说教了三十多年书,从来没有这样字斟句酌地讨论过定义,收获很大。矿压术语原来存在着两派不同意见,经过在北京和西安两次开专门会议,弥合了分歧,取得了共识加深了理解。审定术语工作从一开始就在主任委员的领导下注意和国标的制定工作协调进行,明确了国标(有三个)已有的术语原则上保持不变,加以引用,非国标术语的制定与审定术语工作协调进行,相辅相成,保持完全一致,今后术语即以审定术语为准。此后《煤炭大百科全书》、《煤炭地方志》、《英汉矿业词汇》(修订版)等重要图书的编写都明确以审定的术语为准,节省了精力,有利提高书稿质量。此外,少量的“术语集”已和台湾和国外交流。五、主要经验和体会1.审定工作始终在全国委员会的指导下进行并和全国委员会保持了密切联系。几年来全国委员会的同志先后多次参加了我们的审定会议,给予具体指导,在具体工作中积极主动、严格把关、对提高质量加快进度起了很大作用。2.部领导亲自挂帅,组成了“煤炭科技术语工作委员会”。委员会中只有秘书长一人以主要精力从事审定工作,但因有了机构和经费,保证了工作的连续性和进度。有了机构还便于联系、安排和协调有关工作,从而引起有关同志对术语工作的重视。3.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审定术语工作的开头也很重要,首先是要找一在这方面有一定经验和水平,并愿意从事此项工作的人。第二,在一开始就应有较高的要求,带定义的决心是一开始就下的,现在看来虽然大大增加了难度,延长了时间,效果却是很好。反之如果当初不下决心搞,以后再加要花更大的力气。考虑到工业部门的科技人员和教师,虽然对专业很精通,但对术语学这门靠近语言学的学科并不一定很熟悉,对确立术语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并不一定很了解。在工作之初我们给每一位委员发了《现代术语学与辞书编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0112-88确立术语的一般原则与方法》,《航天工业部部标准QJ1196-87术语标准编制守则》以及“全国委员会”内部刊物《自然科学术语研究》等资料,要求大家学习。事后在讨论中发现起了良好作用,大家很快就对审定的原则方法、要求等达成了共识,少走了弯路。4.术语审定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容易引起不同认识的学术工作。有的术语经过一段时间,撰写人自己往往也会感到不太满意,何况随着技术进步和新情况的不断出现,人们的认识会起变化,现在审定的术语将来仍可能有不足之处。因此术语工作必须阶段性和长期性相结合,审定时要不厌其烦、反复讨论,审定后仍应做好研究和积累材料的工作,不能一劳永逸。5.个人审议和集体审议相结合、专题审议和普遍审议相结合。前面提到我们曾发出征求意见稿450份,收到书面修改意见万余条,对集体审议帮助很大,而集体审议可以讨论,问题研究得比较充分,两者各有千秋。集体审议时一般是按专业,从头至尾,逐字逐句审议。对特殊重要的词条也召开专门会议研究。例如关于煤的定义就是由主任委员召集专门会议审定的。这样对保证质量有好处。六、存在问题和今后工作这次审这开作虽然质量比较好,速度也不慢,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是:1.词条的质量不够平衡。极少数词条的定名,定义不够简练,个别的又过于简单。个别词条定义是不同意见的折中结果,不够明确。2.有的专业,词条还可以扩充。特别是对同义词的收集还不够完全。3.极个别的条目存在着学术上的争议。如前所述,术语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学术工作,上述不足之处有待于将来修订时克服。为此应开展不断的矿业术语研究工作。此外,对已审定的术语宣传、推行也是今后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1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名词以学科为基本单元。目前,迫切需要一个科学、合理、具有操作性、容易被专家接受的学科目录,来作为人文社科名词审定工作开展的依据。文章介绍并分析了现行五个学科目录,将人文社科名词审定实际工作开展的学科与其中的两个目录进行比较。最后,以《学科分类与代码》为基础,结合《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及名词审定实际工作,构建了人文社科名词审定学科目录。  相似文献   

17.
从术语的价值看术语工作(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语的价值决定着术语工作的属性与方法。文章透过术语的价值来认识术语工作及其方法,目的就是能够让更多的人认识术语工作的重要性,掌握术语工作的方法,从而更好地推动中国的术语工作。  相似文献   

18.
从术语的价值看术语工作(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术语的价值决定着术语工作的属性与方法。文章透过术语的价值来认识术语工作及其方法,目的就是能够让更多的人认识术语工作的重要性,掌握术语工作的方法,从而更好地推动中国的术语工作。  相似文献   

19.
欧洲议会是欧盟三大机构之一。欧洲议会翻译总理事会则为欧洲议会所拟定的文件的可靠性提供保证。其术语协调部,是为欧洲议会和欧盟各国的翻译人员以及普通公民提供术语服务的部门。术语协调部经常报道对世界一流术语学家的采访。文章根据术语协调部对希腊女术语学家K.托拉基教授的专访,整理了托拉基教授关于术语学和术语工作的主要观点,读者从中可以了解到希腊术语工作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