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建筑师勒·柯布西耶的建筑风格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勒·柯布西耶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 ,也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本文通过对其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作品的评析 ,阐明了其多变、新奇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2.
郑军 《科技资讯》2007,(16):202-202
柯布西耶和赖特同为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这两个人在城市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和设想。柯布西耶提出的是“光明之城”,而赖特提出的则是“广亩城市”。本文试图从比较他们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影响这个方面来说明这一情况的原因。正是欧洲和美国的发展阶段和情况不同促使两种不同的思想出现,并对后人的城市规划设计有着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汪秀芳 《工程与建设》2007,21(5):696-697
勒·柯布西耶是建筑师、画家、雕刻家、城市主义者和作家,甚至是一位反思人类现代生存状况哲学家,他赋形于思想并反映时代精神,用一种普遍性的论调来阐释他的发现和智慧.同时他又积极探索了一些新的设计元素,把他绘画中的人文主义转入到建筑和城市的更大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4.
陈必锋 《中国西部科技》2010,9(35):19-20,45
本文通过对勒.柯布西耶与理查德.迈耶两位不同时期的建筑大师的作品分析比较,总结存在于优秀建筑师之间的"普遍性与延续性"观念,研究建筑设计与空间实质之间的内在关系,寻求现代建筑设计的优秀理念与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莱特、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是20世纪当之无愧的三位杰出建筑大师,他们的作品在现代建筑领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敏锐而富有经验的一代建筑师开始空前活跃,成为建筑师中一股新鲜充满活力的力量.他们在美学界,工艺界的新思潮影响下,在前人的探索经验总结的基础上,系统提出了一些彻底地改变建筑的主张,以适应新的社会经济发展.三位大师便足其中典型的代表.作为一代极具个性和革命精神的建筑师,他们潜心于自己开拓的一块思想和实践的疆域,不断地学习和借鉴,各自完成了一些经典的建筑作品.而他们的别墅代表作,不约而同地成为体现他们建筑思想和人生阅历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设计概念上存在盲目性,对勒·柯布西耶创作原型进行分析,并通过建筑创作实例来说明创作原型对现代建筑设计的指导作用,进而呈现出建筑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根本目标,以期为建筑设计寻求其简单、质朴的精髓,为设计提供一种清晰的创作思路。  相似文献   

7.
正住房是对政府的考验维也纳模式最重要的一个要素,既不是它的建筑理念和工程质量,甚至和郊区规划也没多大关系,而是其对社会结构、人民、社会趋势、增强社区凝聚力的注重。20世纪的维也纳一度陷入住房匮乏的窘境,各种民生困厄应运而生,针对这一社会难题,奥地利政府所标榜的社会主义开出了药方,他们推出了闻名于世的"维也纳社会所有制住房模式"。维也纳民届工程尊奉现代柯布西耶建筑学派的理念,在"敞亮、透气、温暖"的地区建造住房,从而把一直以来蜷缩在工业化角落里的那些"促狭、阴冷、昏暗"的贫民窟扫入历史。当时所建的大多数新型居民区都坐落于老城区之外。维也纳模式基本延续至今,影响深远:今日约60%的维也纳市居民都住在政府补贴的房  相似文献   

8.
活动预告     
<正>尤纳·弗莱德曼:移动建筑时间:05月16日~08月09日每天11:00-19:00地点:上海黄浦区花园港路200号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费用:免费尤纳·弗莱德曼无疑是当今建筑界的一个传奇,无论因为他年愈九旬依旧活跃在建筑和艺术领域的超人精力,还是他那被模型、草图,以及各种有待"开发"的现成品填满的巴黎住所,或是因为他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移动建筑"理论,质疑柯布西耶"人们必须学会如何在我设计的房屋里生活"的论调,反其道而行,提出"建筑师必须向住户学习,使用者决定建筑和城市规划"的主张。虽然"移动建筑"理论对之后的新陈代谢派、建筑电讯、蓝天组等实验性建筑团体产生了重要影  相似文献   

9.
色彩是建筑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元素,许多成功的建筑艺术作品都倾注着设计师对色彩运用的巧妙构思。在色彩的研究领域中,有关建筑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地方传统色彩、城市色彩、建筑色彩和室内环境色彩四个方面。在现代建筑设计普遍国际化的趋势下,有必要深入研究挖掘地方传统色彩,促进色彩的区域化、地方化和多样化;在统一性的前提下,体现城市色彩的风格,追求建筑色彩的个性,创造感性与理性共存的室内环境色彩。  相似文献   

10.
薛明  于淼 《科技咨询导报》2008,(17):138-139
人世间之所以分出你我,是因迥异的个性和思想;思维模式一元化必将带来毁灭,而毁灭与新生是孪生,所以后来有了沙立文们对现代建筑的批判,于是后现代,解构等各种建筑理念层出不穷,建筑理念战国时代来临。  相似文献   

11.
王红晋 《太原科技》2003,(6):22-22,24
从分析工业建筑的个性与共性入手,论述了建筑专业应是工业建筑设计的主体专业,个性和共性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两者必须并重。对工业建筑而言,既要把握工业建筑设计中工艺的特殊需要,又要把握工业建筑中人对空间的共性需求。  相似文献   

12.
现代城市的范式是使市区变成金融、商贸、娱乐中心,城市变成一座花园式城市.而传统建筑似乎成了障碍。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保持城市的历史文化风貌、个性和特性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通过沈阳市图书馆、儿童活动中心国际邀请建筑设计竞赛方案的案例,对单体建筑设计基本概念的形成应如何从城市形态学的角度入手,做出了具体的诠释;对这种概念如何落实从而形成具有个性的单体建筑,而单体建筑又如何影响到城市的局部区域形态的转化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王卓 《科技资讯》2010,(36):59-59
现代城市的飞速发展,建筑拔地而起,而建筑中个性的张扬,不能偏离一个城市的整体规划,破坏城市环境的整体感。建筑的色调决策应在对建筑周边环境,城市文化等诸多因素作出调查,分析等方法后,得出和谐合理的色彩方案,依照此方案得出色彩设定。使整个城市的环境具有层次、秩序。并与整体规划相协调统一,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内大中城市的市容景观日新月异,新建筑新景观层出不穷;但同时也失去了很多无法复得的东西,很多历史建筑被成片、成街、成坊的拆除。这种建设性的破坏,已经威胁到城市形态的相容性和延续收。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对历史建筑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显得越来越重要了。这就为城市景观的更新改造提出了新课题:如何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采取最有效的手段对旧建筑旧住宅进行保留改造,使之能与周边新景观相协调。  相似文献   

16.
表情与姿态——当代城市建筑的个性表现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同的城市空间框架中,建筑的个性表达呈现出不同的方式和意义。当代建筑在经历了个体解放的社会民主运动之后,越来越强调个性化表现,展现出从表情到姿态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城市也成了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城市的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是城市规划的基本内容,做好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问题能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更可靠的保证。本文通过对相关内容的分析研究来详细说明完善和提高城市建筑空间和建筑管理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高校建筑的特殊性,认为校园建设既要有良好的整体形象,同时又要兼备鲜明的个性,个性主要表现为,建筑的时代性,建筑的地域性,传统的传承性。  相似文献   

19.
城市改造并不是把传统建筑抽象成符号、类型等简单地黏附在当代文化的表面,即形成"现代与传统的结合".传统之所以要继承,就是因为它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而继承传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建筑在实践(历史)文脉与空间(环境)文脉上具有既是当代的又是具有城市和地方个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上官存霞 《甘肃科技》2005,21(11):208-209
建筑个性与建筑的地区性密不可分;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环境因素,产生不同的设计思想,从而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个性建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