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某个春天的正晌午。一条飘溢着嫩叶与花的芬芳的小道上,两个少女正在打羽毛球。一个是高高的大个子,另外一个,是瘦瘦的小个子,不过两个人却是同岁。那白色的羽毛球,一碰到大个子的球拍,就宛若被暴风雨刮走的小鸟一样猛地飞了起来;可一碰到小个子的球拍,却好像春风里的花瓣一样,只是轻轻一弹。“嗨,用力打呀!”小个子少女又把一个高得过头的球接丢了,大个子少女冲她训斥道。小个子少女腾地往上一蹦,用力猛挥球拍,但球快得如同燕子一般,好几次都没接住。后来,是第几个回合了,大个子少女打出的球,呼啸着飞进了右手的树篱笆里面。大个子少女瞪了…  相似文献   

2.
笔者通过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牧歌式作品的纵览,发现一个普遍现象是所有的牧歌作家无一例外地都特别钟情于书写澄澈纯净的乡土少女,把乡土少女作为其审美寄托的对象。反过来,乡土少女形象也成了组构其作品的“牧歌情调”的重要元素。论文以刘庆邦作品为个案,从四个角度分析了乡土少女形象与牧歌情调的天然契合关系。  相似文献   

3.
生产关系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论学的基本范畴,对这一范畴,我国理论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存在着所谓“三方面”和“四环节”之争。前者直接援引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论问题》中的定义,后者则往往诉诸马克思的权威,从《“政治经论学批判”导言》中引伸出自己的论点。我们认为,“三方面”论存在着很大的缺陷,生产关系作为一个完整的动态的体系确定应该是“四环节”的统一,即必须从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角度加以把握;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持有“四环节”观点的同志并没有真正把握马克思关于生产关系动态体系的思想,因而不可能真正击中“三方面”论的要害,也不可能进一步深化生产关系范畴。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科学家正在开展一项脑控技术的研究,它将使人们能“心想事成”,即用意念来做事。 请看下面的例子:在计算机显示屏上一对青年男女相对而立,男青年深情地望着少女,似乎在企盼着什么,少女探过身,把嘴凑上去,给了他一个长吻。  相似文献   

5.
刘红兵 《科技信息》2012,(31):347-347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第一节为综述部分,围绕着三个“目”即传统、任务、意志简单展开。第二节讲台湾问题由来和实质,“武力攻台”到“和平统一”的转变,是本章重点之一。第三、四节也是本章重点内容,讲“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及其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彝族少女换童裙时穿的童裙称为“红裙”。穿上“红裙”,是彝族少女进入青春期的重要标志,认为穿上“红裙”会为自己将来带来幸福。本就彝族少女换童裙时所举行的仪式作了细致的描述。  相似文献   

7.
《南方有令秧》对于笛安来说,是一部转折之作、里程碑之作,有着非凡的意义,隐藏着笛安无数的心声.在一个刻意而为的文学世界里,笛安采用了“以贞写淫”“以淫写贞”的反讽手法,呈现了以一个“失贞”“少女”为首的女性群体与整个封建宗法制社会展开的你死我活的牌坊战.在这场殊死战争中,女性“神”“魔”共存的悲惨、男性被“阉割”的尴尬、士大夫文化的被改写都昭然若揭.  相似文献   

8.
4月22日,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一早我们就驱车直奔根特而去。根特是比利时东佛兰德省省会,是一个有48万人口的港口城市。我们此行不是去欣赏她的古朴美姿,也不是漫步于素有“西欧最美一条街”之称的格拉斯雷大道,而是去参观5年一次的根特国际花节。花节是根特人和比利时人生活中的一大盛事,它是由该市皇家农业和植物协会于1g09年创办的。沧海桑田,时光飞逝,花节至今仍保持着它独有的风采,被誉为“欧  相似文献   

9.
阳春三月,桃花盛开。日本人民把小姑娘天真烂漫的笑脸视若桃花,把3月3日定为“女孩节”。节日期间,人们有在室内供奉偶人和摆放桃花以祝福女孩的习惯,故“女孩节”又被称为“偶人节”或“桃花节”。在日本,偶人被视为神的化身,能消灾除祸。据说,日本人在3月3日供奉偶人的习俗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最初,人们把制作的偶人投入河中,让其随波逐流,以驱走秽气。后来,随着制作材料和技术的更新,偶人作为赠给少女的礼品而被供奉起来。此种活动原来仅限于城市贵族阶层,1868年明治维新后,才流传到全国各地,并成为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时代,很多原先普普通通的日子被赋予新的寓意.在网友们的集思广益下,涌现出了诸如“光棍节”、“吃货节”、“卖萌节”等网络节日. 网络节日是在网络时代背景之下,网络与传统习俗碰撞和融合的产物,它与传统节日一样,承载着人们精神生活与社会生活的真实片段,不同的只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互联网是一种新兴的媒体,是一种崭新的文化表达形态.网络节日的兴起,使人类社会活动的格局为之一新.所谓“世上本没有节,过的人多了便成了节”.在创造节日上,网友们总是能脑洞大开,产生奇思妙想.流行的网络节日中,既有温情的“5·20网络情人节”、“9· 12示爱节”,也有喜感十足的“5·17吃货节”,甚至还有颇具戏谑意味的“8·18八卦节”、“10· 10卖萌节”、“11· 11光棍节”等.网络时代,像这样由网友创造的节日花样百出,数不胜数.  相似文献   

11.
《蚕马》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冯至先生的一部重要著作,是被朱自清先生誉为“五四”新诗中“堪称独步的四首叙事长诗中有代表性的一首。”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新诗史中都占有一席之地。 《蚕马》取材于我国古代传奇小说《女化蚕》。关于《蚕马》的内容,有论者认为长诗是“叙写”了古代传说中一个“幽婉动人而又凄清迷离的爱情故事‘骏马求爱,女儿化蚕’”,“写了一匹马对一位少女的坚贞不渝的爱。”它“为自己深爱的少女跑遍天涯,将她的父亲找回,父亲却残  相似文献   

12.
从前在国内总觉得中国的节和纪念日多得可怕,一定是世界第一。后来在日本住了一个时期,才知道这个第一还得让给日本。日本的文化基本上是和我国很相同的。他们从前用农历,用天干地支,用鼠年、牛年、虎年、兔年、等等,一切都和我们过去相同;现在虽和我们一样,改用了公历,但月份牌和日记本上还都印着春分、秋分一类的字眼。封面上画着一条耕牛、里面写着黄道吉日的“历本”也仍然可以买到。清明、中元、中秋等节照例要过,而且过的方式也和我国过去大同小异,虽然有些方面已经加上他们自己独创的风尚了。新年吃年糕,完全像我国的一套。过年的时候,门前插一、两节青竹子,上面扎着松枝,门上还挂些竹叶、橘子、草绳、纸条一类的东西,这就有些独创之处了。2月立春的时候,日本有所谓“节分”。在这一天,家家户户要一面撒着豆子,一面口  相似文献   

13.
一些老派一点的文人一直拒绝使用“亮丽”这个词。什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听着是那么回事儿,又不是那么回事儿,总之别扭。但他们还是喜欢“美丽”这两个字,那是绿野的、山妹的、抿着嘴微笑的、含蓄柔美的。“亮丽”则像把头发制得比男孩子还光光的现代都市少女,活泼好动,真实得不知害臊。 但是我们已经无法拒绝这个新词,因为不管愿不愿意,我们都正在进入这么个亮丽的时代,一切都不再模糊含蓄,都是那么的透亮和清晰。而数字化电视把我们带进的数字世界、清晰明亮得就像没有半点灰尘的镜子,相比之下,过去黑白电视和彩色电视为我们再现的世界倒像是中国古时的铜镜。世纪末我们即将进入的这个数字时代.也像现代都市的少女那样真率可爱,顽皮起  相似文献   

14.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里有一个重要的发现——俄狄浦斯情结,也就是恋母情结。他经过临床的实践以及经典文学作品的阐释,最终让大众接受了这个不可思议的理论。影响到中国后,学者们便试图从中国文学以及文化传统中寻找例证。有的确实如此,有的确实误解。“新娘”就是被误解的一个词汇。“娘”本来就是少女之号,指年轻女子,与“母称”的“娘”简化变成同体,就引起了误解。  相似文献   

15.
一个双目失明的少女在某一年的夏天被绑架了。少女除了知道拐骗她的好像是一对青年夫妇和曾被关在海边一间小屋以外,别的就什么也不知道  相似文献   

16.
邬学侠  乙常青 《奇闻怪事》2007,(9):17-17,19
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一个青年国王,他爱上了自己精心雕刻的一尊象牙少女像,每天含情脉脉地注视若她,日复一日,少女竟活了过来。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把这个神话变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他把随便指定却宣称“具有优秀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交给教师。这批学生由于得到教师的厚爱而产生自尊自强自爱心理,努力学习。  相似文献   

17.
纵观《桃花扇》全剧,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爱情表现出轻“情”重“节”、抑“情”扬“节”的特点。可以说,《桃花扇》一剧是以“情”为主线,以“节”为旨归。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其中既有时代原因,也受当时社会思潮、作家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友情和爱情是我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尤其在那个懵懂的花开季节,它们似乎更被披上了神秘的外衣。与异性交往的问题,是每个成长中的少男、少女都必须经过的一个关口,而当纯纯的友情“遭遇”了所谓的爱情时,又会如何呢?  相似文献   

19.
《青年科学》2013,(4):39-39
如果你是一个豆蔻年华的少女,也许你的身边已经悄悄流行起“留指甲”来。长而透明的指甲会让你的双手看起来修长美观,给你平添一丝成熟和妩媚。当然,“留指甲”一般是家长和老师明令禁止的。不要觉得伤心气愤,其实他们真的是为了你好.  相似文献   

20.
春露和秋露     
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在论及《诗经》中“兴”的手法时以《野有蔓草》与《蒹葭》为例,释“野有蔓草,零露溥之。有美一人,清扬婉兮”为“清秀妩媚的少女,就像滴着点点露珠的绿草一样清新可爱”,这显然是有误兴为比的嫌疑;至于他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是“河滨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