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硅谷的女性企业家要远远少于男性企业家,虽然硅谷是创业天堂,但对于女性创业者而言这个天堂并不那么令人向往。虽然我们看到在硅谷有许多知名的成功的女性CEO、COO等等,但是她们都是职业经理人,不是企业家,而从零开始创办一个公司面临着许许多多的挑战和不确定。在硅谷只有非常非常少的女性创业者能得到风险投资。在一项研究中发现,2010年融资的创业公司中只有7%有女性创始人,众所周知对于创业公司而  相似文献   

2.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与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柳传志之间,有着一段令人感动的佳话: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召开。作为十七大代表,他们同住一个宾馆。就在会议召开期间的一个晚上,他们探讨了萦绕脑海良久的一个共同问题:如何探索中国特色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道路?结果他们的构想不谋而合——创办中科院联想学院。其中,"联想之星"创业CEO特训班,作为联想学院的核心。对办好"联想之星"创业CEO特训班,柳传志曾表示"不获成功决不罢休",决意"死磕"。带着了解"联想学院"及其"联想之星"创业CEO特训班的渴望,记者于不久前率先采访了"联想之星"孵化器投资部教务长周自强。  相似文献   

3.
几乎是一夜之间,创业成了大学校园的主题。各种创业计划大赛层出不穷,各种各样的学生公司成了大学校园最活跃的一个群体,准CEO满天飞。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催化了企业创业。如何激发创业是一个国家经济保持经济活力的重要课题。创业自上世纪90年代一直方兴未艾,个人创业被视为人性解放和自力更生的重要手段,开展创业教育,鼓励人们创办规模微小的企业创业活动使发达国家的经济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管理型"经济转向于"创业型"经济。  相似文献   

5.
<正>并非所有企业都需要合伙人,但很多成功的公司,包括苹果、谷歌等,都是由多个合伙人通过富有成效的合作创办起来的。很多创业管理专家的研究表明,单独创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集体创业(合伙创业或联合创业)正成为世界主流。我通过研究成功的创业搭档发现,他们具有以下三大特点:1、与自己  相似文献   

6.
郭霞 《华东科技》2012,(4):28-29
挫折、失败是创业者的必修课。在创业者困难的时候拉一把,迷茫的时候帮他们打开眼界,在进一步发展时指明方向,这是创业导师从合作伙伴、到朋友,再到老师的过程,而"敬业"、"专业"、"坚持"、"奉献","执着"、"社会责任"这些雷锋精神中的关键词,在创业导师的工作中也得了生动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张臻 《华东科技》2015,(4):48-51
<正>"其实,它就像是一个线上孵化器,与线下孵化器配合起来,这个项目就会变得有意义。"这位32岁的孵化器董事长说道。32岁的邵思先生谈到他最早的创业经历是在大一寒假。他说,几个同学一起鼓捣做了个网站,来打发那一个月时间。"起初觉得好玩,但后来发现可以赚点钱。"像大多数创业者一样,理工科出身的邵思对计算机编程情有独钟,并把它作为乐趣之一。但这种"好玩"的心态让邵思开办了人生中第一家公司,用来承接各个大学的网站建设,并且又在之后的大学时光里创办了网页游戏公司。大学毕业,邵思离开了原来的创业公司,转而参与到另一种创业当中。而这,就包含了他另两种  相似文献   

8.
语丝拾粹     
《创新科技》2011,(12):40-41
<正>做企业首先要志存高远,做的事情要面对未来;其次要敢用世界级的人才;第三是产品定位要高端,有高附加值。——小米科技CEO雷军从创业到投资,再到创业,雷军的经历曲折丰富。雷军主张高举高打,只有敢想敢做,才有可能用智慧创造出世界级的公司。  相似文献   

9.
业界声音     
《广东科技》2013,(11):34-36
随着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与创新群体不断增长,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涌现出了一批多元投资主体的市场化创业企业孵化公司。这些机构为创新人才及创业企业提供孵化服务,帮助创业者节省时间、少走弯路,提高创业成功率,迈过创业初期的"死亡谷"。本栏目综合了部分创业企业孵化公司的观点和声音,让读者能够感受当前创业企业孵化器的运营第一线。  相似文献   

10.
秦姗 《创新科技》2012,(3):38-39
<正>"如果能给六年前的我一个忠告,我会告诉自己:对公司有掌控力的自由,才是最重要的。"2012年,罗川会度过他第43个生日。人生第42个年头时,他加入了一家创业企业——应用汇,出任CEO。算起来,这是他第四次出征。  相似文献   

11.
上海赛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是从事因特网医学信息咨询和服务的专业公司,经营一家面向广大临床医师和医药界人士的医学信息网站,名为MEDcyber。其创办人管伟林却是一位广告设计出生的年轻人,曾在国内一家知名公司从事过广告设计,并在一家国外出版公司工作过一年多。之后他自主创业,成立了一家广告设计公司。后来又发现医学咨询服务有很大潜力,2000年初他在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孵化基地创办了赛亚信息咨询公司。2001年两家公司的营业额1600万元,不仅扭亏为盈,还实现利润300万元,预计今年比去年还要好。由于竞争激烈,赛亚公司成立时国内有9家从事类似业务的公司,现只剩下2家。在谈到创业时,管伟林感触颇深,根据亲身经历和多年的创业体会他提醒创业者,应当注意八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秦宇 《科技潮》2001,(1):18-18
2000年12月3日,这是一个将会破记载到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史上的日子。这一天,被誉为中国第一家大学生创业公司——"视美乐"公司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成果汇报暨答谢会,公司的创业者们在会上汇报了他们一年半的创业经历和成果,并展示了他们研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即将投放市场的3款高清晰多媒体投影机。 1999年5月,王科、邱虹云和徐中创办了视美乐公司。该公司首先推出了由有"清华爱迪生"美誉的材料系学生邱虹云发明的新技术——多媒体超大屏幕投影电视。同年7月,上海  相似文献   

13.
工科院校具有鲜明的科技特色。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利用工科大学的便利条件创办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沈阳航空工业学院为例,从创办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的必要性、国内高校在创业园建设方面的常见模式、创办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的基础条件、沈航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管理模式的思考等四方面对工科院校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的运行模式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叶东  晨光 《科技潮》2012,(6):72
我是从美国回国,在中关村创办青云创投的.创业是一个很难讲透彻的话题.对于从事风险投资的我来讲,每天都在和创业人员打交道,有海归,也有本土创业的.创业离不开天时、地利和人和,那么该如何理解这三要素呢? 天时,实际上就是你创业的时机.以太阳能产业为例,你进入太早和太迟都很困难.而2004年前后是个好时机.同样的技术,同样的一批人,你进入的时机就能左右你创业的成功与否.所以,在创业的时候,大家务必要把产业的周期和技术的周期做一个衡量.另外,还要注意市场的成熟度.前几年,国外很多风险投资公司投了大量的清洁技术,有的一个项目就投入上亿元,最后却没有什么结果.为什么?因为他们光强调了技术的门槛高,而忘记了市场没有足够的成熟度,即便生产出产品也不被大家所接受.当然,政府的政策导向非常重要,政策的力度,包括补贴,这些同样会导致很多新兴市场的出现.  相似文献   

15.
许静 《杭州科技》2009,(3):30-30
浙大科技园一直积极推动学生创新创业,在创业教育方面,早在2002年就与学校研究院共同创办了“浙江大学未来企业家俱乐部”,2007年又联合创办了“浙江大学研究生创业素质拓展班”;在创业实践方面,专门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基地”,2009年又创办了浙江大学青年创业者俱乐部。  相似文献   

16.
人则 《华东科技》2006,(1):52-52
在嘉善科技创业中心,入驻企业华昇电子热传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仝爱星博士向记者介绍了华昇电子的创办过程及目前的发展现状: 公司于2004年8月成立,主要从事高效新型传热元件的研发和销售。在创办之初,我们在江苏昆山、上海、浙江温州等地进行过考察,遴选创业地点。最后我们选择了嘉善,主要考虑到几点:  相似文献   

17.
2002年1月21日,合肥工业大学大学生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正式揭牌并投入使用.该创业中心以学校资源为依托,以在校学生(研究生)为主体,以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和孵化大学生科技型企业为重点,以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企业孵化基地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为目标,积极推进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近日,许仲林省长在合肥工业大学关于创办大学生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的汇报上批示:"合工大创办大学生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是一个创举.对促进教育、科技及经济的结合,培养人才有积极意义,应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正>达贝妮,Pcpie视频搜索引擎CEO,也被称为互联网上最美的CEO。智慧女性、财富新锐、时尚青春、这些都是她魅力所在。在"商界传媒(2007)中国企业家高校巡讲"活动中,达贝妮曾受邀做客清华  相似文献   

19.
人事     
《科技智囊》2005,(1):16-16
亚信实施战略部署升CTO为CEO 耐克实现新老交替保持公司平衡 搜狐总裁将离任助创业型公司发展 哈飞总经理接管昌河拉开合作序幕 冠群挖IBM主管以摆脱财务丑闻  相似文献   

20.
《华东科技》2010,(4):38-39
2009年,上海市科技两委启动了"助企业、促创新、渡难关"十项行动计划。其中,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积极响应上海市科技两委的十项行动计划,推出了"科技创业苗圃"的举措。截至2009年12月底,全市8家科技创业苗圃内接受预孵化的项目总数已达111项,其中以网络通信、电子商务、生物医药领域的创业项目为主。虽然科技创业苗圃工作实际开展尚不足一年,但在此期间,依托科技创业苗圃内"园丁"们辛勤的浇灌,已经有不少成功的项目申请成立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