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实物期权的风险投资IPO最优退出时机决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实物期权和最优停时理论,在假设风险企业利润流服从算术布朗运动条件下,建立了风险投资IPO退出时机的一般模型,分析了风险投资立即退出和继续维持时的价值,研究了风险资本利润最大的最优变现策略。得出的结论是:当风险企业利润流大于阀值时,风险投资选择立即退出,选择立即退出的可能性将随着阀值的增大而减少,阀值决定着风险投资的退出时机,而退出时机又受到利润未来不确定性、风险调整贴现率、企业价值增长、股票交易成本、开盘出售和锁定期后的股份比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李岱 《系统工程》2014,(1):82-86
技术创新战略投资具有许多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影响技术创新战略投资时机的选择,正确选择技术创新战略投资时机有助于提高技术创新战略投资的成功率。本文利用实物期权理论研究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投资最优时机,并构建时机选择模型。模拟分析证明此模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风险资本最优IPO时机选择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实物期权和最优停时的方法对风险资本的退出方式之一:IPO退出方式进行了退出时机的研究.通过假定项目的利润流服从几何布朗运动,并在有卖空限制以及假定乐观投资者的数量服从一个泊松跳过程的情况下,借用实物期权的方法和最优停时定理,建立了退出时机选择的模型,并推导出了最优停时的临界值阀值,最后得到结论:如果当乐观投资者和项目的利润流之比大于临界值阀值时,风险投资家是同意公司上市,因为此时为他们安全退出的最优时机.  相似文献   

4.
企业选择竞争行为应对潜在竞争威胁是确保企业盈利的要素之一。针对此问题,利用博弈论展开定量研究。首先通过引入两阶段博弈形式化企业竞争战略选择过程,并用二层规划刻画该博弈过程,通过求解该二层二次规划获得两期博弈的均衡解;据此对处于价格竞争市场中的两个企业竞争行为选择过程进行仿真,验证了根据两期博弈进行的企业竞争行为的分类和选择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从创业企业角度出发,研究风险投资公司可能出现的中途退出行为对投资可能产生的影响作用,并对其对应的激励性风险投资合约的特点进行分析。得出研究结论:混同均衡下,第1阶段风险投资公司出售股份的收益应与其在第1阶段的投资金额相等。在分离均衡下,如果第1阶段风险投资公司选择不退出,当在第1阶段投资状态不好而进行清算时,其将获得全部的清算价值;在分离均衡下,当第1阶段风险投资公司选择退出时,其在第1阶段末对所持有股份的出售总值与第1阶段投资额呈正相关关系,与清算价值呈负相关关系,而第2阶段新进入的风险投资公司的最优持股比例随第1阶段风险投资公司中途退出概率的增大而减小。分离均衡时对应的投资合约能够转变混同均衡时投资合约带来的低效率水平,前者对风险投资公司中途退出所带来的投资风险具有更大的防范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创业企业角度出发,研究风险投资公司可能出现的中途退出行为对投资可能产生的影响作用,并对其对应的激励性风险投资合约的特点进行分析。得出研究结论:混同均衡下,第1阶段风险投资公司出售股份的收益应与其在第1阶段的投资金额相等。在分离均衡下,如果第1阶段风险投资公司选择不退出,当在第1阶段投资状态不好而进行清算时,其将获得全部的清算价值;在分离均衡下,当第1阶段风险投资公司选择退出时,其在第1阶段末对所持有股份的出售总值与第1阶段投资额呈正相关关系,与清算价值呈负相关关系,而第2阶段新进入的风险投资公司的最优持股比例随第1阶段风险投资公司中途退出概率的增大而减小。分离均衡时对应的投资合约能够转变混同均衡时投资合约带来的低效率水平,前者对风险投资公司中途退出所带来的投资风险具有更大的防范作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新旧两组贷款风险叠加的新增贷款组合优化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全部贷款组合非线性风险叠加原理,建立了新、旧两组贷款组合风险叠加的非线性函数关系,以银行总资产收益最 大为目标函数,以新旧两组贷款风险叠加的总体风险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基于新旧两组贷款风险叠加的新增贷款组合优化模型.模型创新和特色: 一是提出了在一组新的贷款发放时,新、旧两组贷款风险叠加后的全部组合风险控制的科学问题.由于在实践中银行家们真正关注的不是一组新贷款组合的风险控制,而是银行贷款全部组合的风险, 故立足于新、旧贷款组合 风险的整体控制,开拓了金融资产优化配置与控制的新思路,改变了现有研究仅仅是立足于新增贷款组合风险控制的传统思路.二是建立新旧贷款组合非线性风险叠加的函数关系.提出全部贷款组合的非线性风险叠加原理,建立了全部贷款组合风险与新、旧两个贷款组合风险的函数表达式,为在新增贷款决策时、控制所有贷款的组合风险提供了简洁有效的科学方法,克服了传统组合风险复杂计算方法不便或不能优化全部组合风险的弊端.三是控制了新旧两组贷款风险叠加后的总体风险.建立新旧两组贷款风险叠加的总体风险约束, 解决在一组新的贷款分配时,新、旧两组贷款组合后的全部贷款组合风险的控制 与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以旧换新策略下,拥有旧产品的消费者可将旧产品退还给企业,同时以一定的折扣价格购买新产品. 企业收回旧产品后进行后续处理,产生收益或成本.与常见的单一定价策略相比,以旧换新策略对企业的销量和利润会产生显著的影响.为了系统地分析以旧换新策略的效果,研究从消费者效用出发,根据消费者选择推导出市场需求函数,在此基础上优化相应的定价和折扣决策以最大化企业利润,并且与单一定价策略下的相应结论比较.结果表明,以旧换新对销量和利润的影响取决于企业的成本结构,新旧产品价值差异以及市场中不同消费者的比例.企业需要根据不同的情景决策是否应当实施以旧换新策略.  相似文献   

9.
风险投资退出决策的复合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多阶段风险投资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性以及收益不确定性的特征,在考虑投资策略组合的基础上,采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理论和动态规划方法,构造了股权债权混合投资时,目标函数为风险投资公司退出效用最大化的退出决策复合模型.该模型合理分配了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比例,有效解释了风险投资投资退出时机和退出方式的选择,可以作为风险投资公司进行投资退出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竞争行为选择是企业短期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国内对此问题的研究基本处于定性阶段,尝试采用博弈论对该问题进行定量研究:在引入两阶段博弈形式化企业竞争战略选择过程基础上,用二层规划刻画该博弈过程,通过求解该规划获得两期博弈均衡解;最后,通过对处于产量竞争市场中的两个企业竞争行为选择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其结果不仅验证企业竞争行为分类的正确性,并得到对企业决策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In dynamic uncertain environments, the investment timing of the firm about adopting the existing new technology is influenced by the rival's actions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his paper employs option games approach to present a simplified duopoly continuous time model of technology adoption. In the model, the irreversible investment in adoption of the existing new technology is in strategic competitive circumstances and facing the threat of a further new technology after the competition setting is established. The purpose of the paper is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technological displacement on firms' strategic invest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rapid displacement of the technology encourages the leader's investment and discourages the follower's investment. Comparing with the optimal timing without the expectation of a further new technology, the firm hastens to invest when no firm has invested; however, once one firm has invested first, the firm will delay its investment. Using mixed strategy analysis,  相似文献   

12.
考虑一个同时存在策略型消费者和短视型消费者的市场,研究企业的纵向差异化产品推出策略选择问题.考虑质量递增序贯推出,质量递减序贯推出和同时推出三种策略,分别构建两阶段的动态定价模型,研究企业的产品推出策略与策略消费者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的产品推出策略选择取决于策略消费者的影响程度(市场规模、耐心程度)以及产品质量成本比率(即两产品质量差异与成本差异的比率),而递增策略由于较高的竞食影响和较低的细分优势,不会成为企业的最佳选择.在质量成本比率较低的情况下,当策略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增强时,企业通过递减策略缓解策略消费者行为的效果要优于同时策略;而在质量成本比率较高的情况下,当策略消费者行为的影响适中时,较高的细分市场优势使得同时策略缓解策略消费者行为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
基于随机演化博弈的战略联盟稳定性分析和仿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借助演化博弈论考虑了大群体成员下的战略联盟成员策略演化过程,建立了复制动态方程.指出了现有的确定性动态方程的不足,从人群工作互动角度探讨了策略演化过程中扰动的来源,在此基础上,对方程引入白噪声来反映过程所受到的随机干扰,建立了随机动力系统,借鉴 Itô 随机微分方程理论来分析战略联盟演化过程中成员行为稳定性的问题.给出了联盟保持稳定的一个充分条件和解体的一个充分条件,以此来解释战略联盟的有效性问题.利用计算机进行了仿真,针对结果将本模型与现有确定性的动力模型进行了比较,两次仿真实验测度了联盟演化的随机动力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分析在电力竞价博弈中, 参与者一方如何主动利用需求信息来提高自己的长期利润, 比较不同信息结构如何影响博弈的均衡结果. 假定厂商2 根据前期边际利润及当期需求信息来调整当期的发电量, 厂商1 则利用厂商2 在策略方面的这一信息来优化自己的策略, 以使得长期利润达到最大. 研究表明, 与以往厂商2 单纯利用前期边际利润的旧的信息结构相比, 厂商2 在新的信息结构下的利润将增加, 而厂商1 的利润将减小; 静态古诺模型与单步动态博弈下的利润仍将高于新的信息结构下厂商2的利润, 但低于厂商1 的利润. 同时, 还对不同信息结构下均衡解的其它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 并指出了数值仿真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线性市场上不同规模两公司选址博弈问题的Stackelberg 平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不同规模两公司在一维有限线性市场上的选址博弈问题.首先修改HOTELLING原始模型的“费用函数”假设,建立不同规模两公司的选址博弈模型;然后介绍了一家大型公司投入一家店、另一家小型公司投入多家连锁店的竞争系统;通过应用该选址博弈模型,解得该系统的一个STACKELBERG平衡解:大公司的店在市场中央,小公司的店按“无缝配置”依次对称分布于市场两侧;最后,在平衡的前提下,讨论连锁小公司和大公司选址博弈时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网络外部性、市场进入与企业产品兼容性策略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外部性和兼容性是网络经济最为显著的两个特征,深刻影响了网络环境下企业的各种竞争行为。在具有网络外部性特征的产业中,企业产品的兼容性已不再是纯粹的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关乎企业竞争成败的竞争战略问题。文章构建了一个三阶段博弈模型研究了面对潜在竞争企业的进入威胁时,在位企业之间的兼容性决策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位企业之间的兼容性偏好以及进入企业对进入兼容性市场还是进入非兼容性市场都取决于网络外部性强度的大小和潜在进入企业的市场进入成本的大小。本文结论在一定程度上为现实中的企业兼容性竞争行为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7.
Since business environmental scanning was first developed, condition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have changed a great deal, suggesting the need for updating the process. A major question is how the process fits with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fter reviewing a general scanning process and the new IT setting (one that is stepping up its support for knowledge work and use of outside sources), specific options for computer support are explored. Newer hypertext and object-oriented representations are a useful foundation upon which flexible and cooperative models can be built. New indexing and filtering techniques facilitate the accession of materials via the web. Technologies easily disrupt crucial interpretive and collaborative tasks, however, and guidance is offered on how to keep strategic deliberation in the forefront.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图以探讨多点接触、市场进入和企业绩效三者间的关系作为切入点,达到为企业在动态的竞争环境下如何采取理性有效的竞争战略提出相关建议的目的.通过利用回归分析以及稳健性检验对所提出的假设进行了验证,其结果表明:多点接触与市场进入行为间呈倒U型关系;市场进入行为对多点接触与企业绩效两者间的关系有着遮掩效应.具体表现为多点接触对企业绩效产生的正向直接效应大于其通过市场进入对企业绩效产生的负向间接效应;CEO政治背景对多点接触与市场进入行为间的关系有负向调节作用.因此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本文认为企业主动增加与竞争对手间存在的多点接触程度可以视为一种重要的非市场战略.  相似文献   

19.
战略一致性在中国公司绩效下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回顾了国内外关于战略一致性理论的研究成果,基于中国149家公司的调查数据,利用积差相关矩阵,从环境、组织、领导和战略四个方面对战略一致性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相比绩效不好的公司,绩效好的公司四类变量间一致变动的显著相关系数更多,并且这种差异在两组不同的公司间统计性显著.研究的实证结果支持了不同公司绩效下的公司战略一致性程度显著差异的假设,指出公司应关注在环境、组织、领导和战略之间的协调,保持高度的战略一致性,研究结果对公司的战略管理实践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基于网络外部性的产品升级与兼容选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产品存在网络外部性时,厂商如何选择其产品升级和兼容性策略以创造新的销售额和留住原有的消费者,进而对抗其竞争对手?通过构造一个两阶段的动态模型,垄断厂商在第2阶段提供其产品的升级版本,按照新旧版本间是完全兼容和不完全兼容两种情形,分析了存在网络外部性条件下,垄断厂商的产品升级与产品的定价策略。研究表明:如果厂商推出升级产品并且产品是部分兼容,则均衡价格的变化随前向兼容和后向兼容的网络外部性强度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并且垄断厂商有强烈的动机扩大其产品间的兼容性以获得最大利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