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东海宽体舌鳎卵巢周年变化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成熟宽体舌鳎卵巢变化的组织学观察,对宽体舌鳎卵巢的卵膜结构,卵母细胞的发生及退化、胞质内的油球结构,胞质的分层现象等方面作了描述和探讨,并阐述了宽体舌鳎的卵巢发育,产卵类型。  相似文献   

2.
根据2015年5月和10月在长乐海域开展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对该海域的鱼类种类组成、区系特点以及数量分布的季节变化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共捕获鱼类67种,隶属12目28科53属;其中鲈形目鱼类最多,有28种,占鱼类种类数的41.8%。调查海域鱼类以底层和近底层种类居多。春秋季鱼类渔获率分别为4.38 kg/h和10.05 kg/h。春季优势种有条尾绯鲤(Upeneus bensasi)、窄体舌鳎(Cynoglossus gracilis)、丝背细鳞鲀(Stephanolepis cirrhifer)、叫姑鱼(Johnius belengerii)、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宽体舌鳎(Cynoglossus robustus);秋季优势种有丝背细鳞鲀、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短吻三线舌鳎(Cynoglossus abbreviatus)、红狼牙鰕虎鱼(Odontamblyopus rubicundus)、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鲬(Platycephalus indicus)、红牙?(Otolithes ruber)。  相似文献   

3.
研究表明:fang鱼的体长与鳞长的生长呈显著的正线性相关。L=1。4322 45.749R,R=0.9531,n=187.从生长指标看,属均匀生长型,6龄前增长较快,6龄后生长减慢,其中2龄前后有一段时间增长较平缓。  相似文献   

4.
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中国青少儿(男)不同年龄阶段的生长发育与地理气象因素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少儿(男)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生长发育与地理气象因素有关。在12岁年龄阶段,各因素间的关联度最高,r在0.57~0.91之间,其余年龄阶段小于这一水平.该结果为进一步认识少儿生长发育期与自然环境的依赖关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池塘养殖的1龄舟山褐牙鲆生长特性及肥满度等。结果表明:(1)池塘养殖的1龄牙鲆体长与体重的关系为:L=0.0003W4.1455,R2=0.9753。(2)舟山褐牙鲆1龄鱼7~9月生长速度较慢,10~l2月生长速度较快。(3)舟山褐牙鲆的肥满度随着鱼的生长而增大;提出了提高池塘养殖舟山褐牙鲆肥满度的措施。(4)池塘养殖1龄牙鲆成活率为77.5%,2龄牙鲆成活率为58.8%。  相似文献   

6.
正破译首个比目鱼基因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SSoonngglliinn CChheenn等破译了迄今为止世界上首个比目鱼基因组——半滑舌鳎全基因组精细图谱,这标志着鲆鲽鱼类养殖研究进入基因组时代。研究成果发表于3月出版的Nature Genetics。研究发现,普通养殖群体中的生理雌鱼比例仅为10%~30%;伪雄鱼Z染色体上的性别调控基因的甲基化可以遗传给后代;半滑舌鳎伪雄鱼后代更容易变成伪雄鱼;伪雄鱼W精子难以成活是导致ZW雌鱼和ZW伪雄鱼交配后代中没有WW超雌鱼的奥秘,这为半滑舌鳎性别控制和高雌性苗种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研究还发现半滑舌鳎变态发育前后差异基因富集于底栖适应性相关性状,筛选到可能与变态发育相关的15个正选择基因;半滑舌鳎表现出对底栖生活的适应性和明显的视觉退化现象;揭示了半滑舌鳎底栖生活阶段视觉退化后可能通过强大的侧线器官以及特异的感觉器官-乳头状突起进行弥补的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中华沙鳅(Botia superciliaris)、宽体沙鳅(Botia reevesae)及两者杂交种幼鱼的生长特性。【方法】以各自1对亲鱼人工繁殖获得的60d龄中华沙鳅、宽体沙鳅和两者的杂交种幼鱼(中华沙鳅为母本,宽体沙鳅为父本)为研究对象,经15d人工饲料驯化后,进行为期210d的生长实验。实验结束后对三者的生长、饲料消化率和消化酶活性进行比较。【结果】中华沙鳅和宽体沙鳅的绝对生长率接近,并均比杂交种的绝对生长率高,且与后者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中华沙鳅的相对生长率、特定生长率最高,与其他两种鱼的这两项指标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宽体沙鳅的丰满度最高,且3种鱼丰满度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华沙鳅的饲料总消化率最高,宽体沙鳅的次之,杂交种的最低,且杂交种与中华沙鳅间的这一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的蛋白质消化率间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中华沙鳅的淀粉酶、脂肪酶、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均为最高,与宽体沙鳅和杂交种的对应指标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宽体沙鳅的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相比,杂交种的两种酶活性更高,且与前者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华沙鳅比宽体沙鳅更偏肉食性,三者对人工配合饲料的利用率中华沙鳅最高,宽体沙鳅次之,杂交种最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中华沙鳅(Botia superciliaris)、宽体沙鳅(Botia reevesae)及两者杂交种幼鱼的生长特性。【方法】以各自1对亲鱼人工繁殖获得的60d龄中华沙鳅、宽体沙鳅和两者的杂交种幼鱼(中华沙鳅为母本,宽体沙鳅为父本)为研究对象,经15d人工饲料驯化后,进行为期210d的生长实验。实验结束后对三者的生长、饲料消化率和消化酶活性进行比较。【结果】中华沙鳅和宽体沙鳅的绝对生长率接近,并均比杂交种的绝对生长率高,且与后者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中华沙鳅的相对生长率、特定生长率最高,与其他两种鱼的这两项指标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宽体沙鳅的丰满度最高,且3种鱼丰满度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华沙鳅的饲料总消化率最高,宽体沙鳅的次之,杂交种的最低,且杂交种与中华沙鳅间的这一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的蛋白质消化率间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中华沙鳅的淀粉酶、脂肪酶、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均为最高,与宽体沙鳅和杂交种的对应指标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宽体沙鳅的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相比,杂交种的两种酶活性更高,且与前者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华沙鳅比宽体沙鳅更偏肉食性,三者对人工配合饲料的利用率中华沙鳅最高,宽体沙鳅次之,杂交种最低。  相似文献   

9.
研究表明鲂鱼的体长与鳞长的生长呈显著的正线性相关.L=1.4322+45.749R,r=0.9531,n=187.从生长指标看,属均匀生长型,6龄前增长较快,6龄后生长减慢,其中2龄前后有一段时间增长较平缓.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不同时龄海狸鼠的体重、体长、肠道长度及胃和盲肠的最大容积。其结果为,海狸鼠体重的生长发育高峰在120日龄,体长的生长高峰在90日龄,体长的增长要慢于体重的增长,240日龄时体重为初生重的18.75倍,体长仅为初生时的4.23倍。小肠的长度自出生便迅速生长,这种快速生长一直持续到45日龄左右,但其生长系数不大,这说明小肠在胚胎时期已发育到较成熟的程度;盲肠容积的生长在60~120日龄最快,120日龄时为初生时的10倍左右,240日龄仅为初生时的13倍;胃的生长发育比盲肠的生长慢,240日龄时的最大容积为初生时的5.5倍,且生长集中于0~120日龄。体重与体长、体重与消化道各指标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6,并建立了以体重为自变量,其它指标为依变量的9个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1.
苏南丘陵区杉木林地上部分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在苏南丘陵地区,用“分层切割法”研究了2—18年生33株杉木地上部分生物量。通过几种生物量估测方法的比较,得到杉木胸高直径与树干、枝条和针叶重量之间相关较紧密,精度较高的经验公式。本文探讨了本地区不同年龄阶段杉木林地上部分生物量现状和分配,以及年净生产量的潜力。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本地区杉木林宜以  相似文献   

12.
呼和浩特市2—18岁回族人营养与体质发育指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调查了1198例呼和浩特市2—18岁回族人营养健康状况与部分体质发育指数(身高体重指数、Kaup 指数、Rohrer 指数、Broca 指数、Livi 指数)。研究结果显示:(1)回族男性身高突增期为11—15岁,体重突增期为12—16岁。回族女性身高突增期为9—13岁,体重突增期为10—14岁。(2)7—12岁回族女性营养状况不如同龄回族男性。13—18岁回族女性与男性营养状况无显著性差异。(3)2—18岁回族人身高体重指数、Kaup 指数随年龄增长而增大,Rohrer 指数、Broca 指数、Livi 指数曲线低谷均处于青春期。  相似文献   

13.
黄鳍鲷SparuslatusHouttuyn生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1—1984年作者在南海沿海共采集了636尾黄鳍鲷进行生长研究.数理统计分析结果确定鳞长—体长函数关系式为:L=65.3518 S~(0.6510).由该公式制定出鳞长—体长关系表,引进系数K对各实测值进行校正后,推算出各龄体长值.体长—体重关系式为;W=3.3925×10~(-5)L~(2.9862),依该关系式推算各龄体重及相对增长率.由各龄体长值求得Von Bertallanffy生长方程参数L∞=564.19毫米;k=0.1338;t_0=-1.6647.将几种鲷科鱼类的生长速度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在圈养的条件下,对粤北地区6头金钱豹(2雄4雌)的繁育行为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雌性金钱豹的性成熟年龄为2.5~3岁,雄性3~3.5岁,一年四季均可发情,发情季节性不是很明显.在人为断奶的情况下,金钱豹一年可产1~3胎,发情交配间隔及怀孕产仔间隔与幼豹人工断奶时间有密切关系.在圈养条件下,金钱豹的孕期约为3个月,与野外观察的约为99 d略有不同.金钱豹的分娩与育幼需要安静的环境,如母豹受到外界因素强烈干扰,可出现弃仔乃至食仔现象.金钱豹初生体重平均为543.9 g,雄性幼兽出生体重略重于雌性,且在15~30 d内体重与体长的增长也优于雌性.  相似文献   

15.
青海高寒地区西杂和荷杂犏牛生长发育指标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南地区和环湖地区的西杂和荷杂公牛与牦牛杂交所生犏牛的生长发育进行了测定,并与同龄牦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初生、6月龄、18月龄、30月龄荷杂犏和西杂犏所有体尺体重指标均极显著的高于对照组牦牛(P<0.01);初生、6月龄、18月龄荷杂犏和西杂犏体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犏牛初生体重大于牦牛,生长发育快,杂种优势明显,至18月龄,两种犏牛平均体重比牦牛高51.05 kg;到30月龄时,两种犏牛平均体重比牦牛高90.0 kg,比牦牛体重高出51.50%。  相似文献   

16.
选择杉木第2代种子园8个家系,分不同苗木等级进行造林对比试验。在杉木小径材培育年限16 a内,对1~5年、8年和16年生杉木的生长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等级的苗木,造林后的前4年在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方面差异达显著水平,但随着年龄增大其差异明显减弱,5年生后差异不显著;年抽高的影响表现在造林的前2年,第3年差异不显著;家系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家系与等级苗间交互作用不显著;造林成活率有一定的差异;子代和亲代在生长性状上存在着极密切的相关关系。生产中在选择优良家系或品系壮苗的基础上可取得40%以上材积增益。同时家系和个体的早期生长量受到苗木质量的影响较大。因此优良家系或优良个体的选择在苗木5年生以后进行,才能取得更好的选择效果。  相似文献   

17.
嘉陵江西河赤眼鳟的生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赤眼鳟属中小型经济鱼类,在筑坝河段生长较快.体长与体重的相关关系为:W=0013898L30668(r=093207);体长和体重生长方程为:Lt=672131[1-e-01464(t+09925)],Wt=5590492[1-e-01464(t+09925)]30668;体重生长拐点tr=66,拐点体重为164415g.讨论了地方种群间的生长差异,探讨了资源利用状况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对苏北沿海地区4、9和20年生杨树人工林的土壤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1)共捕获土壤动物113 994只,隶属3门9纲23目。共有优势类群为甲螨亚目和前气门亚目,共有常见类群为等翅目。(2)各林龄杨树林土壤动物个体密度差异显著(p<0.05),但土壤动物类群数无显著差异(p>0.05); 各林龄中土壤动物总密度从大到小依次为:4年生林、9年生林、20年生林,土壤动物的优势类群和常见类群有显著不同。(3)各林龄杨树林土壤层的土壤动物个体密度和类群数显著高于凋落物层的(p<0.05)。(4)不同林龄林地以及不同季节的土壤动物多样性指数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各林龄杨树林土壤动物群落相似度随季节变化而不同,其中9年生与20年生杨树林的相似度较高。研究表明,不同林龄杨树人工林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不同,即不同林龄杨树林改变了土壤动物的多度以及类群结构,但对动物类群数量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Hu Y  Meng J  Wang Y  Li C 《Nature》2005,433(7022):149-152
Mesozoic mammals are commonly portrayed as shrew- or rat-sized animals that were mainly insectivorous, probably nocturnal and lived in the shadow of dinosaurs. The largest known Mesozoic mammal represented by substantially complete remains is Repenomamus robustus, a triconodont mammal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of Liaoning, China. An adult individual of R. robustus was the size of a Virginia opossum. Here we report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represented by a skeleton with most of the skull and postcranium preserved in articulation. The new species is 50% larger than R. robustus in skull length. In addition, stomach contents associated with a skeleton of R. robustus reveal remains of a juvenile Psittacosaurus, a ceratopsian dinosaur. Our discoveries constitute the first direct evidence that some triconodont mammals were carnivorous and fed on small vertebrates, including young dinosaurs, and also show that Mesozoic mammals had a much greater range of body sizes than previously known. We suggest that Mesozoic mammals occupied diverse niches and that some large mammals probably competed with dinosaurs for food and territory.  相似文献   

20.
本课题词查发现:中国民航飞行员(以下称“飞行员”)超重者比例过大,年青飞行员体型不正常者现象突出;在35—39岁和40-44岁两个年龄段上,肺活量随年龄的增长下降速度过快。49岁之前,各年龄段台阶指数均低于全国普通人群;握力成绩随年龄的增长呈现不规则变化,纵跳成绩均低于全国普通人群水平,44岁之前各年龄段飞行员的闭眼单脚站立时间均高于全国水平。但下降速度却快于全国水平,选择反应时要好于全国同年龄组普通人群水平(以下称“全国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