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缩小城乡差别,构建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近年来,无锡市农村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围绕争当“两个率先”先导区和示范区的宏伟目标,始终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创新思路,深化改革,发展经济,完善政策,做了大量的工作,确保了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据统计,从2001年到2005年期间,全市农民收入呈现恢复增长的良好势头,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分别达到5224元、5860元、6229元、7115元、8D04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1%、6.1%、8.0%、12.4%、12.5%。  相似文献   

2.
科技进步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根本动力,制度创新是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基本保障。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具有互动性。我们只有一靠科技进步,二靠制度创新,才能解决农民增收问题。  相似文献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解决“三农”问题,关键要有一个科学的、有效的、强有力的制度安排来保障农村改革,真正使农民减负增收,但现行的制度效果不明显。进行制度创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现状及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在指出制约我国农民增收存在制度缺陷的基础上,大胆地提出进行制度创新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农民增收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最关键的目标。分析和总结了当前我国存在的一些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并提出了有效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为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实施工业化发展战略,加速市场化进程,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提高广大农民素质,优化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大部分。农业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工业的基础.在我国发展过程中是不可忽视的。“三农”中的农业问题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问题,它是农村经济增长的关键。农民增收主要途径是调整农业种植养殖结构,走农业产业化道路。盐边县农业结构调整工作的思路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广大农村是扩大内需的重点,增加农民收入是启动农村消费的关键。启动农民消费要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提高农业竞争力,拓宽农民增收门路,增加农民收入。只有在农民收入提高的基础上,才能解决“三农”问题,推动现代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冯继选 《创新科技》2004,(12):24-25
<正> 新一届中央政府把三农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强调要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三农"之春已来临。但从春归到秋收依然路漫漫。我国农业劳动力约为5.1亿,占总人口比重超过40%,几乎是所有国家最高的,而人均劳动力耕地仅有0.3公顷,农村剩余劳动力边际生产率接近于0,资源配置极不合理。沉重的剩余劳动力成为农民增收的枷锁,不转移农民就没有出路,剩余劳动力自由迁移成为农民增收的路径依赖。剩余劳动力自由迁移障碍因素很多,既有国  相似文献   

10.
一、认清“三农”问题形成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把“三农”问题列为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朱基总理最后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称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温家宝总理上任后,面对记者坦诚提出,当前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农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这已成为制约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因素。总之,不论是上一届政府还是本届政府,领导人的工作思路和重点,都把中国的“农民、农村、农业”即“三农”问题,视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确实,抓住“三农”问题就是抓住了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综合竞争…  相似文献   

11.
12.
当我们步入新的千年,面对新世纪第一个五年经济与社会发展壮丽蓝图的时候,回顾上个世纪后50年中,我国“三农”问题走过的曲折而不平坦的道路,令人感慨万千;其中始于20世纪80年代妆的改革开放后的20年,由于政策对头、农民努力、老天帮忙,我国的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亿万农民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对我国结束农副产品短缺时代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面对未来,面对和世在即,许多影响我国“三农”问题健康发展的障碍与难题依旧存在,诸如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结构调整中的诸多问题、管理与流通体制改革滞缓、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农业和农村基础建设投入亟待提高等等,从基本态势上看,在新世纪的相当长的时期内,“三农”问题仍将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全国人民能否真正步入小康进而富裕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时期的一个必须解决的重大经济、政治问题。有其产生的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也是一个可以在我们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艰苦努力加以解决的问题。本就“三农”问题的现状、原因做了粗浅的阐述,并就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发展农村,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整合农村土地资源、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等以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5.
16.
自2006年东莞提出"双转型"战略以来,东莞家族企业的转型升级已经轰轰烈烈地进行了六年。从转型的实践来看,家族式管理不足、内部产权分配不明晰、治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制约着东莞家族企业的自身发展。因此,东莞家族企业需要通过制度创新来进行新的路径选择,加强企业自身能力建设,以制度创新来获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制度创新作为地方政府创新的根本环节,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被探索。各地方政府作为改革的试验阵地,在制度创新的过程中开辟了诸多有效的途径。"制度移植"作为一种总体性的制度创新思考路径,已经越来越多在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案例中得到肯定和运用。但任何途径都是一个需要"试错"的过程,地方政府制度创新也面临的诸多现实困境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回顾了过去一年中,我国农业生产、农村经济保持良性发展的状况,预测了2004年我国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的走势。依据中央提出的统筹解决城乡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精神,阐述了我国“三农”问题的严重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并提出停止圈占耕地、给失地农民合理补偿、保护农民工利益、调整财政支出格局、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筹划建立涵盖全体农民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等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历来是我们党十分关注的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然而一些现存的制度明显制约着“三农”问题的解决。为此,必须进行相关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中国城市化发展缓慢的原因,指出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并从流转土地承包权、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城镇建设投资体制、引导农民树立城镇化观念五方面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