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玉光 《自然杂志》2007,29(5):272-277
过去的一段时期以来,有关恐龙繁殖行为的研究令人产生了从未有过的兴奋,并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丰富的恐龙蛋(胚胎)化石的新发现为恐龙繁殖行为的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证据。研究表明:恐龙的繁殖行为有些方面类似于鳄类,有些方面又类似于鸟类,但又不失其自身显著的特征。通过对恐龙产蛋、筑巢和孵蛋行为的研究,不仅帮助我们认识了恐龙繁殖行为的演化历史,同时也阐述了恐龙蛋的形态特征和体温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大自然探索》2011,(2):7-7
古生物学家最近宣布,他们刚刚辨别出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恐龙胚胎。这些原蜥脚龙胚胎是在保存完好的恐龙蛋内发现的,其年代在1.9亿年前的侏罗纪早期,这也是已知最古老的陆生脊椎动物胚胎。  相似文献   

3.
《大自然探索》2012,(6):10-10
古生物学家最近发现了一头雌恐龙的遗骸化石,它可能是为保护自己的蛋而死的。这是首次在距离阿瓦拉慈龙骨架残骸化石很近的地方发现恐龙蛋化石。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黑龙江省嘉荫县城西部,南接绵延起伏的小兴安岭山地,北邻黑龙江,与俄罗斯的巴斯科沃隔江相望,面积约38平方千米.主要地质遗迹为晚白垩世恐龙化石及其伴生的动植物化石.2001年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国家地质公园.  相似文献   

5.
在西班牙中部地区,一种新的、背部有显著不正常隆起、前臂同时附着有羽毛状物体的恐龙化石(Concavenator corcovatus)被发现。  相似文献   

6.
在冰冻的南极,古生物学家使用锯石器、凿子和手持式风转,花费九牛二虎之力,将一只前所未知的巨大恐龙从4000米深处的地下挖出来。据研究,这只恐龙生活在距今大约1.9亿年前的侏罗纪早期,长约7米,重4000到5000千克,属于蜥脚龙。蜥脚龙是一种有着超长脖子和尾巴、具有传统恐龙外形的恐龙,被认为是有史以来人们所知的最大的动物.  相似文献   

7.
《科学之友》2008,(6):13
美国科学家近来在非洲马达加斯发现了一种史前巨蛙的化石。据推断,这种巨蛙重约4.5kg,长40.6cm,它长着牙并可能身有骨质“甲胃”,因此科学家将这种奇特的远古巨蛙命名为“魔鬼蛙”。  相似文献   

8.
恐龙骨骼化石矿物组分分离的新方法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光  李奎 《自然杂志》1998,20(4):245-245
中生代恐龙绝灭之谜,不仅是世人关注的焦点话题,也是众多古生物学、生物地球化学工作者潜心钻研的课题、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对上述问题的探讨,已从恐龙骨骼化石微量元素的分布、组合入手研究,并结合采用高精确度、灵敏度、无损珍贵恐龙化石的中子活化分析(NAA)方法进行,对此项研究更深入的进展这里暂且不论,仅就分析取样的基础性工作而言,笔者认为传统的不经任何分离而直接均匀取样  相似文献   

9.
《科学24小时》2010,(7):73-73
据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美国研究人员表示,随着粪便化石以及骨骼咬痕证据浮出水面,史前体型最大的鳄鱼之一——恐鳄的形象变得更加有血有肉。  相似文献   

10.
好莱坞著名影片<侏罗纪公园>描述了恐龙复活的故事:主人公约翰·汉蒙为了繁衍绝种的恐龙,在一座小岛使用化石残留的遗传基因,成功繁殖出各种恐龙,并在岛上兴建一座名为"侏罗纪公园"的主题乐园.这个故事曾经被认为不可能实现的科学幻想.然而,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恐龙化石里真的发现了尚未完全变为化石的软组织,这为提取恐龙的遗传基因提供了很好的材料,科学家有望利用这些软组织克隆恐龙,并建造影片中的侏罗纪公园.  相似文献   

11.
陈方  董熙平 《科学通报》2009,54(1):67-72
在陕西省宁强县石钟沟剖面的早寒武世宽川铺组细晶至中晶磷质石灰岩以及泥晶磷质石灰岩中, 通过酸解处理得到了大量化石胚胎Olivooides, 及其孵化后的幼年个体, 未成年个体和成年体化石(后二者即Punctatus). 通过同步加速器X射线层析扫描显微(Synchrotron X-ray Tomographic Microscopy)技术, 用Amira 4.0软件复原了Olivooides和Punctatus三维的内部结构. 对它们的星状结构进行了统计和形态功能学分析, 认为此结构是为了适应快速固着生活而产生的, 可能用于分泌黏液. 对Punctatus的内部结构进行了探讨, 认为部分标本中出现的卵状结构并非卵或者其他生物本身的结构, 而是一种产生在生物体埋葬之后, 矿化之前或矿化过程中的埋葬结构. Punctatus的内部结构由横板组成, 可能类似于珊瑚中的横板, 软躯体生长在横板上.  相似文献   

12.
陈均远  迟慧梅 《科学通报》2005,50(16):1750-1757
贵州瓮安前寒武纪陡山沱组含磷沉积保存了大量精致的生物结构, 它们多数为微型球状, 代表海藻, 疑源类和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不同动物类型的胚胎. 文中报道了其中与腔肠动物有亲缘关系的胚胎和幼虫. 这些胚胎由早期卵裂胚胎和双层状原肠胚所组成. 它们均属于等大、辐射全卵裂类型. 原肠胚多数具较大的原肠腔, 原肠腔内充满了由卵黄递降所形成的有机残余. 通过透射光学显微镜观察所发现的卵形或纺锤形浮浪幼虫状构造大多缺乏口, 肠胃腔为卵黄递降物所充满. 它们很可能代表非取食性的幼虫. 只有少数浮浪幼虫具中空的肠胃腔和位于狭窄一端的口. 将这些化石解释为取食性的幼虫. 以上与腔肠动物可能具亲缘关系胚胎的研究将为动物起源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来自贵州瓮安埃迪卡拉纪陡山沱组的动物胚胎化石是目前地球上发现的最古老多细胞动物化石.其中的很多胚胎都是早期分裂胚胎,大部分只能给出有限的系统发生信号.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陈均远研究小组与合作者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相衬显微CT技术,对新发现的两颗翁安动物群胚胎化石进行了三维结构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