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环境变迁是具有多因素相互作用、多等级区域分异、多尺度韵律变化的复杂过程,其中任何变化都不可能脱离区域分异规律而独立存在.许多变化过程及其主导因素随着区域等级的变化有很大的不同,从而在不同等级的区域会表现出不同的规律性.在努力探索人类生存环境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着力于提高时间分辨率的同时,对于这些变化的区域分异规律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特别要注意提高空间分辨率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在原子吸收限附近的高能侧观测透射波弱信号的有效途径和提高衍射谱的分辩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文章概略介绍了X射线形貌术以及其实验原理和方法,并对影响图象分辩率和质量的主要因素作了扼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所谓区域分异,是指地球上的动物群随着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变化,而产生一定的空间地理格局、形成不同的动物区域。这些区域单位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是相互适应的,因而动物群的区域分异可以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地理规律。研究动物群的基本区域分异规律,可以了解动物群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进行动物地理区划和合理的利用动物群提供理论依据。动物群是自然地理环境组分之一,它在地球表面上的分布,一方面受现代生态地理条件所制约,与自然地理环境相适应而表现出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特征;另一方面又受区系历史所影响,与动物的系统演化和地史变迁相适应,而具有区系性特征。地带性、非地带性和区系性是动物分布的基本区域分异规律,它们共同作用决定了世界陆地动物分布的基本轮廓。此外,动物的分布尚有垂直带性和地方性规律。  相似文献   

5.
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是基本的区域分异规律。自然界地理区域分异规律是自然区划的理论基础。自然地带是区域分异规律——地带性规律的具体表现,也是自然地理区划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划分自然地带是认识和探讨区域分异规律——地带性规律的主要手段,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是基本的区域分异规律。自然地理区域分异规律是自然区划的理论基础①。自然区是区域分异规律——非地带性规律的具体表现,也是自然地理区划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划分自然区是认识和探讨区域分异规律——非地带性规律的  相似文献   

7.
环境背景值的重要特征之一,具有区域性。因而,背景值研究中,不仅要探讨元素的区域背景值,而且要揭露它们的区域分异规律及其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地图正具有表达这种空间变化信息的功能,并且具有直观性、形象性、一览性、概括性和综合性的优点。故近年来,土壤背景值研究工作中,背景值图的研制已成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设想波阻抗剖面具有“自相似”分形结构,我们利用分形插值方法和其他已有信息,例如测并曲线,求得该波阻抗剖面的分形插值函数,经对原始剖面分形重构后,获得具有更多细节的高分辩率波阻抗剖面,其中如何获得分表插值参数的关键问题,本文给出阵种数学方法,实际计算表明重构的波阻同比原剖面更好地反映了地下构造情况。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资源环境数据库三期数据支撑下,利用2005年TM影像对湖北省土地利用信息的数据遥感更新,计算出1995年和2000年两个时期的湖北省省级生物丰度归一化系数,并对不同尺度的归一化系数进行分析和研究.绘制出1995年、2000年湖北省生物丰度等级图,清晰反映出湖北省生物丰度的区域分异规律,为我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裂隙是影响膨胀土工程建设的决定性因素,研究膨胀土裂隙扩展规律有利于揭示膨胀土边坡失稳机理.目前的研究中仅关注了单一因素对膨胀土裂隙扩展的影响,而忽略了多种因素耦合作用下的作用机理.基于研制的可控制环境温、湿度的裂隙扩展试验系统,开展了16组不同环境湿度、温度及土样厚度下的裂隙扩展正交试验,系统测量了随时间变化的水分蒸发过程和裂隙动态发育过程,得出了膨胀土试样含水率变化特征及裂隙扩展规律.并基于多因素方差和极差分析方法,得出以下结论:水分蒸发对膨胀土裂隙扩展起决定性作用,水分蒸发速率变化过程包含稳定阶段、减速率阶段和残余阶段;不同因素影响下膨胀土裂隙扩展过程有统一的规律,不同条件下面积裂隙率随时间变化过程均符合logistic规律;裂隙总长度、裂隙平均宽度、面积裂隙率和体积裂隙率受土样厚度影响最大,受环境湿度影响次之;稳定阶段蒸发速率受环境湿度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1.
针对西部盐渍土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服役寿命较短的问题,根据盐渍土地质环境设置由氯化钠和硫酸镁组成的复合溶液,制备不同强度等级的钢筋混凝土试件,将试件放置于溶液中进行长期浸泡,通过CS350电化学工作站对混凝土中钢筋进行长期跟踪研究,探究多因素腐蚀下钢筋混凝土腐蚀规律。根据实测的部分寿命数据建立Gamma随机过程模型并对剩余寿命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抗腐蚀性能随强度等级的提高而提高。Gamma随机过程可以较为有效地描述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轨迹,采用该方法预测的钢筋混凝土剩余寿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探索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异规律,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下文简称“广西”)378个乡村旅游地为研究样本,采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法、冷热点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方法,系统研究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异特征、影响因素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广西乡村旅游地类型、等级的区域分异特征明显。(2)广西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核密度差异较大,呈现多核心集聚分布格局,乡村旅游地发展冷热点区域分布失衡,表现为“两翼冷,中间热”特征。(3)广西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异是多因素交互作用结果,旅游水平、资源禀赋作为核心拉力,宏观政策、经济水平作为核心推力,影响较大;自然环境作为次要拉力,市场潜力作为次要推力,交通可达性作为阻力因素,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河南省县域综合实力的区域分异特征,采用多指标分析方法,基于等级流动指数(RMI),借助ArcGIS及加权Voronoi图整合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活力.统计得出河南省的两极分化现象较为明显,强实力快速发展区和弱实力缓慢发展区占主体.强实力快速发展区集中在中部及周边地区,弱实力缓慢发展区近似呈倒"T"字型交叉集中分布在河南省的中北部及南部地区.最后通过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分析县域综合实力区域分异的原因.影响河南省大部分县域综合实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资本的投入,且同等资本贡献率条件下,县域综合实力的快速提高是资本投入增加速度和广义技术进步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从衡量城市宜居性5个方面构建了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其24项指标,采用多因素评价法用于评价2011~2016年西北地区5个省会城市的宜居性.结果表明:西北地区5个省会城市宜居水平发展速度都比较缓慢,即使每个城市的宜居性水平都在提升,但各个不同指标水平的区域分异与综合水平的区域分异仍然存在差异,不同的城市在不同的指标下都有各自不同的优势和劣势.  相似文献   

15.
根据河北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异规律和社会经济状况,提出了河北省自然灾害区划的原则、方法指标体系,进行了自然灾害区划,并同不同灾害区提出了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6.
刘勇  李忠  曹毅 《科技信息》2011,(5):I0265-I0265
针对目前国内技术监督机构就商品混凝土监督检验过程中遇到的若干问题,本人提出时程差导致指标变化的对比试验思路.通过对同一商品混凝土不同时间不同运输里程导致其指标变化的规律来指导各种等级的商品混凝土的监督工作.为以后更加科学合理监督商品混凝土质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针对非平稳性条件下不同区域洪水间组合设计值计算难题,采用Copula函数构建了可综合考虑不同区域洪水边缘分布非平稳性和洪水间相依结构非平稳性的变参数Copula模型,分析了不同区域洪水间联合分布规律随时间的演变特征。基于等可靠度法和条件期望组合法,提出了变化环境下设计洪水地区组成分析方法,实现了非平稳性条件下不同区域洪水组合设计值的计算。以寸滩站和宜昌站年最大15 d洪量系列为例,分析了两站洪量及其区间洪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寸滩站和宜昌站的洪量系列均具有减少趋势,两站洪量的联合分布随时间变化,指定重现期对应的宜昌站、寸滩站及寸滩—宜昌区间洪水设计值随使用年限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8.
利用模式高分辩率资料,对β中尺度涡旋系统发生和发展的机理进行探讨,发现在湿中性条件下,中尺度气旋得到强烈发展是物理量的中尺度输送和集中及局地区域产生急剧陡峭的上升运动有关。用辐散风动能转换函数诊断分析了暴雨不同时期β中尺度涡旋系统发展的能量来源,得出能量转换与涡散场相互作用的物理图像。这种能量转换增强与涡散场发展相互促进的正反馈过程是系统发展增强的主要因素,同时使得强烈上升运动不致很快消失,是暴雨生命史维持10h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9.
关中早期城市群及其与环境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为了探讨关中地区早期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方法 在野外实地考察及查阅有关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手法,结合现代城市地理学中的相关理论进行探讨。结果 揭示了关中早期城市分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并从区域城市数量、人口等级规模、职能分工诸方面说明当时该区城市群雏形已经形成。结论 ①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础,特殊的政治环境是区域城市得以发展的契机;②关中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则不断地改变着本区域的环境特征。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分析了皖西地貌成因、地貌发育过程和区域分异规律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区地貌类型和农业生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