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5种抗旱性不同的水、旱稻品种在水分胁迫下全生育期的茎叶为实验材料,采用NBT光还原法测定SOD活性,探讨不同品种全生育期的不同阶段对水分胁迫的反应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受到水分胁迫的水、旱稻SOD活性均高于对照;孕穗期和抽穗期是水分敏感期,在孕穗期SOD上升19.60%,抽穗期上升6.40%;成熟期SOD活性平均下降11.73%,不同品种在此期间SOD活性下降幅度有明显差别,旱稻品种下降17%~26%,水稻品种下降7%左右  相似文献   

2.
不同方式的水分胁迫对小麦幼苗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抗旱性不同的两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其幼苗在PEG模拟的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几个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慢速水分胁迫条件下,抗旱性强的品种,初期叶片RWC下降幅度很少,质膜相对透性、脂质过氧化水平均略低于对照,SOD活性增加较多,抗旱性弱的品种其RWC下降幅度较大,质膜相对透性,脂质过氧化水平均高于对照,SOD活性增加较少,且抗旱性强的品种SOD对水分亏缺敏感,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伴随叶  相似文献   

3.
在根际渗透胁迫和离体叶片水淹条件下处理的抗旱性小麦品种(旱选4号)和不抗旱性小麦品种(陇春10号)幼苗,结果表明,叶片中Put累积远大于Spd和Cad的含量,渗透胁迫下,旱选4号Put累积量大于陇春10号;而水淹时,两者Put相差不大,表明两种不同胁迫地不同小麦品种Put的生物合成和降解具有不同的作用,不同程度渗透胁迫的处理结果表明,在轻度胁迫下,多胺含量有较为明显的增加,提示多胺在胁迫防御以应中  相似文献   

4.
以会宁18、陇春17、陇春8139、定西35四个春小麦品种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结果发现干旱胁迫下,抗旱性不同的品种其脯氨酸积累的水分临界点不同,脯氨酸的积累对膜结构的完整性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抗旱性不同的春小麦品种其根系的H+-ATPase活性在干旱胁迫下的变化趋势也不同,抗旱性弱的品种,H+-ATPase活性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剧呈降低趋势;抗旱性强的品种,H+-ATPase活性呈升高趋势.分析表明,H+-ATPase活性与脯氨酸的积累之间呈现显著相关性,且H+-ATPase对脯氨酸的积累有一定的正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5.
不同绿豆品种苗期抗旱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两个不同绿豆品种在不同的水分胁迫条件下对其苗期进行抗旱性进行分析〔1〕.结果表明 :不同绿豆品种的电解质外渗率、伤害率、株高下降率、相对含水量、自由水含量、束缚水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均有显著差异 .大明绿的抗旱性显著优于鹦歌绿的抗旱性 ,通过试验还发现 ,用直线回归方程的斜率来分析绿豆幼苗的抗旱性有一定的可行性〔2〕.  相似文献   

6.
分别以剂量为0,50,100,150 Gy的12C重离子辐射定莜-7、定莜-4、坝莜-8和花早-2这4个燕麦品种的干种子,M2代通过干旱胁迫,研究不同品种燕麦在不同剂量辐射下的形态、产量和抗旱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大,不同品种的形态指标(株高、茎粗、叶面积)、产量和抗旱性表现出的抑制或促进作用不同.除坝莜-8在100 Gy辐射下各形态指标均高于对照外,其他3个品种在不同剂量辐射下形态指标均低于对照.坝莜-8在100 Gy辐射下,其形态指标、产量和抗旱性均明显促进,花早-2对50、100 Gy仅表现为产量和抗旱性促进,定莜-7对150 Gy仅表现为产量和抗旱性促进,形态指标抑制不明显,定莜-4则对所有剂量辐射均表现为抑制.4个品种产量和抗旱性表现为显著正相关,且早晚熟品种在不同剂量辐射下各自有较为相近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快速鉴定甘薯品种抗旱性的生理指标及PEG浓度的筛选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用聚乙二醇(PEG)的不同浓度对甘薯进行根际水分胁迫处理,研究了叶片相对含水量(RWC)、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游离脯氨酸(Pro)含量的变化与品种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025kg·L-1PEG处理下,叶片RWC与品种抗旱性呈极显著正相关(r=0782,P<001),MDA含量与品种抗旱性呈极显著负相关(r=-0839,P<001),SOD活性与品种抗旱性呈极显著正相关(r=0780,P<001),Pro含量与品种抗旱性的关系不大.品种抗旱性愈强,叶片RWC下降幅度及MDA含量上升幅度愈小,SOD活性增加幅度愈大.因此,通过测定025kg·L-1PEG处理下甘薯幼苗叶片的这些生理指标可实现品种抗旱性的室内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8.
POD活性与水稻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5种抗旱性不同的水、旱稻品种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全生长期的叶为实验材料,采用愈创木酚法POD活性,探讨不同水稻品种生长期对水分胁迫的反应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受到水分胁迫的水、旱稻POD活性的高于对照;孕穗期和抽穗期是水分敏感期,在此期间,POD活性上升的幅度高于其它生长期。拔节期和成熟期是水旱稻全生长期中的POD活性较低的时期。  相似文献   

9.
测试了小麦苗期抗旱性生理生化指标,利用聚类分析对品种的抗旱性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测定时期、某些指标适应的作物不同等原因造成不同指标反应的抗旱性结果不同;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荧光强度、过氧化氢(物)酶活性、束缚水含量与生理生化指标分析得到的抗旱性结果较一致。  相似文献   

10.
不同品种草坪草抗旱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对 8个品种的草坪草的抗旱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在土壤干旱胁迫下 ,8个品种的根冠比、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抗旱性较强的品种为Osprey、“派尼”和“织女星”  相似文献   

11.
POD活性与水稻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种抗旱性不同的水、旱稻品种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全生长期的叶为实验材料,采用愈创木酚法测定POD活性,探讨不同水稻品种生长期对水分胁迫的反应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受到水分胁迫的水、旱稻POD活性均高于对照;孕穗期和抽穗期是水分敏感期,在此期间,POD活性上升的幅度高于其它生长期;拔节期和成熟期是水早稻全生长期中POD活性较低的时期.可以认为,在水分胁迫时,POD活性变化与在大田种植的水、旱稻抗旱性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测定水分胁迫条件下敏感期POD活性变化幅度,可作为某一品种抗旱能力的生物化学指标.  相似文献   

12.
杨树杂交无性系品种抗旱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P-V技术,以P-V曲线水分参数为基础,对8个杨树杂交无性系品种的抗早性进行了排序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杂交无性系品种的抗早性均大于对照品种。8个新品种及对照品种可以分为3个类群。第一类群为4号、7号、2号、8号、5号和6号,抗旱性强。第二类群为1号和3号。抗旱性较弱;对照品种为第三类群,抗旱性明显较弱。结合其它性状,很有希望从第一类群中选择出具有推广价值的杨树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油菜抗旱评价指标,筛选抗旱油菜种质资源,本文以342份甘蓝型、芥菜型、白菜型油菜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其中10份油菜种质资源设置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6000)进行人工模拟干旱胁迫,分析其萌发期的12个指标变化,同时研究在PEG-6000(最佳胁迫浓度)胁迫下萌发期油菜种质资源的抗旱性差异及苗期油菜种质资源反复干旱后抗旱指标的变化,采用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油菜种质资源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与鉴定。结果表明:20%PEG-6000为油菜萌发期的最适干旱胁迫浓度,发芽指数可作为油菜萌发期的抗旱性评价指标;通过研究萌发期和苗期的抗旱性结果发现,甘蓝型油菜的抗干旱胁迫能力最强,抗旱性较好的品种有青杂12R、伟杰、李帐878-879、AG5、青杂9号、徐88、浙双72,敏感型的甘蓝型油菜品种有徐59、徐247、徐95、四达、赵34-5和赵101-2;萌发期与苗期抗旱性显著相关,在大规模筛选抗旱品种时,可预先在萌发期初筛,之后利用苗期盆栽控水试验进一步确定。该结果可为油菜种质资源的抗旱性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大豆成熟期光温综合反应与短光照反应间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取256份我国各地代表性大豆品种在南京分期播种与短光照处理。以大豆品种在不同播期间全生育期标准差作为该品种成熟期光温综合反应的指标,以春播自然光照与11小时短光照下全生育期相差天数作为成熟期短光照反应的指标。通过研究我国大豆不同熟期组类型及不同品种的成熟期光温综合反应与短光昭反应间关系,澄清大豆对光温综合条件反应中光照的反应是主导因子的事实。  相似文献   

15.
为考察春小麦不同抗旱性品种对干旱和高CO2反应的差异,在不同土壤持水量和CO2浓度梯度条件下,对高产性高原602和抗旱性定西24两种春小麦交叉处理一个生长季,结果发现CO2浓度倍增,使两种春小麦的光合速率、气孔阻力和水分蒸腾效率显著增加,增加幅度与土壤含水量分别为正、负和正相关.这种变化幅度在抗旱性不同的春小麦之间进行比较,尤其是在干旱条件下,发现春小麦光合作用、气孔阻力和水分蒸腾效率的变化幅度,抗旱性强的春小麦表现出更有利于生长的趋势.这说明春小麦对CO2浓度升高的反应存在着品种间的差异,也就是说不仅和土壤持水量相关而且还与春小麦抗旱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北方常见的两种冬小麦--冀麦7号和 C_(609) 为材料,用25%PEG(聚乙二醇)溶液对其幼苗进行水分胁迫处理,对在不同时间水分胁迫下的小麦幼苗叶片气孔进行扫描电镜观察,试图说明小麦幼苗气孔的变化情况是与缺水的程度、与不同抗旱性的小麦品种密切相关。并想为以后测定不同品种植物的抗旱性提供一种鉴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春小麦幼苗硝酸还原酶活性与品种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PEG溶液渗透胁迫下春小麦幼苗的NR活性及含氮物质的变化,并对NR活性作为评定春小麦品种抗旱性的指标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抗旱性强的品种在无胁迫时NR活性一般较低,在胁迫时,酶活下降幅度较小,SI亦较小;抗旱性弱的品种具有相反的特征。说明春小麦幼苗NR活性与品种的抗旱性有着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玉米不同生育期水分胁迫条件下脯氨酸变化与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盆载试验发现,在苗期、拔节期、孕穗期和抽雄期各停水10及复水4天的条件下,水分胁迫期间游离脯氨酸的累积量与水分胁迫程序和生育期 有关,与品种的抗旱性没有一致性,而复水后2天游离脯氨酸的下降比值与品种抗生相关,可作为品种抗旱性的一个筛选指标性,而复水后2天游离脯氨酸的下降成比值与品种抗旱性相关,可作为品种抗旱性的一个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19.
以4种抗旱性不同的水、早稻品种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的幼苗为材料,采用氮蓝四唑(NBT)光还原法定量测定SOD活性,探讨SOD活性的变化与水、旱稻抗旱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受到水分胁迫幼苗的SOD活性均高于对照;旱稻品种幼苗的SOD上升幅度高于抗旱性较弱的水稻品种;经缺水处理的幼苗复水后,旱稻品种SOD活性下降幅度高于水稻品种。可以认为,SOD活性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变化能够反映品种间抗旱能力的差异;通过测定不同水分条件下各品种幼苗SOD活性上升或下降的幅度,可做为判定某一品种抗旱能力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PEG处理对甘薯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用不同浓度的PEG对甘薯进行根际干旱处理,研究了叶片中几种主要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在轻度水分胁迫下,脯氨酸和K ̄+的反映较敏感,可溶性糖和其他游离氨基酸几乎平行增加.抗旱性较强的渝薯20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除外)的积累均高于抗旱性弱的农大红,对渗透调节的贡献由高至低依次为:总游离氨基酸>K ̄+>可溶性糖>脯氨酸;并随水分胁迫的加剧而渐次减弱.脯氨酸积累的数量与品种抗旱性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