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瓶尔小草为原料采用醇提水沉一聚酰胺吸附、乙醇溶液梯度洗脱,得到不同洗脱物。在此基础上测定红外光谱(IR),并与黄酮类化合物对照品槲皮素、芦丁的红外光谱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0%和50%乙醇溶液洗脱物红外光谱相似,60%和70%乙醇溶液洗脱物的红外光谱相似,而80%和90%乙醇溶液洗脱物的红外光谱有明显差异,初步指认了不同洗脱物的吸收特征峰,为瓶尔小草原料药的提取建立分析模式。  相似文献   

2.
对黄花蒿植物凝血物质基础进行了探究.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对黄花蒿植物进行浸提;采用凝血板法、试管法、血浆复钙时间测定法检测浸提物凝血药效;采用碱溶酸沉淀法及低温法对正丁醇浸提物的黄酮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进行分离并分析了黄酮类化合物紫外可见光谱及荧光光谱性质;采用理化显色反应对化合物进行鉴定,并利用TLC显色反应对萜类化合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花蒿植物凝血药效部位为正丁醇浸提物,正丁醇浸提物在不同的检测方法中均有显著的凝血药效,正丁醇浸提物主要化学组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及萜类化合物.说明黄花蒿植物凝血药效部位为正丁醇浸提物,其化学组分主要为黄酮类化合物及萜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马齿苋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不同月份所采集的中草药马齿苋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提取、分离,以芦丁为对照品,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其含量进行了测定。为马齿苋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和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蕨类植物中总黄酮的提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福建泉州清源山的蕨类植物为试样,对药用蕨类植物的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及条件进行比较研究.考察了不同的回流装置、提取溶剂和层析材料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60%的丙酮或70%的乙醇为提取溶剂、用索氏回流装置回流提取,提取液用聚酰胺或硅胶分离提纯是提取蕨类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纯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超声波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和树脂纯化等技术在提取纯化黄酮类化合物中的应用,并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纯化技术的应用前景和相关产品的开发前景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6.
瓶尔小草(Ophioglossum vulgatum)是珍稀古老的蕨类植物.对分布于浙江金华北郊的瓶尔小草研究表明:(1)瓶尔小草明显地呈集群分布式样,其斑块直径从小到大分别约为0.6m,1.4m,4.8m,相应斑块内植株数目分别约为357株,940株,1833株,基于根状茎的传播方式在瓶尔小草种群扩散中起了重要作用,这种传播方式也限制了该种快速传播;(2)瓶尔小草的生态位宽度为0.2889,低于分布点上其他伴生植物的平均值,瘦风轮(Calamintha gracilis)、酢浆苹(Oxalis corniculata)、红穗苔草(Carex argyi)与瓶尔小草的生态位重叠值较大,但是这些植物的生态位又明显宽于瓶尔小草,说明瓶尔小草受到这些杂草的竞争性胁迫;(3)瓶尔小草光饱和点为9×10-4mol·m-2·s-1,补偿点为2.4×10-5mol·m-2·s-1,最大净光合速率为3.45×10-6mol CO2·m-2·s-1,是一种典型的低光效阴生植物;(4)从根状茎总长度、总体积、表面积、突出面积等比较发现,瓶尔小草吸收水份和矿质元素的能力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7.
受生存环境的制约,狭叶瓶尔小草(Ophioglossum thermale)在长白山区分布稀少.通过对周边环境、伴生植物及土壤特性的剖析,试图解开狭叶瓶尔小草的濒危机理,据此给出狭叶瓶尔小草保护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8.
铁扫帚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铁扫帚的化学成分。方法用醇提取、水提取醇沉淀方法进行提取,再用薄层层析法进行分离提取物。结果从提取物中分离出多糖和黄酮类物质。多糖中分离出2种化合物,从黄酮中分离出4种化合物。结论来自黄酮类的4种化合物其Rf值分别为0.16,0.25,0.78,0.86;来自多糖类的2种化合物其Rf值分别为0.55和0.65。  相似文献   

9.
刺五加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国内外对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越来越深入,随着分子生物学、化学分析学等相关科学的相互渗透,对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药理作用都有了很大进展,逐渐发现黄酮类化合物不仅是天然活性成分中极具应用潜力的资源之一,而且是低毒甚至无毒的药用成分,成为医学界的热门研究.刺五加黄酮类化合物是从刺五加的花、叶及果实等各个部位中提取分离出的一类生物活性黄酮类化合物.阐述了刺五加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纯化、结构及药理作用等,为以后黄酮类化合物的更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及提取、分离纯化技术,介绍了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并对其开发利用进行了展望.旨在为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开发以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宫丽梅 《科技信息》2008,(8):285-285
作为英语学习者,不但不可能完全脱离母语的环境学习英语,而且还会受母语的影响。因此,在英语学习中与其避免母语的影响不如移用母语中的知识促进英语的学习。本文通过对英汉双语中句子成分位置进行对比分析,并将这种分析结果应用于英语学习中。从而将母语知识移用进英语学习中。达到促进英语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华侨大学境外生笔下的不规范语言现象,实质上是对汉语陌生、漠视的表现,这不由得使人联想到王宁先生的提醒:"中国的母语安全意识淡薄,已到了必须重视的地步。"华文教育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3.
 采用从分析梯度模式到制备梯度模式直接放大的制备纯化策略来分离罗布麻花中的黄酮类成分.运用此方法,一步制备得到9个纯化合物.基于1D、2D NMR和LC-ESIMS联用数据,9个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得到确定.  相似文献   

14.
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认为学生在小组活动时过多使用母语,出现太多与之无关的言行,因而很少开展课堂小组活动。然而经过对某大学课堂小组活动进行录音分析后发现,学生使用母语现象以及与小组活动无关的言行,都有其不可或缺的语用功能。因此小组活动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该得到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5.
根据RM伯恩提出的微循环模型,用数学物理方法推导了溶剂和溶质在(舌体)毛细血管内皮进行扩散和过滤运动的基本方程,并根据这些方程分析了体温变化对舌体微循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主要考察当母语为有标记时,学习者是否会迁移母语中的有标记项。以甘肃省实验中学大专计算机专业,西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和英语专业的学生为受试。结果显示,三组受试都会不同程度地迁移母语中的有标记项,大专班迁移程度较高,英语专业的学生迁移程度较低。说明母语中的有标记项迁移与学习者所掌握的第二语言水平是密切相关的,母语迁移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二语习得,儿童母语刁得和外语教学的不同角度探讨了克拉申“输入假说”的部分理论依据,指出该学说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得到其对外语学习的指导作用,但是也指出在语言习得中语言输出和输入一样的重要。  相似文献   

18.
锦葵素、天竺葵-3,5-二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和矢车菊素-3,5-二葡萄糖苷具有很高的抗氧化活性,是黑米抗氧化作用的主要成分.4种分子中B-4’-OH是强活性基,B-3’OH、A-5、7-OH是增效基,因其具有增效基的数目和位置不同,其抗氧化活性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的母语教育属于典型的书面语教育,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但在书面语的读写教学方面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其中,最值得总结和学习的是中国古代母语教育摸索出来了集中识字、练童子功、依序教学和读写结合等四大法宝。这不仅符合汉语语言规律与语言学习规律,而且具有很明显的可操作性,并能够确保古代母语教育取得实际成效。文章总结和分析了这四大法宝的产生及其蕴藏的原理,以及它们给现代母语教育带来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