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6 毫秒
1.
第三人制度是行政诉讼中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保护自己合法权益不可缺少的一项诉讼制度。我国一九八九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对第三人參加行政诉讼活动也作出规定。但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法学界对第三人制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題研究甚少,本文对行政诉讼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意义、概念、特征、范围及其在诉讼中地位、权利、方式等问题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
张殊钢 《科技信息》2012,(11):493-493
行政诉讼第三人法律地位和确定标准是理论界经常讨论的两个基本问题,因而,要解决该问题就必须建立相应的合理的、完善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法规。就目前的形势而言,其中有一个重要的行政诉讼制度,即行政诉讼第三人的制度。设立这样一个制度有着两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行政诉讼第三人的制度的设立目的在于保证法院及时正确地审理行政案件,还有一方面起到保护保护第三人的权益的作用。行政诉讼第三人的划分与确定问题是行政诉讼中的基本问题。但是长期以来,理论界对此一直存在着许多争议,实践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行政诉讼第三人的确认及范围、行政诉讼第三人种类及其法律地位等问题的探讨,以求科学地确定第三人的范围和种类。  相似文献   

3.
行政行为中的第三人是指行政主体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主观上并不以其为行为的对象,但客观上侵犯其合法权益,从而与具体行政行为形成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行政第三人可以分为对象错误型、事实牵连型、利益波及型和行政不作为型,赋予行政第三人在行政程序、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或补偿中的主体地位和权利是维护他们权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孙浪 《奇闻怪事》2009,(6):102-103
行政相对人是指基于一定的法律事件或行为与行政主体形成利害关系,依照行政法律规范取得参与行政法律关系资格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相似文献   

5.
越来越多的国家赔偿案件的发生,使得对于国家赔偿范围和方式进行界定非常重要。我国国家赔偿的范围界定应依据充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合理考虑国家机关的承受能力,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的原则。方式上可采用概括式、列举式、排除式融为一体的综合界定方式。  相似文献   

6.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认定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行政理论与实务界的焦点问题,由于传统理论和我国行政诉讼制度本身的缺陷,行政诉讼原告资格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我国行政诉讼发展的重大症结,根据我国行政法制度设计,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认定问题是一个关乎公民权利能否获得行政救济的前提性问题,对其界定关系到行政诉讼之目的、行政诉讼之价值取向。在我国原告资格的核心是"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对其界定是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认定的核心。本文拟从日本对"法律上的利益"、台湾对"权利或法律上之利益"的界定进行分析,试图更好地解释我国行政诉讼法所称"法律上利害关系",使其更加适应时代发展。  相似文献   

7.
提起行政诉讼是原告依法享有的重要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条规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 ,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照该条保护诉讼权的规定 ,与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人只要认为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仅益 ,并符合该法第 41条起诉条件的规定 ,就可以启动行政诉讼程序成为原告。但由于种种原因 ,原告在诉讼过程中或出于自愿 ,或不得已行使只有原告才享有的撤诉权利 ,导致行政诉讼程序的结束 ,因此 ,原告是行政诉讼法律关系发生和消灭的主…  相似文献   

8.
行政赔偿范围是我国国家赔偿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界定行政赔偿的范围对于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现阶段行政赔偿范围的特点进行分析,反思我国行政赔偿范围立法的不足,提出了完善我国行政赔偿范围的相应的立法措施.  相似文献   

9.
周寅 《华东科技》2001,(6):12-13
知识产权案件的立案是人民法院审理知识产权案件的重要环节,也是当前审理知识产权案件的一个难点问题。正确及时地依法立案,对于保护当事人的诉权以及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人民法院在受理知识产权案件立案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知识产权案件的立案条件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的规定是知识产权案件立案的重要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审理知识产权案件若干规定也是立案工作重要的司法依据。根据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知识产权案件的立案必须符合下列几个条件: 第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所谓直接利害关系,是指依照法律  相似文献   

10.
行政诉讼对于行政执法是非常有效的监督手段。行政机关对每一起案件作出处罚,采取每一种行政管理强制措施,都存在通过行政诉讼检验其执法行为正确与否的可能。因此,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增强对新形势下行政诉讼的认识,切实做好应诉工作。一、理性直面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法》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该法第十一条受案范围的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除不可诉的行为外,只…  相似文献   

11.
行政法是一个独立的杜会主义法律部门,它无论在法律体系上还是对行政机关本身以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合法权益方面都有重要作用,这些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补充;行政法对行政机关本身和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合法权益的作用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行政公益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违法行政行为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在法律法规赋权诉权的情况下,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制度。我国建立行政公益诉讼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要从立法上确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拓展原告资格;合理分配举证责任;规制受案范围;对诉讼费用采用无偿主义原则;诉权由公众享有。  相似文献   

13.
蒋林林 《科技信息》2009,(30):I0379-I0380
合同相对性原则是合同法的基本原则。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西方各国合同法纷纷突破合同相对性原则。德国率先以判例的方式确立了"附保护第三人作用契约",使与契约当事人有特殊关系的第三人能够基于合同获得损害赔偿。本文从我国现行法律对第三人保护的缺陷以及采纳附保护第三人作用合同的必要性及附保护第三人合同的构成要件,提出我国目前应引进该制度,通过合理地限制第三人的范围,从而完善保护第三人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4.
主要阐述与我国高等学校法律地位有关的三个理论问题:高等学校公务法人在法人分类体系中应为科学文化和职业公务法人;高等学校公务法人的权利能力和责任能力及内容和范围;高等学校公务法人设立的依据和原则。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章对行政诉讼参加人的诉讼地位作了专章规定,其中行政诉讼法第27条规定了行政诉讼第三人的情况。关于行政诉讼第三人的诉讼地位问题,目前法学界尚无定论,有的人认为行政诉讼第三人应和民事诉讼第三人一样,可分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和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也有的认为在行政诉讼中不存在和民事诉讼中有独立请求权一样的第三人,只存在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等等。笔者认为,行政诉讼中的第三人具有自己本身的特点,不能把他们和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相混同,为了更好地解决行政诉讼第三人的诉讼地位问题,本文就行政诉讼中第三人和民事诉讼中第三人的异同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颁布的《行政诉讼法》和《若干解释》,通过概括加列举的混合模式界定了我国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其划分在当时曾起到了积极地作用。而时至今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公民法治意识的提高,现行行政诉讼立法明显滞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重构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首先,我认为传销受害者也是公民,公民的利益就应该受到保护。 与传销行为直接相关的法规就是2005年颁布实施的《禁止传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第一条即开宗明义地指出其制定原则是“为了防止欺诈,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持社会稳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尽管“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已成为行政诉讼的特殊原则之一,在现实的行政审判中却存在着大量通过法院协调、调解结案的案件。由于没有法律和制度的规范,导致相对人利益的损害。通过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的原因分析和对他国和解制度的考察,在我国行政诉讼领域建构调解制度是具有可行性的。并由此探讨建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应遵循的原则,适用的范围和程序。  相似文献   

19.
我国近几年对公共利益界定的方法主要包括一般语义分解界定法、法律列举与概括法、程序原则限定法,其中程序原则限定法越来越获得更多共识.公共利益的产生的确不仅仅应该只是一个结果的需要,更是一个以看得见的方式产生的过程展示.同时在未经法定程序确定公共利益存在之前.应在立法上引入"非公推定原则",以遏制公权力机构滥用"公共利益"之情形,巩固公民合法财产之保有.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贝卡利亚提出“无罪推定”原则是开创资产阶级民主诉讼制度的新篇章,那么,第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修改后的忡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民主诉讼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至于如何科学界定无罪推定的内涵及其在诉讼运行机制中的诉讼价值,无罪推定原则在我国新的《刑事诉讼法》中又是如何体现的,笔者试做一点探讨,请教于同行们。一对于“无罪推定”中“推定”的法律意义,目前我国学旨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法律拟制说,认为对那些情况币明,一时难以断定的事项,法律卜可以作出一种暂时性的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