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建立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是城市土地制度改革的一个创新,其基本思路是由城市政府的委托机构,如土地储备中心,通过征用、收购,置换等方式,将土地使用者手中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土地整理和开发,在完成一系列前期开发整理工作后,变成可建设的"熟地",根据城市土地年度计划,通过招标、拍卖有计划地将土地投入市场,以供应和调控城市各类建设用地需求的一种经营管理制度.它类似于欧美的"土地银行"制度.  相似文献   

2.
郎朗  宁宵宵 《世界博览》2010,(13):28-37
在上海世博园“城市最佳实践区”联合展馆B-3展厅里,天津市华明示范镇案例的展区非常抢眼。一棵茂盛的大树在橙黄色背景墙上投下剪影,远处是一片繁华的城市远景。这幅画面之上醒目地写着——“一样的土地,不一样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城市经营"是近几年在我国兴起的城市发展新理念和新模式,其主旨是将经营意识始终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经济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的问题和矛盾也日益突出尖锐,特别是90年代初"房地产热"和"开发区热"造成了大量圈占浪费土地的现象。基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为杜绝这一问题的进一步恶化,21世纪我国城市只有走土地集约利用的道路,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繁荣和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重庆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及用地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和用地效益的研究对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用地效益和提升城市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动态度模型和信息熵函数研究城市土地的数量和结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城市土地扩张快于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居住用地是城市用地扩张的主体,绿地和道路广场用地的增幅最大,说明重庆城市土地在快速增长过程中,城市居住环境和整体功能逐步提升;重庆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复杂度呈现"M"型波动变化,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势度和均衡度变化不大,说明城市用地结构处在"调整——平稳——调整"动态变化过程中;二三产业占地量呈快速下降趋势,表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在城市土地利用过程中城市工业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土地利用的环境外部不经济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借鉴自然生态系统解决优化问题的思想和机制,提出了"城市土地生态系统"概念.首先定义城市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自主进化机理,然后创建城市土地生态系统自主进化过程的算法模型——城市土地生态系统进化算法(简称城市生态算法).最后,构建城市建设用地结构优化数学模型,并使用城市生态算法进行求解.选取上海市作为算法应用实例,结果表明城市生态算法能够很好地解决城市建设用地结构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7.
"山水城市"与小城镇城市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悦 《工程与建设》2011,25(1):33-35
文章对"山水城市"产生的背景、概念、理论要点等进行了简要的概括.针对当代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山水城市"的理念,总结出了小城镇建设"山水城市"的基本设计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市在改革开放后,经历了内部社会经济转型和外部环境推动的双向、激烈演进过程,城市外部空间的迅速扩张和内部空间的剧烈重组在同时进行."拆违"涉及到城市土地再开发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方方面面,"拆违"和城市土地再利用都属于现代城市更新中的一部分,在"拆"之后,更重要的是土地再利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城市色彩是城市景现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环境感受.只有将城市色彩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进行系统、科学、统一的设计,才能创造个性突出、生动丰富的人居环境.长株潭城市群的规划建设迫在眉睫,城市色彩的现实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只有充分认识城市色彩在城市形象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像重视城市规划一样重视城市色彩,促进形态和色彩的统一和谐;像保护文化遗产一样保持城市色彩特色,以延续其历史文脉;像控制噪声和空气污染一样,协调城市色彩,不断优化人居环境质量,才能展现长沙的"两型社会"的文明水准.  相似文献   

10.
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对土地市场的简要分析来论述城市土地市场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以及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对土地市场带来的反作用。  相似文献   

11.
经营土地是经营城市的核心和关键,本文提出的宏观调整、规范机制、完善市场、强化管理、机制创新是加快土地经营步伐的关键环节,对在城市规划下建立与完善规范的土地经营机制,加强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实施土地"阳光工程"及土地经营中的机制创新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以福州市市辖区作为研究区域,构建城市土地扩张质量评价模型,对1999-2012年福州市城市土地扩张质量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2003年后福州市的城市土地扩张质量整体较低,城市的发展水平滞后于城市土地的扩张进程.福州市在此期间经历了一个城市土地扩张质量低谷期,但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作出了积极的反应,在2006年后拉动城市土地扩张质量走出低谷并逐渐趋好;居民生活水平相对于城市土地的扩张反应效果偏于惰性,其低速增长是福州市城市土地扩张过程中的短板.  相似文献   

13.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5,(5):105-109
我国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粗放,土地利用率低下,转变城市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势在必行.导致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粗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转变城市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必须多管齐下,重点是要在发挥好市场配置土地资源功能的同时,充分发挥政府干预、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河南科学》2017,(8):1341-1348
基于城市土地利用的投入、产出指标,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模型,通过对江苏省整体以及35个县市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进行研究.认为:江苏省土地利用效率年际变化整体大致呈"凹"字形曲线;空间格局方面,土地利用有效、弱有效与非有效城市已呈现出"大集中—小分散"的分异特征,效率分布非均衡状发展态势已较为突出.对于土地利用有效城市,土地政策导向是保持现在的状态进行发展,并进行微调;对于土地利用弱有效城市应结合各个城市的特点进行相应调整;对于土地利用非有效城市,根据效率改善潜力表格制定发展目标,同时在制定具体的政策时应该着眼长远,不能期望一蹴而就.  相似文献   

15.
李明亮 《科技资讯》2006,(29):201-201
建立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是城市土地制度改革的一个创新,其基本思路是由城市政府的委托机构,如土地储备中心,通过征用、收购、置换等方式,将土地使用者手中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土地整理和开发,在完成一系列前期开发整理工作后,变成可建设的“熟地”,根据城市土地年度计划,通过招标、拍卖有计划地将士地投入市场,以供应和调控城市各类建设用地需求的一种经营管理制度。它类似于欧美的“土地银行”制度。  相似文献   

16.
我国小城镇规划引入城市设计理论是个新课题,国内的实践不多。杭州龙港镇在此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介绍龙港镇中心区微观规划与城市设计过程,阐述了2方面的成果,一是为突出小城镇的地域性,在地块规划中应用微观城市设计;二是为增加地块的可操作性,探索适合的控制导则,这些将对周边的小城镇规划设计起到示范作用,推动小城镇的城市设计理论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伴随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房地产业也在蓬勃发展,各地房价迅速飙升,城市建设也发展迅猛,旧城改造成为了政府工作的重点。然而城市建设普遍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那么如何为城市建设提供平稳的资金来源成为关键。土地信托介入城市建设便是一种有效的运作模式。但是,我国目前城市建设中的土地信托制度运作还存在诸多障碍和问题,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城市建设中的土地信托制度的设计,能够为我国城市建设,特别是为旧城改造工程建设提供一种新的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8.
农地城市流转与土地一级市场均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农地城市流转与土地一级市场形态的关系分析,按四种情形揭示农地城市流转对我国土地一级市场土地供给、土地市场价格影响的动态特性。情形一是假设无农地城市流转,这时土地一级市场的供求变化由土地需求决定;情形二是有合法而无非法的农地城市流转,此时土地的供给专为一折拐的曲线,市场的供需均衡使土地上升幅度比情形一小;情形三是假定有非法而无合法的农地城市流转,这时土地一级市场与情形二类似,但均衡价格较高;情形  相似文献   

19.
杜建平 《科技信息》2007,(30):307-307
一、经营城市土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经营城市土地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必然选择。长期以来,我市经济欠发达,财政资金短缺,城市面貌脏、乱、差,布局混乱,建设水平低,城镇用地结构混乱,公共设施用地比重小,设施差,公共绿地远远低于规定标准,低效利用的土地多,严重制约了全市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要有效地改变这一落后面貌.必须深化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经营土地经营城市,以地生财,以地建城。  相似文献   

20.
土地作为城市经济中最主要、最活跃的要素,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载体,在城市建设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从分析龙岩中心城市土地经营实践出发,指出了当前中心城市土地经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中心城市土地经营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