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语学习者在翻译过程中往往凭借语法解释和工具书上的释义来进行表述,往往会造成译文和原文不等值问题。日语翻译实践对于提升日语学习者的综合语言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其目的在于提高双语言的应用能力。在日汉翻译的时候,尤其要警惕文字背后的意义,并对其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和揣摩。针对日汉翻译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在翻译实践中不断地锻炼学生,使其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达到翻译的更高境界。  相似文献   

2.
席宏晔 《科技资讯》2010,(14):180-181
日汉翻译教学是高校日汉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对于在日汉翻译教学过程中常见的错误,如词义理解不清、前后顺序颠倒、直译多意译少和背景知识缺乏等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明辨词义、理清翻译顺序、注意译文前后连贯和多读背景材料等学习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日汉翻译水平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口译是日语教学中的重要课程,在对外工作中应用也最为广泛.日语专业本科三、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日汉互译的技巧,但是对于专业性较强的领域,依旧难以把握“达”与“雅”的尺度,尤其是关于政治方面的口译,存在问题颇多.本文试从语言和非语言两个角度出发,结合现场教学的心得,分析日语专业学生在政治口译中的专业性问题,探究误译产生的根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最终总结出防止产生误译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汪南 《当代地方科技》2009,(12):149-150
简要介绍了目前主流的翻译辅助软件Trados的工作原理、性能等方面,以及和其他机器翻译软件相比其优势所在。另外,本文还结合日汉翻译,探讨了Trados在日汉科技翻译方面的应用的可能性和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朱宪文 《科技咨询导报》2007,(30):181-181,183
中国和日本无论是在语言上还是在文化上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同时又是语言和文化都不相同的两个实体,两者之间在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审美意识等诸多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日语和汉语之间进行翻译时,要充分考虑两者的文化特征和差异,应该求同存异,相互尊重,采取符合中、日民族语言习惯、文化特征的表达形式灵活处理。  相似文献   

6.
中国和日本无论是在语言上还是在文化上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同时又是语言和文化都不相同的两个实体,两者之间在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审美意识等诸多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日语和汉语之间进行翻译时,要充分考虑两者的文化特征和差异,应该求同存异,相互尊重,采取符合中、日民族语言习惯、文化特征的表达形式灵活处理。  相似文献   

7.
李伟 《科技信息》2008,(17):193-193
人类认知的同一性和语义系统的同构原理使得汉日两种语言能够实现语际信息的转换。而在转换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翻译的可译性限度问题。总的来说,原语与译语语言表达习惯和文化的不同是造成该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本稿试从文字和修辞法两个方面对这一问题做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曹永馨 《科技信息》2009,(23):I0206-I0206,I0389
翻译要实现的目标是忠实的传达原文,实现“顺、迭、雅”。但在实际翻译工作中往往难以做到。其原因是在翻译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障碍。文化障碍是最常见也是最忌简单处理的因素。由于自然社会环境、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中日两国之间存在着相当的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文化障碍。这也对双语之间的完全转换产生了制限。  相似文献   

9.
温穗君 《科技信息》2008,(13):140-140
语境与翻译有着密切的关系,对翻译具有重要的意义。语境是人们理解话语意义的依据,是语义的决定性因素,是获得功能对等翻译的关键所在。由于文化、社会背景、语言习惯等不同,所以在翻译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语境来进行,使译文既忠于原文,又通顺流畅,给人美感,真正达到翻译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中文、日语虽然分属不同语系,具有不同的语言特点。但是中日语之间极深的渊源也造就了日语的特点中充满了中国色彩。比如中国的汉字,被引入日语中经历了从表音到表义的过程,日本在吸收汉字的过程中,也创造了一些汉语中没有的汉字,在日本被称为国字。日本人运用这些国字和汉语中的汉字创造了很多新词汇。在中日翻译中,如何对待这些披着汉字外衣的日本词汇,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在翻译实践中,归化和异化是经常提到的一个概念,对于共同使用汉字的中日语来说,归化、异化又被赋予了一层特殊的含义。比如写真、寿司达人等异化译词,给我们带来了似曾相识又有些陌生的感受,对于这些异化译词,我们是否能够接受?哪些异化译词我们能够接受?本文拟从以上几个方面,结合汉日翻译的实例,进行分析,探求影响可接受度的因素和规律。  相似文献   

11.
日文和中文的人称代词差异、他动词句中主语的用词差异以及翻译中求同存异现象,能够折射出中日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2.
由于各个时代的历史和文化交错影响,导致语言产生的各种派生义有些消失,有些得以继续沿用。日汉同形词"寡妇"中的"寡"字最初两国都是男女兼用的,后来又逐渐区分开来,并产生了派生义和关联词。日语中产生的其他关联词逐渐代替了汉语"寡妇",而在中文中仍然常用,导致两国同形词发展变化出现了不平衡,且同中有异。  相似文献   

13.
一国的成语、谚语作为本国语言文化的表现形式,带有深刻的文化印记,而这种文化特性是外国人理解这些成语、谚语时的巨大障碍。因此,中日成语、谚语互译时,由于两国在国民性、历史、地理、自然条件、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差异,必须考虑到其中蕴含的文化因素,采用本国读者容易理解的译案。  相似文献   

14.
翻译过程是将一种语言中的某一个表达方式转换为另一种语言中的某一个对应的表达方式的过程。翻译的过程是一个始终都在使用语言的过程,因此,翻译首先就是一种语言活动,翻译的研究对象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离不开语言。自有翻译以来就有语言研究,语言研究离不开语言对比分析。对比分析为翻译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指导翻译实践,翻译为对比分析提供丰富的语料和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5.
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研究是翻译质量研究中的前沿领域,不同的流派各自拟出了不同的相关理论和模式。卡特福特是首个将阶和范畴理论与翻译研究系统地结合在一起的学者。他对翻译的研究都是基于语言学理论,这令翻译研究跨入一个新时代。而韩礼德则以系统功能语法为框架,设计了语域分析模式,并对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16.
文化角度下的中英隐喻互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修辞现象和认知方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同时,它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由于中英两个民族拥有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就使得中英隐喻在共性基础上又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而英汉互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不仅涉及英汉两种语言,同时也涉及两种文化.正是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隐喻的翻译就成为翻译中最为复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翻译过程是将一种语言中的某一个表达方式转换为另一种语言中的某一个对应的表达方式的过程。翻译的过程是一个始终都在使用语言的过程,因此,翻译首先就是一种语言活动,翻译的研究对象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离不开语言。自有翻译以来就有语言研究,语言研究离不开语言对比分析。对比分析为翻译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指导翻译实践,翻译为对比分析提供丰富的语料和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8.
商标翻译的现状不容乐观,如何避免商标翻译中存在的误区,为国际市场提供高质量的翻译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一项任务.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尝试着在策略和方法上对商标翻译实践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陈巧云 《科技信息》2010,(22):139-139
存现句作为一种句法现象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普遍存在,英汉存现句有相似点也有差异之处。本文分别从英汉存现句的结构和形成机制进行分析,探讨英汉存现句的差异性以及英汉存现句之间的互译。  相似文献   

20.
郭秋香 《菏泽学院学报》2005,27(3):67-70,79
翻译既是语言翻译,也是文化翻译,而且真正起到文化交流、促进社会进步作用的是文化翻译。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严重影响着英汉语之间的顺利互译。只有对这些文化差异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扫除这些障碍,译出佳品。本文从客观生活环境、思维方式、民族心理或价值观、宗教历史等方面,探讨一下东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及其处理——归化与异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