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杜甫律诗代表了我国近体诗创作的最高成就,考察他的律诗创作的实践,可以明显看出诗人十分注重“起”的技巧,其开篇不仅形式变化多样,而且有独特的表达功能,从一个侧面体现出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2.
杜甫律诗创作中最可贵的地方正在于他善于融汇古今,纵横变化,自创新格,以致他的律诗被誉为“千古律诗之极则”.本文对杜甫律诗中的几种常见的句法形式作了较深入的例析,从一个侧面对杜甫诗歌语言运用的审美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古代诗歌体裁中,最特别的要算律诗,它是外国诗体中所没有的,在中国也是魂晋以后才兴起,盛于唐朝,其创始者是晋宋齐梁时代的诗人。律诗兴起后,影响很大,唐以后各朝“试帖诗”都以律诗为正体,唐以后的词曲实际上都是律诗的化身,其影响甚至还波及到散文方面,如骈文即四六文便是明显的例证。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以《玉台新咏》所选录的十三位女性诗人创作作为研究主体,以同时期的男性诗人创作为参照,透析隐含在这本“以写女性为主”且被称为“艳诗”选集背后的女性诗人的生存状态和创作态度。  相似文献   

5.
杜甫在诗歌创作中善于炼字琢句,他努力挣脱常规语法的羁绊,多方面地探索近体诗,尤其是律诗语言的特殊表达方式。为“诗家语”的形式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语词省略是其律诗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本文拟从省略的形式,特点及表达功能等方面试作论析。  相似文献   

6.
晚唐诗人方干生卒年考辨熊飞晚唐著名诗人方干,人称“玄英先生”,在当时和后世诗坛均有较大影响,孙《传》云:“先生为诗,高坚峻拔。其秀也,仙蕊于常花;其鸣也,灵鼍于众响。咸通、乾符、广明、中和间为律诗,江之南未有及者”。①这样一位有影响的诗人,其生卒年...  相似文献   

7.
杜甫在他的律诗创作中灵活地动用了“紧缩”这一语式变异手段,从而有效地增强了诗句多方面的审美效应,也为后世的诗歌创作与鉴赏留下了宝贵的艺术经验。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给予冯至“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的褒扬,是因诗人中后期的创作。如今看来.诗人早期创作的四首叙事诗的成就也不容小觑,它们包蕴的诗人生命意识的清醒姿态,诗人的“家园”意识,以及诗人在生命荒原中“无家可归”的惶惑和“寻家无着”的焦灼,无不使之带上了一种超越时代思想情绪的色彩。  相似文献   

9.
文天祥学杜是把杜甫忧国忧民的伟大爱国思想和崇高人格放在头等重要的地位上来学,这就使得他的学杜高出于同时代的诗人。文天祥不仅是一个名垂万古的民族英雄,同时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在诗歌创作上,他认真学习杜诗的“诗史”传统,感事忧时,“以诗记所遭”;以议论“言志”,直抒胸臆,学习杜诗的沉郁顿挫,因而形成自己诗歌悲壮苍凉的风格.他的律诗成就尤高。  相似文献   

10.
胡适、沈尹默、刘半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从事新诗创作并发表诗作的诗人,可称为“初期白话三诗人”。在中国现代新诗的草创期,“初期白话三诗人”的新诗理论和新诗创作都是很有探索意义的,对现代白话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李峤“杂咏诗”在形式、内容、体系方面独具特色:均为五言律涛形式,内容全是咏物,作者运用主题类分法,构筑起一个严密、有序的体系,形成有形无神、略无兴寄、多无生趣之风格。在唐初律诗规范化、定型化之际,这120首五言律诗的确为律诗形式的固定起到了范式作用,其独特的创作目的,拓展了诗歌的功用,成为启蒙学者、以诗教诗的教材,同时后世咏物诗集对“杂咏诗”以类书编写的体制多有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重读李、杜     
由于长期受大一统的儒家文化以及伴随封建制度发展而派生出来的封建官僚制度——科举制度的影响,造成了我国古代知识分子特殊的“从仕”观念。使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在文化品格上形成严重的单一性倾向,在社会角色上,由于作为一种权力的话语的拥有者”,具有较严重的“救世主”及“代言人”观念,杜甫不仅是中国古典诗歌“近体诗”,又称“律诗”的集大成者及最高成就者,也是唐以前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中“仕文化”的典型代表,又由于其伟大的诗歌创作成就,其思想影响了以的的历代诗人和作家。李白则是一个例外.他亦以其创作和生活经历,使我们认识到一种另类的文化品格,他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中的一个游离的分子,从严格意义上讲,李白从来没有进入过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他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而言只是一个过客。本文试以李白和杜甫的部分作品及其生活经历,对两位诗人不同的文化品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楚辞是以我国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一种诗体。在中国诗歌史上,楚辞曾以其特有的异彩照亮了《诗经》之后沉寂了若干年的诗坛,从而使我国的诗歌艺术开始了一个新的时期。楚辞对后世诗歇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单就诗体演变来说,它的贡献就很值得重视。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风雅颂既亡,一变而为《离骚》,再变而为西汉五言,三变而为歌行杂体,四变而为沈宋律诗。”明胡应麟在《诗薮》中也说:“四言变而《离  相似文献   

14.
作为“九叶”诗人之一的唐先生一生的创作深具“边缘”性质。“边缘”性质既表现在他的人生道路上,也表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上,其诗歌的“幻美”主题和“日夜边际”的印迹都非常明显。而作为一个现代派气息浓重的“九叶诗派”的诗人,其诗歌的创作也深具个性特征,在九叶之中也是非常边缘化的。  相似文献   

15.
美国诗人在译诗和创作中都试图重新塑造中国女性形象。在译诗中,美国诗人或变“恋女”为“色女”,或变“小妓”为“淑女”,实现了对中国古典诗歌中女性形象的颠覆。在创作中,美国诗人则凭着自己的主观意志把中国当代女性塑造为或丑陋、或猎物、或古代女子等形象。他们对中国女性的这些重塑与其说是基于中西文化的差异,还不如说是基于种族歧视和美国诗人骨子中根深蒂固的东方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6.
杜甫诗歌之所以能臻于完美的艺术境界,与他坚持创新求变的审美追求是分不开的。他善于融汇众长,而又自辟蹊径。他的律诗对仗工稳典丽,但两联之间又充满变化,充分体现了诗人“整中求变”的艺术匠心。本文从内容、手法、语式等三方面对此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7.
“末代诗人”的灵光──试论徐志摩爱情诗创作的基本动因王建军“爱情诗”是徐志摩生前新诗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徐志摩创作爱情诗的基本动因,对我们重新认识新诗具有积极的意义与价值。对此,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些考察。“诗人徐志摩始终是‘一个生命的...  相似文献   

18.
张问陶是清中叶继袁枚之后性灵派重要诗人。后人探讨其性灵诗论多从性情、天性、血性入手,而忽略“性灵说”另一要素“趣”。本文从创作主体之真趣、创作过程之灵趣、创作客体之逸趣三方面揭示张问陶“趣”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对仗是近体诗尤其是律诗的格律要素之一,它具有鳌伤凝重的美惑,因此历来为诗人们所看重。但是如果一味追求对仗形式的整齐而缺乏变化,就会流于板滞,影响诗歌语义的表达。杜甫律诗的对仗善于寓变化于整齐,求灵动于规矩,充分体现了艺术辩证法,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为律诗的定型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艺术经验。  相似文献   

20.
谈顾况与佛教的因缘及其诗歌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况是历经盛唐和中唐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吸取了释道文化的因子。诗人对佛教有着深厚的感情,其诗文创作中表现佛教“虚空”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