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青少年的历史观相当一部分日本青年认为,60年前的那段历史没有必要总是旧事重提,他们的父辈也许杀过人、犯过错,但是父辈们的错误不应由他们这一代人承担。甚至还有一名同学说,日本确实曾经侵略过中国,但那场战争是在当时的历史大环境中发生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无法避免的。而在当前的和平环境下,几名中国留学生竟然残忍地杀害了曾经给予他们诸多关照的日本人一家五口,这才是真正的罪恶,难道中国人不该反省、不该对日本人道歉吗?这番话让我感到十分震惊,但它反映了部分日本青年的真实想法。由于日本的教科书里从未对那段侵略历史做过详…  相似文献   

2.
沈健 《世界知识》2020,(20):75-75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也是日本战败75周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在东京日本武道馆举行了“全国战殁者追悼仪式”,德仁天皇发表讲话说,“回顾过去,在深刻反省的基础上,深切祈祷战争灾祸不再重演”。日本社会对二战的“反省”是否真诚、深刻,至今仍是个问题,这从日本的电影作品中可见一斑。这么多年来,日本电影界拍出的二战题材作品,不乏对战争创伤的再现和人性的挖掘,但也有人企图给军国主义分子涂抹“悲壮”和“英雄”色彩。  相似文献   

3.
“作为战败国,如果继续在战争责任问题上文过饰非的话,日本将很难在国际社会上立足”。“日本无法在慰安妇问题上做出适当回应,就无法让美国人信服。历史问题会让日本更为孤立”。  相似文献   

4.
刘少东 《世界知识》2012,(17):56-57
中日关系已成为一个高度敏感、极端情绪化的话题.我们今天谈中日两国友好相处,不是由个人因素决定,也不是因为哪个人“喜欢中国”或者“喜欢日本”,而是由多重因素决定. 许多中国人认为“日本人总不反省历史,不懂历史”,而不少日本人则认为“中国人老提出历史问题,总有话说”.  相似文献   

5.
标签新闻     
新事新言“日本应该修改宪法当中‘不保持军队及其他战争力量、永远放弃作为国家主权发动战争’的第九条或是制订新宪法。”“日本人已慢慢知道在亚洲惟一能相信的只有台湾。”“世界上的道义一直在衰退,很羡慕日本能保有武士道诚信精神。”“美国20年来没有改变过围堵中国的目标,今后可能会让日本处理台湾问题,日本应该代替美国理一理亚洲的外交战略。”———曾自诩“22岁之前是日本人”的台湾前“总统”李登辉又有惊人媚日言论。他接受日本《产经新闻》专访时公开声称日本应修改“反战宪法”,并鼓吹美国应让日本处理台湾问题。“如果一个…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人眼中,缺乏自省意识甚至"八啦换诟"谋已成为对日本国民性的浓缩概括。"反省"依据其认识深度可分为三层含义:认输、认错和认罪。从认输认错的角度,我们不能笼统地说日本人没有反省。中国人抗议日本人没有反省,争议主要集中在日本人有没有认罪,特别是向中国人认罪这个层面上。并习惯拿其与德国相比。但就日本而言,其所信仰的独特的神道教与武士道文化精神,使其在认罪上远不同于德国。其实在不同文化体系下,德、日、中三国对认罪的认识与解读也是不一样的。在这种文化差异的背景下,如果要让日本人做出让中国人满意的谢罪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7.
日本对战争的欠缺反省,一直成为亚洲被侵略国家无法原谅的罪过。本文无意于讨论在这种"拒不承认"的姿态下日本领导集团在政治,经济上的诸多诉求几动因,而是考察在日本领导集团背后的日本普通民众。他们对战争的看法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了日本的态度。本文旨在分析这些"战后世代("不仅包括在战后出生的人,也包括在战后完成心理构建的人)的心理,从而探寻在"拒绝反省"这一问题上的另一种,也是更为重要的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8.
战后50年过去了。日本国内接连出现内阁大臣因否认侵略史实而下野的情况却仍然困扰着日本官方。据《日本经济新闻》去年8月13日民意测验表明,日本53.5%的人认为日本对于战争“在明确反省和道歉方面做得不够”,在20多岁的年轻人中有71.7%的人持这种看法。尽管去年8月15日村山首相在战后50周年的讲话中对日本的“殖民地统治和侵略”行为“重表痛切的反省”,并向被侵略国家“由衷地道歉”,但  相似文献   

9.
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自民党制定的一九九八年活动方针中有争取实现国家公职人员正式参拜靖国神社这一条。这是自民党重新执政以来首次明确提出该问题,并得到了该党领导机构的同意。很多日本政治家辩解说,参拜靖国神社体现了日本传统文化的特征以及国民的历史意识。其实,人们并不是孤立来看『参拜』事的,它往往与日本政要的一些言论联系在一起,这就不是什么『传统文化』之类的问题了。如在对外战争问题上,日本有人认为『太平洋战争是因美国对日本实施贸易封锁引起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审判是『战胜者对战败者的报复』,更因日本是世界上唯一遭受过原子弹轰炸的国家,便认为『要说战争是不义之举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春秋时期,发生过长期的诸侯争霸战争。关于此种战争的性质,从古至今的看法颇为一致。古代的学者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当代的一些著名学者讲: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是“奴隶主阶级争夺土地和掠夺人口的战争。”古今学者虽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用不同的历史观分析研究历史,却对诸侯争霸战争  相似文献   

11.
对于中国革命历史,当代文学曾出现过两种在历史观、审美观都相距甚远的历史叙述。一种是十七年时期的革命历史小说,一种是新时期的新历史小说,前者是一种将革命历史神化、英雄化的叙述,后者则是将革命历史世俗化、凡人化的叙述。其实,在这两种“极端化”的历史叙事中,一直潜隐着一种试图将两者加以调和,或者说试图超越的历史叙事,那就是出自部分女作家之手的作品,项小米的《英雄无语》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它展示了女性对历史的检讨和战争的反省。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八十年代悄然兴起的文化讨论近年来达到一个引人注目的高潮。随着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政策的实施,外来文化再一次与中国文化发生猛烈碰撞,于是,立足于今天中华民族本世纪末的腾飞——建设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基点上,如何反思中国传统文化,如何看待西方文化,一句话,如何重估中国传统文化和选择西方文化,以建构一个既富有中国特色又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全新的民族文化就成为摆在理论界面前的严峻问题。追溯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类似的文化选择、反省的问题出现过多次,大的也有二次;  相似文献   

13.
河村太美雄先生的自传体回忆录《一个日本老兵对侵华战争的反思》一书,以一个亲身经历了日本侵华战争的老兵的视角,叙述了那场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巨大灾难,揭露了侵华日军的残暴,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日本极右翼势力日益猖獗的形势下,该书中译本出版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曾根康弘在就任首相四年以前出版过一本著作——《新的保守理论》,此书已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了中译本。不论对于研究现代世界政治的人来说,还是对于关心日本的一般中国读者来说,此书都值得一读。读过《新的保守理论》一书的人,大概都会对这位政治家富有历史感这一点留有深刻的印象。作者在本书的第一章就从历史的角度提出问题。他写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经三十三年了”(指截至写书时——本文作者),“日本这个国家和生活在这个国家里的日本国民,今天正处在历史的一个转折点上,走到了决定我们和子孙的未来的三岔路口上”,“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四分之一世纪里,不,应该说从明治以来的一百年里,日本人一直是盯着‘坡上的一朵云’,即以欧美先进国家为目标,聚神竭力地向前赶过来了。”“但是,在日本已经实现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在,当作目标的‘一朵云’业已消散了。在丧失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主义是在批判和反思西方现代化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哲学社会思潮。透过后现代视野反省中国现代化,避免我们重犯西方现代化过程中的某些错误,这是在中国政法大学召开的“中国现代化与后现代视野”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主旨。来自全国各地以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50多名学者就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16.
1941年12月8日本发动的珍珠港事件,曾使美国吃过一次措手不及的大亏。现在美帝国主义者准备师日本军国主义者的故技,在必要的时候,对社会主义国家不宣而战,用“先发制人”的办法,发动战争,以显示“美国真正的威懾力量”。美帝国主义者不耻于学习二十年前日本军国主义者的故技,无非想步日本强盗的后尘,以为掀起战争时可先在军事上占点便宜。美帝国主义者很没出息,竟想重演日本军国主义的历史,结果会怎样呢?重演的必将是一败涂地、投降求饶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日本侵华战争已经过去60多年了。人们在回顾那段历史时,往往着眼于军事侵略和经济掠夺等方面,很少涉及日本的文化侵略政策。人们普遍不知道在日本侵华战争中,还有一支“以笔为枪”的特殊侵略部队——“笔部队”。他们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集团从事“对华宣传战”的主力军,正是他们炮制的大量侵华文艺作品,在侵华战场上,发挥了“枪部队”所不能替代的特殊作用。“枪部队”所不能替代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日本军国主义侵略集团实施了“文化界总动员”,军部也在全军设置了军事报道部,统筹和扩大对华宣传战。当时的日本文化界人士发挥了非同一般的…  相似文献   

18.
前些年我在游学日本期间,曾经发表过一个观点:兰学是揭开近代日本之谜的重要线索。这个观点引起了日本科学史界同行的兴趣。此后,我一直试图把兰学作为考察日本问题的基点,从一个新的历史视角来解释“日本的奇迹”。“日本的奇迹”一直是个引人入胜的问题。伟大生物学家达尔文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曾说过:“在世界上的一切奇迹之中,日本的进步是最令人惊异的奇迹。”的确,日本的科  相似文献   

19.
一位哲人说过,人最可贵之处在于反思。古人一直在反思,讲究的是“吾日三省吾身”、“居高常虑缺,持满每忧盈”;今人一直在反思,崇尚的是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胸怀反思上路,就能书写一部进步的历史。胸怀反思上路,是一种生活挑战。人心都向往高处,而高处  相似文献   

20.
 我是怎样想到周期律的呢?周期律又是怎样和博士生的攻博有关的呢?这源于我的一个奇怪的想法——每天,人们忙忙碌碌地生活、工作,一个中国,13亿人,地球上几十亿人,忙忙碌碌,这种现象充满生机,令人叹为观止,他们不为政治不为战争(这里只是说投入“政治”和“战争”的人极少),这些应该归因于什么呢?历史上千千万万的公众,他们曾经是地球上的芸芸众生,他们在地球上美好地生活过,在他们身上,最宝贵的规律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