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其木格 《科技资讯》2012,(14):242-243
所谓的"二度创作"就是对声乐作品的再创作。对一首声乐作品而言,词曲作家仅仅完成了铺面的艺术表现,要把词曲作家的创作意图用声音和情感准确,传神表现出来,则要依靠表演者的"二度创作"。音乐欣赏者对作品及词曲作家创作意图的理解,正是通过表演者的创造性表演来完成的。因此表演者"二度创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那么如何做好"二度创作",首先要了解作品,把握内容;其次,要把握作品的风格;最后,提高修养,增长所需知识,实事求是,一切从演唱者实际出发。  相似文献   

2.
浅谈声乐演唱中二度创作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媛媛 《科技信息》2007,(21):152-153
声乐演唱中,我们需要在作品一度创作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二度创作是声乐演唱中表现美的动力源泉,它能够促使演唱者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和素质,更好的促进音乐发展,广泛传播音乐作品。二度创作是音乐表演真实性和创造性的协调统一,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是技巧性和表演性的高度融合。认识到二度创作的重要性,对我们演绎声乐作品,提高自身音乐修养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杨莉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1,26(1):35-36,40
演唱者独特的风格源于对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二度创作不仅还原作品原有的神韵,而且体现了歌手自身的风格.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声乐教学中的二度创作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杨志玲 《科技信息》2012,(9):264-264
歌唱中的二度创作,是赋予声乐作品以生命力的创造性行为,不仅忠实地再现原作,而且通过富于创造性的表演,对原作予以补充和丰富,使作品焕发出新的光彩。二度创作是声乐表演真实性和创造性的协调统一,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是技巧性和表演性的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5.
词曲作家所创作的声乐作品需要演唱者通过声乐技巧等综合艺术手段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才能使音乐变得鲜活立体、有声有色,文章就声乐技巧的运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宋天宇 《科技信息》2008,(16):187-187
一部声乐作品由词曲作者完成之后,只不过是停留在纸面上的“静物”而已,要想让其成为有声、有字、有情、有形的“活”的歌唱艺术,就需要演唱者对声音作品的“原始形态”进行艺术加工,也就是所谓的“二度创作”。在进行“二度创作”的过程中,歌者一方面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作品进行富有个性化的艺术处理,体现自己独到的歌曲诠释方式;另一方面更要忠实于作品的原始形态.要在准确把握“原始形态”的基础上进行有根有据的发挥,这样才能保持二度创作的独特新颖,又能充分挖掘作品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7.
在所有表演艺术中,除了即兴表演以外的所有表演艺术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特点,即它的出炉需要两道工序:一是创作;二是表演。声乐表演中,二度创作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所以,学习和运用二度创作,将是声乐表演重要的环节,只有掌握好这一环节,演唱者才能打动观众与听众,声乐演唱的艺术道路才会越走越宽。演员如果能够理解和把握好作者的意图,得到观众的认可,这个作品就是一个完整而成功的作品。因此很多的事实告诉我们:艺术的表演环节太重要了。对于声乐艺术同样如此。  相似文献   

8.
在声乐艺术中,不仅要有高超的演唱技巧,还要有完美的情感表现.本文着重从歌曲演唱咬字吐字;理解作品情感与个性的统一;音乐的二度创作这三个方面来论述之,以期与广大同仁共享.  相似文献   

9.
歌唱艺术是指演唱者对属于一度创作的声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的艺术形式。其中包括"演"和"唱"两部分内容,即运用歌声技巧和形体表演技巧体现作品的主题。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学习声乐演唱的过程中,现在许多声乐演员和正在学习声乐的学生,更加注重的是歌唱声音部分,在声音上精益求精,力求通过科学的演唱方法来提高自己的声音表现力和自己的演唱水平,而不重视对歌唱艺术中形体表演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马煜皎 《科技资讯》2011,(12):234-234
声乐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它运用音乐,声乐、文学、舞台表演等艺术形式,最终使人得到美的享受。演唱者对作品演绎的好坏,理解作品,把握好作品的风格是关键中的关键,也是演唱好一首作品的基础。演唱者的艺术修养对二度创作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的人可以被人称作歌唱家,有的人只能被人称做演唱者,关键就在此。  相似文献   

11.
声乐是一门特殊的艺术门类,是人类用以抒发情感、交流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在声乐艺术中起主导和统帅作用的是情感,演唱者通过悦耳的声音、清晰的语言来表达作品丰富的情感内涵.歌曲从创作、演唱到欣赏都离不开感情,声乐艺术的创作与表演是词曲作者动心、演唱者唱心和观众感心的艺术加工过程.作为演唱者如何在歌唱艺术中实现"二度创作"的功能,创造性地表达歌曲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其前提是准确体验声乐作品的情感,关键是正确运用各种演唱技巧,而歌唱表演则是情感表达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2.
目前对《边城》主旨的探讨,论者很少从《题记》的角度进入,谈及沈从文的创作观,特别是生命观时,论者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缺陷。文章从两个方面展开:其一是从题记和文本内容探讨作品的主旨:爱和死亡;其二是阐述沈从文的创作观,主要围绕创作观的核心问题:为何要创作的问题。沈从文的创作是为了生命。生命以三种形态展开:健康的生命,自由的生命,审美的生命。  相似文献   

13.
声乐演唱作为二度创作,其使命不仅要使原作鲜活再现,还需对原作予以补充和丰富。“打破心理预期”便是通过抓住审美主体的情绪体验,在不破坏作品完整性的前提下,以音乐的细节着手进行艺术再创造,从而实现审美主体的审美感觉。  相似文献   

14.
浅谈歌唱者的二度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歌唱是听觉艺术,它的艺术感染力最终要靠演唱来体现,歌唱者把音符和文字符号变成声音的过程,是一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二度创作”。通过我多年的歌唱实践,深深地感受到歌唱者的二度创作会使作品演绎出特殊的感染力。本文着重从准确把握作品内涵、充分想象作品意境、正确运用声音技巧、细心品味作品风格、充分体现作品韵味、正确进行艺术处理、身心投入忘我歌唱和声情并茂追求完美八个方面阐释歌唱者二度创作的一些心得。  相似文献   

15.
如何在规范语境下准确的把握作品,进行完美的创作释放,顺利的完成二度创作,一直是声乐教学的重点。本文通过释析著名歌剧《唐璜》中采琳娜的咏叹调《鞭打我吧》的演唱,从思想性、艺术性及实践性的高度,探讨完成咏叹调歌唱释放的心得。  相似文献   

16.
汤苏英 《科技信息》2011,(36):284-284
声乐作品不像美术作品,一经作曲家写出来就能供广大听众欣赏,他只不过是纸上的一些符号,必须要经过演唱者的演唱才行,这就涉及到演唱者对作品的再创作过程,因此演唱者的演唱技巧、专业修养、生活积累等对作品的正确演绎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如何提高歌曲演唱者对音乐作品的再创作发表了一些见解,希望多多得到广大同仁的指正。  相似文献   

17.
研究声乐教学中的艺术再创作对于准确诠释声乐作品并富于表演独到的见解,从而使作品人性化、情感化,真正体现其审美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浅谈歌曲演唱和钢琴伴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首声乐作品演绎得是否成功,是与歌曲演唱、钢琴伴奏的二次创作密不可分的.只有准确把握这两者的关系,才能塑造完美的音乐形象.  相似文献   

19.
模仿是声乐学习之初的一种方式。演唱者成功的第一行为要素皆源自于细心的观察和模仿。艺术形式模仿应打破模拟的束缚,在尊重歌曲作者的原创作基础上,演唱者根据自己对歌曲的分析理解,突出个性,表现自我性情,把音符和文字符号变成声音的过程,是一个艺术作品再创作的过程,即所谓二度创作。  相似文献   

20.
民族声乐是我国民族传统艺术的一枝奇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深受国人喜爱。通过走入作品,全面熟悉作品;走出作品,正确处理作品的技巧对民族声乐演唱中的个性处理,能够更好地突出,体现个人的独特的演唱个性魁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