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深海之忧     
在全球对海洋食物的强劲需求下,浅海鱼类正在走向灭绝,而渔民们又将渔网抛向深海,造成对深海鱼类的过度捕捞和对海底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2.
《大自然探索》2005,(12):5-5
大西洋鳕鱼的消失,其影响已波及整个海洋食物链。科学家最近发现,一些海洋食肉生物对海 洋生态系统有着惊人的影响力。科学家对大西洋西北部的生物数量进行了40年的跟踪研究,研究 对象包括高级食肉动物(如鳕鱼)、中级食肉动物(如北部雪蟹)和一些食草动物(如一些浮游动物) 以及浮游植物。他们发现,由于20世纪80年代的过度捕捞导致鳕鱼、黑线鳕等鳕鱼类动物数量急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地表地球化学研究组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海洋生态环境污染进行综合研究.取得系列进展。该研究在综合考虑多种海洋污染源和影响冈素(如废弃药品、相关新型污染物、水华及毒察、海水酸化、货船破损和旧船改造上业、过度捕捞等),系统检查这些威胁海洋生态系统污染物的来源、成因、控制机制并提出可能的解决办法。该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环境类期刊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13,182:461-478。  相似文献   

4.
刘助仁 《世界科学》1989,11(8):29-29
开发深海时代的到来海洋是产生生命的源泉,人类和海洋有着很长时期密切接触的历史。人类从海洋中捕捞鱼类等作为食物,并利用海洋作为贸易往来的通道。今天,海洋已不仅仅是水产、海上交通的场所了,它同气象的关系及其资源利用等方面也颇受到注意。然而,人类对于海洋的实际情况却知道得很少。这是因为海水具有光线非常难以穿透的性质,对于海底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海洋生物资源怎样开发?我国近海没有很强的寒流和暖流的交汇,也没有强烈的上升流,这两点不利于大渔场的形成,这就导致鱼的种类多,但每一种的数量不多,很容易捕捞过度。70年代中期起,我们的近海捕捞已经过量。后来向远海和远洋发展。目前全球的远洋捕捞产量已经开始下降。这就提出一个战略问题:中国开发海洋生物依靠什么?主要依靠捕捞还是依靠养殖,这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海洋学的发展、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呈奎 《科学通报》1965,10(10):876-876
海洋学是研究占地球表面十分之七的汪洋大海的各种自然现象及其与人类生产实践关系的科学,研究范围包括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运动规律,海洋和大气的交换过程及相互作用,海洋里的各种生命现象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海岸及海底的形态、沉积和构造以及海洋形成和演变的历史等等,并通过这些研究为国防、航运、水产生产、气象预报、矿产资源开发等方面服务。自古以来,海洋特别是海岸带及近海区,就为沿海劳动人民提供了重要的生活资料——“渔盐之利”。随着海洋捕捞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海洋学家发现,随着全球变暖,上层海水升温,与50年前相比,在靠近太平洋表面的水域中生活的那些浅水鱼的生长速度加快了20%~30%。这对浅水鱼而言是有益的,因为它们抵御人类过度捕捞的能力更强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与50年前相比,  相似文献   

8.
海洋的怒吼     
正海洋孕育了地球上的第一个生命体,在生命进化的历史长河中,海洋担任了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海洋与人类的关系却变得不再那么和谐。因为人类过度作业导致的海洋污染,同样也在威胁着人类。幸运的是,随着生态环境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与陆地上的生态环境一样,海洋同样需要我们的呵护。也因此,人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全方位保护这片蔚蓝。  相似文献   

9.
一只华丽的头盾海兔在绿色的水草上觅食。海兔是一类无壳的海洋软体动物。海兔因形态可爱、色彩鲜艳而被一些人养作宠物.因此海兔近年来不断遭受到越来越多的非法捕捞.  相似文献   

10.
一份新的研究报告警告,如不采取紧急应变措施,制止过度捕捞和污染以及气候变化等危及“热带海洋雨林”的威胁,全球珊瑚礁将在2050年前灭绝。  相似文献   

11.
正我们赖以生存的海洋,已经因为人类无止境的索取和破坏,变得遍体鳞伤。该如何守住这一片蔚蓝?其实,我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都会悄然改变海洋、改变世界。惜食海鲜,拒食鱼翅和其他濒危海洋动物,不购买海豹皮等海洋生物制品1惜食海鲜,并在吃海鲜时进行选择,尽量吃食物链更底层的鱼类,例如购买养殖的罗非鱼而非鲑鱼,因为罗非鱼主要是食草的,在养殖过程中消耗更少的鱼肉;避免食用那些捕捞过程会严重影响海洋生态环境的鱼类,比如人们对金狮鱼多以拖网捕  相似文献   

12.
小辞典(二)     
中国的海洋渔业中国有悠久的海洋渔业发展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海水养殖业迅速发展,养殖的种类增多,区域扩大海水养殖产量从1987年的192.6万吨增加到1997年的791万吨,占海洋渔业产量的比重从27地上升到36%。根据海洋渔业资源的实际情况,中国积极调整海洋捕捞结构,养护和合理利用近海渔业资源,积极开发新资源、新渔场,使捕捞业不断运总资源结构的变化1997年,中国海洋捕捞总产量13854万吨中国发展远洋渔业和国际渔业合作,本着严格遵守有关国际海洋法,并充分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在平等互利、合理开发…  相似文献   

13.
杨雄里 《科学通报》1977,22(3):131-131
光诱捕鱼是目前海洋捕捞中的一项重要技术。随着光诱技术的发展,对鱼类的视觉特性,尤其是视觉适应过程和光谱敏感性进行深入的研究愈益显示其重要性。以视系统各级神经元的电活动来反映视觉特性,利于进行精细的定量分析,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指  相似文献   

14.
海洋立法历史悠久,几乎从人类开始航海起,就有一些规定(如自由航行权)。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出现了由需要和习惯所形成的关于远航活动的不成文法。近代的一些海洋大国在长期的海上活动中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规范。如英国1771年的“白鲱鱼捕捞法”,1845年的“地质勘探法”,1872年的“商航法”,以及1883年的“海洋渔业法”。  相似文献   

15.
海洋告急     
《大自然探索》2012,(2):7-7
最近,一个国际环保组织公布了其评选出的“海洋保护摄影大赛”获奖照片,举力哒项比赛的目的是唤醒人们对海洋生态的保护意识。其中,大奖照片(右图)中的大青鲨摄于美同罗得岛海域,一只锈迹弱斑的铁钩从它的下颚伸出——它在一次多钩长线捕鱼中被俘获,这种捕鱼法常常会捕捉到不想要的物种。事实上,鲨鱼等物种经常成为这些捕捞方法的受害者。以下是其他获奖照片。  相似文献   

16.
以色列海域的樽鼻海豚正在变得越来越瘦骨嶙峋,这很可能是因为它们长期吃不饱肚子的缘故。而它们之所以会挨饿,是由于人类过度捕捞它们赖以为生的鱼类,在过去的6年里,科学家一直在对生活在这一水域的74头樽鼻海豚进行跟踪拍照。  相似文献   

17.
<正>在19世纪初,人们钓鱼的方式与现在有所不同,他们是用鳕鱼作诱饵,出海时,随时都能碰上几乎能掀翻整条船的巨型比目鱼;周围是填满整个海湾的鱼群,以及镶满海底、数以百万计的巨型牡蛎。不过,这些壮观的野生生境被持续两个世纪的工业污染和过度捕捞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再加上气候变暖、垃圾排放以及能源大战等,现  相似文献   

18.
进化在奔跑     
惊人变化 1990年的一天,美国生物学家迈克尔·贝尔驱车经过阿拉斯加州的罗贝尔格湖时,在湖里惊讶地发现了一种海洋刺鱼。这是一个淡水湖,湖里曾生活着一种刺鱼,但冈过度渔猎在1982年已经灭绝了。  相似文献   

19.
太平洋灰鲸是现存鲸鱼中最神秘的种类之一,早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前,它们就已经开始每年从阿拉斯加以北的楚克海和白令海向南部班加海域迁徙,航程远达2万km.太平洋灰鲸被称做东方种群.灰鲸还有一个种群叫西方种群,生活在亚洲沿岸,由于污染和过度捕捞,它们已处于灭绝边缘,目前数量不足100头,远远达不到维持一个种群繁衍所需的最低数量,它们的灭绝已为期不远.  相似文献   

20.
正1992年的生物多样性公约(CBD)是谈判达成的首批国际环境协议之一,同年,为发展中国家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资金的全球环境基金(GEF)启动。然而,25年过去了,生物种群和多样性在陆地和海洋仍在持续下降,主要原因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长期资金不足,缺乏全球合作的动力,以及未能控制栖息地的变化、资源过度开发、物种入侵以及其他导致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