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是体育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教学过程中必须认识和掌握学习对象的思维特点,文章从思维能力的发展特点以及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组织教学两方面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刘远萍 《科技信息》2010,(15):271-271
儿童绘画教学就是以儿童绘画为本位,以教学为手段,正确引导儿童通过绘画表现自己学习和生活,以反映儿童的情感、认识发展及其个性特征,实现儿童开发心智、启迪创新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在儿童绘画中增加藏民族造型题材的特色教学,鼓励学生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对藏族民间文化的热爱,感受藏文化蕴涵的独特的形式美。作者希望能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中,运用一种可行的教学方式探索新题材在儿童绘画中的实际应用,体现时代对儿童美术教育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4.
周睿 《南昌高专学报》2003,18(3):37-37,70
素描教学除要基于素描学习的规律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外,还要特别注意素描的自由与控制之间的平衡关系。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控制能力,也要发展学生自由表现能力,从而达到自由与控制的平衡。在此基础上逐步趋向成熟,在绘画表现上形成个人的风格。  相似文献   

5.
6.
中学数学教学,是一门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严谨学科.一位出色的中学数学老师,其学科素养绝非仅限于中学数学本身,还应具备扎实的中文写作与课堂表述功底,尤其是要深谙形式逻辑学,并能依照数学的特定符号将授课内容融入自己对学科的理解,严密自然的将题意或要点表述于课堂;解题过程中,除了要洞悉各要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外,还应自觉养成举一反三、多维思考、积累题库等思维路径,尤其是基于质疑思维的抓本质、谋规律的良好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7.
8.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造能力的培养,要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教师应遵循认识规律,思维规律,给学生开展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引导他们进行探索活动。  相似文献   

9.
李静 《科技知识动漫》2009,(17):148-148
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可以直观地让儿童认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美术课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能,表现美妙的大干世界。另外,美术在开发学生智力发展中起着突出作用,可以提高其审美能力,促进其艺术个性的发展,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崔文华 《科技信息》2009,(11):138-138
只有把掌握知识、技能作为中介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才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数学知识可能在将来会遗忘,但思维品质的培养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价值得以真正实现的理想途径。本文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谈了看法。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还是一门激活学生创造意识和能力的艺术。早在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就《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一文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随着这一重要教育决策的提出,本人在语文教学中努力推行素质化教育,在阅读与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里就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尝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以供同仁共商。  相似文献   

12.
武铭 《科技信息》2011,(23):156-156
素描作为艺术教育的常用基础手段。应使学生认识到,视觉观察力、形象记忆力、空间形体想象力、空间表现力、表达的创造性、审美素质的培养都是素描能够培养出来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14.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能力的核心乃是思维能力。加里宁指出:“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可见学生思维水平是要通过数学教学活动去培养和发展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目标第四点提到: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创新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培养出来的,我们每个教师义不容辞。本文对学生初中数学的创新思维浅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创造潜能。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尤为重要。我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做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思维训练已成为广大教师普遍重视和共同关心的问题。那么在具体教学中怎样做才能达到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分析能力的目的呢?对此,我在实践中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和尝试。实践使我体会到,发展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必须要建立一套从实际出发,与所学知识紧密联系的系统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