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防治:①调运的种苗、接穗等繁殖材料,经抽样检查有葡萄透翅蛾危害症状时,可采用常压熏蒸杀虫方法.选用磷化铝等熏蒸剂密闭熏蒸,可达到100%杀虫效果.②该虫以幼虫在枝蔓内越冬,可结合夏剪及冬前修剪,除掉有虫枝蔓,集中烧毁,消灭越冬虫源.③若修剪后留下的枝蔓,发现蛀空和枝蔓明显变粗时,用小刀削开表皮,在皮下捕杀幼虫.④用20瓦黑光灯诱杀成虫.  相似文献   

2.
一、栽培技术 1、挖穴施肥:选择3×3米或3×4米的株行距挖定植穴,1米见方,施有机肥40千克。栽苗时表土拌肥后填穴底,树苗入穴舒根后,再用拌肥的底土覆盖压实。定植时在苗高90厘米处剪断树梢,培养成自然开心形树型。 2、栽后管理:栽后第二年起追肥,特别是进入盛果期后在3-4月、8-9月、11-12月分别施花前肥、壮果肥和产后肥。 二、病虫防治 1、柿蒂虫:主要危害柿果。防治方法:一是在冬季刮除枝干上的老粗皮,消灭越冬幼虫。一次刮彻底,可以多年不刮;二是在幼虫为害期,将被害果连同柿蒂一同摘除处理。摘虫…  相似文献   

3.
一、蝼蛄。1年发生1代,以成虫及若虫在土穴中越冬,5-6月羽化成虫,7-8月产卵,卵粒集合成堆。性喜温湿。昼伏土中,夜出地面活动,食性很杂,有趋光性。若虫和成虫均能啮食嫩茎、幼根。 被害药用植物:麦冬、地黄、乌头、人参、贝母、丹参、黄连、牡丹、天南星、穿心莲等。 防治方法:播前进行土壤消毒,药剂拌种;成虫用灯光诱杀和毒饵诱杀。 二、蛴螬。为金龟子幼虫通称。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或成虫在土中越冬,翌年春季当土温回升至15℃以上时,蛴螬可上升至表土层活动。为植食性害虫,在地下取食多种药植的根茎,在夏季多…  相似文献   

4.
<正> 1.秋冬清除残枝落叶。苹果的褐斑病、灰斑病,梨的黑星病,葡萄的褐斑病、白腐病,桃的褐腐等病菌的越冬场所是果树的残枝落叶及杂草:对梨瘤蛾、苹果顶梢卷叶蛾等形成的虫苞、虫巢、虫梢应结合秋季清园冬修剪集中烧毁,以消灭越冬病虫。 2.秋冬耕翻园地。秋冬土壤深翻,可破坏土壤中各种害虫巢穴,或将害虫卵、茧、蛹等翻到地表冻死、干死或被鸟类食掉;随着深翻,各种病原菌也可翻到土壤深层。从而减少病虫害的侵染源。  相似文献   

5.
棉花“克无踪”催熟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克无踪是一种触杀除草剂,根据除草原理,亦可用于棉花催熟。应用克无踪催熟,速度快吐絮集中,收花时间一致,效果好。 1.克无踪催熟的效应。 ①脱叶快。据观察棉花使用克无踪催熟,施药后3小时,棉叶开始发黄变色,以后慢慢干枯。施药后25天,脱叶率达90%左右。  相似文献   

6.
<正> 泡桐树大袋蛾又叫布袋虫、避债蛾等,是近年来豫、皖、苏、鲁等省泡桐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在豫东地区它每年发生一至二代以老熟幼虫越冬,翌年5月上旬前后化蛹,5月下旬至6月上旬产卵于袋囊内,每头雌蛾产卵约3000粒左右,6月中旬孵化出的幼虫开始群集该虫除为害泡桐外,也为害法桐、杨、榆、桑、槐、苹果等十几种林木和农作物。为了有效地控制该虫的发生和蔓延、做到无虫早防,有虫早治,减轻为害,现将大袋蛾防治的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1、内吸有机磷杀虫剂(久效磷、甲胺  相似文献   

7.
<正> 苎麻赤蛱蝶(Pyrameis indica Herbst)俗名卷叶虫。属鳞翅目,蛱蝶科,是我区苎麻上的主要害虫。每年都危害较重。为使麻农掌握此虫的防治方法,确保苎麻的产量和品质,1984~1989年作者对赤蛱蝶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方法进行了观察研究。 1.生活史:苎麻赤蛱蝶在我区一年发生三代。越冬成虫于翌年4月中旬开始产卵,第一代幼虫于5月下旬至7月中旬为害头麻;第三代幼虫7月下旬至9月中旬为害二麻;第三代幼虫9月上旬至11月中旬为害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导葡萄透翅蛾的生活史与习性的初步观察结果。葡萄透翅蛾在长沙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葡萄枝条内越冬。翌年四月上旬开始化蛹,蛹期24—39天,五月下旬为蛹末期。成虫始见于五月上旬,中旬为羽化盛期,产卵期4—12天。雄蛾寿命4—8天,雌蛾6—13天。五月中旬为产卵盛期,卵期8—15天。幼虫孵化高峰在五月下旬,幼虫分6龄,第1、2龄期均只有4—5天。6—8月间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9.
提个醒 抗虫棉就是利用基因工程,将苏云金杆菌中能够产生有毒蛋白质的基因导入棉植株内,选育成具有杀死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的棉花品种。在引种过程中,有些棉农误称它为无虫棉或无病棉,误认为这种棉花不生病。不生虫,不需要打药防治,可以随便种植,从而造成棉花反遭虫灾减产。事实上,抗虫棉仅对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有抗性,幼虫在三龄前因取食棉株器官后中毒而死。对其它害虫及病害没有特殊抗性。同时,抗棉铃虫是相对的,对三龄后的大龄幼虫抗性较差,因此田间仍会不同程度残存着棉铃虫。所以,在栽培中仍需加强田间管理。 做到:1.…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分布与为害 梨星毛虫又名星毛虫,俗名“饺子虫”该虫主要为害梨,也为害苹果、山楂等果树 以幼虫食害寄主的芽、花蕾和嫩叶 发生严重时,一个开放的花芽上有多个虫子(幼虫),花芽先被吃空,以后变黑枯死 寄主叶片展开后,幼虫吐丝将叶片缀合包成饺子状,在其内剥食上表皮和叶肉,故称饺子虫 受害叶片仅留一层表皮和叶脉,叶片呈网状 被害叶片渐渐变黄干枯,造成早期落叶,影响果树的正常生长发育 华北各省  相似文献   

11.
为掌握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 Enderlein成虫的行为习性,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并研究了其取食行为及交配和产卵行为.结果表明,柑橘大实蝇成虫取食前有用口器对饲料进行试探选择并最终停留在喜嗜饲料上吸食的习性;交配行为可分为交配前行为(求偶行为)、雌雄交配及交配后清理等行为过程;产卵行为可分为定位、产卵、产卵完成后续行为等步骤;柑橘大实蝇成虫有多次交配习性,交配行为和产卵行为交替发生.  相似文献   

12.
枣绮夜蛾主要危害枣树叶、花和幼果.枣树花期,幼虫往往在花序中吐丝,把花缠在一起,藏于其中,啃食花部器官,故又名枣花心虫.大龄幼虫蛀食幼果,食去果肉和幼嫩的枣核及种子,会造成较严重的减产.新郑枣区,五月上中旬成虫羽化.  相似文献   

13.
<正> 该系列越冬花菜品种(如图)由郑州市蔬菜研究所培育而成。 一、品种性状 1.商品性好:越冬菜花花球极紧实,馒头形,很少有毛花、散花现象,花粒洁白细腻,这是春菜花和秋菜花无法比拟的。 2.丰本稳产:由于其生育期较长,多年调查结果表明:冬花一号平均单球重0.65公斤,一般亩产2000公  相似文献   

14.
<正> 随着生态环境条件的改变,大豆食心虫在我区危害日趋严重。一般年份虫食率在15%以上,大发生年份可达40—60%,严重影响了大豆的品质和产量。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于1982年至1984年连续三年对大豆食心虫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如下: 发生规律的研究 (一)发生时期大豆食心虫在我区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冬。根据我们三年的观察,7月下旬——8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向  相似文献   

15.
磷肥的妙用     
一、治虫 棉铃虫一嗅到棉花分泌出来的叶酸、草酸,便群集其上产卵.如果在其产卵期往棉株上喷施2%的过磷酸钙溶液,就能使棉铃虫的卵壳变硬,幼虫不能破壳而被闷死.另外,磷还可与草酸、叶酸发生化学反应而使之失去对棉铃虫的引诱力.  相似文献   

16.
<正> 棉花生育到后期,其株高、果枝已经定型,营养生长基本停止,是增加单株铃数、铃重和提高纤维品质的重要时期。根据豫棉一号长势强、后劲足、增产潜力大的特点,力争实现三桃齐结,早熟丰产。在其后期管理中应着重抓好以下六点技术措施。一、补施桃肥。为了防止早衰,多座秋桃,增加铃重,提高纤维品质,要根据棉花长相灵活掌握。对于长势好,蕾花多的棉田要适当多施肥;棉花长势差,蕾花少的棉田要适当少施肥;棉花蕾花不多,  相似文献   

17.
小麦冬灌可以稳定地温、塌实土壤、防止冻害死苗,促使小麦提前返青,还可以消灭土壤中越冬害虫,是小麦增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一般增产10-20%。为了保证小麦安全越冬,发挥冬灌防寒彻冻的增产作用,冬灌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时间适宜:冬灌的时间应因各地气候条件和土质条件不同而异。一般当5厘米耕层土壤内平均地温5℃,气温3℃,表土夜冻日消或时冻时消,水分能从土壤里入渗下去时,冬灌最适宜。过早气温高,蒸发量强,地表出现板结,起不到增水保墒作用,甚至易导致封冻前植株旺长,降低越冬抗寒能力;过迟,气温低,…  相似文献   

18.
<正> 目前已是金秋时节,各种树木已经完成一年的生长期,逐惭开始落叶。特别是各种果树落叶后,各种病虫以不同形态,在不同的场所进行越冬,抓紧落叶后这个有利时机,进行病虫防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一是害虫越冬场所比较集中,龄期一致,有利于集中消灭。二是果树在落叶后进入休眠期,抗药能力较强,这时候,可以使用一些生长期不宜使用的高浓度农药。三是可以消灭多种越冬病虫。四是可减少对害虫天敌的伤害。五是以人工防治为主,方法简便,投资少,冬闲时,劳力充实等。根据各种果树病虫的越冬场所不同,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治。 1、清理果园。果园内的枯枝、落叶、烂果、杂草是多种病虫的越冬场所。因此,果树落叶以后,要组织人力对果园进行沏底清理。将枯枝、落叶、烂  相似文献   

19.
<正> 我省棉花病虫害种类多,危害重,常年因病虫产量损失10—20%,甚至30%以上。信阳地区从多年与病虫害的斗争中逐步认识到,对于棉花病虫害,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的策略,即以生态学的理论为基础,针对棉花各个生育阶段可能出现的病虫危害,利用现有的生态条件,协调运用农业的、生物的、化学的防治措施,控制棉花病虫危害,确保棉花优质高产。一、苗期(出苗—6片真叶):棉花正处于长根伸叶,花原基分化,产量形成的基础时期。危害棉苗的主要苗病如盲蝽象、棉蚜、红蜘蛛等,及害虫天敌逐渐转向棉苗。这一阶段的主要措施:1、搞好田间管理,开沟排渍,降低地下水位,结合定苗、移栽,拔除病苗、虫苗。及时中耕、追肥,促进棉苗发根发  相似文献   

20.
一、叶部害虫 1.鳞斑食植瓢虫.成虫和幼虫均可为害.低龄幼虫多啃食叶肉;老熟幼虫及成虫为害全部叶片,仅剩主叶脉,还能取食花、果实和幼茎.防治方法:①人工防治.在成虫发生期,利用其假死性,进行捕杀;产卵期,人工采杀卵.②药剂防治.在幼虫孵化初期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施于茎叶上,每6~7天1次,连喷2~3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