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萧红、张爱玲以独特的视角,反映了那个时代女性可悲的命运和生存状态,并揭示了造成悲剧命运的根源。但她们的个性气质、文学观念、反映的妇女类型以及叙事方式又是完全不同的。通过比较分析,文章认为造成这些异同与她们的性别、身世、经历、所受的教育以及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有关。并且认为,这些异同不能成为评价二者高下优劣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孙二平 《科技信息》2010,(3):I0228-I0228,I0230
生活在同一时代背景下,出身于同一阶层的美国南方女性艾米丽和斯嘉丽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本文试从家庭环境对她们的影响,她们对爱情的态度差异,以及她们对传统的态度和反应不同三个方面探析她们不同命运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林道静和繁漪是中西文化融合与冲突的产儿,不同的文化传承导致她们具有不同的文化观念,也造就了她们悲喜剧的命运。比较她们的命运际遇,进而阐释文化运动对人产生的积极推动作用,是不同文化之间具有先进性、同向性和互补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凯特·肖邦的短篇小说《德西蕾的婴孩》长期以来被误读为肖邦抨击种族歧视的力作,作品中的女主角德西蕾有着灰姑娘般的身世和经历,却与灰姑娘是完全不同的命运与结局。她们之间存在的相同和相异之处构成本文对此小说进行戏仿解读的基础。通过戏仿解读,可以看到潜藏在表层文本下的肖郑的真实种族观、肖邦对黑人的厌恶、对白人的同情和她作为白人的优越感都在戏仿解读下一览无余。  相似文献   

5.
鸳鸯、晴雯和司棋是《红楼梦》中奴婢阶层的三位烈女,她们敢于抗争,但都难逃悲剧的命运结局;她们出身卑贱,因而都有相同的人生追求;她们勇于捍卫人格尊严,但个性和抗争的意义不同,在抗争中表现的德操也有高下之别。  相似文献   

6.
《白鹿原》中的女性 ,具有浓厚的悲剧色彩 ,她们的生命历程 ,形成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反叛与皈依两种路向。她们的身上 ,映射出关中文化中的妇女贞洁观与性道德观 ,也诠释着中国传统社会中妇女的命运  相似文献   

7.
《牡丹亭》与《哈姆莱特》在中西方戏剧史上分别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两位年轻美丽的女子杜丽娘与奥菲利娅深得后人的喜爱,在了解之同情的原则下,从她们的性格特征、爱情观和所处的时代等入手,比较她们的异同,并深入探讨促使她们不同命运走向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巴金的《家》与《红楼梦》有着很大的相似与相近之处,尤其是其中一些悲剧女性的经历与命运:鸳鸯与鸣凤,黛玉与梅芬,宝钗与瑞珏。历来人们都认为她们的悲剧命运是封建礼教与封建家族制度,男尊女卑与婚姻包办等结果。但从女性批评的角度来看,这只是一个外因,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她们自身缺乏自我意识和自我生存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简·爱和林黛玉都是世界文学史上独具特色的不朽形象,她们的处境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命运却截然不同。文章对她们所处的环境、人格魅力、爱情理想和反抗精神及爱情结局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0.
爱米丽亚和利蓓加是《名利场》中两个性格迥异、命运也截然不同的人物,但她们都是男权社会的产物。她们的婚姻情感充分体现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无奈的依附地位及其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1.
夏洛蒂·勃朗特与萨克雷分别塑造了家庭女教师形象 :简·爱与利蓓加。这两个人物形象同中有异 :她们所处的时代 ,社会出身 ,人生道路大致相同 ,但在褒贬色彩和形象内涵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这种差异性则主要是由于创造形象的作家萨克雷与夏洛蒂·勃郎特性别不同造成的。作家性别的不同会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对《简·爱》的不同解读方式意味着不同的批评理论视野。历代批 评家的诸种解读方式包括传记式、心理学式、社会学式、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式、神 话原型批评式、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等,可以按意识层面和无意识层面分列为两个 系列──立足于作者自觉的意识层而的解读及关注作者不自觉的或文本所潜含的 无意识长面的解读系列。远用结构主义符号学理论发掘揭示《简·爱》中所隐含的 意义矩形,不仅能对《简·爱》的意蕴做出新的阐释,同时也能尝试诸种批评方式相 互结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为更好地把握《简·爱》作品主人公的艺术特征,从人格之美的“双性气质”视角分析了简·爱的自尊自爱、平等自由、独立自主的人物性格,探索了简·爱在“双性气质”下完美展现尊严与爱,最终实现人生价值气质,进而引领当代青年不断完善自我,追求幸福,实现人生的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14.
《简·爱》与《德伯家的苔丝》都是英国女性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小说的主人公简·爱和苔丝作为女性勇敢反抗桎梏、追求自身幸福的典型形象,得到了广泛的讨论和认同。但两者的不同命运结局却让人唏嘘不已。通过对比分析简·爱和苔丝在面对人生遭遇和爱情时所表现出来的性格差异,可以探讨女性的性格与命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简·爱》与《伤逝》,都是表现女性命运,强调女性社会地位的作品,两部作品不但对女性的命运和社会地位给予了强烈的关注,而且寄寓着作者深刻的审视与反思,文章从男性话语体系下的创作、婚姻对女性命运的决定作用、女性个体婚恋观的异同等三方面来比较这两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及其背后内在蕴义里的暗合与分离。  相似文献   

16.
张凤丽 《科技信息》2012,(19):176+171-176,171
简·爱,夏洛特·勃朗特《简·爱》里的女主人公,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一直秉承着独立和平等两大原则,她的这种爱情观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她早期的童年生活。本文将着重从简·爱童年时期的遭遇分析简·爱对爱、独立和平等的渴求。  相似文献   

17.
于晓晶 《科技信息》2009,(15):203-203
《简·爱》因塑造一位虽相貌平平却勇敢、自尊、自强的女性形象而享誉世界文坛。尤其是简于逆境中的反抗精神以及在爱情中对自己尊严的维护,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将透过预楼上的疯女人进一步对简的这种性格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杨永芳 《科技信息》2009,(7):172-172,220
本文就《简爱》中的叙述者的问题在这篇文章的基础上从叙述学角度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分析。根据叙述视角聚焦点的不同可以把小说中叙述的视角分为两种,相对应的叙述者在分别是“经验的我”和“叙述的我”。小说中的第一人称的叙述者“我”也可以在时空的角度分为历时叙述者与共时叙述者。小说中的特殊的第一称的叙述在表现整个故事的时候有很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物质水平得到空前提高,作家更加关注现实生活,文学作品也如雨后春笋纷纷冒出,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其中,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和法国作家梅里美《嘉尔曼》中的女主人翁简爱与嘉尔曼,都以追求人格尊严与精神自由且极具反抗与叛逆精神的形象给当时乃至现在的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魅力经久不衰。文章着重比较二者性格中平等自由和反抗叛逆精神的异同,并探索这种异同产生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20.
名著《简·爱》一书中的女主人公——简·爱具有着独特的个人魅力,特别是她思想中的平等与自由观念更是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读者。本文着重分析了简·爱的平等与自由思想的形成过程,向读者展示了简·爱的魅力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