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复杂系统能量传递-转换模型,对乙苯在绝热式反应器中脱氢制苯乙烯反应系统作(火用)分析,用系统(火用)流图代替结构特性,可简化对系统的分解与数学运算,并建立该系统的能量模型。推导了系统总(火用)效率与能量单元(火用)效率相互关系的表达式,探讨了高温焓(火用)与低温焓(火用)的概念,计算出系统总(火用)效率、各能量单元(火用)效率与能量单元(火用)效率贡献系数,确定节能的主攻方向。分析结果与工厂实际数据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2.
电站锅炉(火用)平衡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燃料(火用)和烟气(火用)的计算,阐明锅炉(火用)平衡计算的类型和原则,给出电站锅炉(E—670/140型)(火用)平衡的计算结果,并指出降低锅炉(火用)损、提高锅炉(火用)效率的途径和具体办法。本文还对影响燃烧(火用)损的一些因素予以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3.
为了在国内能逐步对(火用)在制冷中的应用引起注意,本文介绍了(火用)的基本概念。列出了制冷系统中各个设备的(火用)平衡及(火用)损计算式,并通过对压缩式制冷机的具体计算,介绍了(火用)分析的方法,绘制了(火用)焓图与(火用)流图,指出了使用(火用)图及(火用)分析的优越性,列出了某些国产制冷机的(火用)效率值。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某电厂HG-75/3.82-7锅炉热平衡测试结果所进行的热平衡效率和(火用)平衡效率计算,得出锅炉的热耗损失.针对热平衡效率和(火用)平衡效率的计算方法,运用Visual Basic编写出锅炉热平衡效率和(火用)平衡效率计算的通用程序.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燃料棒核能转化为热能过程中的(火用)损,采用压水堆燃料棒稳态传热偏微分方程和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创新性地将(火用)分析方法与燃料棒温度场数值计算相结合,编制数值计算程序对燃料棒及传热通道进行模拟计算,并分析了核能转换为热能以及与冷却剂换热过程中温度分布、(火用)损的分布和能量的利用效率.结果表明:燃料棒(火用)损沿轴向先增大后减小,沿径向不断变大,在燃料芯块边缘处达到最大,(火用)损系数约为0.207;而对流换热过程中(火用)损主要与传热温差有关,(火用)损沿热通道先增大后减小,该过程累积(火用)损系数约为0.304.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热力学基本定理分析了太阳能集热器进口温度和流量对其(火用)效率的影响;提出了全天最佳进口温度和全天最大(火用)效率的概念并结合实例作了计算.  相似文献   

7.
(火用)平衡是(火用)分析方法的基本手段,本文介绍了工业炉(窑)(火用)平衡所用的重要概念和基本思想,以及可能遇到的主要理论性问题,并给出进行连续加热(火用)平衡所采用的实用计算公式。 本文针对工业炉(窑)内部(火用)损分布的计算问题,对于内部存在燃烧与传热两大环节的炉型,将能质引入(火用)平衡计算,提出了可逆传热物理模型。该模型运用(火用)分析方法基本原理,结合炉子热工特点,利用热力学状态函数方法,建立衡量实际传热不可逆程度的可逆传热样板。模型的物理意义明确,可求得传热不可逆(火用)损的分配。 最后,作者根据在热平衡与(火用)平衡计算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将热平衡计算基准温度统一于(火用)平衡基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电站锅炉的热力计算及(火用)分析应用程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建立在热力学第一定律基础上的热平衡分析方法和以建立在热力学第一、二定律基础上的(火用)分析方法,以及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编制了电站锅炉热力计算与(火用)分析应用程序.程序可对电站锅炉及各受热面进行热力计算及火用损失分析.其计算结果揭示了电站锅炉的各种损失及其部位,为火电厂进一步开展节能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烧结工序开展物质流和能量流的(火用)分析意义,应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建立了烧结工序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火用)分析模型.应用该模型,分析了烧结工序的(火用)效率、(火用)损失,指出了烧结工序的节能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化学计算是中学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新编中学化学大纲中指出:“化学计算能使学生从量的方面来理解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并获得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解题指导,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要使学生在理解化学原理和化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计算,要注意计算的准确性”。化学计算能促使理论与实际结合,有助于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的基础知识以及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是考查学生知识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今后从事实际生产和继续学习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特别是随着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国防的飞速发展,化学计算更加显出它的重要性。本文拟就中学生掌握化学计算技能的一般情况与问题,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计算技能,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导热油锅炉的性能、特点,应用热力学原理,对其进行了 分析.建立了导热油锅炉 平衡方程和 效率计算公式,指出了影响导热油锅炉 效率的因素和提高 效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煤制替代燃料多联产系统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之一。通过火用分析方法比较了煤制甲醇、煤制甲烷多联产系统的热力性能,揭示了不同替代燃料多联产系统的火用损失规律和节能机理。结果表明,无调整、适度循环的煤制甲醇、煤制甲烷多联产系统的火用效率分别为53.8%和60.9%。相对于各自的分产系统,甲醇电力多联产系统在化工合成反应、弛放气回收、自备电厂单元的节能潜力和效果更佳,相对节能率可达15.0%;而甲烷电力联产系统在合成气调变和净化单元具有更好的节能潜力,相对节能率为14.2%。均存在最佳循环倍率/最佳化动比,实现化工岛和动力岛不可逆损失之和的最小耦合,使醇电联产系统和甲烷电力联产系统的节能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原油储备能力的增加,原油库的生产能耗将进一步增大。对于油库这种由储油罐、输油泵、加热炉等用能单元按照一定拓扑关系连接组成的总能系统,热力学佣分析方法可从能质角度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反映能的真正价值和利用程度。论文首先采用序贯模块法确定油库系统各单元模块的节点参数,然后根据工艺流程的特点,建立了系统佣分析的灰箱模型,给出了正平衡佣效率、佣损系数及反平衡佣效率的计算式。对某油库进行佣分析的应用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加热炉的佣损系数为73.99%,是油库佣损最大的设备;在其各项佣损失中,换热佣损失高达47%。因此,提高油库佣效率的主要途径是改善加热炉换热过程的能级匹配。  相似文献   

14.
由于大倾角坚硬顶板煤层采空区地质条件复杂,漏风规律复杂多变,因而煤自燃危险性较大,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防灭火措施。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确定了凝胶泡沫材料中合适的发泡剂、稳泡剂、胶凝剂、交联剂。通过实验得到凝胶泡沫材料的最佳配方为:发泡剂为月桂酸钠和SDS按2:3比例复配,浓度为0.6%;稳泡剂CMC浓度为0.1%;胶凝剂AM浓度为0.3%;交联剂MBA浓度为0.3%。经过程序升温实验和封堵实验,该凝胶泡沫具有优良的防自燃阻化性能和封堵性能。在东龙煤矿7162工作面采空区灌注凝胶泡沫材料进行防灭火。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凝胶泡沫材料有效抑制了采空区自燃,保证了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非平衡等离子体及发生在内部过程的理论分析,讨论了煤在非平衡等离子体内热解制乙炔的机理,提出了这种复杂的多相反应不象一般的非平衡等离子体反应主要由活性粒子参与,而是通过等离子体中粒子的平动能将煤粒加热,使煤的挥发释放,挥发分进一步与等离子体中的活性粒子发生作用,最后裂解形成乙炔。活性粒子直接与煤粒作用难以发生煤的直接裂解。  相似文献   

16.
采用焓-火用图热力学分析方法对不同高炉渣余热回收模式进行分析,对物理法回收余热生产热水和水蒸气,不同化学反应的化学法回收余热的焓效率和火用效率进行计算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物理法回收余热生产热水和生产蒸气的焓效率相同,都为769%,而火用效率分别为144%,342%;利用化学法回收余热的焓效率高达922%,火用效率为60%左右,二者均高于物理法;利用C-CO2的煤气化反应对高炉渣余热进行回收时,每吨渣可以消耗165kg的CO2,有利于钢铁企业实现节能目标.  相似文献   

17.
根据氧化还原滴定的特殊规律,运用化学反应的计量关系和能斯特公式,给出了氧化还原滴定终点误差的简单计算公式。此式不仅适用于一般的氧化还原滴定终点误差的计算,也适用于两不对称电对的得失电子数及系数都不相等的复杂的氧化还原滴定终点误差的计算。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佣效率的规律及基本要求,提出烧碱蒸发装置三个佣效率公式。同时比较并讨论了不同佣方程对佣效率公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热价值理论主要用于评价能量的有效利用程度.在该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热力学第二定律,推导出了依附于冷体、热体的价值方程.以加热炉钢坯热装和空(煤)气预热的算例为例,计算了两种情况下依附于钢坯和炉气的热价值和价值.结果表明,价值和热价值均随钢坯热装温度、空(煤)气预热温度的提高而提高;依附于炉气的价值在炉内传热良好且烟气入炉温度达到1 700 K甚至更高时高于其热价值,说明此条件下量得到了比热量更好的利用程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氯乙烯合成过程佣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散热佣价换算因子的概念; 导出包括反应佣的佣价计算普遍式及佣经济保温工程计算简便修正公式,以氯乙烯反应器为例进行保温工程计算,并评价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