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镍取代Dawson型多酸多层膜电极的修饰及循环伏安测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电化学生长法在玻碳电极上制备了含取代Dawson型磷钨杂多酸K8P2W17O61(NiOH2)多层膜修饰电极,通过循环伏安法控制制备和检测多层膜的沉积过程,并对其电化学过程进行系统研究实验表明,在酸性缓冲溶液中,多层膜的循环伏安图中出现3对单电子氧化-还原峰,峰电流和扫描速率的平方根成正比,表明电极过程的控制步骤是扩散过程. 该多层膜修饰电极可催化BrO-3和NO-2的电化学还原过程.  相似文献   

2.
通过层层静电自组装法在基底上原位制备了钯取代Keggin型磷钨杂多酸/聚酰胺-胺多层膜修饰电极.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多层膜的组成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杂多酸阴离子和聚酰胺-胺交替组装形成的多层膜生长均匀且表面平整.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多层膜的形成过程及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多层膜在0.4~-0.6V电位范围内出现一对归属于Pd(Ⅱ)/Pd(Ⅰ)的氧化还原峰,该峰随pH值和扫描速率的改变而发生一定程度的形变;在pH=4的缓冲溶液中,多层膜修饰电极的稳定性良好且对BrO3-和H2O2的还原反应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首次用多金属氧酸盐阴离子[NaSb9W21O86]18-(Sb9W21)做修饰剂,通过电化学技术结合层接层自组装方法制得了[(NaSb9W21O8168-)/PAH](PAH:聚烯丙基胺盐酸盐)复合薄膜修饰玻碳电极(GCE),并研究了该电极在酸性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充分保持了Sb9W21的电化学活性;对亚硝酸根和溴酸根的还原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效果.  相似文献   

4.
首次用多金属氧酸盐阴离子[NaSb9W21O86]18-(Sb9W21)做修饰剂,通过电化学技术结合层接层自组装方法制得了[(NaSb9W21O18-86)/ PAH](PAH:聚烯丙基胺盐酸盐)复合薄膜修饰玻碳电极(GCE),并研究了该电极在酸性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充分保持了Sb9W21的电化学活性;对亚硝酸根和溴酸根的还原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效果.  相似文献   

5.
利用LbL自组装技术构建了PAH/(NaP5W30/PAH)n多层膜,并采用IR、UV等方法对多层膜进行了结构表征.在多层膜光照变蓝后,通过UV-Vis和ESR光谱对多层膜的光致变色性能及其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aP5W30在多层膜网络中仍保持Preyssler结构,与聚烯丙基胺盐酸盐(PAH)发生强烈的静电相互...  相似文献   

6.
我们采用层接层自组装技术将多金属氧酸盐H3PW12O40(PW12)和小分子有机染料亚甲基蓝(MB)组装成多层复合膜,并将此复合膜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红外和循环伏安进行表征。紫外可见光谱表明,PW12与MB通过静电吸引,可以很好的自组装成均匀的多层膜,并且比较了复合膜与PW12/MB混合水溶液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高半胱氨酸SAM膜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高半胱氨酸在金电极上形成单分子自组装膜的条件,并利用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谱研究了[Fe(CN)6]^3-/4-在高半胱氨酸SAM膜电极上于不同pH值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循环伏安结果表明,在pH大于高半胱氨酸等电点的溶液中,[Fe(CN)6]^3-/4-在膜电极上的循环伏安曲线峰电流明显降低,峰分离差增大,说明随pH值的增加,[Fe(CN)6]^3-/4-离子对在SAM膜电极上的可逆性变差;交流阻抗图谱显示,由于SAM膜电极表面带负电荷时,[Fe(CN)6]^3-/4-难以靠近电极表面,使其与电极表面的电子交换反应变得困难,在SAM膜电极上的电化学反应电阻Rct明显增加,并且随电解质溶液的pH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8.
自组装巯基环肽单层膜修饰金电极电化学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循环伏安及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巯基环肽自组装单层膜修饰金电极的电化学行为,证明了巯基环肽分子能够在金表面形成一定覆盖度的吸附层,同时考察了金/巯基环肽自组装单层膜电极在不同pH值的KCl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为深入研究巯基环肽的膜结构及性质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利用循环伏安法测试了H+离子和Li+离子在多层电解质膜保护金属锂电极上的还原过程,证实了溶液中的H+离子会发生还原反应,同时研究了碱溶液及锂离子浓度等条件抑制氢离子的还原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电化学方法制备聚L-赖氨酸膜(PLL)修饰的玻碳电极上固定氯过氧化物酶,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修饰一层和两层的CPO修饰电极上均观察到CPO直接可逆的电子传递,其中,修饰两层CPO的电极(CPO/PLL)2/GC的氧化还原峰电流较为明显;氧气饱和的缓冲溶液中的循环伏安曲线显示,(CPO/PLL)2/GC电极上氧的还原峰电流显著增大,且还原峰电位相对于修饰一层CPO的电极正移了150mV,表明修饰两层CPO的电极对氧还原具有更好的电催化效应.(CPO/PLL)2/GC修饰电极应用于原位产生过氧化氢催化苯甲硫醚的反应,得到了目标产物苯甲亚砜,产物的量随电解催化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实验结果为开发环保、绿色的生物酶催化有机合成反应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一取代硅钨杂多酸在酸性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讨论了溶液的pH值对其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用浸渍吸附法制备了题述杂多酸修饰玻碳电极。结果表明,在酸性溶液中,该修饰电极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对NO_2~-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室温下,在Sr(OH)2溶液中采用原电池方法直接制备了高晶态SrMoO4薄膜.通过XRD和SEM技术系统探讨了反应时间、溶液pH值和外加氧化剂等工艺条件对制备的SrMoO4薄膜的结晶性和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化学反应时间、溶液pH值和外加氧化剂对SrMoO4薄膜的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薄膜的结晶性和形貌会改善;在较高的溶液pH值条件下,SrMoO4晶粒沿c轴择优生长;当加入适量的过氧化氢氧化剂时,可加快SrMoO4晶粒的生长,但会产生团聚现象.  相似文献   

13.
基于化学浴沉积法,采用硫酸锌、硫脲、水合肼和氨水混合溶液于适当温度下在玻璃衬底上沉积得到表面均匀的ZnS薄膜.对在不同沉积时间以及退火时间下得到的ZnS薄膜运用X射线衍射法观测其晶型结构,发现较长的沉积时间(5 h)和退火时间(3 h)制得的薄膜结晶度好,且检测出为闪锌矿晶型.并对其透光性能做了检测,发现pH值对透光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电化学及现场紫外可见近红外及现场红外光谱电化学方法对Dawson结构多阴离子簇As2 Mo18O6 -6 2在高氯酸酸化的乙腈溶液中的电还原过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该多阴离子在质子介质中经历四步可逆的两电子还原反应 ,多阴离子簇的还原伴随着产物的质子化 ,质子化的位置在Mo—O—Mo桥键的桥氧上 ,由于质子化诱导极化作用使Mo =O双键还原后吸收峰蓝移且增强  相似文献   

15.
Keggin型铬取代磷钨杂多阴离子在D301R树脂上的吸附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详细研究了Keggin型铬取代杂多阴离子PW 11O 39Cr(III)(H 2O) 4- (PW 11 Cr)在D301R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吸附行为,考察了不同pH和温度对吸附容量和吸附速率的影响,根据测定的吸附动力学曲线和吸附等温线,提出了吸附所遵从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模型,并计算了相应的吸附热力学函数和速率常数。结果表明,在PW 11 Cr稳定存在的pH范围内,PW 11 Cr的吸附量随溶液pH值的升高而增加,随溶液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吸附动力学符合表面过程控制的准二级吸附模型,吸附速率常数k2在298 K时为154×10 -3 g·mg -1·min -1,并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吸附热约为-37 kJ·mol -1,为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16.
IntroductionRecently,a new self- assembly technique has beenintroduced by Decher based on the electrostaticattraction of counter- charged polyelectrolytes[1,2 ] .Through a layer- by- layer ( LBL) adsorptionprocess,two oppositely charged components canbe built up on a substrate to form a nano-composite multilayer film. This techniquesignificantly enriches the methods of thin filmproduction and is promising for variousapplications[3 8] . With more understanding on the self- assemblymechanism,…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恒变形U形腐蚀实验法,研究了1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在Cl—H_2S—NH_3—CN~-—H_2O介质中应力腐蚀(SCC)及其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材料在中性,特别是酸性介质中,易发生SCC,在碱性介质中,未发现SCC,在酸性介质中,Cl~-和H_2S,CN~-起加速SCC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钴、锰掺杂氧化锌薄膜的制备和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00~500℃的衬底温度范围内,用电子束蒸镀法在Si衬底上制备了沿[002]取向的Zn0.80Co0.15Mn0.05O薄膜。这些薄膜都具有室温铁磁性,薄膜磁性随衬底温度的增大,在400℃出现极大值。X射线分析则表明,除200℃制备的薄膜结晶和取向较差外,其它温度的薄膜都沿C轴高度取向,(002)面间距和衍射峰半高宽(FWHM)接近相等。讨论了衬底温度对薄膜晶体结构和磁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系统报道了金属富勒烯Dy@C82固体膜在有机溶剂及水溶液中,以及Dy@C82嵌入DDAB(Didodecyl Dimethyl Ammonium Bromide)中形成的Dy@C82/DDAB膜在水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研究表明,Dy@C82的前三价负离子及一价正离子在水溶液中是稳定的。Dy@C82/DDAB膜在水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类似于溶于有机溶剂中的Dy@C82出现了对称性很好的3对还原峰及1对氧化峰。由于与DDAB的体积较大的阳离子形成离子对,膜中Dy@C82的-1到-3价离子在水溶液中对氧气很稳定。还利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及石英晶体徽天平(EQCM)等技术对膜的性质、表面形貌及反应机理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