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鞅是中国历史上少数能将自己的政治见解付诸于政治实践并取得成功的人之一。经过其变革,秦国的国力日盛,并为其最终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实基础,因此探索商鞅变革成功的原因,对于了解秦国的历史非常重要。此文即以商鞅变法的理论为切入点,尝试阐述其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秦老板孝公,依靠商鞅建立起来的商业模式,使大秦走上了强盛之路。即使后来商鞅被杀,他所建立的模式也难以被取代。一百多年后统一中国的赢政同学,多半也是靠了“商鞅模式”百多年积累的家底。  相似文献   

3.
秦国的强大乃至最终统一中国,武力不是原因,只是秦国国力强大的表现。原因有二:首先秦国在中华民族血缘文明纽带上是属于正统的皇室血脉;其次在礼崩乐坏的战国之际,秦国仍能坚守信仰,以宗教文化指导礼乐文化,这是保持其信念不倒的重要原因。本文从这两个方面去分析,以历史哲学的眼光窥探秦朝大一统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赵光达院士与合作者近期在Phys.Rev.Lett.(98,149103(2007))发表了题为“Chlral Suppression of Scalar Glueball Decay ”的论文,这是赵光达院士领导的学术团队2006年底以来在PRL上发表的第3篇论文。该论文的3位作者中有2位是赵光达院士作为负责人的“QCD与强子物理”国家基金委创新团队成员。粒子物理领域在PRL发表论文极为困难。每期PRL发表的粒子物理方面的论文一般只有2~3篇,而且又绝大多数为大型实验组的实验论文。  相似文献   

5.
义渠都城地望是北方民族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界基于传世文献记载、地理条件分析、遗址参照和出土文物支撑,对其提出诸多观点,但尚未达成一致见解。“宁县焦村乡西沟村”说受到多数学者赞同,却也存在传世文献运用不够严谨等问题。从区域史视角看,与疆域内其他城市的联系、与秦国关系转变导致的疆域变迁都可能影响义渠都城地望。义渠势力兴衰可能导致都城迁徙,前期都城应位于宁县西北,更加接近关中的米桥乡蒙家村,这里或许是后期都城所在。  相似文献   

6.
秦国刍■税制度有4个特点:刍■税是一种实物税制度;刍■税采取定额税征收方式;刍■税以田亩数量为计税依据;刍■税具有严格的征收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7.
春秋战国时期,以大小宗制度为核心的分封制逐步松懈,周天子名存实亡,各诸侯国均打着维护周天子地位的旗号侵扰他国,随着大大小小兼并战争的发起与结束,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称霸一方。这个时期政治风云瞬息万变,军事斗争纷乱扰攘,统一天下成为各诸侯国乃至政治家心中的宿愿,然而,历史最终选择了秦国,这不得不令人深思。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政治、经济、外交包括军事等实力无疑是很重要的,在这些显性因素充分发挥作用时,无一例外地皆离不开人才的支持,虽然各个时代对人才的选拔、任用方式不尽相同,然而,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却是一样的,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是以好客养士而闻名天下的战国四公子,我们似乎忽略了秦国在这方面的独到之处。我们通过秦国好士渊源之长久、众多的谋臣及武士、秦士之来源和秦士何以被重用四个方面来谈秦国独特的养士方式和用士制度。  相似文献   

8.
战国时期各国都在变法,唯有秦国取得最大成功。范文澜认为新制度在秦国得以实施,“因为秦国的腐化势力比较薄弱”。范氏“腐化势力”说的内涵,应指“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势力”。具体表现为守旧的奴隶主阶层相对弱小。世卿世剥制薄弱,宗法关系淡薄,这是由于秦国的婚姻状况所致。  相似文献   

9.
本文回顾了历史上国外对"中国"的三种主要译称,通过翔实的考证及合乎逻辑的推测,对这三种译称的由来进行了诠释,并追寻着中外民族交往及文化交流发展变化的一些轨迹,揭示了中国这个文明古国在古代文明中曾经拥有的辉煌和在近代史上所蒙受的屈辱。  相似文献   

10.
毛遂在平原君那里当了三年食客,才不露,能不显,不惊不乍,不咸不淡,平原君没有正眼瞧过他,国有疑难怎么也想不到问他。秦国围住了邯郸,平原君想从千八百食客里挑选二十个"有勇力文武备具者"到楚国去游说求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商鞅及其学派思想的角度探讨了秦国抑商发展的过程,认为秦国的抑商开始作为重农战政策的必要手段,后逐渐演变为减少商人数量和道德意义上的抑奢,至二期商学派以后始终抑制和打击的是中小专职商人。  相似文献   

12.
李斯临刑前,对儿子发出著名的感叹:现在,就是想再与你牵大黄狗,出上蔡东门捉兔子,又哪里还能做得到呢?李斯本是上蔡小吏,某日见到溷厕和米仓中的老鼠生活不大相同,便有所触,发愿不为厕鼠,力争上游,前往荀子  相似文献   

13.
《少儿科技》2014,(5):46-46
<正>援引文献缪公问蹇叔、百里傒,对曰:"径数国千里而袭人,希有得利者。且人卖郑,庸知我国人不有以我情告郑者乎?不可。"——《史记·秦本纪》解析经典秦穆公在攻打郑国之前,询问蹇叔和百里傒两位老臣的意见,二人一致认为长途奔袭对秦军不利,所以不宜穿越数国去攻打郑国。蹇叔和百里傒还认为,既然有人出卖郑国,就不能排除有人将秦国的实情透露给郑国的可能。秦穆公没有听取建议,后来秦军被晋军阻截,遭遇惨败。  相似文献   

14.
鲁连,又称鲁仲连,是战国后期的儒家名士,齐国稷下学宫的杰出学者。生卒年约为公元前320年到公元前250年。他游走诸侯权门,参与政治,以才华卓越、思辩机敏、办事干练和高风亮节而誉满天下,名传古今,成为那个时代饶有独特风格的儒家高品位人物。鲁仲连自幼才思敏捷,长于辩论,爱好时事却儒雅不俗,具有良好的天资和素质,12岁就有了"千里驹"的雅号,年少时曾从徐劫求学,可能从徐劫那里攻读了"势数"之学。所谓"势数"之学,即关于形势规  相似文献   

15.
让他死是件很简单的事儿当赵迁仅凭其母亲妖冶的姿色和香气袭人的枕头风,不费吹灰之力就搞定了哥哥赵嘉的太子之位,在国王宝座上与郭开之流声色犬马到第七个年头时,叱咤风云的一代名将李牧突然间就死了。  相似文献   

16.
十五六年前,西安市以西安教育学院为基地第一次开展“卫星电视高等师范学历教育”期间,我因为担任《汉语写作》课程,去西安教育学院备课,跟负责这门课的李宗卫先生探讨重点及讲授取舍等事宜,备完课我们聊天,在隔壁备课室有一位老师,听说我从事方言研究,很感兴趣,于是我们聊了起来。他说他叫陈正奇,历史系的,他问我:“申亚民熟不熟?”我说:“亚民是我小学到高中的同学,又是我的表弟。”他说:“我也是高中74级的。”我说:“老兄应当比我大一两岁。”他说:“我属马,54年的。小时候因为身体不好,上学迟了几年。”我说:“你就是老兄了。咱们那一届学生是‘黑线回潮’背景下考上高中的,学习都很好。”我还知道,陈兄是陕西师大历史系77级的学生,我说:“如果我78年高考后填报志愿不填宝鸡师院而是陕西师大的话,肯定有机会跟陈兄同学3年半的。”由于陈兄对我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很认可,彼此都有相见恨晚的感觉。陈兄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真诚,勤奋,谦虚,耿直,干练,豁达。我们的性格很相似,又都是高中同一级,大学77、78级两届学生共同的东西太多了。此后,我就把自己的著作送给陈兄请求指导,见到陈兄的文章一定会认真拜读,石晓博先生(我多年的朋友)拿陈兄的《灞桥赋...  相似文献   

17.
张仪是魏国贵族的后代,战国时代著名的纵横家。公元前328年,张仪开始担任秦国相国,19年间,他迫使魏王献出上郡,拥立秦惠王,瓦解了齐楚联盟,并游说六国依附秦国。他在秦国经常使用的"大棒加胡萝卜"策略,也成了秦国对付六国的利器。张仪和苏秦都是鬼谷子的学生,张仪的学习成效明显比苏秦要  相似文献   

18.
流血的变革     
公元前356年公孙鞅在秦国的变法(即商鞅变法)决不是一般的改革。那是一个列国争霸的年代,落后就要挨打,甚至谁落后,谁就会被侵犯和被兼并。丞相公叔痤一直辅佐魏惠王处理政  相似文献   

19.
这是古代中国空前绝后的一场大战。东西两大强国倾国力于一役,会百万大军于山西长平。战争以赵国战败、数十万降卒被残酷坑杀而告结束,战胜一方秦国付出的代价是死伤过半……40年后,秦王嬴政一统天下,是为始皇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