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育,即审美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学中要进行审美教育并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美育渗透呢? 相似文献
2.
近来偶翻现行中学课本,惊诧地发现所选课文大多是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其中除考虑到语文基础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知识性外,许多课文本身就极具鉴赏价值。语文教学中有着如此丰富的美育内容,这就要求教学者首先必须具有丰富的鉴赏经验,在保证“传道授业解惑”的前提下,调动各种手段利用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那么,怎样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美育能力的培养呢? 相似文献
3.
杨道麟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27-133
语文教学的“施教”能力的研究在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一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语文教育要达到塑造“求真”、“向善”、“崇美”的创造性的人才和“健全的人格”的理想目标,并有效进入“人的发展和完整性建构”的全新境域,就必须而且应当注重语文教学的“施教”能力的研究.语文教学的“施教”能力一般包括语文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语文教学活动的表达能力和语文教学活动的调控能力等三个方面,因而施教者只有在提高语文教学的“施教”能力上下硬功夫,才能成竹在胸,运用自如,并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个又一个充满激情而意味深长的教学意境,从而为构筑特色鲜明的“真善美融合”的语文教育理论大厦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加强学生的语感能力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培养训练学生的语感呢?首先,必须强化大量阅读,让学生自我感知大量的语言,并从中领悟规律,学会运用;其次,必须引导学生把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同对语言的研究结合起来,借助表象,产生联想、想象,把握语言文字,从而培养训练语感;还应注意学生揣摩语言的兴趣,并在方法上给予适当的指导,变生吞活剥的接受语言为融汇贯通地吸收语言。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获得阅读的乐趣是语文教学必须达到的目标之一。近年来,为达这一目标,我做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6.
关于现代语文教学已有众多学者提出了“大语文”的教学观,这对语文教学改革者有着很好的导向作用,它是素质教育的具体落实和真实体现。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思想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学的改革,虽已经过多年的努力,但成效甚少。成人中等教育有生源不够理想,教学时间相对较少等不利因素,却也有很少或基本上不受升学指挥棒影响这一优势。 相似文献
7.
谈语文教学中“说话”能力的训练和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向红 《邢台师范高专学报》2002,17(2):70-71
在我们的教学中往往比较注意知识传递,却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听说能力的培养。本文就说明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以及要求和训练的方法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标的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语文教学不再只是忠实地实施文本计划,被动地传授知识,而是教师、学生共同探索新知的过程,是一种动态的、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必须珍视学生个人的独特感受,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和能力,以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考考试制度的不断改革,英语听力考查成了“焦点”。因为“听”这一环节一直是英语学习者的一大薄弱环节,很多同学能在笔试中考出好成绩,却在听力测试中不能如愿以偿。且英语的口语测试也在苏州被列入考试范围,这必将给考生带来更大的压力,特别是农村中学的学生。于是,如何有针对性、有实效地提高学生的听说水平便成了英语教学中师生共同探讨和研究的课题。但英语听力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长时间逐渐形成培养起来的一种能力。它要求教师自己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听说能力外,还要吃透学生的“心”,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教案,长期地循环往复地逐步调动起学生培养自身英语听说能力的积极性。作为一名农村初中的英语教师,我想谈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工具课,一门基础课,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摇篮,下面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
王富仁是现代文学研究界对基础语文教育理解最为深刻、讨论最为系统的学者之一。他从现代文学传统和个人经验出发,探讨语文课程改革中实现“人”的教育的可行思路。以“教师主体性”为核心,王富仁充分肯定教师对学生的“本真之爱”的意义,在国家主义教育体制中,语文教师可以发挥自身能动性,深入理解文本,主导文学课堂,真正实现文学作品在人的精神塑造和人格形成过程中的效用,并成就教师自身的最高价值。这是五四“立人”传统的延伸,也是知识分子社会责任意识在基础教育领域的拓展。 相似文献
12.
高职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下降,在教学中,我们应结合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笔者在高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对阅读课和口语训练课进行了改革。 相似文献
13.
创新能力是在智力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人的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笔者就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说话”即口语表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范围最广的交际手段,具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必备的素质,现代人才观认为,没有口才便不是完美的,“口才”已列为聘用人才的重要条件。中专学生毕业后大部分踏入社会面临应聘和就业,所以说话能力的培养对于中专学生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为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开展对话式教学成了转变教学方法的主要途径之一。对话式教学,顾名思义,就是要把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在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或者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中完成。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对话式教学往往很难开展下去,或者仅仅是师生问答的形式而流于表面。对启迪学生多角度深层次地思考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很难发挥明显作用。笔者在开展对话式教学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这样那样的困惑。如:学生无话可说,当然就谈不上对话了;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改革以来,各种教育观念学说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众说纷纭,让人眼花缭乱,也使我们基础教育一线的语文教师感到困惑与茫然——传统教学的精华要不要继承?新课程幌子下的一些浮夸、浮躁之风以及形式主义是否可以取缔?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我们认为每一堂课的教学,都要使学生学有所获,力争一课一得。下面就谈一下自己几点浅显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抓好语言学习。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能力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感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可见,语感能力的培养在整个语文教育中的地位。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抓好语言学习。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能力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9.
对培养适应未来教育人才的思考与考察——《语文教学论》课堂教学应注意“六引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来的教育人才应具备怎样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素养 ,怎样才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本文结合《语文教学论》的教学实际 ,就如何引导学生建构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着手,一方面要求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有意学习,并注重培养质疑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