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以二(2—乙基己基)磷酸单—2—乙基己基酯为载体,单丁二酰亚胺为表面活性剂,煤油为膜溶剂,HCI 为膜内相组成的乳状液膜体系,从水样中提取镉考察了各种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并与萃取法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液膜法具有迁移速度快,回收率高等优点,镉的回收率可达96%。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六种冠醚与二-(2-基己基 )磷酸在无机酸介质中对六价铀的协同萃取行为。结果表明,协萃不仅与冠醚环上取代基的性质有关,而且与冠醚的孔穴大小也有关。/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二—(2—乙基己基)磷酸(HDEHP)与三正辛基氧化膦(TOPO)从硫酸盐介质中对钴(Ⅱ)的协同萃取.测得协萃络合物的组成为CoA_2·3HA·TOPO,协萃平衡常数 K_3=10~(0.55).协萃机理可视为CoA_2·3HA与TOPO的加合,对熵效应的测定结果支持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4.
研制了文献上尚未见有报导的顺式—二苦胺基二苯并—18—冠—6.用此生色冠醚在四氢呋喃中作钾的光度测定,0—100微克范围内,△A—[K~ ]作图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反应灵敏度比同类型的4’—苦胺基苯并—15—冠—5测定钾的方法高12倍(Sandell系数为0.028μg/cm~2)。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以聚偏氟乙烯膜为支撑体,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为载体,疏水性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为膜溶剂的支撑液膜体系中Ni(Ⅱ)的传输;考察了影响Ni(Ⅱ)传输的各种因素,并对该体系富集、传输Ni(Ⅱ)的最佳条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当料液相pH值为5.50~6.00,膜相载体浓度为6.50%~7.50%,反萃相H2SO4浓度为3.0 mol/L,迁移时间为150 min时,Ni(Ⅱ)的迁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6.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由1—苯基—3—甲基—4—笨甲酰基吡唑酮—5(HPMBP,HA)与2—乙基已基磷酸单2—乙基己基酯(P507,HL)所构成的AA类协萃体系在硝酸介质中以苯、甲苯、二甲苯、四氯化碳为溶剂时对镨(Ⅲ)、钕(Ⅲ)、铒(Ⅲ)、铥(Ⅲ)协同萃取时的溶剂效应。用斜率法分别测定了在上述四种溶剂中萃合物的组成;计算了萃取平衡常数;并根据正规溶液理论推算出镨、钕、饵,铥萃合物的溶解度参数;以及在不同有机溶剂中计算萃取平衡常数的半经验公式。从半经验公式中计算出的理论值与实验值基本符合,证明正规溶液理论对本体系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放射性同位素~(42)K作示踪,探讨了三种冠醚化合物对小麦幼苗吸收与运转K~+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冠醚化合物的结构不同,三种冠醚化合物对小麦幼苗吸收与运暂K~+均具有程度不同的促进和加速作用,本实验还研究了同位素冠醚—4′—12.5碘—苯并—15—冠—5在小麦体内的吸收与运转。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了二—(2—乙基己基)二硫代磷酸(D_2EHDTPA)在硫酸体系中萃取锌的性能。测定了萃合物的组成,以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探讨了萃合物的成键情况,通过EHMO法计算了D_2EHDTPA和二—(2—乙基己基)磷酸(D_2EHPA)与锌形成的萃合物,以实验及计算数据说明了具有不同键合原子的烷基磷酸萃取剂对锌的萃取能力,得到了与HSAB(硬软酸碱)原理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利用二环己基18冠6(DC18C6)和二(2乙基己基)磷酸(HDEHP)的硝基苯溶液,在硝酸介质中对六价铀的协同萃取行为.通过实验确定了协萃反应方程式,而且测得了在硝酸介质中萃取平衡的表观常数值.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利用二环己基-18-冠-6(DC18C6)和二-(2-乙基己基)磷酸(HDEHP)的硝基苯溶液,在硝酸介质中对六价铀的协同萃取行为,通过实验确定了协萃反应方程式,而且测得了在硝酸介质中萃取平衡的表观常数值。  相似文献   

11.
以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为载体,煤油为膜溶剂,聚偏氟乙烯膜为支撑体,构建了支撑液膜体系。采用响应曲面优化法对影响Cu(II)传输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优化并建立了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同时研究了Cu(II)在该体系中的传输过程,建立了Cu(II)在支撑液膜体系中传输的渗透系数方程。结果表明,建立的二次模型的R2为0.999 6,拟合度良好,具有高度显著性。获得Cu(II)在支撑液膜体系中最佳传输条件为:Cu(II)起始浓度为4.0×10-4 mol/L,迁移时间为120min,载体浓度为7.0%,料液相pH为5.0,在此条件下,Cu(II)的迁移率可达到84.9%,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0.35%。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2—乙基己基磷酸单(2—乙基己基)酯在正己烷和四氯化碳中从硝酸介质中萃取Zn(Ⅱ)的平衡,测定了萃合物组成及萃取反应平衡常数K~M,并对萃取机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以4′—溴乙酰基苯并—15—冠—5为原料,(1)与不同一元或二元羧酸盐反应,合成了七种以酯酮桥链相连的双冠醚(Ⅰ—Ⅶ)和两种取代苯并—15—冠—5单冠醚(Ⅷ—Ⅸ):(2)与邻苯二胺反应,得到一种二氢喹喔啉基取代苯并—15—冠—5(Ⅺ)。在合成双冠醚(Ⅶ)时,首先制得4′、4″一二羧基二笨并—24—冠—8(Ⅻ)。以4′一氨基苯并—15—冠—5为原料,与 2、4—甲苯二异氰酸酯反应,得到 2、4—甲苯并二亚脲基双苯并—15—冠—5(Ⅹ)。  相似文献   

14.
组合膜是由高分子(聚碳酸酯,PC),液晶[N—(4—乙氧基苯亚甲基)—4'—丁(基)苯胺,EBBA]和冠醚组成,作为载体的冠醚在大于T_(KN)(EBBA的晶—向列性液晶相转移温度)时,运载K~+的速率非常大,这是因为在大于T_(KN)时,EBBA流动性大,使之在膜中形成一个连续相,而在小于T_(KN)时,EBBA热分子运动被冻结,运输K~+能力很低,尤其,在膜中冠醚载体形成微观不均一的,相分离的聚集体时,运输K~+能力完全被抑制了。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以聚丙稀为支撑膜、以二(2-乙基已基)磷酸为载体提取稀土的支撑液膜体系,通过实验确定了料液的pH值、载体浓度等与稀土离子渗透系数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动力学方程;并计算了料液-膜测传质边界层的厚度和稀土配合物在膜内的扩散系数.  相似文献   

16.
用南大8号与早熟1号小麦良种作为试验材料,以P~K、P~(Na)离子选择性电极作为主要测试工具,研究了冠醚(苯并-15-冠-5)对小麦离体根,整株小麦幼苗根和切去种子胚乳的小麦幼苗根运转无机金属离子(钾、钠)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冠醚(苯并—15—冠—5)在较低的浓度(1×10~(-3)M)下,对小麦离体根,整株小麦幼苗和切去种子胚乳小麦整株吸收钾离子有促进作用,而对钠离子的吸收无明显的影响。同时又发现冠醚对小麦幼苗的生长有所促进。随着在冠醚溶液里浸渍时间的延长,小麦幼苗在KCl溶液中生长高度、二叶数都有明显的增加。当将小麦幼苗根系浸渍在有色的冠醚[4—二甲氨基苯—1—偶氮(—4—苯并—15—冠—5)]溶液里半小时,在显微镜下,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有色冠醚进入到小麦根系内部。综合上述的实验结果,初步讨沦了冠醚对小麦根系钾离子运转作用的二种可能性:即小麦根系通过冠醚的作用,改变了小麦根细胞膜的结构,增加了透性,促进钾离子的吸收或冠醚在较低浓度下,能提高小麦根系膜ATP酶的活力,从而促进离子在小麦根系运转。  相似文献   

17.
参照文[1]的经验。采用价格低廉的光谱纯碳棒经成型、磨光、处理、烘干后,直接在其表面涂上亚辛基双(4′—苯并—12—冠—4)的PVC膜,制得钠离子选择电极。近年国外虽然报道过用12—冠—4的单冠醚或其它双冠醚作钠离子选择电极的载体,但用亚辛基双(4′—苯并—12—冠—4)制作钠离子选择电极则尚无报道。本文的实验证阴:钠离子浓度在10~(-5)—10~(-1)M范围内,电极有良好的响应性能,检测下限为3.4×10~(-6)M’PH适用范围为4—12,对Li~+、Ca~(2+)、Mg~(2+)、Al~(3+)等离子有较高的选择性。本电极不另需要内参比电极和内参比溶液,具有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和成本低廉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二(2-乙基己基)磷酸萃取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二(2—乙基己基)磷酸(简称P_(204))从硫酸体系中萃取铟。确定了其萃取机理及萃合物组成,并用红外光谱确证。测定出表观萃取平衡常数,并对铟的萃取条件进行筛选。  相似文献   

19.
二(2-乙基己基)磷酸-La(Ⅲ)萃合物溶解度参数的求算韩景田1)柴金岭2)鲁建军2)(1)滨州医学院教务处,256603,山东滨州;2)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250014,济南;第一作者33岁,男,讲师)二(2—乙基己基)磷酸(HDEHP,HA)是用...  相似文献   

20.
用光谱法研究了酮型,烃型和醇型三个系列双(4′—苯并—15—冠—5)与碱金属苦味酸盐在四氢呋喃溶液中的格络作用.△λ_(max)数据表明,这些双(4′—苯并—15—冠—5)与Na~+的络合作用很弱,与相应的单苯并—15—冠—5类似,但对K~+、Rb~+则有较大的络合能力。三个系列双(4′—苯并—15—冠—s)与离子半径较大的碱金属离子络合时,倾向于生成冠醚环与离子化学计量为2:1 的夹心络合物。生成这种2:l络合物的络合能力大小的顺序分别是3>2>1和K~+>Rb~+>CS~+.络合能力小的酮型双(4′—苯并—15—冠—5)(1)与离子半径大大的CS~+并不生成2:1络合物;相反,醇型双(4′—苯并—15—冠—5)(3)则不但容易与K~+、Rb~+,而且还可以与Cs~+生成2:1络合物。在所有考查过的双冠醚中,以3a对KPi的络合能力最大,它在Cr/K~+摩尔比为2:1时就已生成2:1夹心络合物。这可能是由于3a在浓度很小的条件下,分子内的二个羟基之间形成了氢键之故。有多数体况下当双冠醚与较大的碱金属离子相作用时,在较大的Cr/M~+比的范围内,1:1 和2:1两种组成的络合物同时存在于同一体系中.在高Cr/M~+比时,除了生成分子内2:1夹心络合物外,分子间2:1夹心络合物的生成也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