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人工智能技术伦理与法律协同治理的提出,是为了解决人工智能开发应用过程中引发的公平、隐私、安全等问题,是人工智能治理水平改进的重要抓手。基于文献研究和现实观察内容,得出人工智能开发应用有关负面影响涉及伦理问题、社会经济问题、安全问题和群体性负面情绪问题,内部技术原理及外部规范模糊致使出现治理困境。同时,开展比较研究,将欧美等人工智能技术发达国家或组织的治理方法与国内进行比对,得出国内治理路径不同域外,兼顾了效率与安全,并进一步建议我国未来治理聚焦于细化、填充现有法律框架。进一步通过整合协同理论,从目标协同、多元协同、标准协同、方法协同以及利益协同对人工智能伦理与法律协同治理机制展开分析,解释原则得以实现的具体方法,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治理现代化提供理论参考与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的联姻, 拓展了人类行动多维可能性。近年来, 基因编辑、 人工智能等新型科技引发的伦理事件, 将科技伦理治理从幕后推向前台。在系统阐述科技伦理融合与中国科技伦理治理产生的基础上, 分析了科技伦理治理作为一种实践活动, 为何需要实践智慧以及实践智慧如何指导科技伦理治理。研究认为, 现代科技应用要求 “伦理前置”, 实践智慧能处理科技伦理中 “能够命题” 与 “应当命题” 的张力, 持续性平衡预防性和主动性原则, 判断人类福祉和明确科技伦理治理责任。结果表明, 实践智慧通过平衡抽象原则和具体情景、 把握科技应用的伦理边界与防范科技风险, 为科技伦理治理提供具体指导。由于实践智慧并非单一主体的智慧, 而是治理共同体所有智慧的共识, 为此必须建构科技伦理治理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这深刻表明了党要以更高的标准、更柔性的手段来推进社会治理的决心。以人人为主体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蕴含着党百年奋斗的治理经验,超越了共同体的虚假性,是带有共同体本质的特殊共同体。因此,要辨明其科学内涵,抓住其主要特征,构建一核多元、协商共治、人民至上的共同体,可以从强化多元主体有效参与、推动治理重心下移以及综合运用治理手段等方面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4.
以中国73家能源行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组态分析思维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uzzy 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简称FsQCA),基于能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将市场化水平、环境管制、企业规模、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设为前因条件,探讨影响能源企业履责差异的多重复杂因素和复杂因果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能源企业高履责绩效的驱动机制分为外部约束主导型和内部治理主导型2条路径,外部约束主导型包含2条子路径,内部治理主导型是大企业、高盈利和低负债的联动匹配;产生非高履责3种组态的主要原因为企业内部治理差或者外部约束力不强。由此提出政府要加快市场化建设、加强环境规制,企业要践行低碳要求、加强内部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伴随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与创新实践,社会风险治理迎来了重大变革的机遇与挑战,并在人大监督下推动着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要把握人工智能在风险智治过程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升级”、“人工智能+体制转型”、“人工智能+多维视角”、“人工智能+生态优化”等机遇优势,就需通过人大监督手段着力破除人工智能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理念困境、伦理冲突、法律问题、技术更迭、民生矛盾、安全漏洞等问题与挑战,构建人工智能风险智治的思维理念与框架逻辑、打造人工智能风险智治的技术协同与互动融通体系、优化人工智能风险智治的三方博弈均衡机制、完善人工智能风险智治的道德伦理与法治规约,从而加快形成人工智能风险智治的“善治”体系及“善智”能力的“良性互构”,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6.
社会治理现代化需要充分发挥立法的引领、促进和保障作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与立法活动在不同层面上的耦合,为推进科学立法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目前,人工智能辅助立法系统已经开始应用于立法实践并参与社会治理,其具有精准确定社会治理对象、整合多元利益诉求、推进社会科学治理等功能,在发现和分析社会问题,转化和整合社会价值等方面具有独特技术优势。但实践中,该技术的应用仍面临着一系列技术性、规范性及伦理性难题,需要从秉持技术审慎创新的理念、建立数据信息检验机制、提高算法透明性和可解释性、厘定立法者与人工智能的关系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服务于以立法智能化发展助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社会生活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社会治理过程中,人工智能嵌入社会治理主体、行为、能力、效果,实现社会治理协同现代化能力提升与体系转型.但人工智能为社会智力现代化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得传统的治理方式面、技术风险与行政挑战.因此,需通过智能技术与智能人才的统一、技术理性与治理张性的统一、伦理重构与法理纠正的统一等三个方面的路途探索不断改进人工智能与社会治理紧密契合,让科技为人类社会谋福.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法律在现代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不断增强,中国已进入一个通过法律建构社会秩序的时代。但法律治理与社会管理之间存在难以弥合的缝隙,且过多地强调法律治理会出现"法律依赖主义"的困境。因而,新时期社会管理机制应当充分考虑当前社会管理与法律治理之间存在的矛盾,通过调动公民参与社会管理、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以及加强道德约束等途径,使整个社会管理秩序日趋健康、完善。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应用日趋广泛,对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人民生活都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而数据作为驱动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要素,其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目前全球各人工智能大国均在探索人工智能数据法律治理的最佳路径,相关法律规范正密集出台或在积极规划制定中。鉴于此,本文针对目前我国人工智能数据安全与法律治理现状进行分析,探索提出未来人工智能数据安全与法律治理的建议,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非营利组织在经营管理发展上面临许多困境,其中尤以财务资源最为紧迫,例如组织责信困境、财政短缺和资源匮乏困境、成本衡量及控制的困境、商业化与产业化的危机等,从而导致组织发展遭遇不少瓶颈。该文针对非营利组织转型社会企业之多元层面进行探究,以期成就跨域治理之实践。该文以PAM解析非营利组织社会企业化之载体条件、个体认知及群体行为,对应发展阶段与以社会条件为主的载体条件,深入分析非营利组织社会企业化面临的发展挑战,可归纳为五个构面,分别为财务面、消费面、服务面、政策面及管理面,深入探究转型困境并追求跨域治理实践,提出创造社会价值自主财务永续发展创新服务模式政策诱发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制度缺失是影响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参与机会和参与能力的根本性因素。研究发现,社会组织在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制度缺失总体上比较严重。激励扶持制度缺失和监督管理制度缺失均对社会组织的参与机会和参与能力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从激励扶持制度的构成维度来看,对社会组织参与机会影响程度最大的是资源供给制度缺失,对社会组织参与能力影响程度最大的则是培育孵化制度缺失。从监督管理制度的构成维度来看,对社会组织参与机会影响程度最大的是登记制度,对社会组织参与能力影响程度最大的则是监督制度缺失。研究认为,要从根本上走出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制度缺失困境,就必须转变政府部门的治理理念,改变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不断健全和优化社会组织发展的培育扶持制度和监督管理制度,为社会组织有效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2.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引发了诸多伦理风险。本研究基于生态伦理视角,发现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伦理风险主要体现为人机交互不当引发教育系统与技术系统间的伦理失序、教育主体素养不足制约教育可持续发展、责任厘定欠缺加剧合宜化补偿困境、技术标准不完善与人才缺口制约生态利益均衡博弈。据此,本研究从设计生成式智能教育系统的伦理规约准则、促进生成式智能教育高质量发展、架构生成式智能教育体系的责任监管机制、合理构建生成式智能教育利益共同体等方面提出相应伦理风险的纾解策略,以期实现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和谐化推进。  相似文献   

13.
建筑业风险高、事故多,影响行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监理方应充分认识履责意义和行业风险,积极采取有效防范措施规避风险,保障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教师教育课程是教师教育的生命线,为师范生勾勒出职前的专业发展轮廓。在着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之际,教师教育课程质量治理刻不容缓。当下,教师教育课程质量治理业已陷入课程领导的责任意识缺位、课程体系的结构逻辑失序、课程评估的科学理性式微、课程保障的文化氛围沉闷、课程效果的社会反响一般的境地。面对实践困境,教师教育课程质量治理的纾解策略在于:提升教师教育课程专业素养,建构课程领导共同体;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体系,增进课程逻辑关联性;完善教师教育课程评析机制,强化反馈纠偏缜密度;形塑教师教育课程质量文化,提振革新创优精气神;融通多元主体协同培养机制,突破治理生态封闭圈。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法学产生有其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思想背景,这些背景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批判性与革命性。在全球化背景的当下,马克思主义法学暴露出了一系列困境。它揭示了现代法律的“阴谋”,但同样也面临“正义”标准的缺失、全能政府与社会治理之间的抵牾、法律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徘徊不定、法律未来走向的含混与迷茫等困境。针对这些困境,马克思主义法学正在完成由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到建构的马克思主义转变。  相似文献   

16.
百年大变局表征着全球发展和治理中的西方现代性困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案是中国推动并引领全球秩序重构、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的需要,体现了百年大变局背景下中国的使命和担当。中国政府为什么能提出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全面理解这一“中国方案”的重大的历史责任和远大的创新使命,需要整体思考中国共产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案的道路选择、制度优势和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7.
人工智能科技为法律职业带来便捷化的同时亦在影响着业已形成的法律职业生态体系,给法律职业群体带来现实性和可能性困境。从法律职业群体面向来说,应提高法律职业人员综合技能,重视法律职业人文精神塑造,凸显法律思维等。从人工智能管控面向来说,人工智能在法律职业领域的运用应以安全为首要原则,在法律职业领域加强人工智能立法研究,明确人工智能在法律职业领域的法律客体定位,建构以人类权利为中心的人工智能伦理原则,创设在法律职业应用中人工智能类产品登记制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全省公安机关将按照省政府要求和会议总体部署,认真履责,积极配合,切实将深化煤矿整顿关闭专项整治,作为事关全省社会政治稳定的大事,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相似文献   

19.
在未来远程教育中,教师将与人工智能协同并存,在人工智能时代开放大学教师的自主发展面临诸多困境,该文通过分析人工智能在开放大学教师教育领域的应用与研究现状,对人工智能时代开放大学教师在自主发展意识、行业知识、教学反思与创新能力及人机协同教学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困境进行探讨和研究。从而得出结论:在人工智能时代,开放大学教师要在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强化自主发展意识、优化知识结构、促进教师自身教学反思以及掌握人机协作教学方法,通过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远程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0.
实践共同体是个体学习的重要载体。为了解我国英语教师在英语社会语境下英语学术写作社会化经历,笔者对美国某教育学院3名博士在读中国英语教师参与学术写作实践共同体的经历进行了质性个案调查,搜集了多种数据,包括:师生个人访谈、学生焦点小组访谈、课堂观察和学生的写作文稿。多源数据分析表明:这些英语教师有志于完全融入英语学术写作共同体,并且能主动地建构共同体核心成员身份。这一英语写作者身份的建构以他们职业身份、语言身份、家庭身份和文化身份的冲突与协调为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