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大型公用建筑火灾时人员应急疏散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急疏散措施的优劣是评价大型公用建筑安全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大型公用建筑应急疏散措施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参照相关法规及大型公用建筑应急疏散时各指标因素的层次,建立了大型公用建筑应急疏散评价模型。将该模型应用到某高校图书馆的应急疏散评价过程中,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为建筑物火灾人员应急安全疏散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在火灾情况下人员能否及时准确逃生的问题,文章采用人员疏散仿真模拟软件Pathfinder研究了某枢纽在不同火灾场景下应急疏散过程,获得了人员逃生疏散时间,并根据不同的疏散场景优化人员应急疏散路线,最后提出可以依据不同火灾疏散场景智能变换指示方向、显示距离等较多疏散信息的优化指示灯系统,向疏散人群传达应急疏散线路,以提高乘客的疏散效率和减少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3.
基于动态交通分配的路网应急疏散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科学有效的应急疏散策略对提高城市交通应急响应能力、节约救援时间和降低灾害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具有重要的作用。考虑到应急过程的动态特性,采用动态交通分配方法来进行应急疏散。首先,给出模型的约束条件,提出基于疏散时间最短的系统优化动态交通流分配模型。然后运用Pon tryag in最小值定理来获得模型最优解,同时对是否是最优解的充要性给予证明。仿真算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应急疏散模型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指定区域的应急疏散,能较好地用于解决交通应急疏散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了能够科学合理地制订突发事件下旅客安全疏散方案,提出一种航站楼出发厅应急疏散仿真方法。其核心思想是:根据航站楼出发厅实际布局创建应急疏散物理环境,通过研究旅客行为特征确定应急疏散仿真核心参数,并归纳总结旅客正常业务流程和旅客应急疏散业务流程;然后基于社会力学理论,利用Anylogic软件模拟仿真旅客应急疏散方案,计算疏散总时间。以绵阳机场为仿真实例进行实验,发现疏散过程中安全出口及安检出口旅客过度拥挤堵塞,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应急疏散优化方案的服务水平标准级别平均提升了1个级别。  相似文献   

5.
实施科学有效的应急疏散策略对提高城市交通应急响应能力、节约救援时间和降低灾害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具有重要的作用。考虑到应急过程的动态特性,采用动态交通分配方法来进行应急疏散。首先,给出模型的约束条件,提出基于疏散时间最短的系统优化动态交通流分配模型。然后运用Pontryagin最小值定理来获得模型最优解,同时对是否是最优解的充要性给予证明。仿真算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应急疏散模型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指定区域的应急疏散,能较好地用于解决交通应急疏散问题。  相似文献   

6.
路网应急疏散问题建模及其应用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关于路网应急疏散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研究热点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首先描述了路网疏散问题,对路网疏散问题进行分类,总结了疏散过程的4个主要计算过程并给出了路网疏散问题的数学化描述。接着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对数学模型分析方法进行综述,分析了主要数学模型的优缺点。详细描述主要的计算机仿真模型,概括了相关模型的特点和功能。最后对路网应急疏散问题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指出建立综合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的优缺点的新疏散模型方法,同时建立完善的应急辅助决策系统,是应急疏散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在人员密集场所的应急疏散过程中,有秩序、有效率的疏散将成为拯救生命的关键因素。对传统的粒子群算法进行改进,在算法中加入了领导者(即培训过的工作人员)、影响力因子等,并对高密度人员场所撤离疏散过程中的非适应性人群行为进行了仿真实验,重点分析了领导者的分布、数量、影响力因子等因素对整个疏散过程的影响,为人员高密度场所的疏散...  相似文献   

8.
为了能够科学合理地制订突发事件下旅客安全疏散方案,提出一种航站楼出发厅应急疏散仿真方法。核心思想是:根据航站楼出发厅实际布局,创建应急疏散物理环境。通过研究旅客行为特征,确定应急疏散仿真核心参数;并归纳总结旅客正常业务流程和旅客应急疏散业务流程;然后基于社会力学理论,利用Anylogic软件模拟仿真旅客应急疏散方案、计算疏散总时间。以绵阳机场为仿真实例进行实验,发现疏散过程中安全出口及安检出口旅客过度拥挤堵塞;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应急疏散优化方案的服务水平标准级别平均提升了1个级别。  相似文献   

9.
校园安全是社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应急治理的基础性工作,关系到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谐。为了提升高校应急能力,以某高校学生公寓楼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与利用Pathfinder软件模拟的方法,研究出口数量、群组行为、疏散引导、宿舍人数等因素对高校公寓楼疏散过程的影响。通过仿真结果发现:出口数量的增加对提高疏散效率的作用是有限的;群组行为会影响疏散过程;合理的疏散引导可以有效提升疏散过程的安全性;宿舍人数应根据建筑疏散要求、建筑布局和居住成本综合确定。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出口数量和宿舍人数、加强应急宣传教育、设置疏散引导员等建议,为指导高校公寓楼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高层建筑应急疏散问题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疏散仿真是研究应急疏散问题的重要手段.根据Marchant的避难理论,结合实际案例,应用Pathfinder软件模拟人群的应急疏散行为,对高层办公建筑的应急疏散进行整体研究.从仿真模型的疏散模式选择、参数设置及疏散的时序分析入手,对案例大楼的房间疏散、楼层疏散以及整栋楼的疏散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显示建筑内所有人员能在安全时间内成功疏散,最后基于仿真结果对高层建筑的应急疏散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分析影响人员疏散的主要因素开始,然后以合肥市万达城地铁站为研究对象,对它进行实地测量获取相关参数,利用Pathfinder软件进行建模模拟研究,得出人员疏散时间,将可用安全疏散时间与必需安全疏散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目前万达城站的消防设施及布局满足人员安全疏散的要求,但在疏散过程中的易出现疏散"瓶颈"问题,对此提出万达城地铁站应急疏散措施,为万达城地铁站的紧急疏散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吴小飞  崔金东  李旭 《甘肃科技》2013,29(8):4-5,65
建设应急避难疏散场所是国际社会应对突发事件的一项灾民安置措施,同时也是现代化大城市用于民众躲避地震、洪水、火灾、爆炸等重大自然灾害和事故的安全避难场所。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和玉树地震等灾害的灾后避难行动表明,城市必须规划建设避难疏散场所。论文调查了秦皇岛市作为主要应急避难疏散场所的公园绿地的现状,分析了秦皇岛市在应急避难疏散场所规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姜卉  孙庆峰 《科技资讯》2013,(2):215-215
为了改善突发事件对城市影响,减少因疏散方案不完善造成的人员及财产损失,针对现有应急疏散方法,在对其从疏散行为及仿真模型的构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城市应急疏散的需要,提出应急疏散的研究应围绕智能仿真技术展开。  相似文献   

14.
基于应急条件下乘客可能采取的最近疏散行为、退避疏散行为、从众疏散行为、回返疏散行为、均衡疏散行为等5种主要疏散行为对乘客吸引力的动态变化,构建了基于应急信息刺激的乘客疏散行为动态切换的3层模型体系.对不同微观行人仿真模型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构建了融合应急行为决策模型、A*算法、社会力模型的应急疏散联合仿真体系.最后,利用实际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应急疏散调查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了标定,并对仿真效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超市的应急疏散具有路线复杂、人员密度大的特点,是安全应急疏散领域需要解决的核心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基于社会力模型与A星算法建立了人员应急疏散模型,解决了社会力模型存在的人员重叠和非现实轨迹问题,研究表明,区别于SFPE(society of fire protection engineers)模式中的人员重叠现象和Steering模式中的人员绕行现象,所提出的模型符合实际的紧急疏散行为。应用本文模型对某超市3种出口处货架、展示台平面布局进行建模分析,结果表明,货架纵向布局及布置展示台疏散时间都较横向布局短;不同布置主要影响出口区域人员密度,造成疏散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主观影响和客观影响两方面对地铁站火灾应急疏散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综合因子?的概念,将尽可能多的影响因素定量地反映在疏散人员的速度上;最后,构建地铁站建筑结构及人员特性仿真环境,利用Pathfinder仿真软件对综合因素影响下的地铁站火灾应急疏散问题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综合因子?考虑的影响因素越多,仿真疏散过程就会越贴合实际情况,仿真疏散结果也就越具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魏诗雨  刘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33):13942-13948
为改善现有飞机火灾应急疏散研究滑梯处旅客行为分析较少及疏散方案整体性不足等情况,规划出包括舱内狭小空间、应急滑梯以及地面在内的一体化疏散通道。此外引入惶恐系数和集体关系因素对传统社会力模型进行改进,根据问卷调查充分了解人群在机上危险时刻的心理状态从而设置建模参数。用AnyLogic软件对一体化疏散流程进行模拟,分析仿真过程中拥挤点的产生原因及环境影响因素并提出合理方案,从不同风向下应急出口开放数量及人员分拣区位置设置等方面进行优化。所得研究结果完善了机上旅客疏散流程,有利于机场应急预案改进及演练。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社会单位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制定与演练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社会单位依法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与实施演练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系统地列举了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应当包括的主要内容,以及实施灭火和应急疏散应当采取的程序与措施,具体介绍了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制定与演练的方法、步骤及要求等。  相似文献   

19.
世博园客运码头应急疏散通道设计和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群行为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世博园区内水门/轮渡码头陆域人流疏散路径、应急疏散通道设计方法;结合世博园区客运码头人流应急疏散的四种情景分析,找出最不利的应急疏散情况,建立人流疏散仿真分析模型;采用疏散时间作为关键评价指标,码头疏散通道各区域人流平均密度累积值为辅助指标,建立客运码头人流疏散通道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以世博园区客运码头L2/M2为例开展仿真分析,进行人流组织方案的优化与调整.相关研究成果丰富了国内客运码头人流应急疏散组织的研究理论.  相似文献   

20.
从行为建模思想出发,在Tajima格子气模型基础上,考虑不同空间环境下行人的潜意识行为,建立了具有潜意识效应的人群应急疏散格子气模型,用以刻画行人疏散过程中的偏向选择及决策行为。数值模拟研究了大厅内人群疏散的动力学行为,并探讨了潜意识行为作用空间大小、潜意识行为偏向强度、出口宽度、系统大小及人员密度等因素对人群疏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拓展的格子气模型能够真实地再现疏散过程中出现的"成拱"现象;潜意识行为能够有效地提高人群的疏散效率;饱和流量和疏散时间对出口宽度具有确定的标度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