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从不委屈孩子有专家建议:“让孩子从小吃点苦。”为何要无端让孩子吃苦?如今的读书郎还不够苦吗?孩子活一辈子究竟会吃到什么样的苦,谁能估计?我不信这个“邪”,所以,我从不人为地让孩子吃苦。我养孩子的原则是:尽我最大能力让他吃得满意,穿得漂亮,玩得舒心,同时教他好好做人,努力读书。他想吃的东西,只要人能吃,我买得起,就基本答应。一次,儿子想吃路边的羊肉串,他妈说:“那么脏的东西不能吃。”儿子哭了。我就给他买了一串,但告诉他:“这东西虽香,但确实不干净。这次给你尝一下,希望你今后少吃或不吃。”儿子点头允诺。  相似文献   

2.
黄瓜     
我喜欢吃各种蔬菜,特别是黄瓜。妈妈见我喜欢吃,就经常买 。这不,妈妈在切黄瓜,准备炒肉丝。它里面是一层厚厚的肉,中间布满密密麻麻的小白籽。难怪人们不等黄瓜谢花就把它摘下来吃,不就是趁鲜嫩吗?黄瓜炒肉丝上桌了,肉丝又嫩又滑,黄瓜又脆又鲜,我两碗饭一会儿就轻松下肚了。一次,外婆做了两盘凉拌黄瓜,一盘麻辣有味,另一盘甜津津、脆生生的。我边吃边问外婆:“黄瓜是绿色的,为什么叫黄瓜呢?”外婆说:“黄瓜嫩的时候是绿色的,老了皮肤就变黄了,所以叫黄瓜;鲜嫩的黄瓜可以凉拌了吃、炒了吃,还可以生吃,老黄瓜就炖肉吃。”外婆还告诉我,黄瓜是…  相似文献   

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吃”越来越讲究,对营养越来越重视.怎样吃才科学?怎样吃才有益于健康?怎样调配膳食才能供给人体数量充足、比例适当的各种营养素,以维持正常生  相似文献   

4.
编辑朋友: 最近经常在一些报刊上看到劝人多吃粗粮,不要食不厌精的文章。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餐桌上摆满了精米白面、大鱼大肉,确实很少有粗粮的一席之地。偶尔吃点儿粗粮“尝尝鲜”,感觉也不错,多吃就很难下咽了。再说,“多吃”应该是吃多少好呢?是不是多多益善啊?精食难道就没有好处吗?一个关心健康的读者  相似文献   

5.
巴尔扎克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守财奴葛朗台为招待从巴黎来的侄儿,又想省买肉的钱,就叫人去打几只乌鸦做菜,女佣道:“乌鸦是吃死人的。”妙的是这位悭吝鬼的回答:“难道我们就不吃死人了吗?什么叫遗产呢?”葛朗台的回答固然表现了他的狡黠、吝啬和贪婪本性,同时也说明“乌鸦肉不能吃”的观念古今中外是一致的。飞禽大多可作点缀餐桌的美味,独乌鸦不能,中国人历来视乌鸦为不  相似文献   

6.
小雪 《华东科技》2005,(8):12-13
多元化作为企业扩张的一种方式,能让企业拥有在更多市场驰骋的机会。在部分企业面前,多元化就像一块吃不完的馅饼,“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想怎么咬就怎么咬”。做IT的高科企业大炼钢铁、手机业的国际巨头叫卖电视、PC领  相似文献   

7.
幽默地带     
<正> 糟糕的菜客人:服务员!你们做的这个也叫“菜”?简直没法吃!把你们经理叫来! 服务员:对不起,我想经理来了也不会吃。  相似文献   

8.
见面问“吃了没有”,互相问候说成“寒暄”,这些中国的问候语不仅令外国人诧异,就连一些习用已久的汉族人也多不明其所以然。最好的流行的解释是:汉语问候是一种友善信号,是一种礼俗。但这种友善信号是怎么产生的呢?它的社会文化背景又是什么呢?它们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客观存在呢?本文想从古代文献记载的蛛丝马迹中,探求一个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苞米姑娘     
(接上期)天快亮了。“我们什么时候走呀,小坏?”飘飘问。“这个……”老鼠挠了挠耳朵,它觉得自己和小苞米这样说话虽然不太正常却是那么快乐,甚至超过了吃苞米的快乐。有点莫名其妙,但它舍不得飘飘了。“要不,我就带它回家,给我做伴,反正也不占地,一个人住久了还真寂寞。”老鼠想。“好吧,我这就带你回家去。”飘飘听了眼泪都快流出来了,它觉得自己现在是苞米中最快乐的苞米,宇宙中最快乐的尘埃,简直像做梦一样。它激动地一跳,就跳到了老鼠小坏的怀里。“扑通扑通扑通扑通……”这是什么声音?是小坏的心跳声。小坏想不明白它的心为什么忽然…  相似文献   

10.
游乐园     
曹雪芹不仅是文学巨匠,相传他还是个烹调好手。一天,他邀请好友郭敏和叔度到他家做客,笑呵呵地问两人:“你们二位喜欢吃什么菜?” 曹雪芹请客 郭敏张口就说:“你就来个‘身体白又胖,常在泥中藏,浑身是蜂窝,生熟均可尝’吧!” 曹雪芹点了点头,转身又问叔度:“你想吃什么呢?”叔度慢条斯理地说:“听说你做的‘有根没有颈,有气冷冰冰,有翅不能飞,没脚千里行’拿手得很,就把这道菜做一盘让我们尝尝吧。” 曹雪芹连忙说道:“好好好!我照你们说的去做就是了!” 工夫不大,两盘佳肴端上了桌,真是香味四溢,令人垂涎。于是三人围坐桌边,畅饮起…  相似文献   

11.
动物也幽默     
诚实的小老虎一只小老虎慢慢地走了过来,红着脸问小松鼠说,“请问,我可以吃你吗?”小松鼠觉得这个问法蛮好玩的,说:“你是第一次吃动物吗?”小老虎便不好意思了,说:“是的。妈妈不在家了。”“那你以前吃什么呢?”小松鼠又好奇地问道。“……”“什么?说大声点,我听不到。”“吃奶!”说完,小老虎的脸更红了。老鼠吹牛三只老鼠在一起吹牛。甲说:“我每天的夜宵都是吃,几包老鼠药。”乙说:“我每天早上都在老鼠夹子上锻炼身体。”丙叹了口气道:“你们就在这”儿吹吧,我得赶回去了,我床上还:有只猫在等我回去陪它睡觉呢。”小懒人家的狗有个家…  相似文献   

12.
猴子是否会日有所见,夜有所梦?乌鸦除了衔石头填瓶喝水,又有什么新表现?从来只有鸟吃鱼,今日见识鱼吃鸟,新鲜!水獭没有人想得那么笨,大熊学会了打闷棍,还有以扫荡为乐的行军蚁。快看本期“暴走熊王牌组合”精彩报道的动物趣闻吧。  相似文献   

13.
<正>有一种说法,河鲜生吃容易得寄生虫病,而生吃海鲜则不必担心。真是这样吗?有一种流传已久的说法,大家可能都听说过:"不要生吃河鲜,里头有寄生虫;海鲜没什么关系,可以生吃。"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人解释说,海水盐度高(约3.5%),能消毒,所以不长寄生虫——不信你看,吃了淡水里的钉螺会得血吸虫病,啥时候听说吃了海鲜得寄生虫病的?所以啊,海鲜可以生吃。  相似文献   

14.
大人总以为做个小孩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用做,可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我却完全不这么想,做个小孩真不容易。在家里,一有什么错误,大人就唠唠叨叨地骂开了,而大人犯了错误,就互相安慰一下了事,太不公平了!我就常常想,如果这个世界没有大人,会是什么样?早上起床时,如果没有“雷声”,我的惰性将使我可以放慢动作,磨磨蹭蹭上厕所、刷牙、洗脸、吃饭,那我肯定迟到。如果没有大人,就没有老师,那我可不愿意。我只是不要“雷声”,又没说不要知识,老师照样要,但要年轻的幽默的,这样更容易让师生互相了解。中午回家没人煮饭,早上没吃,中午还能不吃?还…  相似文献   

15.
宇航员在太空生活,他们吃些什么东西呢?他们怎么进行娱乐活动呢?小朋友们一定很想知道吧,今天我们就来个太空生活大揭秘。吃什么? 宇航员们在太空中能吃到大部分地面上的美食,像火腿、炒鸡蛋、煎牛排。在飞行前8个月,宇航员们会品尝每一种太空食品,并选定自己想吃的,经太空营养专家审定后,交给食品厂加工、包装和贮存。在航天飞机上,每个宇  相似文献   

16.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两只长尾巴的兔子住在小河边。一天,他们看到河对岸有一片绿油油的青草,就想过河去吃。可自己又不会游泳,怎么办呢?急得他俩在河边走来走去……忽然,他们看到一只大乌龟带着一群小乌龟在水中嬉戏,一个妙计在兔子的脑中闪过,他们商量一下后,就叫住了大乌龟:“龟大妈,听说您的孩子很多,是吗?”大乌龟自豪地说:“是啊,在这条河里,我的孩子数也数不清。”“我们不信,恐怕没有我们的孩子多吧?”一只兔子说道。大乌龟有些吃惊:“没见过你们有孩子呀?有多少啊?”“我们的孩子要是都到河边来呀,怕还挤不下呢!”另…  相似文献   

17.
不用石油不用电,绕着地球不停飞.“吃”定阳光,不管白天黑夜.想飞就飞!  相似文献   

18.
“哞!……”,“哼!……”,“唧唧!……”各种怪叫声从树林里传出来,是牛?是猪?是猴子?走进去看,老天!是恐龙!脑子还清醒,知道一定是假的,可是上来一摸,分明是肉乎乎的。恐龙在叫,在爬,眼睛里还露着凶光,一直要把你看得心慌,快跑!真的是活恐龙! 我敢打赌,世界上没有比这里的恐龙更真的恐龙了,这些恐龙是怎么样被“生”出来的呢?你也想DJY一只吗?那就跟我来吧。  相似文献   

19.
“吃了吗?”在中国,随处都可以听见。它有时是实义的,有时是虚化的,即作为问候用语出现。可是外国学生则不完全明白它的虚化义,因此,他们听到“吃了吗”这样的问话,往往误解为别人要请他们吃饭。然而,当他们知道“吃了吗”可以作问候语时,则又可能不分时间、不分场合、不分对象,见面就把它当专门问候语用,这就可能导致“吃了吗”在外国学生嘴里随意乱用。为了使外国学生更好地掌握和使用这句中国习语,应当帮助他们了解中国的文化习俗,以及这句习语的多项语义功能。“吃了吗?”可以表示问对方吃饭了没有。它是一个省略了主语和宾语的问句。它的主语和宾语虽然都省略了,但是因为表达的是实义,不会引起误解,这种交际是在吃饭时间前  相似文献   

20.
1 学校食堂里,一位女生对另一位女生说:“我还没吃饱,想再吃一点儿。”另一应说:“你要什么?我去买。”前一女生答:“就是那种扇形锐角饼,你帮我再买两块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