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吃蛇的烟蛙     
晓天 《小学科技》2012,(4):12-12
在巴拿马的森林中,生活着一种爱吃蛇的青蛙——烟蛙。烟蛙皮肤呈黄褐色,并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成深褐色,可谓变化多端。  相似文献   

2.
食蛇蛙     
姚畅 《小学科技》2014,(10):16-16
蛇吃蛙,到处可见,不足为奇。但蛙吃蛇,似乎危言耸听,不可思议,但确有此事。这种吃蛇的蛙生活在巴拿马的原始丛林中,能把一条响尾蛇活生生地吞下去,把自己的肚子胀得滚圆。  相似文献   

3.
蓝色箭毒蛙外表冷酷的蓝色箭毒蛙警告着侵略者,它是一个致命威胁,这种青蛙的毒素存储在皮肤之中。钟角蛙原产地是南美洲,具有凶残的本性,它们会侵袭经过的青蛙、蛇和蜥蜴,将它们的尸体大口咀嚼。  相似文献   

4.
《科技知识动漫》2013,(4):50-51
正竹叶青蛇又名青竹蛇,可以说是中国的国粹之一,是一种美丽的毒蛇,全身翠绿,眼睛多数为黄色,瞳孔呈垂直的一条线,有点像猫的眼睛,观赏价值极高。它喜居树上,多夜间活动,捕食鸟、蛙、鼠类,有冬眠习性。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区。  相似文献   

5.
能杀蛇的蛙     
人们知道,青蛙是蛇的食物,但可能不知道,也有能够致蛇于死地的蛙。在我国湖南省的武陵山区,有一种岩棒蛙,个儿大,腿粗,皮上长有肉刺。当遭到蛇的袭击时,岩棒蛙便猛地一跃,用两只前脚死死箍住蛇的要害处——"七寸"部  相似文献   

6.
黄开宁家住海南省琼海市椰子寨,1996年8月的一天,他在槟榔园除草时发现一条受伤的蛇躺在石头上,尾巴上的伤疤留着血渍。黄开宁小心翼翼地伸手去抓,意外发现蛇竟然不咬他,他就带回家,用草药给它包扎伤口。当时这条蛇四两重。如今蛇已经长成了巨蟒,约有4米长,100多斤重。它特别喜欢睡在黄开宁的床上,“它哪里都不睡,就喜欢睡在枕头上,要不就睡在棉被上。”从此黄开宁的床都是蟒蛇睡一边,他自己睡一边。名副其实的“蛇保姆”后来黄开宁结婚有了小孩,他才用笼子把蟒蛇装起来。孩子刚出生几个月就开始接触蛇,坐在蛇背上玩。蟒蛇对孩子也特别友善,…  相似文献   

7.
亚马逊雨林有一种最炫、最酷的两栖动物。它有惊艳的色彩魅力,它有最致命的毒液!它就是赫赫有名的、天使和魔鬼的复合体——箭毒蛙!南美洲的土著把箭在这种蛙背上轻轻一抹,就变成非常可怕的武器了,箭毒蛙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相似文献   

8.
“蛇王”是他的绰号。他是远近闻名的蛇伤专家,曾经救人无数,在当地几乎没他解不了的蛇毒。为了研究蛇药,他把毒蛇当成了宠物,可是那些危险的小家伙并不领情,常常令他险象环生。一天,他路过农贸市场,无意中发现一条怪蛇:长不过1尺,绿身白尾,头呈三角铁状。以前从未见过,经验告诉他,这种蛇是尚未被发现的新物种。他如获至宝,当即从蛇贩手中把它买下。他把这条怪蛇带回了家,还给它起了个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有物种西藏温泉蛇的食性及取食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在西藏温泉蛇的重要栖息地——羊间温泉的实地观察,发现西藏温泉蛇主要以高山蛙、异齿裂腹鱼和高原鳅为食,以活吞为常见。捕食地点以河岸、河流以及湿地为主。栖息地内高山蛙种群数量330只,鱼的种群数量298条。温泉蛇捕食高山蛙的时间大约需要1h,100﹪从头部开始吞食。温泉蛇捕食鱼的最短时间为3min,最长为47min,平均17min。从头部开始吞食的占80﹪,从尾部开始吞食的占20﹪。西藏温泉蛇的数量少,分布地区狭窄。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正在构成对温泉蛇的极大威胁。因此,文章认为开展对温泉蛇保护工作显得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追踪黑曼巴     
<正>"今天是给蛇动手术的日子,'小细'悍匪'吃货'谁先来?""别忙着取外号了,快帮我稳住它!"罗比战战兢兢地将捕蛇夹伸入盛满毒蛇的桶内,双手颤抖着夹起一条看上去好欺负,不,温顺一点的蛇,示意西亚夫妇捏住它的要害。"您是蛇类监测工作的行家里手,捉一条蛇,对您来说就像捏一条蚯蚓吧?"西亚怀疑请来了假专家,试探道。"开啥子玩笑,这可是黑曼巴,非洲最毒、最长、最快的眼镜蛇!要是让它一溜烟跑了,我骑个马也不见得追得回来哟!虽然它总是躲着人类,但要是把它逼到无路  相似文献   

11.
漫游蛇博会     
沈芬 《少儿科技》2013,(2):15-16
蛇是一种怎样的动物?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它呢?你见过白蛇吗?蛇年的一天,我在西湖边见到那条小白蛇。它先在湖里游,后来爬上了岸。它爬得很慢,像是把精力都用在了打量我上。我知道蛇是"近视眼"且看动不看静,于是坐在湖边的椅子上,一动不动地盯着它。我正看得出神,恍惚了一下,小白蛇不见了。我面前竟站着一位皮肤白皙、身穿白裙的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一只古老的蛙化石引起了国内外科学家的广泛关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学者将它命名为“三燕丽蟾”(见封二彩图)。这块完整而精美的标本发现于辽宁省的西部,它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蛙类,生存于距今至少1亿2千万年前的中生代中期,与大大小小的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完整蛙化石十分罕见蛙类化石极其罕见,原因是它们过着水陆两栖的生活,死亡后肉体还没有来得及被沉积的泥沙掩埋就很快腐烂、分解了。同时,蛙类的骨骼细弱,  相似文献   

13.
在几内亚海湾的洛俾岛,每到夜晚,岛上的居民常常用一种叫“库加沙”的蛇来照明。这种蛇体内脂肪特别多。人们抓到这种蛇后,把内脏清除棹,然后晒干,在蛇身中间穿过一条棉芯,点着后就能象蜡烛一样燃烧。它发出的光比一般的油灯还亮,一条蛇通常可点燃三四个晚上。予生  相似文献   

14.
蛙的种类很多,世界上最小蛙是矮蛙,它生长在古巴岛上。最大蛙是1926年在喀麦隆发现的,身长有32厘米,当时人们把它叫做巨蛙。还有一些如北美的牛蛙也是一种极其巨大的蛙,它的身体长20厘米,体重600克。牛蛙的近亲是湖蛙,身长有17厘米,它给人类带来一定的损害,因为它吃鱼卵和小鱼。还有一些不常见的蛙,如雨蛙,夜晚在栖息灌木上,白天在树根附近,分布四川、江西、浙江、广东。浮蛙,别称(尖舌浮蛙),生活在池沼,常浮出水面,分布在我国福建、广东。湍蛙,别称华南湍蛙,生活于山区溪流湍急处,分布于我国福建、江西、浙江等地。虎纹蛙,生活于近山的旷野…  相似文献   

15.
龙卷风、飓风和暴风雪似乎并不足以让我们惊奇,自然的力量时不时地以一些真实而奇怪的气候现象令我们大为震惊。◇鱼雨和蛙雨◇世界各地不断出现有关鱼雨和蛙雨的报道:一些小动物,例如鱼、青蛙和蛇偶尔会出人意料地从空中落下,有时候是在离水域数英里远的地方。在海洋上方急速旋转的海上龙卷风可能会把水以及水里的一些东西带进云层中,强风携带着卷进来的东西长途穿行,然后一股脑儿地将它们倾倒在毫无准备的人或建筑物上。  相似文献   

16.
我家有一只小刺猬非常可爱,全身长满了刺,嘴巴尖尖的,小眼睛乌黑发亮。听爸爸说,小刺猬捕食很奇特,它喜欢吃蛇,看见蛇后缩成一团,装成很害怕的样子,等蛇缠绕在它身上的时候,猛然展开刺将蛇刺死,然后把蛇当成一顿丰盛的大餐,美美地吃起来。  相似文献   

17.
非洲是一个令人神驰遐想的地万,神秘的原始森林里出没着具有绝招的毒虫猛兽,在几内亚湾的一个岛屿上,就有一种全身赤红似火的蛇,它多栖居于河堤的洞穴里,当地黑人叫它“库加沙”。“库加沙”从外形上看,和通常所见蛇的模样并无两样。奇怪的是,它一碰到星星之火,即会熊熊地燃烧起来,往往成为当地引起火灾的“火神菩萨”。这种蛇为什么容易造成如下不  相似文献   

18.
金蛇捕猎     
蛇属爬行动物,它的家族在地球上曾有过最辉煌的历史——它们是最先完全摆脱对水的依赖,真正征服陆地的脊椎动物,也是所有后来出现的陆生脊椎动物,即鸟类和哺乳动物的祖先。在欧洲,蛇象征着健康与吉祥;在我国,有关蛇的神话故事一直流传至今,这其中有一则传说,认为中国人最早的祖先就是蛇的化身。蛇的视力近于零,可是它却能在黑夜里准确地发现并捕获几十米外的田鼠、青蛙和蜥蜴等猎物,这是因为蛇芯(舌头)具有神奇的红外线感知能力,借此蛇便能清楚地“看”到发出热量的猎物。现在我们来制作一条大金蛇,看看它捕捉猎物时的身手如何。  相似文献   

19.
《大自然》2016,(1)
正如果您看过本刊2015年第3期的《蛙的求生秘籍》一文,就会了解到保护色在蛙类艰难求生过程中的重要性。但蛙类可不是仅凭这一招就能立足于"险恶江湖"的,它们还有哪些求生绝招呢?从卵开始,未雨绸缪大部分蛙都把卵都产在水体的中下层,这样很容易被水虿(音:chài)等肉食性水生昆虫或鱼吃掉。但花姬蛙却将卵产在水面上,蛙卵借助水的表面张力铺展并漂浮在水面上,从而有效避免了蛙卵被水底捕食者掠食。这是因为水底捕食者靠近水面时常常也会沦为别  相似文献   

20.
蛇的尾巴有长有短,有粗有细。生活在丛林中的蛇尾巴又细又长,生活在丘陵山区的蛇尾巴相对粗短,生活在荒漠中的蛇尾巴短而钝,穴居的蛇尾巴大都已退化,生活在海洋中的蛇尾巴均呈侧扁状。蛇的尾巴千姿百态,到底都有什么功能呢?运动功能我们知道蛇是从蜥蜴类进化而来的,当它的四肢退化后,蛇尾巴便替代了部分四肢的功能。盲蛇形状如蚯蚓,主要营穴居生活,行动迟缓,尾巴极短已失去存在的意义。蛇在运动时尾巴起平衡身体、协调运动和改变运动方向的作用。纤细的蛇尾巴就像人的手指一样,非常灵活。树栖的绿瘦蛇,尾巴的长度几乎相当于头和躯干的一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