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一种可能: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达成妥协,通过一个决议,授权美国打击伊拉克。第二种可能:美国抛开联合国,自己拉上几个小伙伴就开战了。第三种可能:由伊拉克国内反对派在伊拉克北部库尔德地区打响推翻萨达姆的第一枪,美国打着支持“民主”的旗号逐步介入这场战争。  相似文献   

2.
近来流传的“美利坚帝国论”认为,9.11事件之后,经过阿富汗和伊拉克两次战争,美国已经变成了一个全新的帝国。而我认为这个帝国的存在由来已久,但今天的“美帝国”与历史上的前身有所不同。纵观美国历史,可以认为先后出现了三个帝国。19世纪末,美国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在政治外交领域,“美利坚第一帝国”也与之相伴而生。1945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胜利使美国进入了“第二帝国”时代,它不仅使整个西半球成为了自己的势力范围,更夺取了大英帝国手中的权杖,把几乎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置于其控制之下。而“美利坚第三…  相似文献   

3.
范庆华  倪峰  余万里 《世界知识》2010,(19):34-35,38
<正>美国的对外战略在很长一段时间还是要以应对恐怖主义或伊斯兰极端主义的威胁为重心;美国加大对亚洲的关注并不表示美国的战略重心向亚洲转移。随着最后一批美军作战部队从伊拉克撤出,一场历时七年的伊拉克战争告一段落。伊拉克战争以及接踵而至的金融危机重创了美国的经济实力,削弱了美国的霸权地位,挫伤了美国的民族自信心。随着后伊拉克时代的到来,美  相似文献   

4.
美国为何对手无“缚鸡之力”的伊拉克发动一场战争?在三个所谓“无赖国家”中,美国为何首选伊拉克?  相似文献   

5.
一份面向全世界发行的美国杂志《防务周刊》公开报道了美国国防部对未来战争的预案内容,它涉及到未来几年美国可能遇到的几场战争及美国的作战假想。美军的预案是非常乐观的,认为几乎每场战争都会马到成功。一、波斯湾之战美军是这样预想的:随着1996年左右对伊拉克经济制裁的取消,伊拉克的石油收入大大上升,随后对伊武器禁运取消,使伊拉克军队又很快得到加强。到2000年时,伊拉克已经逐步恢复了元气,再次对科威特及沙特阿拉伯北部地区构成威胁。这次伊拉克吸取了海湾战争的教训,将部队部署在能迅速达成作战目的的地方,首先力图迅速占领  相似文献   

6.
“汇聚成一股颇为壮观的洪流”布什当初就任美国总统时,是“弱势总统”。在9.11恐怖袭击后,布什以“战争总统”“、反恐总统”赢得国内支持,变成“强势总统”。但好景不长,以伊拉克战争为转折点,布什又逐步变成“弱势总统”。伊拉克战争使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对布什政府的政策开始  相似文献   

7.
伊拉克战争结束之后,美国五角大楼便开始对陆军的组织结构进行改革,将陆军作战部队小型化,训练“特种兵”化,反应能力快速化,以适应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转变和美在全球调整军事部署的需要。现役部队弊病不少美国陆军现役部队约有50万人,编制为10个师、4个独立旅和装甲骑兵团,一个特种作战司令部和5个特种作战大队。美军这种主要以师为建制  相似文献   

8.
美国与俄罗斯近年来针对不同对象都展开了大规模的反恐战争。1999年10月,俄罗斯开始第二次车臣战争,意在铲除车臣非法武装,巩固俄罗斯的领土完整。2001年10月,美国为报复9.11恐怖袭击,发动了针对藏身在阿富汗的“基地”组织及其头世界知识2003年第17期目拉登和塔利班及其首领奥马尔的反恐战争。2003年3月,美国又对伊拉克发动战争,旨在推翻萨达姆政权,寻找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如果比较美俄两国发动的反恐战争,可以看出,同样是反恐战,除类似之处外,更有两者间的差异。“貌似”美国发动的阿富汗和伊拉克…  相似文献   

9.
不管海湾战争的结果如何,美军驻海湾部队总指挥诺曼·施瓦茨科普夫上将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风云人物,因为正是他在指挥着“沙漠风暴”军事行动,与伊拉克展开一场前所未有的现代化战争。施瓦茨科普夫1934年8月22日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特伦顿市的一个军人世家。  相似文献   

10.
这里讲的“伊拉克危机”,涵盖了比伊拉克战争更宽广的时段,它既包含战争本身引发的事态,也有战争前后展开的各种角力。伊拉克危机接近尾声,对它的全面评估才刚刚开始。本文提出的问题,旨在为这种全面评估增添一份思考。———题记  相似文献   

11.
《世界知识》2022,(5):12-13
<正>2021年12月,美国宣布正式结束在伊拉克攻打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作战任务。十年前,美国宣布伊拉克战争结束,时任总统奥巴马将美军撤出伊拉克称作“胜利时刻”,声称美国留下了一个不完美但“主权独立、稳定、自力更生”和“拥有民选代议制政府”的国家。而十年后的这一次“撤军”,拜登不仅没有发表胜利演说,还玩了一个“文字游戏”——将剩余驻伊拉克的2500名美军转变为“培训和顾问”角色。  相似文献   

12.
伊拉克战争已经过去整整一年了。在众多有关这场战争的大话题里,我们只想截取一点不太为人所留意的细枝末节,看看这场战争给美国的普通士兵和伊拉克老百姓究竟带来了些什么。当然,作为加害一方的美国士兵和作为受害一方的伊拉克平民,他们的感受有着本质的不同,身历其中的感受千差万别,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无法决定自己在这场战争中的命运。用生命换取的“公民待遇”“绿卡士兵”是美国民众对那些出生在美国以外、已获得绿卡,但还没有获得公民权的新移民士兵的称呼。这些人参军的目的大多是为了尽早正式入籍,获得真正的“公民待遇”,…  相似文献   

13.
“样板性战争”伊拉克危机与中东问题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从美国方面考虑,伊拉克战争首先是一种“样板性战争”,无论对它在阿拉伯地区暂时的盟友(如沙特、科威特、埃及、约旦等)———作为一种示范,还是对它在穆斯林世界的对手(如利比亚、叙利亚、伊朗、苏丹等)———作为一种警告;这场战争同时是对美国政界和金融界中犹太人强大势力的回报,是对以色列国家安全的背书从阿拉伯国家的立场出发,此次危机可能产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令它们不寒而栗,这些国家对此既无奈、又愤懑。美国在毁灭一个阿拉伯政权的同时,却默许以色列的坦克和…  相似文献   

14.
关注美国全球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对美国来说有两件大事:伊拉克战后的治理和美国总统大选,这两件事又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伊拉克战后的治理是对布什政府奉行的新保守主义战略可行性的检验,而总统大选则是美国纳税人对这个战略是否认同的政治投票。2004年的形势进一步表明,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在政治上有所得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拔掉了萨达姆政权这个“钉子户”,为美国进一步控制中东扫清了主要障碍。与阿富汗战争的成果相呼应,美国控制欧亚大陆中部地区和世界战略弧形地带的战略意图得到实质性推进。二是伊拉克战争作为美国新保守主义战略的试验场,实际验证了…  相似文献   

15.
自从机器人在阿富汗反恐战争中大显身手后,美军越来越重视其在战场上的应用。据美军新闻媒体报道,在伊拉克战争中,一种名叫“派克博特”(Packbot)的机器人在建筑物中搜寻隐藏的伊军士兵、清除地雷和诱饵,完成了许多无法用人工替代的任务。  据美国陆军快速装备部队特别项目处的陆军上士提姆·索斯透露,在一次攻打纳杰夫的战斗中,在美军的遥控下,一台“派克博特”进入纳杰夫的伊拉克农业中心大楼,搜寻认为藏在里面的伊军士兵。为了尽快让人道主义救援物资空运到伊拉克,美军第101空降师的工兵们又遥控这种机器人检查伊军遗留在纳杰夫机…  相似文献   

16.
环球舆论     
看不见的『另一场战争』法国《解放报》自从去年12月萨达姆把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赶出巴格达之后,美国就(在英国的支持下)和伊拉克展开了一场“不太激烈的战争”。伊拉克的决定招致了四天的猛烈轰炸,  相似文献   

17.
2003年3月20日,美伊战争全面爆发,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军事、科技实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颠覆了萨达姆政权。5月1日后伊拉克进入战后重建,正如人们战前所料,美国在伊拉克战后重建中面对重重困境,然而萨达姆的被俘并没有使美国摆脱这种困境。美国最终能赢得战争的胜利吗?或许这场非正义的战争根本不存在最终的“赢家”!!  相似文献   

18.
伊拉克战争与美国——钱其琛在外交学院的演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资料本刊资料大概也是去年这个时候,我曾以“9.11之后的美国及中美关系”为题做了一个讲话。很快这一年又过去了,应该说,国际形势又发生了新的复杂的变化,而最重要的令人关注的事件就是伊拉克战争。我今天想谈的题目就是“伊拉克战争和美国”。主要想从更大的国际背景来看这场战争,以及这场战争对美国的战略趋向有什么影响。9.11事件后,美国认为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可以被称为“后后冷战时代”。冷战时期的主要标志是美国和苏联对峙和对抗。苏联解体后,美国不再面临苏联的威胁,这就是“后冷战时期”。现在这个时期的标…  相似文献   

19.
伊拉克当地时间20日5时35分(北京时间20日上午10时35分,美国东部时间19日晚9时35分),美军战机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投下第一枚炸弹,这标志着美国及其盟国酝酿已久的“倒萨战争”正式开始。05∶35美军战机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投下第一枚炸弹,第一轮空袭开始05∶48白宫发言人弗莱舍证实对伊战争已经开始06∶11美军对伊拉克目标发射了第一枚巡航导弹06∶15美国总统布什发表电视讲话06∶32美军战机开始对巴格达进行第二轮空袭06∶40萨达姆长子乌代宣布,伊拉克开始圣战回击美进攻06∶48美军开始对巴格达发动第三轮攻击06∶51美军占用伊拉克电台…  相似文献   

20.
从“临管会”到“正式政府”伊拉克战争后,伊拉克政权形式都处在美英联军“扶持”下的“临时”、“过渡”状态。2003年7月13日,负责伊战后重建事务的美国最高文职行政长官布雷默任命25名伊拉克各派人士,组成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又称临管会。2004年2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派特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