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小刚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1):2717-2719,2732
嘛甸油田高二组油层属于三类油层,油层发育具有层数多、厚度薄、渗透率低和均质性较强的特点。为了探索薄差油层聚驱开发的可行性,形成薄差油层高效开发的配套调整技术,2007年3月选择在喇8-182井区开展聚驱试验。本文详细论述了聚驱阶段注采能力、动用状况和含水变化特点。现场实践表明:三类油层聚驱后注采能力下降,剖面调整好、动用程度提高,能够见到较好增油降水效果。该项试验研究成果为喇嘛甸三类油层大面积聚驱开发提供指导性依据。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长6油层是盆地的主力油层.以盆地东部的甘谷驿油田为例,分析了该油层的沉积微相特征、产量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认为储层的沉积微相控制油井的产量;研究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渗透性好,油井产量高;高产油井在平面上呈条带状分布,与储层的沉积微相展布、渗透率平面展布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基于某一稠油油藏沉积微相分布特征,采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建立渗透率、砂体厚度和砂体几何形态3类多个不同非均质级差条件下的油藏概念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蒸汽驱注采方式间的开发效果。结果表明:同一模型在相同的工作制度下,对于厚度平面非均质性,当注采方式为厚采薄注时开发效果优于厚注薄采;对于砂体渗透率平面非均质性,高采低注的开发效果优于高注低采;对于砂体几何形态,宽采窄注开发效果优于宽注窄采;3类非均质性对蒸汽驱不同注采方式的开发效果影响程度不同,渗透率影响程度最大,厚度次之,几何形态最小。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红山嘴油田红003区白垩系清水河组一段剩余油的分布,在储层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岩心观察,薄片分析,压汞测试,测井资料,对该区的宏观非均质性从层内、层间和平面3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该区属于潮湿气候条件下的冲积扇扇中沉积,可进一步划分为辫状河道、砂坝和溢流沉积。砂层组具有冲积扇洪水期与枯水期交替沉积的特点,各砂层层内渗透率呈复合韵律,层内夹层多,层间非均质性较强;平面上,砂体自西北向东南呈条带状分布,沿物源方向,砂体连通性和物性较好,垂直物源方向的砂体连通性和物性则较差,而横向砂坝的发育和边部砂坝的欠发育,使得砂体厚度向东西方向减薄,具有薄-厚-薄变化特征,平面非均质性强。同时,鉴于纵向上较强的非均质性,给出了采取细分开采,分层注水,以降低层间干扰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冰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8(18):4186-4189
影响以薄差油层为主要开发对象油田开发效果的主要原因是薄差油层动用厚度低。为了改善薄差油层开发效果,在对薄差油层动用厚度低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薄差油层由于岩性、物性差,启动压力梯度大,钻井和完井过程油层受到污染以及受层间干扰影响导致动用厚度低的实际,在薄差油层开发过程中,有针对性的采取钻井、完井过程中实施油层保护措施。提高注入水质、合理组合注水层段、优选增产、增注工艺措施等手段,有效提高了薄差油层的动用厚度,改善了以薄差油层为主要开采对象井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6.
大庆长垣东部挟杨油层为多物漂体系控制的河流-浅水湖泊三角洲沉积,沉积骨架砂体主要为由流河.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平面上多为条带状分布。结合储层沉积特点,根据砂体的成因将其划分为大型河道砂体.小型河道砂体及薄层砂·大型河道砂是沉积的主体.对油层起主要控.4作用,小型河道砂次之。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捌余油分布研究已是油ltl持续生产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7.
水下分流河道单砂体剩余油分布规律与挖潜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依据层次分析法,对升平油田葡萄花油层葡Ⅰ油组水下分流河道单砂体的层次及平面展布形态进行研究,并通过油藏工程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各类单砂体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及相应的挖潜对策。结果表明:研究区单砂体相当于复合河道砂体层次,可分为连片式、交切条带式、孤立条带式3种展布样式,单砂体宽度和厚度逐次降低;砂体越连片,厚度越大,受平面非均质性和沉积韵律影响越严重;砂体越分散,厚度越小,受注采不完善影响越严重;高含水期的剩余油挖潜对策为连片式砂体调整为五点法注采井网,交切条带式调整为枝状分散河道注水、交切区采油的注采井网,孤立条带式调整为点状交错注采井网,同时注水井采用周期注水方式,采油井采取放大生产压差提液,对薄差砂体部位的水井实施酸化改造,油井实施压裂改造。  相似文献   

8.
依据层次分析法,对升平油田葡萄花油层葡Ⅰ油组水下分流河道单砂体的层次及平面展布形态进行研究,并通过油藏工程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各类单砂体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及相应的挖潜对策。结果表明:研究区单砂体相当于复合河道砂体层次,可分为连片式、交切条带式、孤立条带式3种展布样式,单砂体宽度和厚度逐次降低;砂体越连片,厚度越大,受平面非均质性和沉积韵律影响越严重;砂体越分散,厚度越小,受注采不完善影响越严重;高含水期的剩余油挖潜对策为连片式砂体调整为五点法注采井网,交切条带式调整为枝状分散河道注水、交切区采油的注采井网,孤立条带式调整为点状交错注采井网,同时注水井采用周期注水方式,采油井采取放大生产压差提液,对薄差砂体部位的水井实施酸化改造,油井实施压裂改造。  相似文献   

9.
北沟100井区位于下寺湾油田西北部,主要含油层位为三叠系延长组长2油层组,目前有采油井97口。本文以大量的岩心和测井资料为基础,结合现场的试油资料,以沉积学和油气地质学理论为指导,从储层特征、沉积微相和砂体的展布规律以及盖层的分布特征等方面深入分析了研究区长2油层组的成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主力油层长22-2储层岩性主要为灰色细粒长石砂岩,该时期发育的河道砂坝沉积微相为主要的砂体分布区,砂体呈北东南西向条带状展布,油层的分布与砂体的分布基本一致。根据以上的研究成果可以得出研究区油层分布主要受到沉积微相的控制,其次鼻隆带多为油藏富集的区域,以及有效盖层的分布也对油藏的分布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葡南油田葡一组油层属薄差储层,用普通波阻抗反演方法难以解决薄砂体识别精度低的问题。在忠实于原始地震反射的波胆抗反演数据体基础上,针对本区自然电位曲线对砂泥岩识别明显、深侧向电阻率曲线对含油性判别较好的特点,结合构造建模、小层精细划分和对比,利用地质统计和建模技术,采用序贯高斯模拟方法并同位协同波阻杭反演结果进行自然电位和深侧向电阻率体的岩性模拟,建立储层岩性预测模型。模拟结果的地质统计特征与原始数据的统计特征相符,用新完钻的18口井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砂体预测厚度符合率达78%,能够较好地解决油田薄砂体储层横向预测难题。  相似文献   

11.
应用岩心、油田开发区密井网资料,对松辽盆地英台油田白垩系姚家组第二和第三段(萨尔图油层)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并对高频基准面旋回内单砂体的发育特征和空间展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姚家组第二和第三段总体上为一个长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其中包括1.5个中期旋回、10个短期旋回及若干个超短期旋回。单砂体在中期基准面旋回中呈现规律性分布,中期基准面旋回及A/S值的变化控制砂体分布样式。随着中期基准面的上升,A/S值的增大,单砂体平面上由底部连片状到中部宽带状,再变为上部窄条带状,砂体的厚度、宽度变小,连通性变差。中期基准面的旋回控制着河道砂和河口坝砂平面上的迁移。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现油田增储上产及老井挖潜的目标,提升剩余油资源开发潜力,通过岩心、薄片、电镜、物性、模拟方法系统的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姬塬油田铁边城地区长2段主力油层的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显示,长213-2和长213-3小层为主力产油层,平均厚度分别为12.2 m及11.1 m。目的层砂岩储层的孔隙度通常介于12%~18%,渗透率则通常低于8 mD。根据相控原则,建立了主力产层的物理属性模型及流体模型;进而,开展了剩余油分布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基于实测产水及产油量约束的历史生产曲线拟合,获得了剩余油的纵横向分布结果。研究显示,剩余油分布受砂体边界、物性差异及注采关系的影响。剩余油整体上成片分布;但是,受油藏物性差异的影响,注水多呈不均匀受效,因而造成局部剩余油富集。剩余油主要分布在砂体边界处,这些区域无井网控制,因而水驱程度低,剩余油分布较多。受长期注采的影响,井间会形成高渗区,这些其余类似高速通道,会发生快速水淹,其周边则形成剩余油滞留区。可见,剩余油富集明显受微相、物性、注水及井网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对临二断块馆三段储层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平面上该河道砂体厚度横向变化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分布相对均质,其分布受沉积微相控制;垂向上,孔隙度高且变化较小,变异系数也较小,渗透率略呈正韵律,渗透率单层突进系数、变异系数、渗透率级差相对较小。心滩坝与河道充填储层非均质性属中等,是油田开发最有利的油层;河道边缘储层非均质性较强,是油田开发中较差的油层。河流相相变快是造成平面非均质性的重要因素;不同沉积方式决定了不同微相的层内非均质性;不同时期发育的河道砂体在较短距离内相互叠置,是造成层间非均质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南中块西部聚驱后注入方式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中块西部于2004年7月份开始注聚,到2009年底该区块聚合物驱开发结束时,聚驱阶段提高采收率为11.6个百分点,采出程度只有50.34%,地下仍有近一半的储量没有开采出来。从喇嘛甸油田一类油层直接转入后续水驱区块效果看,无效循环严重,采收率提高幅度只有3.61个百分点。为最大限度地改善区块开发效果,在砂体精细解剖基础上,结合注聚后期剩余油分布特点,开展聚驱后注入方式研究。  相似文献   

15.
根据岩心、粒度分析、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曲线、试油及矿化度分析等资料,分析研究Muglad盆地南部Aradeiba组低阻油层的地质成因。其形成受沉积、成岩、成藏等多种作用的综合影响。泥质沉积背景下,粘土矿物附加导电性、复杂的孔隙结构是形成Aradeiba组低阻油层的岩石物理成因。Aradeiba组主要砂体类型为三角洲前缘砂体,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横向相变快,油气规模小、高度低,而远砂坝、席状砂砂体厚度薄,砂泥互层沉积,整体泥质含量高,均易于形成低阻油层。Aradeiba组砂岩属于早成岩阶段B期,溶蚀作用、石英次生加大等,使得孔隙结构复杂,并且所含粘土矿物以蒙脱石等附加导电型的粘土矿物等为主,低阻油层发育。反向断块构造幅度低、成藏高度小,岩性或成岩圈闭范围局限,成藏复杂,多套油水层发育,形成低阻油层。  相似文献   

16.
通过油气势能汇聚脊和条带状砂体分布预测,分别建立了大面积连续分布和条带状分布砂体油气运移路径的预测方法,并将其分别应用于吐哈盆地台南凹陷二叠系下梧桐沟组大面积连续分布砂体和渤海湾盆地留楚地区东二段条带状砂体油运移路径的预测,其结果是台南二叠系下梧桐沟组大面积连续分布砂体中发育从北至南6条油运移路径,留楚地区东二段条带状砂体发育从北至南3条油运移路径,台南凹陷二叠系下梧桐沟组已发现的油均分布在从北至南6条油运移路径上,留楚地区东二段已发现的油均分布在从北至南3条油运移路径上,油分布与油运移路径有着较好的吻合关系。  相似文献   

17.
根据岩心、粒度分析、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曲线、试油及矿化度分析等资料,分析研究Muglad盆地Aradeiba组低阻油层的地质成因。其形成受沉积、成岩、成藏等多种作用的综合影响。泥质沉积背景下,黏土矿物附加导电性、复杂的孔隙结构是形成Aradeiba组低阻油层的岩石物理成因。Aradeiba组主要砂体类型为三角洲前缘砂体,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横向相变快,油气规模小、高度低,而远砂坝、席状砂砂体厚度薄,砂泥互层沉积,整体泥质含量高,均易于形成低阻油层。Aradeiba组砂岩属于早成岩阶段B期,溶蚀作用、石英次生加大等,使得孔隙结构复杂,并且所含黏土矿物以蒙脱石等附加导电型的黏土矿物等为主,低阻油层发育。反向断块构造幅度低、成藏高度小,岩性或成岩圈闭范围局限,成藏复杂,多套油水层发育,形成低阻油层。  相似文献   

18.
喇萨杏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剩余油高度分散,厚油层基本上层层见水,但是未水洗厚度比例仍占25%,剩余储量主要集中在河道砂储层,占水驱剩余地质储量的70%。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典型的河道砂体,主要分布在大庆喇嘛甸至杏树岗的非主力油层。以喇萨杏油田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利用密闭取芯检查井、油水井分层测试、测井水淹层解释及生产动态等资料,采用密闭取芯检查井资料分析法、油藏工程方法、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物理模拟、综合分析法等方法,研究了喇萨杏油田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剩余油形成机理及剩余油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剩余油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19.
河流相储层剩余油成因类型及分布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鄂尔多斯樊家川油田为例,通过综合分析开发地质、生产动态资料,研究了河流相储层剩余油成因类型及分布模式.河流相储层剩余油可细分为13种成因类型,其中井网未控制型、注采不完善型、层间干扰型、呈片分布差油层型、微正向构造控制型剩余油是注水开发后期主要挖潜的对象.在纵向上,剩余油分别呈分散相、片状、集合块状连续层状分布于单砂体不同部位,在渗透性差异较大的不同砂体之间由于层间干扰形成层间干扰型剩余油;在平面上,河道砂主体侧缘主要为决口扇或溢岸成因的薄层近未水淹剩余油层和上倾尖灭型剩余油.而在河流相复合砂体的任何部位,都可能存在被漏掉的微砂体、微构造型、外延断棱型剩余油.  相似文献   

20.
薄层低品位油藏的油层厚度比较薄、埋藏比较深、渗透率比较低、储量丰度低、开采难度大。通过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薄层低品位油藏的孔隙结构特征、两相渗流规律、启动压力梯度和岩石压缩性的变化规律,重点分析了不同渗透率毛管压力曲线的变化、不同渗透率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变化规律、启动压力梯度对储层物性的影响、流动系数之间的关系、围压与渗透率之间的变化规律等。结果表明,薄层低品位油藏的孔隙结构及渗流特征与中高渗油藏有很大不同,启动压力梯度和压力敏感性影响很大,必须选择合理的注采压差和注采井距,建立有效的驱替压差,才能克服启动压力梯度和压力敏感性的不利影响,改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