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根据沿海城市特殊的地质条件,通过地下水对混凝土侵蚀机理的分析,从设计方面提出地下水对排水管道及构筑物的侵蚀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磷酸基地质聚合物可作为放射性废物固化材料,其抗侵蚀性直接影响固化体的稳定性。通过抗压强度测试、形貌观察、孔结构测定和离子浓度测试研究了磷酸基地质聚合物在去离子水、模拟地下水和质量分数3%Na2SO4溶液(简称为3%NS)中的抗侵蚀性能。结果表明:经介质侵蚀后,试样抗压强度有不同程度的损失,但仍在65 MPa以上,且28 d抗侵蚀系数分别为0. 92,0. 86和0. 84;侵蚀28 d,磷酸基地质聚合物表面出现不同程度的侵蚀痕迹,试样孔隙率(压汞法)有所增加,但均小于2%,其侵蚀作用的相对大小为:3%NS模拟地下水去离子水;各侵蚀周期下3种介质中磷酸基地质聚合物网络形成离子Al/Si/P中P溶出浓度最高,侵蚀介质对P的溶出有较大影响,P在去离子水中28 d累积溶出量分别为模拟地下水的47. 06%和3%NS的21. 77%。磷酸基地质聚合物具有较好的抗侵蚀性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天津地铁1号线工程混凝土为研究对象,对混凝土的侵蚀环境及耐久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然后,进一步对地下水腐蚀性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地铁工程混凝土耐侵蚀进行评价与建议。这对于天津地铁建设中防腐设计和施工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位于盐渍土分布区的青海某高速公路,由于建设过程中的不当措施,引起了服务区地下水位大幅度抬高,致使服务区基础严重侵蚀而不能正常使用。本文以该工程为例,介绍了该服务区概况和基础侵蚀情况,分析了服务区基础侵蚀的原因,采用了在服务区场地布设排水盲沟的处理措施,将地下水导出,抑制了侵蚀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灌区水工混凝土建筑物受硫酸盐侵蚀破坏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对甘肃景电工程和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等大型提灌工程混凝土建筑物附近地下水的分析和研究,发现硫酸盐是此类混凝土建筑物侵蚀破坏的主要介质,地下水中的硫酸盐与混凝土内部的一些不稳定或亚稳定的物质发生反应,产生体积膨胀是导致混凝土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宜春岩溶区位于萍乡-乐平岩溶发育带上,岩溶地层发育,以岩溶地下水为主要水源。为合理地开发利用岩溶地下水,分析了研究区岩溶地下水分布特征、补径排特征、化学特征、动态特征、储水构造、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等。结果表明,宜春地区岩溶含水岩组富水性有丰富、较丰富、中等三种类型,岩溶地下水化学类型以HCO_3-Ca型为主,流量动态曲线以多峰型、单峰型为主。岩溶地下水储集受地层岩性、地貌、构造等因素影响,构造是主导因素,地下水主要储藏于背斜储水构造、向斜储水构造和断裂储水构造。区内地下水开发需因地制宜,分宜(操场、高岚)侵蚀堆积平原区隐伏岩溶含水层多,储水条件好,可直接引流扩泉或井采;中南部多为溶丘谷地、洼地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以引水、扩泉、截流为主,井采为次。墨山-田心侵蚀堆积平原区是岩溶塌陷地质灾害的易发和高发区,应限制性开发隐伏岩溶地下水。  相似文献   

7.
针对沿海潮汐区及地下水交界处典型的干湿循环硫酸盐环境,开展不同周期下高延性水泥基材料(ECC)单轴拉伸试验,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其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未受蚀ECC的拉伸应变硬化特征明显,但侵蚀后的拉伸曲线应力抖动次数大幅减少;受蚀ECC抗拉强度是侵蚀前的1.35~1.79倍,随侵蚀周期先增后降,而极限拉应变的发展规律则相反;在150 d内,硫酸盐侵蚀对ECC弹性模量的影响不明显.受蚀前,聚乙烯醇(PVA)纤维的完整表观解释了ECC的低强度和高延性;侵蚀早期,钙矾石逐渐生成并不断填充孔隙和微裂纹;侵蚀后期,石膏逐渐成为重要的侵蚀因素;大量存在的PVA纤维有效缓解了侵蚀损伤,在研究的龄期范围内未见材料明显劣化.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湘中下石炭统梓门桥组透石膏沉积环境研究、构造的研究,认为其成因受沉积环境、地下水的侵蚀、淋滤、后期构造破坏等因素的影响,在煤田勘探中对石膏矿床的分析和评价的同时注重对透石膏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应用基于物理概念的水文/侵蚀数值模型InHM,成功模拟了夏威夷群岛中Kaho’olawe岛100年的地貌演变过程.受计算机运算能力所限,全岛被分为84个小流域分别进行模拟.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植被覆盖率的变化进而地表/近地表土壤的水力参数变化来体现.结果表明,InHM能够有效模拟区域尺度上的长时段地表侵蚀过程,在给定降雨过程的条件下,土壤水力参数、地表坡度、植被情况是影响地表产流与侵蚀过程的主要因素.敏感性分析表明,降雨数据时间步长、土壤水力参数对长时段地表径流和侵蚀有显著影响,而初始地下水位和地下水压强分布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水力驱动作用下的地貌演变数值模拟Ⅰ.模型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个复杂的严格基于物理概念的水文/侵蚀数值模型InHM (Integrated Hydrology Model)的模型结构和控制方程,InHM通过求解水流在地表和空隙介质中的偏微分流动方程,而不是应用经验/半经验公式或回归关系,来模拟水文响应,模拟的水文响应结果被用来驱动一个泥沙搬运算法,InHM考虑的水文响应过程包括蒸发蒸腾、入渗、地表产流、地下水运动(饱和/非饱和)、地表水运动等,InHM考虑的地表侵蚀过程包括由于雨滴溅击和地表水流引起的泥沙颗粒侵蚀、搬运和沉积。  相似文献   

11.
以湖南某铜冶炼企业硫化砷渣为研究对象,基于对其物理、化学及工艺矿物学基本特性进行分析,研究模拟堆存、静态侵蚀及半动态侵蚀环境下硫化砷渣的长期稳定性及潜在环境风险。研究结果表明:模拟堆存前后硫化砷渣中As浸出质量浓度由1 712 mg/L上升至9 956 mg/L,Cd质量浓度由12.38 mg/L上升至56.90 mg/L,而Cu,Pb和Zn浸出质量浓度始终低于标准限值;模拟堆存前后硫化砷渣的潜在生态风险等级均为严重风险,且各金属元素中对于潜在生态风险贡献最大的金属为As;在静态侵蚀环境中,硫化砷渣中各元素呈现两段式浸出特征,前期释放速率较快,之后释放速率逐渐减缓并最终趋于平缓;静态侵蚀过程金属释放主要是通过表面吸附物质的解吸、溶解实现;As在中性地下水环境、模拟强酸雨环境中的浸出行为符合双常数模型,在模拟弱酸雨、填埋场环境中符合Elovich方程,说明硫化砷渣在环境中发生了较复杂的表面反应;半动态侵蚀过程中As2O3逐渐溶解,且硫化砷中硫被氧化产生了单质硫;渣表面的絮状团聚减少,但仍附有大量细颗粒,表明有新产物生成;硫化砷渣中As浸出在中性地下水环境中受扩散及界面化学反应过程的混合控...  相似文献   

12.
以高填方地区厂房基础的地基处理为例,按当地的施工条件,采用洛阳铲桩作为CFG桩的成桩方法对地基进行了处理,通过理论计算与工后的实践表明,该方法处理该地基是行之有效的,但处理后要杜绝地下水对下卧层的侵蚀,以免引起地基的附加沉降,导致处理失效.  相似文献   

13.
硫酸盐侵蚀是影响地下工程混凝土耐久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对混凝土危害性最大的一种环境腐蚀效应.结合新疆克州夏特水电站地下水硫酸根离子超标,具有强腐蚀性的特点,以当地水泥厂生产的水泥和本地骨料为基础,通过采用普通水泥掺入一定比例的粉煤灰、比选外加剂、严格控制水灰比等工艺措施,按工程设计要求配制混凝土试件,应用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的试验方法,设计单位开展了普通硅酸盐水泥代替抗硫酸盐水泥的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耐久性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整胶凝材料和混凝土配合比等措施,普通水泥配制的混凝土能满足设计抗硫酸盐性能的要求,根据施工预算分析,有望较大幅度节约工程建设投资.  相似文献   

14.
美东地区的罗德河流域遭受着严重的酸沉降侵蚀.在酸性条件下,铝从土壤中大量溶解并迁移到水环境中.地表水中升高的铝浓度对鱼类产生毒害,监测地表水和土壤水中的铝形态及浓度变化已成为问题的关键.本文报导了用化学平衡模式计算法分析美东地区罗德河流域地下水中的铝形态分布,获得了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开封城墙砖泛碱的机理及其对结构的破坏,以仿制试块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研究.为此,首先进行回弹实验分析开封城墙砖现有强度,然后制备仿制试块;根据开封地下水成分配制高浓度溶液,浸入仿制试块进行快速盐侵蚀实验;对盐蚀后的试块进行抗压强度实验,取压碎试块中心样品进行扫描电镜实验.实验表明:城墙砖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为10.3...  相似文献   

16.
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的建筑,由于受地下水的侵蚀和渗透作用,其混凝土防水效能,直接影响着建筑结构的安全使用功能、耐久性和整个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为了提高混凝土的防水效能、耐久性等技术性能,除了现场规范施工外,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对提高混凝土的防水效能尤为重要。本文就防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种类繁多,其成因多种多样。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就是地下水和地表水的侵蚀造成的路基沉陷坍塌,这不仅降低了路基和路面的承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路面使用寿命、降低了路基的稳定性。本文分析了路基路面排水系统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总结了路基路面排水系统施工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一般都注意到滑坡作为地质或地貌现象,是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结果,即它是由于堆积或侵蚀,或由于地下水的润滑,使边坡失稳,加之一定的诱发因素而发生的。在A.E.沙伊德格尔教授(Scheidegger)领导下,维也纳技术大学利用重复测量的方法,研究滑坡与构造应力场的关系。对奥地利喀斯台河谷的滑坡进行的缓慢滑动位移测量(1932年  相似文献   

19.
张永军 《甘肃科技》2010,26(13):46-49
甘肃省地质遗迹资源丰富,许多地质遗迹独具特色。近年来,部分地质遗迹资源已被开发利用,成为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亮点。通过对各类地质遗迹资源的调查分析,各类地质遗迹的形成背景具有明显的差异。典型地层剖面受控于沉积环境和构造活动;古生物化石主要受当时古生物群落和沉积环境的控制;地质地貌景观的形成则取决于气候带、地质构造作用、岩性等因素;温泉等水体景观受岩浆活动的影响;湖泊等景观主要受外动力地质作用、地形地貌及地下水条件的控制;河流地貌通常是地质构造和水流侵蚀共同作用的结果;气候是湿地形成的主导因素;地质灾害遗迹的影响因素十分复杂,其主导因素主要有地震、地下水等条件。  相似文献   

20.
江河崩岸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江河崩岸的发生机理,以长江中下游及其他河流典型崩岸实例为依据,分析了江河崩岸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崩岸的作用,并针对崩岸类型分析了崩岸的关键性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岸坡土体物质组成及分布和岸坡局部地形是崩岸形成的主要内在因素,水流冲刷和地下水渗流是崩岸形成的主要外部动力因素;各因素对崩岸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侵蚀破坏、渗流破坏、重力破坏及突加荷载或边界条件破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