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种常用城市供热方式的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城市中常用的供热方式为集中供热、区域锅炉房集中供热、分户供热等三种方式。本文以单位蒸发量所服务的供热面积及所需供热设备为依据,对三种常用供热方式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城市供热应大力发展集中供热;区域锅炉房集中供热的主要发展方向是燃气锅炉;户式供热应在缺少集中热源的情况下采用。 相似文献
2.
城市集中供热是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的重要措施。本文结合城市集中供热遥测系统的研制,讨论了通过有线和无线通讯网络,对供热站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3.
王丽艳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5):174-175
就供热系统大流量运行方式的形成及其对系统水力工况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指出了各种大流量运行方式的优缺点,进而提出供热系统大流量运行方式是一种落后的、不经济的运行方式,应该逐渐摒弃。 相似文献
4.
袁觅康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0):78-79
为进一步发展城市供热事业,除了要加快企业内部改革外,还需政府在政策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一是要引进多元化投资主体,二是出台新的定价政策,三是制定合理的社会保障政策,四是推广节能建材的政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建设,大型的商业综合体不断涌现,对集中供热制冷的方式选择是开发和运营的重点.目前集中供热制冷的方式很多,但是系统的费用分析和安全可靠性综合比较涉及的并不多,该文针对目前主要的几种形式,对投资费用、运行费用和安全可靠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供热管网是集中供热系统中工程量最大、投资最多、施工任务最重、综合影响因素最多的一个环节,选择合理的敷设方式对管网设计及节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管网的不同敷设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并计算不同方式敷设方式的管道热损失。 相似文献
7.
8.
本文从能热转换、热量输配、热量散发三个环节分析并论述了城市供热工作中有关能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并就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率提出了较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探讨目前城市供热的发展方针一以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为主导的多种方式相结合的供暖方式。分析供热系统中能源消耗的几个控制方向,最大程度地发掘供热系统中的节能潜力,以便对供热系统的设计、运行、管理给出重要的指导意见,在我国严峻的能源形势下,以求相对缓解能源紧缺对供热事业引起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300MW等级供热机组给水泵的配置方式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对于大型供热式机组,采用电动给水泵优于汽动给水泵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综述热水管道传统敷设方式现状,对管廊热水管道的现行敷设方式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依据热水管道有补偿直埋敷设向无补偿冷安装直埋敷设的研究进展,提出管廊热水管道无补偿架空敷设方式,取消补偿器的设置,增加管网运行安全性与可靠性.分析管廊热水管道无补偿架空敷设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管廊热水管道无补偿敷设的理论与工程设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混水直连供热系统动态水力计算模型,分析3种基本混水方式在特定的供热调节方式下的适用条件.通过理论分析及实例分析可知:混水直连供热系统在选用混水方式时,不能仅以设计工况为依据来选择,还要根据选用的具体供热调节方式来进行动态的综合分析和选用.当采用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时,依据设计工况选择的3种混水连接方式,混水泵置于二次网供水管时在整个运行调节过程中都适用,而混水泵置于二次网回水管及旁通管时需考虑运行工况来综合确定. 相似文献
13.
马亚俊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12):193-196
分析了为什么在供热、空调系统中必须使用定压差技术,在不同条件下定压方式各有特点,揭示了定压技术的应用原则及设备选型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对水击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要想预防水击,研究和设计人员应对其认真分析,仔细计算,同时操作人员也要懂水击产生的原因及预防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回顾近年来我国城市供热管道爆炸的典型案例,从热负荷计算不准确、管道连接混乱、乱用阀门及补偿器、管道中发生水机现象、管道埋深没达到最小覆土深度、管道超年超年限使用、管道保温层受损、自然灾害导致爆管,总共8个方面分析了供热管道爆炸的根源。结合现行的行业标准及现场实际经验,从开发商精选设计院和施工单位、设计人员避免设计不足、采购人员合理选择设备、施工人员规范施工、供热部门强化运行操作和管理,总共5个方面提出预防供城市供热管道爆炸措施,得出一切城市供热管道爆炸都可以预防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新型太阳能制冷与供热联合循环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比较了目前国内外现有的两种太阳能制冷与供热的联合循环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太阳能制冷与供热的联合循环方式,计算结果结果表明,采用该新型太阳能制冷与供热联合循环方式,在中等太阳辐射强度(19MJ/m^2.day)条件下即可实现制冷与供热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17.
居住建筑供热采暖方式是我国实现资源节约型社会,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以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内外在供热采暖、能源、环境等方面的指标体系,根据我国供热采暖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全生命周期的供热采暖方式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8.
19.
论城市供热管网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供热管网的合理的布局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本文首先对我国城市供热管网的特点与常用设计技术进行了探讨,指出在供热管网的设计和运行中,应从热网优化的具体要求出发。同时从7个方面来阐述如何搞好城市的供热管网优化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水力工况失调的原因,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采用平均流量调节法,对外网水力工况进行逐一水平调节,基本改善了供热温度不均的问题,并提出了外网调节中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