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多单体固相接枝聚丙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马来酸酐和苯乙烯两种单体,通过固相法对聚丙烯进行接枝改性,制备了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和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苯乙烯(PP-g-MAH/St),并通过红外谱图进行表征.用化学滴定法测定了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用熔体流动速率测试仪测定了接枝产物流动性能,用偏光显微镜观察了接枝产物结晶特点.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对接枝率和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共单体(St比例为25%)使得接枝率提高近1倍,接枝效率提高1.5倍,适宜的引发剂浓度为6%,共单体加入量为12%时,接枝率能达到2.2%,反应时间90 m in后接枝率几乎不变.  相似文献   

2.
以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己烷(DHBP)为引发剂,采用多官能团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对市售聚丙烯(PP)进行接枝,同时加入支化促进剂二硫化四丁基秋兰姆(TBTDS)以提高接枝效率,成功制备了具有高熔体强度的聚丙烯,并进行了配方优化.测定了接枝产物的熔体流动速率(MFR)及采用公式法计算熔体强度(MS).通过红外光谱(IR)对所得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的分子结构分析表明,单体已接枝在PP主链上;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分析(TG)等方法分析了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的热稳定性,接枝产物的熔融温度没有显著变化,耐热温度有所上升.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等力学性能测试表明接枝产物的力学性能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聚丙烯(PP)因其优良性能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但同时也有着韧性差,熔体强度低等缺点。而高熔体强度聚丙烯(HMSPP)是一种具有较高熔体强度、较好熔体弹性的聚丙烯树脂,它的发现拓展了聚丙烯在物理发泡、挤出涂布及热成型等领域的应用,多年来一直是聚烯烃研究工作的重点。本文以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己烷(DHBP)为引发剂,采用多官能团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对市售聚丙烯(PP)进行接枝,同时加入支化促进剂二硫化四丁基秋兰姆(TBTDS)以提高接枝效率,成功制备了具有高熔体强度的聚丙烯并进行了配方优化。本文测定了接枝产物的熔体流动速率(MFR)及采用公式法计算熔体强度(MS)。通过红外光谱(IR)对所得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的分子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单体已接枝在PP主链上,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分析(TG)方法,对所得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的热性能进行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接枝产物的熔融温度没有显著变化,耐热温度有所上升。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等力学性能的测定结果表明接枝产物的力学性能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用转矩流变仪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和粉末聚丙烯(PP)的熔融接枝反应。研究表明:采用粉末PP有利于吸收液态接枝单体,使各组分均匀分散在PP基体中,从而使GMA的接枝效率显著提高。加入第2单体苯乙烯(St)可有效控制PP降解,促进GMA接枝。通过对苯乙烯用量、引发剂用量、温度等影响接枝反应因素的系统研究,确定了优化的熔融接枝反应工艺条件为:在100 g PP粉末中,加入St和GMA各12 g,过氧化二异丙苯DCP 1.4 g,反应温度170℃时,GMA的接枝效率最高,可以达到94.0%,接枝率达11.3%,此时接枝产物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也最小。  相似文献   

5.
以醋酸纤维素(CA)为基体树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马来酸酐(MAH)为接枝单体,在双螺杆挤出机中于175~200℃进行熔融接枝.以红外光谱表征法确定了接枝反应的发生,研究了引发剂、接枝单体用量对接枝反应的影响,并研究了接枝单体及其用量对接枝CA材料热稳定性能、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发剂DCP添加量为0.4%时接枝率最高;随着MAH添加量的增加,接枝率随之增加;CA-g-MAH较纯CA的热稳定性有所提高,熔体黏度下降,熔体流动速率提高.  相似文献   

6.
聚丙烯固相接枝马来酸酐和苯乙烯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过氧化苯甲酰作引发剂,二甲苯作界面活性剂,通过固相接枝马来酸酐和苯乙烯对等规聚丙烯进行改性。研究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和单体比例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裂解气象色谱-质谱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双单体(马来酸酐和苯乙烯)接枝聚丙烯得到的枝枝共聚物其接枝率要明显于聚丙烯单接马来酸酐。  相似文献   

7.
刘俊保  吴毅  李淑萍 《甘肃科技》2010,26(18):25-26
以聚丙烯树脂T30S评定其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依据JJF 1059-1999对熔体流动速率测试过程中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分析和评定。该测量过程中所产生的不确定度主要由测量重复性和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所决定。聚丙烯树脂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36g/10min。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聚氯乙烯—聚乙烯醋酸乙烯酯(VC—EVA)接枝共聚物,碳酸钙/低聚合度聚丙烯(CaCO_3/LMPP)的填充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进行了考察。其结果表明:LMPP在流动过程中具有增润和增塑作用,使在流动过程中体系的粘度降低。减少或消除熔体破裂现象,以及高剪切速率下的振荡现象,但当加入一些聚乙烯时,由于它在体系中混容性差,使得流动不稳定,促使熔体破裂现象加剧。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的成核剂对聚丙烯结晶行为的影响,探讨了不同结晶形态对聚丙烯的力学性能、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成核聚丙烯其性能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10.
HDPE/硅油自润滑光缆保护套的研制(I)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固相接枝技术,以硅油对HDPE进行润滑改性,用红外光谱对接枝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硅油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物熔体流动速率及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制作光纤保护套管专用料的配比。  相似文献   

11.
机械力引发官能化POE及其增韧尼龙66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在熔融挤出过程中提高双螺杆挤出机螺杆转速的方法,研究了机械力引发马来酸酐(MAH)熔融接枝弹性体POE的接枝反应:化学滴定法和红外光谱法分析的结果表明,随着螺杆转速的增加,接枝产物的接枝率出现先下降后增大的变化趋势,接枝产物的熔体流动速率(MFR)在螺杆转速≥400r/min时出现显著增大,随着接枝反应温度的增加,产物接枝率和熔体流动速率均明显增大;一定条件下,可控制制得具有较高接枝率(接枝率≥0.39%)、较好熔体流动速率(MFR=0.05~0.4g/min)和较低凝胶质量分数(≤0.3%)的接枝产物(POE-g-MAH)。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和试样断面SEM分析结果表明,此接枝产物POE-g-MAil对尼龙66具有良好的增韧作用,可使PA66/POE-g-MAH共混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达到原未改性材料的12倍左右。  相似文献   

12.
采用在熔融挤出过程中提高双螺杆挤出机螺杆转速的高剪切应力诱导引发方法和采用添加引发剂与提高螺杆转速的应力诱导复合引发方法,研究了乙丙橡胶(EPR)与马来酸酐(MAH)的官能化反应;采用化学分析、熔体流动速率测定、FT—IR、SEM观测和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考察了官能化产物(EPR-g-MAH)性能及其对PA66/EPR-g-MAH共混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转速和官能化反应温度对产物的接枝(嵌段)率和熔体流动速率具有重要影响;与热引发方法相比较,270℃条件下螺杆转速由80r/min提高至800r/min时,产物的接枝(嵌段)率由0.26%提高至0.47%;与引发剂引发方法相比较,产物熔体流动速率由每10min约0.07g提高至1.80g,抑制或避免了官能化过程中的交联副反应;所得产物的接枝(嵌段)率和熔体流动速率易于控制,对于PA66的增韧作用,存在最佳接枝(嵌段)率(约0.66%)和最佳熔体流动速率(每10min约2.0g)。  相似文献   

13.
PP固相接枝及其结晶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系统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与聚丙烯的固相接枝反应,探讨了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接枝反应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表征了PP-g-GMA,并用WAXD,结晶速率仪等研究了接枝物的结晶性能。  相似文献   

14.
用光学解偏振法研究了聚丙烯及聚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及蒙脱土均对聚丙烯的结晶有促进作用,但后者对聚丙烯结晶的影响,既能充当成核剂,也会阻碍分子链的运动;当马来酸酐接枝物聚丙烯质量分数为13%,蒙脱土质量分数为5%时结晶速率最快。这与用偏光显微镜测定蒙脱土对晶体的径向生长速率的影响一致。  相似文献   

15.
采用过氧化苯甲酰作引发剂,二甲苯作界面活性剂,通过固相接枝马来酸酐和苯乙烯对等规聚丙烯进行改性.研究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和单体比例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裂解气象色谱-质谱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双单体(马来酸酐和苯乙烯)接枝聚丙烯得到的接枝共聚物其接枝率要明显高于聚丙烯单接马来酸酐.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反应型双螺杆挤出机和熔融接枝技术制备了可反应性相容剂HDPE-g-ITA和HDPE-g-(ITA co-St),借助气相色谱和热重分析技术,确定了熔融接枝工艺和工艺参数。应用红外光谱分析了接枝物的化学结构,证明熔融接枝过程中部分羧基脱水生成酸酐;接枝率和熔体流动速率测定结果表明,衣康酸(ITA)的接枝能力较马来酸酐(MAH)强,引入第二单体苯乙烯(St)对提高ITA的接枝率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用固相接枝法制备聚丙烯接枝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分析讨论反应时间、温度、BPO浓度、单体浓度等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差式扫描量热仪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8.
采用带有热台的显微镜研究了200℃下聚丙烯树脂熔体沿玻璃纤维(束)的流动过程。实验结果表明:高黏的聚丙烯熔体能够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沿纤维束间的微观缝隙自发地流动,并且缝隙的间距越小,树脂的流动速率就越快;树脂熔体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缓慢自发流动以后会加速流动。通过测试交叉纤维间熔体的间距,间接计算了聚丙烯树脂在该状态下自发流动的临界毛细管直径和自发流动的最低压力。  相似文献   

19.
丙烯酸固相接枝聚丙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利用固相接枝共聚的方法,制备聚丙烯接枝丙烯酸(PP-g-AA)共聚物。讨论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界面剂等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丙烯固相接枝丙烯酸容易实现,接枝率可达5.8%,接枝物用红外光谱进行表征。PP-g-AA可明显改善PP-CaCO3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及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不同的成核剂对聚丙烯结晶行为的影响,探讨了不同结晶形态对聚丙烯的力学性能、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成核聚丙烯其性能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