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美国的农业研究服务中心的实验室里培育了一种特种鸡,它们的基因里含有一种“locomotive”。令人惊异的是,这种locomotive是由某种弱化的鸟类白血病毒的基因所构成的。白血病毒实际上是一种还原病毒.一旦进入细胞,这种病毒会释放一种使RNA转变成DNA的酶。此时,DNA会寻觅细胞基因并将其整合,而后产生出新的病毒粒子。研究人员再将这种还原病毒  相似文献   

2.
极端耐辐射球菌sbcD基因(dr1921)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沂淮  马辰宇  田兵  林军  华跃进 《科学通报》2007,52(17):2036-2042
在真核生物中, Mre11-Rad50-Nbs1 (MRN)复合体处于DNA修复和细胞周期调控的关键位置. 当DNA双链断裂损伤诱导后, MRN复合体可快速与损伤部位结合, 参与起始的DNA末端的处理. 在MRN复合体中, 任何一个亚基的基因突变都会引起生物体对DNA损伤超敏感、基因组不稳定、端粒缩短和减数分裂异常. MR蛋白在进化上高度保守. Mre11和Rad50在细菌中的直系同源物分别是SbcD和SbcC. 极端抗辐射的耐辐射球菌能修复大量的DNA双链断裂. 其SbcD和SbcC蛋白分别由Dr1921和Dr1922基因编码. 本研究应用定点反向插入突变的技术, 构建了SbcD基因突变株. 发现突变株对电离辐射、紫外线、过氧化氢和丝裂霉素C等DNA损伤诱变试剂敏感. 同时还发现, drSbcD蛋白, 无论是在细胞正常生长状态下, 还是在DNA修复过程中, 特别是对6000Gy电离辐射所产生的DNA双链断裂的修复有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 drSbcD蛋白在DNA双链断裂修复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吕幼仪 《科学通报》1994,39(10):947-947
测定被调控蛋白保护的DNA顺序是阐明基因调控机制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为此,通常先将被保护的DNA片段克隆到合适的质粒上,再用化学法测定被调控蛋白保护的DNA序列.但此法操作步骤繁多,又要求多量的DNA,测定的灵敏度也较低.我们设计了“足迹测序”法,它能直接、快速测定已克隆的被蛋白保护的DNA序列.已用此法测定了和结瘤调控蛋白专一性结合的DNA序列.  相似文献   

4.
将中国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驴白细胞弱毒疫苗及其亲本株的gag基因通过同源重组插入到痘苗病毒天坛株的TK区, 经蓝白斑筛选获得重组痘苗病毒rvv-DLVgag和rvv-LNgag. Western blot检测可知重组痘苗病毒能够有效表达完整的EIAV Gag蛋白. 使用本实验室构建的表达EIAV DLV和LN Gag蛋白的DNA载体单独或与表达相应蛋白的重组痘苗病毒联合免疫小鼠, 结果表明各免疫组小鼠体内均产生了针对EIAV的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 统计学分析显示, 联合免疫组与单独免疫组相比, 诱导的特异性结合抗体滴度无显著性变化, 而淋巴细胞增殖应答和CTL水平则显著增强, CTL杀伤率最高可达31%, DLV Gag蛋白与LN Gag蛋白诱导的免疫应答强度无显著性差异. 研究结果有助于阐明我国按照传统路线研制成功的EIAV弱毒疫苗的免疫机制, 并为EIAV基因工程疫苗的开发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奚正德  马宝骊 《自然杂志》1997,19(5):255-260
1997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已由瑞典卡罗林医学研究院向全世界宣布,授予美国生物学家斯坦利·普鲁辛纳(S.B.Prusiner)教授,以表彰他在退行性脑病的蛋白颗粒(毒朊)研究方面的贡献.普鲁辛纳开创性地发现了一种全新的致病因子类型,并阐明了其作用模型的原理.他发现克罗伊茨费尔特-雅各布病和羊瘙痒病均可通过一种感染因子传染,但感染因子中没有找到像细菌、病毒等其他类型病原体具有的遗传物质(DNA或RNA),随后提出了单一蛋白质可能是感染因子,并将这一蛋白质命名为毒朊(prion),意为蛋白源性感染颗粒.为了解释包括人在内的所有哺乳动物正常细胞都存在其编码基因,研究者假设毒朊存在有两种构型,空间变构是其致病的机制.分析总结人类家族性疾病,认为致病性毒朊可以通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且具有感染性特征.蛋白质变构致病假说的提出并不断得到实验的验证,使经典认为相对独立的遗传性和传染性得到了有机的统一.这一开拓性工作使人们首次意识到除了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外,变异蛋白质亦可传播疾病;同时为现代医学了解和掌握与痴呆有关的其他疾病(例如阿尔茨海默氏病)的生物学机制提供了基础,并为今后的药物开发和新的治疗方法的研究奠定了基石.本文将介绍蛋白质致病因子—毒朊的发现研究过程.值得提到的是  相似文献   

6.
周岩 《科学通报》1993,38(2):169-169
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产物Fos蛋白是细胞核内的磷酸蛋白,它可同DNA结合生成DNA结合蛋白复合物。现已知多种刺激可引起c-fos基因和Fos蛋白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相关核团内表达。许多研究者认为,Fos蛋白可能作为一种核内“第三信使”分子,通过调节特异靶基因的表达而把细胞外刺激和长时程的细胞功能改变联系起来。本工作应用转移电泳吸印(northern blot)杂交和免疫细胞化学(immunocytochemistry,ICC)的方法观察了电针刺激对原癌基因c-fos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郭丽英  朱洪  周元聪 《科学通报》1998,43(16):1742-1746
用江浙蝮蛇毒中分离纯化复到的具有高神经生长因子活力的蛋白-神经生长因子样蛋白水解酶免疫家名义,得到抗血清。  相似文献   

8.
DNA改组(DNA shuffling)是一种高通量的突变、筛选技术,自1994年提出以来,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其在DNA、酶和药物蛋白等的改造上都有突出的表现.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是一种细小病毒,由于其无致病性和能有效呈递基因而成为一种非常理想的基因表达载体.但是AAV筛除存在一些不足,如对某些重要靶细胞感染效率不高、存在机体的免疫反应等限制了其临床研究的进展.应用DNA改组技术对AAV的衣壳蛋白进行定向进化,有望解决这些问题.本文重点综述DNA改组在AAV衣壳定向进化上的技术发展和应用,并结合本课题组在AAV衣壳DNA改组上的研究工作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9.
潘素晶  徐增辉  张悦  钱其军 《科学通报》2013,58(5-6):411-418
DNA改组(DNA shuffling)是一种高通量的突变、筛选技术, 自1994年提出以来, 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 其在DNA、酶和药物蛋白等的改造上都有突出的表现. 腺相关病毒(adeno- associated virus, AAV)是一种细小病毒, 由于其无致病性和能有效呈递基因而成为一种非常理想的基因表达载体. 但是AAV筛除存在一些不足, 如对某些重要靶细胞感染效率不高、存在机体的免疫反应等限制了其临床研究的进展. 应用DNA 改组技术对AAV的衣壳蛋白进行定向进化, 有望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重点综述DNA改组在AAV衣壳定向进化上的技术发展和应用, 并结合本课题组在AAV衣壳DNA改组上的研究工作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0.
施玉樑 《科学通报》1990,35(24):1902-1902
梭状肉毒芽孢杆菌产生的毒蛋白——肉毒杆菌毒素(BoTX),是世界上已知最强的毒物,在脊椎动物BoTX干扰乙酰胆碱从运动神经末梢的释放,从而引起与呼吸有关的肌群麻痹,导致动物死亡。已有资料表明,多数脊椎动物如鱼类、两栖动物、乌龟、鸟类和哺乳动物对BoTX都有很高的感受性。来源于植物的三萜化合物——川楝素是另一类突触前阻遏剂,它  相似文献   

11.
<正>美国研究人员最近声称,他们生产出了全世界第一个素食奶酪(而不是奶酪替代品)。令人更不可思议的是,在素食奶酪制作过程中竟然掺杂了人类的DNA。研究人员将酵母与天然牛奶蛋白基因序列相融合,就形成了适合素食主义者吃的"全"牛奶蛋白。另外,由于奶酪蛋白中相关的DNA大多来自人类基因组,这就意味着若食用这种奶酪时,人们出现过敏反应的机会将减少。研究人员开心地表  相似文献   

12.
基于经遗传修饰的极端抗辐射细菌——耐辐射球菌, 构建了一个实时全细胞生物传感器, 以检测高放射性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和遗传毒物. 把加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连接到耐辐射球菌中一个可受DNA损伤诱导调控的关键基因——recA基因的启动子后, 所得到的融合DNA片段(PrecA-egfp)由质粒携带转化入耐辐射球菌R1菌株, 从而最终获得了生物传感器菌株DRG300. 这个改造过的菌株可以在recA基因启动子的引发下表达eGFP荧光蛋白, 从而发出荧光. 根据耐辐射球菌活细胞中荧光强度和eGFP蛋白表达量之间的相关性, 我们发现在DRG300菌株中荧光的产生量同DNA损伤因子(如 g射线和丝裂霉素C)之间有很显著的剂量相关性. 同以前报道的全细胞传感器相比, 本研究构建的这个重组菌株同时具有广阔的剂量探测范围和较高的灵敏度. 研究结果表明, DRG300可作为一个潜在全细胞生物传感器, 基于此构建的检测系统, 可以用来实时监测环境中放射性和毒性污染物所造成的生物学危害.  相似文献   

13.
抗人体艾滋病毒的核糖体失活蛋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核糖体失活蛋白是一类作用于真核细胞核糖体,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毒蛋白。近年来,发现核糖体失活蛋白能抑制急性感染的T细胞和慢性感染的单核巨噬细胞中HIV的复制和增殖,其作用方式独特,不产生耐药性。至少已知8种核糖体失活蛋白有抗HIV的作用。这些核糖体失活蛋白的序列有一定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14.
拟南芥根特异表达转录因子AtMYB305的鉴定及功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栋  李利红  陈志玲  夏桂先 《科学通报》2001,46(21):1804-1808
AtMYB305是拟南芥MYB基因家族的成员之一,对其蛋白结构和DNA结合活性进行了分析鉴定,并对其表达特征和细胞内功能作了初步分析。AtMYB305含R2和R3的两个重复序列及MYB蛋白特有的其他氨基酸组成,凝胶阻滞实验证明,GST-AtMYB305融合蛋白能与含有MYB识别位点(TAACTG)的DNA片段发生特异结合。在裂殖酵母中过量表达AtMYB305蛋白产生单核长细胞,其染色体异常凝缩,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AtMYB305基因在拟南芥的根器官中特异表达。  相似文献   

15.
冉诗勇  王晓玲  付文博  王渭池  李明 《科学通报》2007,52(14):1615-1619
利用磁镊装置研究了纯化组蛋白对单根DNA的凝聚. 当组蛋白浓度从0.002 mmol/L提高到0.2 mmol/L时, DNA的凝聚速率迅速提高, 大于0.2 mmol/L时, 基本达到饱和. 组蛋白在低浓度时, DNA的凝聚曲线呈指数下降形状, 而在高浓度时, 则转化为S形状. 组蛋白在结合DNA过程中的协同被用来解释这种转变. 低浓度时组蛋白在DNA上随机结合, 而在高浓度时, 由于已结合上的蛋白对DNA产生的形变会帮助蛋白结合, 这种协同作用导致了S形状的产生. 在较大的力的作用下, DNA/组蛋白复合体的解离曲线呈阶跃形, 台阶的高度约60 nm. 同时DNA/组蛋白复合体的拉伸曲线相变平台较DNA的相变平台低, 说明组蛋白并不能从DNA上完全解离.  相似文献   

16.
HMG (high mobility group)蛋白质是真核细胞核内一类含量丰富的非组蛋白, 它们在染色质的结构与功能及基因表达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 应用凝胶电泳阻滞法和体外核小体重组技术, 分析了HMG1/2和HMG14/17与人ε-珠蛋白基因启动子(ε-promoter,-177 ~ + 1 bp) DNA的结合模式. 实验结果表明, HMG1/2能与ε-珠蛋白基因启动子DNA相结合, 而HMG14/17不能与它结合. 将ε-珠蛋白基因启动子DNA在体外组装成核小体后, HMG1/2则不能与组装成核小体的ε-珠蛋白基因启动子 DNA结合, 而HMG14/17却能与之结合. 结果提示, 当 ε-珠蛋白基因启动子DNA处于不同的状态时, 它所结合的HMG蛋白是不同的, 推测它们可能就是通过这种选择性的结合模式而积极参与了人体 ε-珠蛋白基因的表达调控.  相似文献   

17.
几个免疫相关的丝氨酸蛋白水解酶的神经生长因子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江浙蝮蛇毒中分离纯化得到的具有高神经生长因子活力的蛋白———神经生长因子样蛋白水解酶免疫家兔 ,得到抗血清 .初步分离抗体并以此抗体为配基制备了亲和柱 .江浙蝮蛇粗毒经过该亲和柱分离并进一步经FPLCMonoQ柱层析得到几个不同组分 ,其中含量较高的组分Ⅱ和组分Ⅲ分别被纯化 .组分Ⅱ ,组分Ⅲ与神经生长因子样蛋白水解酶的N端序列均与蛇毒中的丝氨酸蛋白水解酶高度同源 ,而且三者均具有不同高低的蛋白水解酶活力 .但是 ,它们的NGF活性却不同 ,其中神经生长因子样蛋白水解酶的NGF活力与NGF相当 ,而组分Ⅱ也略有NGF活力 ,组分Ⅲ则完全不具有NGF活力  相似文献   

18.
侯春晖  黄建  张树冰  钱若兰 《科学通报》2002,47(14):1079-1082
HMG(hihg mobility group)蛋白质是真核细胞核内一类含量丰富的非组蛋白,它们在染色质的结构与功能及基因表达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应用凝胶电泳阻滞法和体外核小体重组技术,分析了HMG1/2和HMG14/17与人ε-珠蛋白基因启动子(ε-promoter,-177~ 1bp)DNA的结合模式,实验结果表明,HMG1/2能与ε-珠蛋白基因启动子DNA相结合,而HMG14/17不能与它结合,将ε-珠蛋白基因启动子DNA在体外组装成核小体后,HMG1/2则不能与组装成核小体的ε-珠蛋白基因启动子DNA结合,而HMG14/17却能与之结合,结果提示,当ε-珠蛋白基因启动子DNA处于不同的状态时,它所结合的HMG蛋白是不同的,推测它们可能就是通过这种选择性的结合模式而积极参与了人体ε-珠蛋白基因的表达调控。  相似文献   

19.
CpG DNA增强口蹄疫病毒DNA疫苗诱发豚鼠产生的免疫应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CpG DNA是一些具有免疫刺激作用的核苷酸序列,这些序列在DNA疫苗诱发机体产生的免疫应答中起着重要作用。设计并化学合成了一段含CpG DNA的寡核苷酸,将其插入编码大肠杆菌β-半乳糖苷酶及O型口蹄疫病毒抗原表位融合蛋白的表达质粒中,并观察了其对重组质粒介导的免疫应答的影响。结果显示,插入的寡核苷酸能增强重组质粒诱发豚鼠产生的病毒中和抗体及T细胞增殖反应,并能提高豚鼠的抗病毒感染能力,证明将CpG DNA克隆进DNA疫苗中提高DNA疫苗免疫活性的一条有效途径。同时,构建的DNA疫苗为抗口蹄疫DNA疫羁的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以下人物虽然没有真正参与到创建真正恐龙园的事业中去,但他们都是复活恐龙所需要的人才类型。远古DNA研究专家贝丝·夏皮罗博士要复活恐龙,我们要通过逆向基因工程,尽可能多地寻找和发现恐龙DNA。作为远古DNA研究专家,夏皮罗是打造真实恐龙园所不可缺少的人才,夏皮罗已经有了一个逆向基因工程的研究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