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根据汶川地震中都江堰市建筑震害调查结果,对城市多龄期建筑楼梯间的典型震害进行了统计分析.给出了楼梯间震害的破坏等级划分标准,并按标准对都江堰市楼梯间的典型震害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统计分析了该市楼梯间的震害情况,同时从设计规范、施工水平和施工缝留置3个方面对汶川地震中楼梯间震害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都江堰市多层砌体结构建筑楼梯间震害较其他结构类型破坏严重,毁坏比例达7.6%;不同龄期建筑中,2000年后建成并按新抗震规范设计的建筑,楼梯间震害较轻;由施工缝引起的楼梯间震害较为普遍,但正常施工的楼梯间震害较轻.  相似文献   

2.
依据都江堰市1876栋房子的震害调查资料,对多层砌体结构和底框架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及破坏机理作了分析,提出可供抗震设计参考的建议.比较多层砌体结构与底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后者稍优于前者,但破坏都很严重.建议在烈度较高的地区,建筑物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3.
砖混砌体房屋是我国当前建筑中使用最广范的一种建筑形式。总结多层砖混砌体房屋的震害经验,房屋结构体系不合理或存在缺陷是多层砌体房屋产生震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多层砌体房屋合理的抗震结构体系,对于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房屋抗震设计中应考虑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根据都江堰市建筑震害调查结果,考虑城市空间演进及地震动作用空间差异影响,研究了汶川地震都江堰市建筑震害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成因.首先,根据都江堰市城市区划及震害特点,空间上将沿远离山体方向划分为内环和外环两部分;然后,考虑抗震设计规范体系演进对城市震害的空间分布影响将建筑按照典型建设时期分类,对比研究了各时期建筑的震害在空间上的分布;最后,分析了城市空间演进、地形条件、场地条件以及与断层破裂距离等因素对震害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建筑的空间演进是影响震害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都江堰市早期建筑平均震害指数最大可达新建建筑的6.5倍;地震动作用的空间差异也是影响震害空间分布的重要原因,内环区域的平均震害指数可达外环的1.88倍.该研究为未来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以及震害预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根据汶川地震中小学教学楼震害资料,讨论了砌体结构、框架结构和框架-砌体混合结构的震害特点和震害原因,在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合理的建筑平面布置,采用延性结构体系和加强抗震构造措施等对提高建筑物抗震能力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多层砖房设计中的抗震概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多层砖房由于其构件组成和连接方式的内在原因 ,抗震性能较差 .但抗震分析研究和震害调查表明 ,只要在多层砖房的设计中 ,进行合理的抗震设防 ,采取适当的构造措施 ,经过必要的抗震验算 ,切实保证施工质量 ,则多层砖房仍可满足抗震的要求 .结合学习新修订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在分析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基础上 ,结合工程实践 ,对多层砌体房屋设计的抗震概念进行了论述 .  相似文献   

7.
以汶川地震解读砌体结构抗震设计新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砌体结构作为我国传统建筑形式,在各类建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由于材料明显的脆性性质,相比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能力较差.因此,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进展也始终为人们所关注.结合汶川地震,分析了新规范中关于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的修改要点.  相似文献   

8.
结合汶川地震震害调查情况及西北地区建筑物现状, 从砌体结构抗震设计、轻钢结构建筑体系、利用耗能减震装置等方面,论述了提高建筑抗震能力的对策建议,对建筑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地震灾后的群体砌体建筑进行快速灾害评价与预测,提出快速预测群体砌体建筑的震后易损性分析与震害预测方法.首先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选取对砌体建筑抗震性能影响较大的5个影响因子,然后通过对砌体建筑进行易损性分析得到不同抗震性能影响因子的属性值,再通过熵权法计算砌体建筑影响因子的权重,最后应用提出的新相似度加权计算公式计...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不同烈度区各典型结构地震易损性差异,对汶川地震中都江堰市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结构等7 099栋房屋的震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别考虑楼层数、建造年代与抗震设防因子耦合影响,给出了各结构类型的对比分析模型曲线。在不同烈度区构建各结构实际震害易损性矩阵及其非线性连续型回归模型,分别给出了实际震害累计超越概率与震害等级的易损性曲线。提出平均震害指数易损性矩阵模型,运用典型结构实际震害矩阵对其进行验证,根据其模型验证结果建立了该市基于该参数的易损性矩阵及多维度曲线模型。  相似文献   

11.
根据都江堰市内房屋建筑的震害,分析总结了其在汶川地震中的失效模式及失效机理.首先给出了房屋建筑的地震失效模式判别准则,重点分析了都江堰市内房屋建筑在汶川地震中的典型失效模式和相应的失效机理.分析发现,对于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房屋,按现行规范进行抗震设防比较有效,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结构形成了弱柱强梁的破坏机制,底层易于变成薄弱层,柱的截面尺寸相对较小和纵向钢筋配筋偏低,柱在端部和节点区的箍筋配置普遍不足.并根据房屋建筑的典型失效模式提出了相应建议.该研究工作可为房屋建筑的抗震设计和加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从汶川地震分析填充墙对结构整体抗震能力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汶川地震都江堰市建筑震害考察发现,结构中填充墙破坏十分普遍,为此首先总结和讨论了填充墙的几种常见破坏形式及一些典型的填充墙框架失效机理;其次,通过设计例题分析灾区常见的3种形式的框架填充墙结构,并结合结构实际震害特点与相关研究,重点分析了填充墙对结构提高整体抗震能力的作用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填充墙能够增加结构的整体承载能力,增加结构的抗侧刚度,提高结构整体的变形能力;但填充墙刚度效应在地震作用下容易引起薄弱层破坏和扭转破坏,填充墙的约束效应产生短柱破坏,使结构严重受损甚至出现倒塌.由于填充墙多为脆性材料,一般要先于结构构件发生破坏,从而吸收地震能量,建议以填充墙作为第一道防线的结构整体抗震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3.
在湖南地区中小学建筑抗震性能调研的基础上,针对中小学校建筑抗震现状,提出了用建筑的结构形式及其合理性、整体性、地震烈度等8个特征因素作为震害因子,并利用模糊理论建立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采用不同方法确定了数量因子和状态因子的隶属度,并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权重,用最大隶属度原则结合加权平均法对中小学建筑作出模糊综合评判,...  相似文献   

14.
汶川地震后学校砌体建筑结构破坏情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现场实地调查的结果,对5·12汶川大地震后学校砌体建筑物的破坏情况进行了归纳总结.将调查的房屋破坏类型分为主体结构破坏、局部破坏和非结构构件破坏.另外,为便于分析和查找原因,将主体结构的破坏程度划分为整体倒塌、严重破坏但不倒塌以及中等损坏等几种类型.分析了造成结构出现这些不同程度破坏的原因,指出房屋所在地的地震烈度、是否符合抗震设计要求以及结构是否存在多道抗震防线是造成结构出现不同破坏程度的主要原因.最后,对学校砌体结构建筑物建议从建筑设计的规则性、多道抗震防线等方面提高抗震设防水平.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出台,建筑物抗震设计要求也日益提高.在以往的高层建筑地震响应分析中,由于计算技术上的困难和经济上的约束,大多数时候工程师们都采用了固定基底假设.这样做对于建立在刚性比较大的地基上的结构,由于相互作用不是很明显,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对于建立在软弱地基上的结构,由于相互作用比较强烈,在计算中是应该...  相似文献   

16.
提高学校建筑抗震能力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汶川地震中学校建筑震害调查的基础上,对学校建筑在建筑选址、结构体系、抗震措施、施工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相应提出了提高学校建筑抗震能力的对策建议.为确保大震不倒,学校建筑应采用抗震性能好的结构体系,宜优先选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限制使用砖混结构,禁止使用预制空心楼板及预制楼梯,禁止采用外廊悬挑式单跨建筑,推荐采用内廊式钢筋混凝土框架教学楼方案.本研究工作对全国中小学校建设标准的修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某新型半导体显示产业钢结构厂房备料区为工程背景,建立了厂房钢框架-支撑结构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分别对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下的结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整体指标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第3层和第6层的层间位移角较大;罕遇地震下构件损伤主要集中在支撑,而结构底层角柱和中部楼层的边跨梁有轻微损伤;钢支撑能够有效提高结构刚度,减小梁柱的损伤。  相似文献   

18.
建筑物重要性标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我国抗震设计规范、建筑物重要性分类及相应设防标准的发展演变过程,总结国外抗震规范关于建筑重要性分类及相应的抗震设防方法的基础上,探讨建筑物重要性标定方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在考虑地震环境影响的同时,对不同重要性类别的建筑应采用调整设计基准期的方法来提高或降低其设防标准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