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现代礼仪是在继承古代礼仪和吸收外国适用礼仪基础上的创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现代礼仪的实质是取悦交际对象友善他人,其本质问题是道德修养。礼仪写作是现代礼仪的重要内容,当今大学生必须加强现代礼仪写作教育。  相似文献   

2.
金正昆 《世界知识》2008,(14):66-67
世界知识出版社7月隆重推出著名礼仪专家金正昆教授的专著《国际礼仪金说》、《国别礼仪金说》。前者是其央视百家讲坛礼仪讲座的结集,后者是世界各国礼仪的汇编。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中国这广袤的大地上,由于经济大潮的升腾,由于改革开放,传统礼仪和输入礼仪相互冲撞、融汇、扬弃,正在逐步形成新的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中华民族的礼仪文化。因此,对全民进行崭新的礼仪文化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礼仪是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修养表现之一,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培养大学生成为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大事。加强礼仪教育,提高大学生文明素养,是高校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前少数大学生礼仪知识缺乏,言行失弄慨象较多。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礼仪教育便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礼仪是现代文明的具体表现,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形式.把礼仪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训练结合起来,寓礼仪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寓礼仪教育于阵地建设之中,寓礼仪教育于各科教学之中、以自我教育为主,自评互评结合,及时表彰鼓励等.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礼仪与职业道德的内在涵义,作为馆员必须在实际工作中实践礼仪与职业道德的价值,在当今社会里,对馆员进行礼仪与道德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维护和体现人的尊严是礼仪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7.
职业学校礼仪教育亟须加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礼仪,是人类明的重要表现,是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多数各类职业学校学生讲明、重礼仪的表现并不理想。只有认清现状,找出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生的礼仪教育,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8.
Letter 来信     
《世界博览》2014,(8):2-2
@月球通讯社:礼仪之邦?中国是熟人社会,礼仪只存在于面对面交往的人之间,不是对陌生人的。中国人对陌生人是缺乏礼貌意识的,也缺乏规则意识。我看西方才更像礼仪之邦,礼仪本来就是制度的雏形,制度是礼仪更高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礼仪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而祭祀礼是礼仪中最重要的制度。社稷礼仪制度的本质是古代农业民族的信仰理想的折射和统治者强化国土观念,是崇本重农观念的仪式化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0.
礼仪具有人文性、社会性和道德性的本质属性,是人之为人的类特征,是社会性生活的必需,也是道德的外化形式。礼仪修养以“至诚”的心态为核心,以行为习惯的养成为途径,认识和运用礼仪要注重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管乐队一般分为:礼仪性管乐队和交响管乐队两种形式。礼仪性管乐队主要是在户外进行,除了注重演奏外,更注重的是节奏感。礼仪性管乐队有时也可以做行进演奏,丰富了乐队演出形式。  相似文献   

12.
佟英娟 《科技信息》2012,(35):272+337-I0272,I0337
提升图书馆馆员的礼仪素质和服务技能是新时期对图书馆人员的要求,馆员在为读者服务过程中的行为举止、言谈态度都直接影响图书馆的整体形象。确立图书馆的服务准则,提升馆员的礼仪素养是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关键所在。提升图书馆馆员礼仪素养要加强学习,把礼仪素养纳入工作考核指标,营造文明礼貌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3.
林逸 《科技信息》2008,(23):243-244
礼仪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或行为习惯,是社交活动不可或缺的一大要素。在高度全球化的今天,礼仪对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语言学习是了解中西方礼仪的一个重要途径,英语作为国际化的交流工具,学习它不仅要会“说”,还应知道在不同的场合下“说什么”、“怎么说”。因而,除了精通语言之外,注重不同国家和民族间的礼仪差异显得愈发重要。本文从中西方礼仪差异的角度探讨了文化差异及其对语言学习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人生礼仪是一个人一生中在不同年龄阶段所举行的仪式。在壮族的传统文化中,人生礼仪主要由诞生礼、婚礼、寿礼、葬礼构成。文章拟在对壮族人生礼仪的主要内容作简单归纳介绍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在人生礼仪中所体现出来的壮族人的生死观念、社会伦理观以及贯穿于各人生礼仪中的人际馈赠关系。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史前文化发达,为礼仪文化起源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黄河中下游地区礼仪制度形成于龙山文化中晚期,完备于夏商时期,在埋葬制度、祭祀礼仪、王权制度等方面独具特色,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6.
春秋时期的战争中投降礼仪经常出现,而且不同国家之间的礼仪有很多的相似之处;而战国时期投降礼仪则明显减少,礼节也十分简化。两个时期的差异是很明显的。这种不同背后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7.
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礼仪教育,肩负着选择、传递、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使命。高校的德育教育既要使学生熟知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问题的基本观点及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并将其变为学生的行为准则和自由意志;也要把优秀的中华民族礼仪转化为学生的言行举止,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崭新的时代礼仪,从而完善高校德育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自古以来都崇尚礼仪,在夏朝以前就出现了早期礼仪的萌芽,在商末周初,已基本形成。进入春秋战国,出现了孔子、孟子、荀予等思想巨人,发展和改革了礼仪的理论。自秦汉以来,礼仪得到不断强化,并为统治阶级所利用,成了维护封建等级秩序的工具。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对封建礼教展开了激烈批判,新中国成立后,传统礼仪中的精华得到了一定的发扬,但十年动乱给礼仪造成了一场浩劫。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同世界交往的目益频繁,形成了重建礼仪的热潮。礼仪的重建,需要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需要借鉴西方文明成果,形成一个完整而融合的全新体系。  相似文献   

19.
浅论酒店员工礼仪学习的必要性与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酒店员工学习礼仪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酒店业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认可,酒店接待礼仪方面的日益规范化,意味着酒店员工的礼仪水平必须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酒店员工礼仪学习是不可避免也是及其重要的。讲究礼貌礼节是优质服务态度的关键。通过运用礼仪不仅可以使个人在交际活动中充满自信,胸有成竹,处变不惊外,而且还能够帮助人们规范彼此的交际活动,更有效、更好地向交往对象表达自己的尊重、敬佩、友好与善意,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所以,现代酒店企业必须在服务上下功夫,才能在同行业中获得持续、较强的核心竞争力。而酒店的礼貌服务是最能让客人所接受并满意的服务。  相似文献   

20.
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未来力量,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礼仪素养则是综合素质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然而,在21世纪这个开放的信息时代,各种文化相互撞击,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已不容忽视。如何进行大学生礼仪素养的培育工作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的课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