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爱》是女性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并且对不同时期的女性都有着激励意义。本文通过简在三个时期的生活中,与舅妈里德太太的对比,与海伦的对比,与伯莎的对比反映出维多利亚时期女性对来自社会,宗教,男人的束缚与压迫所表现出来的强烈不满,同时更是反映了当时社会新知识女性的觉醒意识,即追求独立,平等,自由,爱情与幸福的强烈愿望和勇气。 相似文献
2.
杨晓莲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7,23(4):55-58
川端康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可以分为纯情少女型、灵肉型、温良顺从型、变态型等四种类型。作家主要把女性当作纯粹生命来歌颂,为其唱出了一曲奇特的颂歌——虚无的爱情,虚无的生命之歌。 相似文献
3.
在女权主义运动和批评的推动下,《简·爱》中的疯女人形象逐渐为人们所关注,但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从艺术风格的角度来看,小说具有明显的现实主义精神和精神分析的痕迹,而正是疯女人的出现更加突出了小说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作者精心结构的和谐气氛中,她不断推动小说显现出内在的不平衡。并且我们从人物传记上也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看到了疯女人出现的必然因素。 相似文献
4.
张凤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9,12(2)
革命和爱情是现代文学的两个关键词。在"五四"作家、"革命文学"作家和解放区文学作家笔下,革命和爱情有着不同的地位和功能,这种变化折射出的不仅是作家对革命和爱情题材的调适,更体现了作家心路的变化历程。 相似文献
5.
邰晓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
以西方女权主义新视角解读《简·爱》的爱情婚姻主题,揭示女性在婚恋中自我迷失的情状以及在菲勒斯文化歪曲的世界里,女性被禁锢在男权社会为其规定的性别角色中深受压迫的生存境况,揭露男性中心主义的婚恋模式性别压迫的本质,对传统的婚恋价值观提出质疑,提高妇女对自我的认识和觉悟。 相似文献
6.
爱情:《简爱》与《呼啸山庄》的不同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强调爱情的心灵契合、妇女精神的独立,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呼》侧重爱情双方对暴虐的反抗、思想的演变、四分五裂的爱情悲剧和社会的丑恶本质,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于淑哲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Z1)
夏洛蒂.布朗特所著的《简.爱》中几乎每一章都有关于火的描写。作者把火作为另一个生动的叙述者,借用火的各种形态来展示人物心理和环境背景,充分地发挥了火的意象作用。通过分析作品中火的意象,用火的精神解读简.爱的性格成长过程。 相似文献
9.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6,(4):61-66
感情作为深层心理是主体对有意义对象形成的反应,包括友情、亲情、人之常情,其中最突出的是爱情和婚姻,爱情是有距离的,婚姻则是没有距离的,所以婚姻中有痛苦、烦恼和折磨。《三十八岁时的爱情》抒写了人到中年后宽容而充满自信的爱情,体现了女性的主体意识,《三十八时的爱情》是充满智慧的爱情,感性中包含理性,既具有哲理,又富有诗意,简单而琐碎的日常生活在"刘家女"笔下表现出了一种特殊的调侃、大气和幸福。 相似文献
10.
安娜和弗兰西斯卡分别是作品《安娜.卡列尼娜》和《廊桥遗梦》中的女主人公。在无爱的婚姻以外,她们各自追求着自己的爱情。两位女主人公婚外情产生的根源主要是由于经济上的依赖与传统的父权制度;女性自我意识的苏醒与升华。而女性性格深处的弱点又成为她们追求自主爱情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王雪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9,28(5)
易卜生的主要成就是戏剧实践,在戏剧理论方面并没有系统的论述,但从易卜生的文论及书信中也可梳理出其戏剧理论的脉络,它主要包括艺术真实、舞台艺术及人物性格的重要性诸方面. 相似文献
12.
吕代珍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5):9-11
安娜和弗兰西斯卡分别是作品《安娜·卡列尼娜》和《廊桥遗梦》中的女主人公。在无爱的婚姻以外,她们各自追求着自己的爱情。两位女主人公婚外情产生的根源主要是由于经济上的依赖与传统的父权制度;女性自我意识的苏醒与升华。而女性性格深处的弱点又成为她们追求自主爱情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由于胆小懦弱的本性,面对丑陋畸形的社会,《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霍尔顿不愿同流合污,选择了对教育制度、主流文化的反抗。最后,遭到社会的拒绝和排斥,霍尔顿只得选择从现实世界中逃离。 相似文献
14.
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历来有多种解读方式,本文拟通过文化意义上的解读,并由此进入名作家海明威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从而进一步探讨以海明威为代表的美国“迷惘的一代”的爱情观以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5.
刘昭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1):76-80
《我的柏拉图》是韩东中篇小说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小说以柏拉图式爱情观出发,通过主人公追求爱情的失败完成了对这种爱情观的质疑与否定。柏拉图的爱情观中存在浓厚的形而上学因素,而小说的思想本质是反形而上学的,主人公对爱情的理解具有西方存在主义哲学气质。因而柏拉图所说的"人人得到自己心仪的人,由此回归自己原本的自然"是一种谬误,"原本的自然"事实上就是孤独状态。 相似文献
16.
对孙少平和孙兰香兄妹各自爱情的比较分析,指出在爱情的背后寄寓着作家对“城乡交叉地带”爱情悲剧的个性解决,凸显了作家的现实主义创作情结和对现实的独特理解。 相似文献
17.
池莉以“究竟什么是爱情”置换了“五四”以来“如何获取并发展爱情”的主题,从粉碎浪漫爱情神话和强调婚爱中的生活法则入手,建立起自己的婚爱本质观,并表现出对现代情爱特质的由衷欢呼。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在作品《简.爱》中,塑造了一个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女主人公简.爱的形象,但由于作者在小说中设计了很多巧合和不可能的情节,造成某些地方不符合情节发展和性格发展的必然逻辑,无形中影响了简.爱的光辉形象。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高校图书馆馆员职业尊严的涵义,探讨了影响馆员职业尊严的因素,并针对影响因素从社会、学校、个人三个角度提出维护高校图书馆员职业尊严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在<简@爱>这部作品中,夏洛蒂@勃朗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勾画出一个生动活泼,血肉丰满的经典人物形象--简@爱.女主人公简@爱在作品中表现出独特的性格魅力,深入人心,经久不衰.本文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剖析了简@爱的性格,从而,有力证明作者成功塑造这一人物是有其心理学理论依据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