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基于这种理念和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尝试与学生、文本进行对话,但往往是“话”对不起来,学生对内容感悟不够,体会肤浅,使课堂中的对话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那么如何才能使对话不流于形式,不浮在表面呢?  相似文献   

2.
苏教版案例《蚂蚁和蝈蝈》教学片段。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蚂蚁很聪明?  相似文献   

3.
对话教学的实质是平等与民主、坦诚与沟通、生成与创造。其外显虽是互动、活跃的,内蕴却应是独立、沉静的。它绝不等同于简单的问答式教学,它同样需要沉默与冷静、深沉与思考。但是,笔者近来所接触的不同级别的观摩课,“对话”——不,应当说是“师问生答”,其频繁与热烈,真让人“耳”不暇接,而“默默沉思”却没有一席之地,被拒之门外。课堂教学给人以肤浅、浮躁之感。请看下面一堂语文课(苏教版六年级《螳螂捕蝉》)的教学片段实录。  相似文献   

4.
《草船借箭》一文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在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确定、教学过程的创新、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本质的定位上,突出了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可见,语文教学应该是一个对话的过程,特别要在写作教学中搭建对话平台,解决学生写作上的难题。我们知道新理念下的对话已不再是过去那种师生双方“问答式”对话,它是一种“互动”的过程,通过民主、平等、和谐的互动,培养学生健康的互动情感,使学生在互动中竞争,在竞争中发展、创造。[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嘴和眼睛这对好兄弟天生就是为小主人服务的。它们一直勤勤恳恳,尽职尽责。这天,它们好不容易得了空闲,便在一起闲聊。嘴长叹一口气,开始抱怨:"唉,  相似文献   

7.
陈玮 《奇闻怪事》2006,(1):76-77
记得钱梦龙老师说过:每次备课。自己要把课文一遍一遍地读,反反复复地琢磨。不同的课文,要有不同的读法,直至确实读出了自己的心得。品出了独特的味儿,才进一步考虑“教什么”和“怎样教”。《詹天佑》一课我上了两次,读过了很多遍。这一“老曲”能唱出新味儿?备课时我总是:该采取怎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发挥其主动性?如何关注学生在互动中生成的资源,让课堂充满着浓郁的人文关怀,充满着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美丽。充满着智慧的挑战?于是学案形成了,并实践于与学生共成长的课堂中。  相似文献   

8.
【课题】初一年级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整合课——想象【教材分析】想象是人类腾飞的翅膀。本节信息技术与作文整合课《世界因你而精彩》选用苏教版九年级(上)第六单元写作训练“想象”,以联想和想象为内容,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从学生兴趣经验、知识水平及理解能力出发,努力营造适合学生参与的教学环境,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协作精神、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作为教学的又一新理念,李满了誓譬生从被动世毋中解放出来的人文情怀,它使学生在对话中丰富知识,增长见识、体现和认识自我,成长为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富有对话理性和合作精神的现代人。  相似文献   

10.
语文对话教学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思等语文教学实践中,通过与文本、他者、生活、自然、社会、人生等多元对话,达到视界的融合、精神的交融、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从而有自己的独特发现,形成自己的独特思想和言语表达方式,发展自己独特的个性。文章从创设对话氛围,对话情景,学会倾听,面向全体学生等四个方面阐述并举例说明了“对话”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鸬鹚》是一篇传统的经典课文,虽然人教版的教材中已经将其删掉,但其它版本的教材中还保留着这篇课文。一次外出听课时,听了一位教师教学《鸬鹚》一文时,心中总有着一种困惑,教学过程中是否一定要挖掘出文本中本来没有的“人文性”,然后渗透“人文性”的教育呢?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背景,杜甫的《石壕吏》语言浅显,学生没有太大的阅读障碍。这样可以充分运用“质疑一一讨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进入作品所描写的艺术境界,与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发生情感交流,从而对作品获得较为全面的感受。即在理解诗歌表层意蕴的基础上进而领悟和把握诗的深层意蕴(独特的审美意蕴)。通过质疑一一讨论,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高尚的审美情感。  相似文献   

13.
案例教学法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哈佛商学院推出的,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师生互动关系的教学方法。以《生态旅游》课教学为例,通过对案例教学前的准备、实现过程等方面的探析,总结案例教学法在《生态旅游》的教学效果,以期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及其综合能力,同时也拓展教师的知识面。  相似文献   

14.
李忠东 《少儿科技》2014,(10):19-19
<正>一提起乌鸦,许多人便会想到《伊索寓言》中"乌鸦喝水"的故事:乌鸦把石子扔到瓶子里,使瓶子里的水涨到了瓶颈,就能喝到水。乌鸦真有这么聪明吗?当然。科学家发现,乌鸦不仅能利用石子喝到水,甚至能解开谜题。新西兰的亚历克斯·泰勒博士致力于研究动物智力和人类思维的关系,他养的一只叫"007"的乌鸦解开了一道谜题。破解这道谜题需要依次经过互相联系的八个步骤,只要错一步就会导致解题失败。  相似文献   

15.
章坚 《奇闻怪事》2005,(3):48-48,47
一、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材,要求教师根据自身情况,有目的的选择、组合教材内容。二、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孩子们对车辆也越来越熟悉,长大后拥有一辆自己的小汽车,已在他们众多的梦想中占有一席之地。三、交通的不断发达也带来了其负面效应,交通事故频发。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淡薄,交通法规不够清楚,更是今人担心。  相似文献   

16.
【案例描述】一、小品激趣,切入劳动者的话题 师:同学们,喜欢看小品吗?今天,老师特意带了一个,想看吗?好,下面咱们就一同欣赏。(播放小品《红高粱模特队》片断)  相似文献   

17.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可见,“注重感悟”,不仅是语文教学的特点,而且是语文教学的目标,是语文教学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问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感染,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对话”在“感悟”中生成,“感悟”又在“对话”中升华。“悟说”训练就是在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引发学生和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多重积极的对话,以“感悟“激活“对话”,让“对话”促进“感悟”,巧妙地打开学生的“话匣子”,使“说”成为课堂教学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从必要性、策略与模式、作用和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对案例教学在《语文教学论》课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希望通过这种思考和研究,能够进一步提高师范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效果,为他们毕业后很快适应教学奠定一个更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