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该实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青黄链霉菌、酿酒酵母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和变形杆菌为供试菌种,采用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对田基黄水提取液进行抑菌实验研究,并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其结果表明:田基黄水提取物对供试菌种普遍有抑制作用,黑曲霉除外;MIC也因菌种不同而不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青黄链霉菌为0.25g/mL,酿酒酵母菌为0.5g/mL,苏云金芽孢杆菌和变形杆菌均为0.125g/mL.实验还采用不同有机溶剂的提取物对选取的五种供试菌种进行抑菌作用研究,其结果表明:田基黄有机溶剂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青黄链霉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且抑菌效果均比水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以蛇床子、野菊花和白芷丙酮提取物为材料,测定了其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05g/mL时,蛇床子提取物对8种供试菌中的6种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效果最好,抑制率均在65%以上,野菊花提取物抑菌活性次之,对其中3种供试菌抑制率均在65%以上;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1g/mL时,野菊花提取物对棉花枯萎病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效果较好,抑制率为92.5%.蛇床子和野菊花作为植物源杀菌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蛇床子等中药提取物对几种病菌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蛇床子、野菊花和白芷丙酮提取物为材料,测定了其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05g/mL时,蛇床子提取物对8种供试菌中的6种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效果最好,抑制率均在65%以上,野菊花提取物抑菌活性次之,对其中3种供试菌抑制率均在65%以上;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1g/mL时,野菊花提取物对棉花枯萎病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效果较好,抑制率为92.5%.蛇床子和野菊花作为植物源杀菌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郁金提取物对山葵墨入菌(Phoma wasabiae)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用清水、95%乙醇溶液提取郁金获得的水提物、醇提物对山葵墨入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为1.0×10-3 g/mL时,郁金95%乙醇热搅拌提取物对山葵墨入菌的菌丝生长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为67.08%;将其95%乙醇粗提物依次用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萃取后测定其生物活性,结果表明郁金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物质主要在正己烷萃取物中,在供试浓度为1.0×10-3 g/mL时,对山葵墨入菌的抑菌率达到79.70%,其EC50为0.3299×10-3 g/mL,在供试浓度为10.0×10-3 g/mL时,郁金正己烷萃取物对墨入菌孢子萌发抑制率为97.2%.郁金正己烷萃取物对常见的植物病原真菌:小麦赤霉菌、油菜菌核菌、番茄灰霉菌均有较高的抑菌率,其EC50分别为0.2517×10-3 g/mL、0.2809×10-3 g/mL、0.1749×10-3 g/mL.  相似文献   

5.
安徽产大戟属(Euphorbia)药用植物抑真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小麦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otiorum)、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苹果炭疽病菌(Glomerella cingulata)、甜瓜蔓枯病菌(Mycosphaerella melonis)为供试病原菌,采用琼胶平板法对安徽产大戟属6种药用植物丙酮提取物进行了离体抑真菌活性测定;样品提取物供试质量浓度设为0.1g/mL.结果表明:相同浓度的大戟属不同植物样品对5种供试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大戟根及月腺大戟根提取物样品对供试病原菌有强烈的抑菌活性.该研究为安徽产大戟属药用植物的进一步开发植物性农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应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用清水、95%乙醇溶液提取郁金获得的水提物、醇提物对山葵墨入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为1.0×10-3 g/mL时,郁金95%乙醇热搅拌提取物对山葵墨入菌的菌丝生长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为67.08%;将其95%乙醇粗提物依次用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萃取后测定其生物活性,结果表明郁金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物质主要在正己烷萃取物中,在供试浓度为1.0×10-3 g/mL时,对山葵墨入菌的抑菌率达到79.70%,其EC50为0.3299×10-3 g/mL,在供试浓度为10.0×  相似文献   

7.
利用超声回流法获取不同溶剂(水、乙酸乙酯、无水乙醇、丙酮、环己烷)的黄皮叶提取物,选用滤纸片扩散法进行抑菌试验、二倍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研究黄皮叶提取物对十种微生物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无水乙醇、丙酮提取物对供试的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葡萄球菌、四联微球菌、蜡状芽孢杆菌)有明显抑菌效果.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白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3.2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蜡状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6.3 mg/mL;对四联微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是12.5 mg/mL.乙酸乙酯提取物抑菌性受温度、pH影响较大,受光照影响不明显.各种溶剂的超声提取物对供试真菌(黑曲霉、青霉、根霉、白色念珠菌)均无抑菌效果.该研究结果为开发利用黄皮叶的防腐、抑菌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20种中药提取物抑菌活性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20种中药丙酮提取物为材料,测定了其对几种病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05 g/mL时,肉桂提取物对所有供试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的抑制率均在95%以上,丹皮提取物对5种供试菌中的4种抑制率为100%,肉豆蔻、补骨脂、茜草、丹参和青蒿提取物对所有供试菌的抑制率均在60%以上.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1 g/mL时,小茴香、诃子和茜草提取物对棉花枯萎病菌的孢子萌发抑制率均为100%,肉桂、丹皮和黄连提取物对棉花枯萎病菌的孢子萌发抑制率均在90%以上,肉豆蔻、补骨脂和青蒿提取物对孢子萌发抑制率均在60%以上.肉桂和丹皮作为植物源杀菌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无花果(Ficus carica L.)的叶为材料,采用酸碱法对其酚类物质进行了提取、分离,以苹果腐烂病菌等5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种,对该酚类物质的农用抑菌活性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酚类物质对苹果腐烂病菌等4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显著的抑菌活性,EC50均低于100μg/ml,对桔炭疽病菌也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菌活性与无花果叶的粗提液相比,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秦艽药材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抑菌圈直径,试管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3种秦艽药材水煎液对大肠杆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并且水提物强于各自的醇提物,其中大叶秦艽最强,最低抑菌浓度为0.25g/mL;3种秦艽药材醇提物和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而醇提物强于各自的水提物,同样以大叶秦艽最强,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125 g/mL和0.5 g/mL;3种秦艽药材醇提物对枯草芽孢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而水提物作用较弱,其中麻花秦艽最强,最低抑菌浓度为0.0625 g/mL。结论 3种秦艽药材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为合理使用该类药材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比较硝酸银与传统抗生素对常见细菌和真菌的杀菌能力。方法 实验采用平板稀释法,即用 3 种药 物分别制成含不同梯度浓度药物的培养基,然后在其上涂布相应的细菌、真菌,根据菌落生长被抑制的状态,判断 最小抑菌浓度。结果 硝酸银对细菌和真菌都有抑菌作用,且无显著差异( P > 0. 05) ,最小抑菌浓度 3—7 μg /mL;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新霉素较敏感,最小抑菌浓度在 0. 1—1 μg /mL 之间; 庆大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 菌和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 0. 1 μg /mL 和 1. 25 μg /mL; 庆大霉素对绿脓杆菌无抑菌作用,而新霉素对绿 脓杆菌的抑菌作用较差,其最小抑菌浓度为 16 μg /mL。结论 硝酸银对细菌和真菌的抑菌作用无选择性,而抗生 素却表现出了抑菌的高度选择性。随着银粒子及银离子在医疗上的作用被重新认识,我们认为,在临床上可以复 合使用硝酸银和抗生素以达到更好的杀菌和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2.
采用超声波法从生姜中提取多酚类物质,利用酒石酸亚铁分光光度法表征提取物中多酚的含量,通过正交试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生姜中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为60℃,料液比为1︰15(g/mL),乙醇体积分数为70%,提取时间为20 min,生姜中多酚的提取率为18.50 mg/g.抑菌实验表明,生姜多酚对大肠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交设计法在白三叶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白三叶的叶片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设计法,对愈伤组织生长和细胞悬浮培养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筛选。实验结果表明,白三叶叶片愈伤组织生长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B+0.5mg/L 2,4-D+0.2mg/L NAA+1mg/L BA+2mg/L甘氨酸+100mg/L肌醇+3%蔗糖+0.7%琼脂;细胞悬浮培养的最佳培养基的配方为MB+4mg/L 2,4-D+0.2mg/L NAA+0.5mg/L BA+2mg/  相似文献   

14.
新疆五种特色植物提取物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阿魏等5种新疆特色植物提取物对10 种常见植物病原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有5种植物均表现一定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阿魏提取物活性最好,且抑菌谱较广;在0.01g/mL的浓度下,对小麦纹枯病菌、番茄早疫病菌、番茄灰霉病菌、辣椒疫霉病菌、苹果干腐病菌、苹果霉心病菌等6种植物病原菌72h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制率都在90%以上;其中对番茄灰霉病菌抑菌效果最好,达100%.在0.05g/mL的浓度下,72h抑制效果都有所降低,但都在53.70%以上.  相似文献   

15.
研究艾草(Artemisia argyi)水煎液的抑菌抗炎作用。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和牛津杯法测定艾草水煎液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和抑菌直径;用乙酸致小白鼠毛细血管通透试验、二甲苯致小白鼠耳肿胀试验及小白鼠棉球肉芽肿增生试验测定艾草抗炎效果。结果表明艾草具有一定的抑菌抗炎作用,艾草对大肠杆菌的MIC和MBC分别为0.125和0.25 g/mL;艾草水煎液(1.0 g/L)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6.622 mm,为高度敏感。艾草高、中、低浓度组对小白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抑制率分别是29.107%、27.143%和16.607%;艾草高、中、低浓度组对小白鼠耳肿胀抑制率分别是25.045%、21.779%和5.082%;艾草高、中、低浓度组对小白鼠肉芽肿增生抑制率分别是19.990%、9.101%和2.611%。这表明艾草具有一定的抑菌抗炎作用,且抑菌抗炎作用在有限范围内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五指毛桃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遗传物质损伤的拮抗效应.方法 30只SPF级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五指毛桃高(20g/kg)、中(10g/kg)、低(5g/kg)3个抗突变组.抗突变组用五指毛桃水提液灌胃,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灌以等量生理盐水,1次/d,连续15d.于第14 d,除阴性对照组外,各组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40mg/kg,24h后重复注射一次.用微核试验,检测五指毛桃水提液对环磷酰胺诱发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和睾丸生精细胞微核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抗突变组的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和睾丸生精细胞微核率均明显降低,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随着五指毛桃液浓度的增高,微核率逐渐降低.结论五指毛桃可以拮抗环磷酰胺诱发的小鼠遗传物质损伤,提示五指毛桃有一定的抗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7.
建立气相色谱-正构烷烃多内标法准确检测苯系物的新方法,研究苯系物色谱分离多个内标物选择的依据,优化实验条件.样品经二硫化碳解吸30min,毛细管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保留时间定性,正构烷烃辅助定性,以正庚烷为内标定量.苯、甲苯和二甲苯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17 5~0.701 2mg/mL、0.017 3~0.693 5mg/mL和0.017 2~0.688 9mg/mL;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6、0.999 7和0.999 9(以正庚烷为内标).苯、甲苯和二甲苯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14μg/mL、2.49μg/mL、1.45μg/mL;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9%~1.0%、0.1%~3.8%和0.2%~1.5%之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消除复杂基体的干扰,定性定量准确,简便快速、实用性强,可用于室内空气、胶水和油漆等多种样品中苯系物的监测.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同时检测补中益气丸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橙皮苷和甘草酸铵含量的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Hypersil Gold C18型色谱柱,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柱温40℃,进样量1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下,在质荷比100~1 500范围内全扫描,通过提取待测成分的精确质量数进行定量。结果表明,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橙皮苷、甘草酸铵线性范围分别为0.089 1~1.425 0μg/mL、0.098 4~12.600 0μg/mL、7.425 0~29.700 0μg/mL(r≥0.999 3),检测限分别为5.57、4.10、5.80 ng/mL,定量限分别为22.26、12.30、23.20 ng/mL,精密度、重复性及样品稳定性(24 h)良好,加样回收率91%~105%(δRSD≤5.0%,n=6)。本方法简便快捷、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同时检测补中益气丸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橙皮苷、甘草酸铵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中压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中国传统民族药佛甲草(Sedum lineare Thunb)的甲醇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从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首次对化合物山奈酚7-O-6″-O-丙二酸单酰-D-吡喃葡萄糖苷(1)的波谱数据进行了归属,用MTT法测试6个单体成分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Hep3B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6个化合物均对HepG2和Hep3B细胞表现出抗肿瘤活性,并且IC50值在22.6~91.5 μg/mL之间,在浓度大于100 μg/mL时也没有表现出对人正常肝细胞L-02的抑制作用.相比于黄酮类化合物1、2,苯丙酸类化合物3~6(IC50=22.6~44.3 μg/mL)对HepG2和Hep3B细胞表现出更强的抑制作用.其中,顺式苯丙酸类化合物5对HepG2和Hep3B细胞的抑制作用最明显.其IC50值范围在22.6~28.2 μg/mL,能明显抑制人肝癌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20.
Peptaibols是一类来源于土壤微生物,由非核糖体合成酶(nonribosomal peptide synthetase, NRPS)合成的富含α 氨基异丁酸(α aminoisobutyric acid, Aib)的抗菌肽的总称. Trichokonins属于长链peptaibols第一亚家族,其对普通金黄色葡萄球菌和1株临床分离的多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均为50?μg/mL,但时间杀菌曲线表明后者对MIC浓度的Trichokonins耐受性明显大于前者. 在含50?μg/mL浓度Trichokonins的培养基中连续转接20次后普通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多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Trichokonins的敏感性都明显降低,MIC值均提高到200?μg/mL以上, 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Trichokonins产生了明显的抗性. 这与目前普遍认为的抗菌肽不易产生抗性的观点不一致, 其抗性产生的具体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