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江市松陵镇三联化工厂1997年是全镇唯一三项经营考核指标完成计划的生产企业。 在全行业普遍处于不景气情况下,三联化工厂取得这样成绩,实属不易。成功经验有以下五点: 1.同心协力,企业一举扭亏为盈。 1992年底,镇党委经多次研究,对三联化工厂领导班子作了重大组织调整。30岁的龚桂林同志和沈小弟同志被推上厂领导岗位。此时的三联化工厂已有一年多未能正常生产了,已累计亏损290多万元,资不抵债200多万元。厂里当时  相似文献   

2.
三年前亏损54万元的通州市第四棉纺织厂,如今一跃成为拥有固定资产2000万元,年创利税600多万元的该市纷织行业"大腕"。企业连续三年被南通市、通州市评为"文明单位"、"明星企业"、"百万利税大户",最近被省乡镇企业局评为"最佳经济效益单位",厂长冯建被评为全国乡镇企业家。通州第四棉纺织厂奇迹般崛起的奥妙在于:抢先一步巧夺市场只有研究市场,吃透市场,才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四棉厂决策者深知其理。新任厂长冯建刚上任就带着他的智囊班子,进行了两个多月的市场调研,找到了巧开市场大门的钥匙。一是枪占市场空档。高密薄型彩格绒纯棉布是做裙袍、睡衣等产品的理想布料,他们了解到日本市场目前还是销售空档。投放后,产品果然十分抢手。一位日本客商主动提出与该厂合资,共同组建了南通良幸染织有限公司。二是抢打新  相似文献   

3.
江苏张家港市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对一些弱小亏损企业,采取企业兼并,走优化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增进规模效益之路。两年来,先后有36家弱小、亏损企业被兼并。兼并使一批濒临倒闭的弱小、亏损企业起死回生,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该市原生物化工厂是个负债368万元的亏损企业,无法维持正常生产。江苏宏宝集团兼并该厂之后,利用雄厚的实力,发挥其管理过硬的优势,及时输"血"供"氧",分流冗员,调整产品结构,两个月就扭转了亏损局面。该集团还利用另三家被兼并企业的厂房、场地及部分设备,与外商合资新办了三家企业。兼并使企业向规模型、集约化迈出了大步。这个市目前共有35家企业集团,其中省级企业集团25家,他们的紧密层企业大多是由兼并企业发展而起的。该市华芳集团的前身是塘桥化纤纺织厂,"单兵作战"显得势单力薄,从1992年起,他们先后兼并了色织厂、漂染厂等6家企业,壮大了规模。现在这个集团已拥有7个分厂,固定资产超过1亿元,形成了纺、织、染、后整理一条龙生产,投资比新上项目减少了一半,而效益比原来提高了两倍多。兼并促进了行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由过去一个企业一爿天的"平面结构",变成了多行业、多门类、多产品的"立体结构"。江苏华菱集团原先是生产压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吴县鞋用材料厂生产稳步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效益增幅喜人。从1985年建厂时的职工不到20人、固定资产不满10万元,到去年,这个厂区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拥有300多名职工、1千多万元固定资产。1993年完成产值3200万元,销售收入2500万元,纯利润300多万元,均比上年翻一番,一跃成为湘城镇镇办企业的"排头兵"。这个厂为何能迅速发展,厂长瞿文龙深有体会地说:"搞好技改是推动企业上水平、上规模、不断发展和壮大的有效途径。"瞿文龙1986年上任以来,年年投入搞技改,平均每年投入近百万元。其中,1991年投入200万元上了一条生产鞋用材料的流水线设备;1993年又投资700多万元,对生产运动鞋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引进了国外先进流水线整套设备,这个项目被吴县人民政府列为1993年县振兴工程。连年的技术改造,企业的规模象雪球似的越滚  相似文献   

5.
吴江三联化工厂是松陵镇工业公司与苏州化工技术开发公司、苏州对外经济贸易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横联企业。1984年筹建,1985年初投产,总投资为85万元,以生产香料中间体——精已酸为主。创办初期曾经红火过一阵子,后来因生产不正常,质量不过关,销路打不开等原因,一直走下坡路。自1985年下半年到1992年一连换了四任厂长,不仅没有扭转生产经营不景气的局面,反而连年亏损,窟窿越来越大,负债越来越多。至1992年底,累计亏损达  相似文献   

6.
我们桐乡市机电研究所创建于1992年2月。从50万元起家,至今已拥有固定资产200多万元,成为桐乡市厂办研究所的姣姣者。现有职工30余人,从事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名,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0名,高级工程师2名。主要开发的产品有:SXY-200P~800P三相平衡上引法无氧铜熔炼炉、各种漆包机、拉丝机及电工机械设备等。1993年创产值500多万元,实现利税100多万元,各项经济指标在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今年  相似文献   

7.
李伯涛,1967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曾历任技术员、科长、车间主任、厂党委副书记、副厂长,81年4月至今任厂长兼党委书记。他励精图治,锐意改革,使齐鲁制药厂从一个年产值仅200万元、利税30万元的小厂发展成年产值达10亿元、利税6000万元、固定资产6亿元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性制药企业。他多次被记功受奖,数次被评为省优秀党员、省技尖人才,95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从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工程技术事业特殊津贴。主要成绩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发新产品,调整产品结构:科技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只有加快新产品开发,企业才能有出路,李伯涛同志在上任之初即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十几年来他亲自组织、主持或参与了三十多个国家级  相似文献   

8.
无锡县峰泉电线厂是江苏峰泉电线电缆集团公司的核心企业,主要生产电线、电缆、绝缘漆和热收缩制品。自1992年以来,这个厂的销售利税三年翻三番,1994年销售额可达到2.5亿元,利税2000多万元,固定资产由450万元增加到5000多万元。这个由无锡县坊前镇在八十年代初办起来的老企业,近三年为什么能超高速发展?主要是坚持走提高求发展的路子。(一)提高资金运筹水平,为企业快速发展注入活力。这个厂提高求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资金紧缺,而资金紧缺主要原因是管理不严,运用不善。1991年该厂销售额为2700万元,应收款多达700多万元,帐面上当年实现利润170多万元,负债却有1500万元。拖欠货款的单位有300多家,拖欠时间长的已六、七年,短的也有二、三年。当时,企业领导意识到:资金大量沉淀,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主题。于是,决定把催收应收款、回笼资金作为企业管理上水平、实现快速发展的首要一环来抓。1992年厂专门成立了以副厂长为组长的催款组,聘请了常年法律顾问,运用法律武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可以说,1992年打了一年"官司",应收款从700多万元下  相似文献   

9.
坐落在吴江市北郊205国道两侧的吴江三联化工厂,前身是吴江试剂厂,曾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始建于1981年,因产品和管理等方面的原因,至1992年底累计亏损280万元,资不抵债218万元,负债率高达160%,企业濒临破产倒闭。在困难面前三联的干部职工没有气馁,在镇党委和工业公司的领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文明一起抓,从企业实际出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通过技改投入开发新品和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将这个厂主产品己酸的生产能力从1992年的50吨迅速提高到目前的1100吨,一举成为全国该产品年产量最大的企业,实现了扭亏为盈。去年,这个厂完成销售2700万元,创造利税200万元,职工人均收入超过6000万元。  相似文献   

10.
虚乎?实乎?     
近期在乡镇企业搞调研时,在乡镇企业家们的办公室中,发现一种很不和谐的"风景",装潢气派,书报甚少,也难觅翻阅过的"蛛丝马迹"。过去我们常以"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来刻划那些消磨时间者,知今,人们信奉的是"时间就是金钱",于是乎,一些乡镇企业家借口时间紧不读书不看报,他们认为看报读书乃务虚不务实,愚以为不妥!一乡办包装厂厂长从报中获悉:塑料包装的食品或多或少地影响人体健康,联合国环境保护署和卫生署提出应尽量减少或取消塑料包装。他立即组织市场调查,大胆预测未来食品、将逐渐采用纸包装,该厂随即筹措200多万元资金,引进一条新的生产流水线。在引进设备的过程中,面对北方一国营大型机械制造企业,这位厂长依据现行的各种法规,据理力争,不仅使设备在最短的时问内到位投入正常运行,而且为本厂一次性节省引进设备资金20余万元。这位厂长自豪地说:"得益于我平时看书看报。"  相似文献   

11.
江阴市精细化工机械厂在企业身处逆境,产品大量积压,1994年亏损100多万元的严重情况下,矢志开发出市场上适销对路的双轴全液压无级变速粉碎机等多项新产品,使企业扭亏为盈,重现辉煌。1995年实现销售3500万元,利税300多万元。这个厂在新品开发上的主要做法是:一、瞄准国内空白,实施新品开发。江阴市精细化工机械厂在历史上曾有过辉煌,作为青阳镇镇办企业的"五朵金花"之一。近几年,由于受到机械行业大气候的影响,该厂原来生产的阀门、注塑机等产品由滞销到严重积压,导致企业生产资金严重短缺。1993年下半年,这个厂被迫给60%的职工放长假。就在企业几乎进入绝境之时,新上任的厂长计庆江会同厂里一班人,认准了只有通过开发新产品,企业才会扭转危局这条振兴之路。瞄准人无我有,广泛  相似文献   

12.
常州市耀光塑料制品厂在常州市南门外湖塘镇,创建于1983年。厂长蒋耀如带领众人经过10多年的艰苦创业,规模从小到大,固定资产4500万元,产品由原来为一家工厂配套,扩展到汽车、摩托车、家电日用类塑料配件4大类、30多种,年生产能力8000吨。曾荣获农业部全面质量管理达标证书,以及常州、武进明星企业称号。1983年工厂开办初,什么都没有,厂房是借的,资金12万元也是借的。蒋耀如四处奔波,寻找业务单位,总算找到黑龙江佳木斯市电视机厂,为该厂生产电视机外壳。开办当年完成产值60多万元、利润3万元。初战告捷后,工厂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稳步上升。到1991年,实现"稳中求升,储力蓄势"的战略目标。1992年,  相似文献   

13.
提起昆山市兵希有机化工厂的发展历史,知情人无不竖起大拇指,钦佩地传颂着村支部书记兼厂长时建平同志艰苦奋斗、兢兢业业、率领群众共同富裕的创业经历。一、上任于危难之际,选定正确的企业经营发展之路。1985年,正当昆山市兵希有机化工厂因规模小,产品单一、管理混乱,面临倒闭之时,村经济合作社副社长时建平同志出任化工厂厂长。时建平同志上任后,面临着种种压力,组建新的厂级领导班子,稳定人心,查原因,摸市场,筹措生产急需的流动资金,在选项目时他奔上海,赴苏州,走无锡,真挚的心终于感动上帝。机遇来了,与昆山染化助剂厂合作开发生  相似文献   

14.
太仓第一钢家具厂座落在上海北浏河镇郑和路。1992年以前,主要生产民用家具,由于市场竟争激烈,加之管理不善、品种单一、质量不过硬等原因,生产不景气,应收款难以收回,企业负债130万元,濒临倒闭。1993年,我接任厂长后,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在开发新品、提高质量上做丈章,企业起死回生,走向振兴之路,产品占领了上海大市场,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到目前为止,不但还清了130万元借、货款,而且拥有自有资产460万元,比92年增长130%;全厂63名职工全部参加养老保险。一、要扩大市场,必须更新产品。推出市场需要的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是促进企业发展重要途径。过去,我们生产民用家具,固然有一定的市场,  相似文献   

15.
吴江市庙港镇在发展镇村工业中既注重发展速度,更重视提高效益。1993年全镇镇村两级完成工业产值达到5.29亿元,实现经济效益达到6419万元,分别比1992年增长97%和69%。他们的主要经验是:产品开发立足于早。庙港领导知道:要使产品在市场上适销对路,就要立足一个早字,做到早开发、早投产、早得益。庙港缫丝厂经过市场调研,发现细丝生产市场行情看好,立即投入300多万元创办了金蜂纺丝公司,仅花100天时间就竣工投入正常生产。由于抢先占领了市场,企业投产8个月就获利200多万元。镇办新联丝织分厂,根据市场信息。提早调整产品结构,优化工艺技术,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丝绸产品供不应求,去年实现利润达500多万元,台机创利2.3万元,名列全市第一。  相似文献   

16.
在江南水乡常熟董浜乡,有一位女厂长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骁勇善战,最近被常熟市命名为"当代阿庆嫂"。她就是董浜乡永安加弹厂厂长俞培芬。1983年,刚过而立之年的俞培芬被村里推上了厂长的岗位,当上了只有10万元固定资产、几十号职工的"头"。10年来,她成功地创办了董浜第一家村级合资企业——常熟富安服饰有限公司,产品畅销不衰,去年至9月底,人均创利已超万元。——勤俭节约,内部挖掘  相似文献   

17.
黄山新龙纸业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歙县造纸厂。4年前,传统的麦秆制浆工艺,成本高、污染严重、产品单一导致企业经营不善,负债率高达216%,是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1994年,黄山新龙纸业有限公司成立后,新任领导班子在厂长方汉佐同志的带领下,审时度势、瞄准市场找产品,依靠科技创新路,使企业起死回生,3年迈了三大步。到1997年,公司实现产值4180万元,利润  相似文献   

18.
真假厂长     
真厂长抓生产,假厂长忙应酬,这是武汉某特困企业前不久爆出的新闻.这个负债近亿元的企业有两个厂长,“假“厂长专职应酬,处理与企业生产无关的各种关系和应酬;“真“厂长全力抓生产和销售,握有用人权、财权,内部由他说了算,由于“真假厂长“配合默契,厂子终于有了起色,减亏1000多万元,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5倍.……  相似文献   

19.
吴江糊料化工厂座落于太湖之滨的横扇镇,原是名不经传的小企业,在短短的几年中快速发展,已在市场经济的风浪中崭露头角,站稳了脚跟。全厂现有固定资产300余万元,占地1.5万平方米,职工118人。1993年完成销售1300万元,创利180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48%和260%。这家厂的发展之路,就是以市场为导向,坚持进取,依靠横联和科技的强劲两翼,使自己在困境中求得飞跃发展。1985年,这家企业的牌子是淀粉衍生物厂,由于产品品种单一,质量不稳定,信息不灵,市场很小,连年亏损。厂领导认真分析了原因,看到产品虽然有一定的技术量,但孤军作战对于乡镇企业来说有着很多的制约因素,寻求靠山横向联合经营,是当务之急,弥补资金、技末、信息的不足。终于,苏州丝绸科学研究所得知这家小厂曾生产国家"七五"星火计划攻关项目产品,双方商定工科"联姻",成立苏州丝绸科学研究所吴江糊料化工厂。作为科技生产  相似文献   

20.
锡山市安镇有机化工二厂是一家在原资不抵债达一百多万元的电讯绝缘材料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产各类颜料中间体的专业工厂,建厂八年多来,他们紧紧围绕"质量、市场和管理"开展各项工作,企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尤其是自1993年获得自营出口权以后,他们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大打自营出口这张牌,速度和效益得以成倍增长,目前,已拥有固定资产2000万元,职工480名,跻身于"中国最大经营规模乡镇企业1000家"和"中国化工行业最大规模乡镇企业100家",连续三年被评为无锡市明星企业、无锡市最佳经济效益企业和锡山市科技进步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