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NCBI数据库的搜查,获得熊蜂CoI基因部分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了红光熊蜂CoI基因cDNA全长序列.采用DNAMAN 8.0,MEGA 7.0,Protparam和Automatic Modeling Mode等软件对该cDNA序列、基本理化性质、3-D结构、跨膜结构域及其系统进化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红光熊蜂CoI全长cDNA序列含1050 bp,编码349个氨基酸,对应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38350,预测其分子式为C1789 H2724 N422 O463 S25,理论等电点(pI)5.79,偏酸性,半衰期为30 h;蛋白质平均亲水系数0.706,不稳定性指数39.98,脂溶性指数110.92.该蛋白质具8个α-螺旋、8个跨膜结构域,为稳定的疏水性蛋白质.系统发育显示红光熊蜂Co I氨基酸序列与同属地熊蜂的进化关系较近,表明红光熊蜂线粒体Co I基因序列保守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低盐胁迫对黄鳍棘鲷(Acanthopagrus latus)养殖所产生的影响,采用快速或缓慢2种梯度淡化方法,研究盐度由20淡化至10,5甚至淡水后对黄鳍棘鲷幼鱼的存活率、鳃ATP酶和肝脏抗氧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1)除了淡水组的黄鳍棘鲷全部死亡之外,其他低盐组中的成活率为100%;2)在响应不同盐度的低盐胁迫时,不同酶的敏感性有所不同,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仅对淡水胁迫敏感,Na+/K+-ATP酶和Ca2+/Mg2+-ATP酶对盐度10的低盐胁迫不敏感,过氧化氢酶(CAT)对所有的实验组都敏感,盐度胁迫强度由强到弱依次为淡水、盐度5和盐度10;3)不同的淡化速度影响着Na+/K+-ATP酶和CAT活力恢复到正常水平所需的时间,其中快速淡化所需时间要比缓慢淡化长.本研究结果表明黄鳍棘鲷幼鱼可以较好适应低盐度养殖环境,但淡化速率会对黄鳍棘鲷幼鱼产生一定的应激影响,并且在淡水中应激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3.
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与甜瓜抗枯萎病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哈密瓜枯萎病性不同的品系受枯萎病菌侵染后,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与甜瓜品系的抗病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接种后,PAL和PPOD活性高不论抗感病品系均在接种后第3天出现,抗病品系的PAL活性高于感病的品系,PPOD活性也高于感病的品系,并且抗病品系酶活性下降速度较感病品系慢 相似文献
4.
铀胁迫对油菜的生长及抗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蓝型油菜为实验材料,分析了在铀胁迫下油菜的生理生化指标,相关抗氧化酶的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油菜的种子萌发率,幼苗株高和鲜重并未随着铀胁迫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而随着胁迫浓度和时间的增加,幼苗根长会受到显著影响.铀胁迫对油菜的离子渗漏和脂质过氧化影响很大,在胁迫下油菜幼苗的相对电导率可增加120.6%,丙二醛的含量可达对照的25倍.从几种抗氧化酶的活性变化情况看,随着铀浓度的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都有所下降,而且胁迫浓度和时间越多,酶活下降越多.通过分析几种抗氧化酶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发现CAT1和APX的表达量在所有胁迫条件下都下调,而CSD1则在较低浓度时上调表达,较高浓度时下调表达. 相似文献
5.
脱落酸对镉胁迫下蚕豆幼苗光合参数和抗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外用ABA(25μmol/L)对镉胁迫下蚕豆幼苗光合参数及抗氧化酶活性变化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无ABA情况下,10 mg/L的镉胁迫能够使蚕豆叶片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呈上升趋势,随着浓度的增加,各参数逐渐降低.当外用ABA后,除蒸腾速率外,其余各参数的降低趋势被明显抑制.此外,外用ABA还可以减少在镉胁迫下蚕豆叶片MDA含量和膜透性的增加值,提高蚕豆叶片抗氧化酶(CAT,SOD,POD)活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外源水杨酸(SA)对Cu2 胁迫下小麦幼苗中活性氧(ROS)和主要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Cu2 可显著增加小麦叶和根中丙二醛含量、ROS水平和以上4种抗氧化酶活性. SA处理明显提高了Cu2 胁迫下叶中抗氧化酶活性,减缓了其中ROS水平的增加. 根中ROS变化规律与叶中相似,但抗氧化酶活性与叶中不同. 上述结果表明,SA可能通过较早激活抗氧化保护酶缓解了Cu对小麦的氧化伤害,但这4种抗氧化酶在根和叶中所起的作用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7.
干旱胁迫对沙棘抗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沙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同时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进行了同工酶分析.结果显示:长期轻度及中度干旱胁迫下SOD活性能高于正常水平,POD活性在轻度干旱胁迫时大幅上升,重度干旱下二者均能在胁迫初期缓慢上升,表明干旱胁迫时沙棘酶促防御系统活性高,能有效清除体内活性氧减轻膜脂过氧化伤害.沙棘幼叶SOD同工酶谱带有五条,轻度及中度胁迫下SODⅢ、SODⅣ两区带酶活力明显增加,但胁迫未导致新的谱带产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抗氧化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测定基因的表达,用DCF—DA荧光探针测定细胞内ROS;研究材料为HUEVC及高Hcy小鼠胸主动脉;结果同型半胱氨酸能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EVC)的ROS水平升高,抑制HUEVC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基因的表达。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小鼠胸主动脉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基因表达均明显降低。结论 Hcy能促进上皮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可明显促进氧化损伤,同时显著降低抗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及锰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9.
以过量表达硫氧还蛋白S基因(Trxs)的转基因大麦为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0.05 mmol/L AlCl3胁迫条件下转基因大麦株系(LSY-11-1-1 )幼苗叶片的蛋白质氧化损伤、膜脂氧化损伤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 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1)在0.05 mmol/L AlCl3胁迫处理下大麦叶片蛋白质羰基含量和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非处理样品,表明铝胁迫 已造成大麦幼苗的氧化损伤;转基因大麦幼苗叶片的蛋白质羰基含量和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非转基因对照:在胁迫处理6 h、72 h与96 h时其蛋白羰基含量分别为对照的94.4%、87.0% 与71.9%;MDA含量为对照的66.32%、75.74%和74.25%.(2)处理样品叶片中GSH-PX、CAT和A PX等抗氧化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与非转基因对照相比,转基因大麦幼苗叶片的抗氧化酶系活性普遍高于对照:GSH-PX活性在处理12 h、24 h、48 h、72 h与96 h时分别是对照的 1.19倍、1.21倍、1.12倍、1.24倍与1.35倍;APX活性在处理6 h达到高峰时是对照的106.7% .这些结果表明,过量表达Trxs可以有效提高转基因大麦幼苗叶片中上述抗氧化酶类的 活性,缓解铝毒对大麦幼苗叶片蛋白质和膜脂的氧化损伤,从而提高转基因大麦幼苗对铝胁迫的抗性. 相似文献
10.
重金属对双孢菇菌丝合成巯基化合物和抗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u、Zn、Pb、Cd(氯化盐)分别对双孢菇菌丝进行短时间(1d)和长时间(8d)诱导时,菌丝体内可溶性蛋白,巯基化合物和抗氧化酶等的变化.结果显示:高浓度的重金属在长时间诱导后显著降低菌丝可溶性蛋白含量;长时间诱导条件下,Cu、Zn显著增加巯基化合物含量,Cd则显著降低巯基化合物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重金属长时间诱导后活性显著增加,Cd诱导增加最明显;经过长时间诱导,低浓度Cu和高浓度Zn显著增加CAT酶活;经过1d和8d诱导后,Pb使CAT酶活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确定了杨树多酚氧化酶(PPO)测定的最佳条件为pH=4.0,温度5~30℃,时间1 min。利用试验得到的反应最适条件进一步研究了戊唑醇、多菌灵、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和阿维菌素4种农药对杨树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药剂对杨树PPO的影响不同,200和400 mg/L戊唑醇可诱导杨树PPO活性升高;100、200和400 mg/L多菌灵对杨树PPO活性升高具有明显的诱导作用;400 mg/L甲维盐对杨树PPO活性升高具有诱导作用;400和800 mg/L阿维菌素能够诱导杨树PPO活性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抗感解毒泡腾片的质量标准,提高药品的质量控制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选用依利特C18(4.6×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磷酸(42:58:0.3)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76nm。结果黄芩苷在0.1044~0.9396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r=1.0000,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8.93%,RSD为0.32%。同时用薄层色谱法对栀子和板蓝根进行定性鉴别。结论本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结果稳定,重现性好,为药品的质量控制提供更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渗透胁迫和冷胁迫对于叶绿体信号缺失突变体gun1、gun5和abi4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叶绿体信号缺失突变体对胁迫的抵抗力下降,表现在植株含水量降低,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升高.并且发现叶绿体信号缺失突变体中抗氧化酶如POD、SOD、APX活性明显下降,活性氧(超氧离子)积累明显加重,此外叶绿体信号缺失突变体不能诱导植物体内花青素的合成.本文初步探讨了叶绿体信号与植物体内活性氧和花青素合成途径的关系,表明叶绿体信号可以通过诱导抗氧化酶和花青素从而抵抗环境胁迫. 相似文献
14.
试验对红叶石楠组培苗根诱导分化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使用IBA和NAA后,过氧化物酶活性在0~15 d先迅速下降,然后急剧上升,在根开始伸长时,活性又开始下降;多酚氧化酶活性在0~15 d内逐步上升,在根开始伸长时,活性也开始下降.而在不使用任何生长调节剂的情况下则不生根,过氧化物酶活性在0~15 d内逐步上升,15 d后开始下降;多酚氧化酶活性在整个根诱导过程中都维持在较低水平.同时还发现,在生根过程中,处理与对照相比,各酶的活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表明红叶石楠组培苗的不定根发生和发育与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本文测定了24h盐胁迫下盐芥(6周)和拟南芥(3周)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析了盐胁迫下3种抗氧化物酶在两种植物中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拟南芥叶片中3种酶活性的变化特征为随盐处理浓度增加,SOD呈逐渐上升趋势,CAT呈逐渐下降趋势,POD活性上升幅度较大,且在200mM NaCl处理条件下,SOD和POD活性达到最大;盐芥根中的SOD、POD、CAT本底活性皆高于叶片.随着盐处理浓度增加,SOD活性基本无变化,叶片中的POD活性逐渐降低,CAT活性逐渐增加.而根中的POD活性却出现递增、CAT为先增加后降低现象.盐芥中的SOD本底含量水平高于拟南芥.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肥胖以及耐力性运动对大鼠血清抗氧化酶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脂饮食组实验大鼠血清中SOD和CAT浓度显著性下降,MDA明显增加,NO活性下降;高脂饮食结合有氧耐力运动组大鼠血清中SOD和CAT活性以及MDA明显上升,血清中NO水平恢复明显.肥胖大鼠体重增长被明显抑制.结合生化试验结果,确定高脂饮食诱发肥胖后可造成实验动物血清中抗氧化酶活性下降,自由基生成增加,血管舒张功能下降,系统的有氧耐力运动可以有效的逆转高脂饮食造成的自由基增加,NO恢复至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7.
3种农药对花鲈抗氧化酶和乙酰胆碱酯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体外方法,研究了敌敌畏(Dichlorvos)、丁硫克百威(Carbosulfan)和氯氰菊酯(Cypermethrin)等3种农药对花鲈(Lateolabraxjaponicus)肌肉中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抗氧化酶的急性毒性效应.浓度为50、200、500、1000mg/L的3种农药分别与花鲈肌肉和肝脏匀浆液在25℃孵育0、30、60、90min后,测定各酶的活性.实验结果表明,3种农药对AChE、GPx和GST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但对SOD活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金属离子对菜青虫酚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菜青虫五龄幼虫为材料,冰浴匀浆,在4℃下8 000 r/min离心,取上清液,经35%饱和(NH4)2SO4沉淀,经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等步骤分离,获得部分纯化的菜青虫酚氧化酶制剂.研究多种金属离子对该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碱金属离子K+、Li+和Na+对酶活力没有影响.碱土金属离子Mg2+、Ba2+和Ca2+对酶有激活作用,激活作用的大小顺序为Mg2+>Ca2+>Ba2+.过渡金属离子Mn2+、Co2+、Cu2+和Zn2+对酶活力的影响呈现不同的效应,Mn2+、Co2+和Zn2+对该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Cu2+浓度在0.10 mmol/L内对该酶有一定的激活作用,浓度大于0.13 mmol/L为抑制作用,其IC50为0.65 mmol/L.重金属离子Hg2+、Cd2+和Pb2+对酶活力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以Hg2+的激活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金属离子对马铃薯多酚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多酚氧化酶为对象,研究金属离子对该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Li+、K+、Ba2+和Mg2+对酶活力几乎没有影响,Ca2+和Na+对酶活力有微弱的抑制作用,Cu2+则表现出较强烈的抑制作用,其IC50为0.248 mmol/L.Al3+、Fe3+、Cd2+、Co2+、Mn2+和Zn2+则对马铃薯多酚氧化酶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本研究为探讨多酚氧化酶的催化活性和催化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黄曲霉毒素氧化酶的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曲霉毒素氧化酶(AFO)是来自Armillariella tabescens的具有降解黄曲霉毒素作用的蛋白质酶.本实验室成功克隆和以原核系统表达了黄曲霉毒素氧化酶,前期的工作中用传统测量表观酶促反应速度的方法对AFO进行了酶动力学的研究,采用了在酶反应的结束点进行分析,因此不能够连续监测酶的反应过程,且实验过程较为繁琐,影响因素较多,对动力学常数的测量存在不够准确的可能.本实验使用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对该酶的酶促动力学进行研究,该方法通过酶与底物的滴定实验直接监测酶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变化而对酶动力学进行分析,滴定产生一个完整的Michaelis-Menten曲线,通过拟合分析测得黄曲霉毒素氧化酶对AFB1催化的米氏常数KmAFB1=3.34×10-7 mol/L;酶催化ST反应的米氏常数KmST=1.06×10-7 mol/L.对AFB1和ST酶转换系数别为KcatAFB1=2.7 min-1和KcatST=1.7 min-1.结合函分别为△HAFB1=-1.686×107 J/mol,△HST=-9.092×106 J/mol.与传统方法相比,ITC方法在酶动力学研究上具有简便、快速和准确的优点并具有普适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