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研究反事实条件句和自然律之间的关系,我们看到无论在认识论方面还是在本体论方面把自然律还原为反事实条件句都是行不通的。自然律在判别反事实条件句真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以往对自然律本质的理解存在着缺陷,所以还是很难对此论断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这给予人们诸多启示:谨慎对待把自然律还原为其他理论的观点;反事实条件句和自然律之间的关系会变得越来越密切;需诉诸科学实践理解自然律;避免物理学的沙文主义。  相似文献   

2.
比利时理论物理学家弗朗索瓦·恩格勒、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因成功预测希格斯玻色子(又称“上帝粒子”)而获得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被普遍认为是一个众望所归的决定。希格斯粒子的发现,使得粒子物理标准模型所预言的所有粒子全部被实验发现。那么,理论物理是不是从此无事可做?其实在物理学家的眼睛里,  相似文献   

3.
介入主义与机制理论是当代两大主要的因果理论。MRL观点和ADT观点是自然律理论的两大阵营。在因果性和自然律理论上呈现的是围绕着休谟主义传统的争论。"新休谟主义"反对在因果与非因果、自然律与经验规律之间设置截然的区分。但基于神经科学实践的要求,"机制"概念不能不担负起诉诸实在本身的形而上学意蕴。  相似文献   

4.
在自然律形而上学研究的视角下,实质主义基于解释性质与例示之间的相互关系,就自然律是否具有必然性这一问题做出了回答。从实质主义关于性质的揭示来看,对于“殊型性质”与“类型性质”的折中,促成一种“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式”的本体论取向。基于此立场,实质主义内部催生出两种关于解释自然律的理论路径,分别强调性质之例示与性质自身在解释自然律中的本体论意义,但两条路径都否认自然律的彻底必然性,难以摆脱休谟主义。深化关于自然律的形而上学研究,需要重新反思已有研究的本体论预设,进一步对自然律具有何种程度的必然性做出解读。  相似文献   

5.
当前科学哲学对科学定律的概念做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很多卓有洞见的论述。然而这些研究都是在哲学家的语境中进行的,科学家作为科学定律最重要的使用主体,他们的实际观点并未经过任何经验调查。这带来了一个隐约的担忧,对科学定律的分析是否脱离科学实践本身了?实验科学哲学的探索为解答这一问题带来了新的研究思路。本文对物理学共同体的定律观做了探索性的经验调查,结果显示物理学家与哲学家普遍认同的观点存在较大差异。这项经验研究旨在从科学共同体的角度增进人们对科学定律的理解,呼吁科学哲学回归科学实践本身。  相似文献   

6.
科学实践哲学的目的 是要重新建立正确的、完整的科学形象,并不是单纯的排斥"理论优位"的传统科学哲学.但是目前为止其所关注的几乎全是"发现的语境"中外部的科学实践活动,没有涉及到个体大脑内部的认知活动.科学理解的语境理论弥补了这一空缺,通过对科学理解的本质、标准、方法等的界定,让我们重新审视科学理解在科学哲学研究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7.
<正>19世纪以前,人们从未想过某些物质还具有"液晶"状态。直到奥地利的植物学家莱尼茨尔在做胆甾醇苯酸酶加热实验时,发现晶体物质融化过程中——颜色在不同温度下会变得截然不同。随后物理学家勒曼发现,晶体融化液体与晶体类似具有双折射性质,于是将其命名为"液晶"。随着液晶技术不断提升,科学家们如今发现了三维量子液晶,这是加州理工学院量子信息与物质研究所的物理学家们首次发现的  相似文献   

8.
虽然科学家们早就知道癌细胞和健康细胞在外形上存在较大区别,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理论和识别标准,目前的癌症检测仍以生化方法为主。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美国克拉克森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与健康细胞相比,癌细胞在外观上具有更为显著的分形特征。初步实验显示,以此为依据的检测均获得了极高的准确度。新法有望使传统非侵入式癌症检测方法的精度获得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如下问题:1、科学实践哲学如何看待诠释与诠释学;2、实践对于诠释的意义:科学实践哲学中诠释研究;3、关于科学定律的诠释;最后,本文认为,尽管实践的诠释学应该遵循科学实践哲学的基本原则:地方性或局域化的语境,不应该提出或也没有普遍化的遵循原则,但的确有一些基本的认知和方法论原则:它们至少应该是:第一、切近实践对于诠释的优先性;第二、诠释者所处的环境的语境优先性;第三、对切近之事物的关注优先性。  相似文献   

10.
《科学大观园》2023,(20):18-21
<正>《时代》周刊不是只参考入选者对AI的历史贡献,也会考虑对未来的影响。在AI浪潮席卷全球、相关产业蓬勃发展之际,《时代》周刊在美国当地时间9月7日发布了首份“全球百大AI人物”榜单。在这份榜单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熟悉的面孔,比如openAI的两位联合创始人、英伟达CEO黄仁勋、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以及马斯克。《时代》周刊同时公布了自己的评选标准和榜单分类原则,但外界还是不乏质疑声,比如企业家、科学家、意见领袖的入选比例,以及部分争议人选。  相似文献   

11.
<正>有些科学家提出了一种较为激进的研究理论,他们认为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只是一个虚拟空间,我们只不过是另一个更先进文明的玩偶而己。这看上去荒诞不稽的理论却被许多物理学家接受,这些物理学家认为,或许可以找到证据论证,电影《黑客帝国》的场景或真实存在。设想  相似文献   

12.
吴健雄--诺贝尔奖亏待了的华人女性科学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太陶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27(3):98-106,112
吴健雄与杨振宁、李政道一起,促成了一个现代物理学上的重大发现.她对实验物理学有一系列重要贡献,堪与许多一流物理学家相媲美.她是华人数千年文明史上第一位产生世界影响的女性科学家,是同时代的华人女性科学家的优秀代表.  相似文献   

13.
在西方社会风险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人工智能巨风险(AI巨风险)”概念,认为在关注AI伦理及散发风险等问题的基础上,应对人工智能应用与传播过程中所可能引发的大范围、高强度、规模化社会风险问题给予足够关注,即人工智能在应用与传播过程中所引发的“巨风险”。主要类型如机器自涉式AI巨风险、社会系统侵入式AI巨风险、非对称破坏式AI巨风险等。“AI巨风险”的形成往往是多个密相关因素的共振式耦合作用,如技术能力强度、技术稳健度、技术应用向度、社会粘合度、政治/社会对抗强度、社会心理因素等。为防止AI所可能带来的大范围危害、遏制AI巨风险的形成,应积极构建“机器风险学”,从学理层面更深入分析AI巨风险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并在未来的社会治理实践中,坚持预防治理原则、技治管理原则、强约束原则、备份原则、协商原则。  相似文献   

14.
物理学家们在2013年3月14日宣布他们发现了所谓"上帝粒子",即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坚实证据.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在搜寻这种神秘莫测的粒子的踪迹,而如果这一粒子的存在最终被证实,那么它将会产生重大影响.标准模型是粒子物理学的基础理论,然而其中所有预测的粒子都已经被顺利找到,唯独希格斯玻色子一直杳无音讯.  相似文献   

15.
哈金和劳斯在理论与实验关系问题上都有各自独到的见解,由于二者在"科学实践"以及"科学实在"概念上理解的不同,造成两人对理论是否是一项科学实践活动,理论与实验是否彼此独立而存在上出现分歧。在通过对比二人的主要观点后,得出如果要真正了解实验与理论之间的关系,应该把实验与理论置于科学实践的概念下去理解。应该从传统科学的静态的科学实验观转变成动态的科学实验观,从一维科学实验观转变成多维的科学实验观。  相似文献   

16.
<正>自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就知道宇宙开始膨胀,但是我们是否也随之一起膨胀,这是科学家经常提及的问题。如今专门研究量子引力和高能物理的理论物理学家萨宾·霍森菲尔德撰文对这一观点进行深入分析。他指出,采用数学方法或许是最佳解答方  相似文献   

17.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是在多个学科突破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中包括物理学家应用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在研究生物大分子研究方面所取得的长足发展,遗传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和证实了染色体中决定遗传的主要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等等。此外,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还与4位科学家的  相似文献   

18.
为应对广义相对论在理论和经验上面临的困难,有些物理学家选择对广义相对论进行修正,提出了一系列替代引力理论;有些物理学家则选择通过引入暗物质、暗能量和暴涨等暗因子来保留广义相对论。不同引力理论的支持者彼此攻击其竞争理论中引入了特设性假说。特设性假说问题在当代引力理论中展现出了新情况。替代引力理论中的修正牛顿引力理论不能被简单地视为引入了特设性假说。暗因子假说在奎因和尤利安,以及勒普林所给出的特设性假说判定标准下,不能被视为是特设性的;但在波普尔的特设性假说标准下,如果相关暗因子得不到经验证实的话,暗因子假说将会是特设性的。  相似文献   

19.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历来是科学哲学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包括逻辑经验主义、批判理性主义、历史主义等传统的科学哲学都认为理论有无上的地位,然而新兴的科学实践哲学则对其进行批判,并以科学实践为本位,对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进行重构。文章在对传统科学哲学视阈下理论与实践关系进行勾勒及对科学实践哲学对传统理论优位的批判进行剖析之后,着重对科学实践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构过程进行梳理,并进一步指出:科学实践应与科学理论相结合,它们应像双螺旋一样相互纠缠而共同发展变化,以最终促进科学哲学继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两种"地方性知识"——兼评吉尔兹和劳斯的观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比较了以人类学和阐释学为主的地方性知识概念与科学实践哲学中的地方性知识概念的不同与联系,指出两者的关系和各自负载的深度,论证了地方性知识概念对于科学实践哲学的作用和意义,指出了科学实践哲学中的“地方性”知识是包括西方知识在内的所有知识的基本特性。研究了地方性知识与普遍性知识的关系,指出普遍性知识的理想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