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书符号的系统化,孙过庭与于佑任功不可没。孙过庭的草书《书谱》,字数多、规矩严、姿态美、理论性强,历来被人们奉为学习草书的最佳范本。于佑任以代表符号为经,以“易识、易写、准确、美丽”为纬,用科学的方法加以归纳整理.提出了标准草书的命题,制定有系统的符号。《书谱》的理论品住强化了其艺术性,标准草书则强调了字的规范性,二者有着一定的互补性。《书谱》是帖草,标准草书是碑草,二者对照练习,有利于积累和理解更多的草书信息,更好地从碑与帖的辩证中去体悟草书的结体、节奏和境界。  相似文献   

2.
清代著名书画家钱南园其书法端庄厚实,气势雄浑,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把钱南园书法评为“佳品之上”。事实上,清代中叶的书法大家何绍基、翁同和对南园也推崇备至,曾经常将其书法悬挂满室,专心揣摩,为学颜字过度。杨守敬《学书迩言》称:“自来学前贤书,未有不变其貌而能成家者,独有钱南园学颜真卿,形神皆至,此由于人品气节,不让古人,非袭取也。”评价更高的还有《堂判》碑文,称钱南园为“滇中第一完人”。  相似文献   

3.
现存《稼轩词》版本有十二卷本和四卷本之分。十二卷本的祖本是刘克庄作序的《稼轩词》全集本,信州本十二卷即以此为底本翻刻,此二本已佚。元大德广信书院十二卷本出自信州本,王诏刊本出自元大德广信书院本,毛氏汲古阁刻本出自王诏刊本。四库全书本和辛启泰《稼轩集》初刻本皆源自毛氏汲古阁钞本。辛启泰《稼轩集钞存》本以辛启泰《稼轩集》初刻本为底本,并附录了从《永乐大典》中辑录的36首辛词。朱祖谋将《稼轩集钞存》本中补遗的36首刻入“彊村丛书”。四卷本的祖本是稼轩生前所刻四卷本,长沙坊刻本即以此为底本翻刻,此二本已佚。吴讷本的底本即为长沙坊刻本,毛氏钞本则直接影钞自稼轩生前所刻四卷本。陶湘甲乙丙三集刻本刻自毛氏汲古阁甲乙丙三集,赵万里校辑之丁集出自吴讷本《稼轩词》四卷之丁集。  相似文献   

4.
安麓村名岐,字仪周(一作仪舟),号麓村,又以所居古香书屋(亦称古香斋)号古香、古香斋主人,晚年以得元吴镇《松泉图》,遂号松泉老人,是天津历史上第一位金石书画、文物图书的收藏家、赏鉴家和刊刻家。尝以所撰《墨缘汇观》及刊刻唐孙过庭《书谱》而闻名于世,是天津可数的具有全国影响的历史文化名人。然而谈起他的身世事迹如坠入云雾,扑朔迷离。虽则清末杨绍和、叶昌炽,民国初年叶德辉、姚大荣以及本世纪三十年代的  相似文献   

5.
孙过庭《书谱》是中国书法史上著名的书学论著,它包含了丰富的书法教育思想,文章从它的情性观和学书观两方面来探讨其中的教育思想,希冀能够为促进我们新时期的书法教育和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孙清彦《学书枝言碑》原石已毁湮,传世拓片亦不全。相关史载多有舛误,由于一直看不到全碑全文真相,书刊文章引用时只能沿袭旧说。本文在整理点校全文基础上,就其作者问题,书刻年代,立碑地点,书刻形制,内容字数等等作出考定,期望相关部门在重修史志时,能据实予以更正。  相似文献   

7.
研究《宣和书谱》未收唐代书僧怀素草书帖目。这个内容前尚无人作过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8.
唐代孙过庭的《书谱》是一部专门教导书法学习者的经典论著,它不但有专业的书法语言和很深刻的教育意义,还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对学习者有极大的益处。  相似文献   

9.
《宋史·艺文志》载有《黄庭坚词》二卷,今佚。行世者有南宋闽刻本《山谷琴趟外篇》三卷,为现行归安朱祖谋先生《疆村丛书》本所从出,又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云:《山谷词》一卷。虞山毛氏汲古阁六十家词刻本疑从之出,故仍沿旧名。明嘉靖刻甯州祠堂本《豫章黄先生词》一卷,词同毛刻而编次前后则异。《全宋词》录《山谷琴趣外篇》,删去黄叔达〔南乡子〕词一首,得九十首;又录《豫章黄先生词》八十九首,《山谷词》一首;另从《回文类聚》、《全芳备祖》《诗人玉屑》、《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杨金本草堂诗余》、《金山县志》、《京本通俗小说》诸书中各得一首,计一  相似文献   

10.
郝科 《科技咨询导报》2008,(28):175-175
通过对唐代孙过庭的书法理论著作《书谱》进行分析,从而对书法以及其与接受者的关系进行新的研究,并梳理出书法中形式与内容的另一层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1.
版权问题是印书事业充分发展,尤其是印书商业化的产物。据香港《明报》载,在中国历史上,印书商业化可上溯至南宋。在南宋中期,刻书风气盛行,不少通行之书因屡经刊刻产生了刻书权利属谁的争执,刻书之家由此注意到了保护权益的问题。如《东都事略》的刊记:“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许覆板”,极似现代书刊板权页上“版权所有,不得翻印”,可说是言简意赅的权益声明。此外,浙本《新编四六必用方舆胜览》则录有官府  相似文献   

12.
《古韵标准》的版本本来比较多,但不少人只谈丛书本,否认单行本存在的事实。通过对《古韵标准》的各主要版本及其版本特征的考证,说明《古韵标准》不仅有单行本,而且是先有单行本,后有丛书本,并非"世未有单行者"或"都见于丛书中"。同时对毫无版本信息的馆藏本,进行比对、考证,并根据书中的避讳等情况,认定其为嘉庆年间郑炳文刻本。  相似文献   

13.
司马迁继《春秋》而纂史,成《太史公书》一百三十卷,凡五十余万言。这部被后世称为《史记》的煌煌巨著,是汉武帝以前中华学术文化之总汇。《史记》刻本产生于北宋淳化五年,与唐以前写本文字多有不同。《太平御览》是北宋太平兴国年间编写的一部类书,引用了大量唐以前文献,《史记》是其中之一,且尤为丰富。本文以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1982年出版)为据,广参王念孙、王叔岷等诸家之说,考证了刻本《史记》文字的某些讹、误、衍、夺,为《史记》文本的整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怀素生平研究现状综述方爱龙怀素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作为一位僧人艺术家,其生平本身就是一个较大的谜团。历代有关怀素的小说家言很少,且多不可据。陆羽《僧怀素传》、颜真卿《怀素上人草书歌序》以及流传至今的《自叙帖》、《藏真帖》等是我们今天较可信,并引以为据...  相似文献   

15.
《琵琶记》少刊本,今存秆大多属于通行本系统。其中凡有校语凡例者,多标称依“古木”、“元本”校订刻印,各本之间差异甚小,而与陆贻典抄本、巾箱本、《风月钢囊》摘汇本、凌初成刻本等“古本”系统传本差别较大。这说明它们源出同一祖本。这一祖本,据凌初成考察,即是昆本。凌氏在其所刻《琵琶记》之凡例中说:“《琵琶》一记,世人推为南曲之祖,而特苦为妄庸太强作解事,大加改窜,至真面目竞蒙尘莫辨,大约起于昆本。上方所称依古本改定者,正其伪笔;所称时本作云云者,非,则强半古本,颠倒谬讹,为罪之魁。厥后徽本盛行,则取其…  相似文献   

16.
胡鸣 《咸宁学院学报》2013,33(3):51-52,126
阮元《论语注疏》与朱熹《论语集注》是《论语》学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集成本。阮刻本是宋十行本的重刻,宋十行本与朱注本几乎为同时期传本。然而,二者经文并非完全一致,体现在文本结构的分章与文本属性的异文的出入,此展现了宋代《论语》传本流变的状况。  相似文献   

17.
以日藏古抄本《文选集注》汇录李善注中所残存的130条"再见从省"注例为据,参鉴比勘北宋监本、尤刻本、奎章阁本、明州本等宋刻本,对《文选》李善注"再见从省"义例进行细致入微的探究,指出诸宋刻本李善注例中"然同卷再见者,并云‘已见上文’,务从省也"之"卷"字当为"篇"字之误。并分析论证诸宋刻本李善注"再见从省"义例的讹误之处,多为后人臆改,或为旁注所阑入,从而对诸宋刻本《文选》李善注"再见从省"注例中所存在的抵牾矛盾之处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宋神魔小说。又名《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上、中、下3卷17章。不题撰人。今有宋元刻本两种,皆为残本(首卷皆无,第八章系残文)。有古典文学出版社排印本等。王国维考证小字本卷末“中瓦子张家印”,乃南宋临安一书铺所印。故作者很可能是临安(今杭州)或客居临安的说话人,书乃说话人的底本。叙一猴行者化为白衣秀士,保护唐法师到西天取经。经大梵天王宫、香山寺、狮子林、树人国、大蛇岭、九龙池、深沙神处、鬼子母国、女人国、王母池、  相似文献   

19.
梅文鼎是清初最重要的历算学家,一生著述丰富。在梅文鼎生前,其历算著作在友人蔡璿、李光地、李鼎徵等人的资助下,先后经过五次刊刻。本文以清华大学图书馆所藏康熙本《勿庵历算书目》为主要依据,结合诗文集等文献记载,以及新近发现的梅文鼎历算著作的康熙刻本,对这五次刻书活动的时间、刊刻书目及相关刊刻背景和所刻版本的流传情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考证,订正了之前存在的一些错误认识。以期有助于学人进一步认识梅文鼎的历算交流活动以及梅氏历算学在康熙间的传播。  相似文献   

20.
《宋文宪公护法录》的版本主要有径山藏本、日本和刻本和奉化孙氏本。径山藏本是明天启辛酉至天启癸亥年(1621-1623)的明刻本,今所见最早《护法录》刻本;和刻本是日本宽文六年(即清1666)以径山藏本为原刻本,添加日文训读符号的翻刻本;孙氏刻本是民国八年(1919)的民国刻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