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废FCC催化剂(废石油催化炼化催化剂)中含有2%以上的富La或富Ce稀土,用盐酸浸取后可得到含有稀土元素和非稀土杂质的氯化稀土溶液。研究用P507(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HEH/EHP)从盐酸介质中萃取稀土的工艺方法,考察萃取分离稀土的主要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可以从P507-煤油-盐酸体系中有效地萃取出稀土元素,较好地实现稀土元素和非稀土杂质的分离,其较优工艺条件为:萃取剂浓度(P507体积分数)为60%,浸取液pH为2.5,萃取相比为2:1,萃取平衡时间为30 min;负载有机相直接用盐酸进行反萃得到氯化稀土溶液,反萃盐酸浓度为2.0 mol/L,反萃平衡时间为60 min。该方法工艺简单,解决了废FCC催化剂的处理问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回收稀土金属。  相似文献   

2.
研究锂电池浸出液中钴、镍、锂的P507萃取分离方法,通过直接采用草酸反萃富钴有机相得到草酸钴产品.实验对含有53.8 g/L 钴的料液进行萃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萃取条件如下:有机相组成(体积分数)为25%P507+5%TBP+70%磺化煤油,萃取剂皂化率为70%,水相初始pH为3.5,常温下萃取10 min,有机相与水相的相比ψ(O)/ψ(A)为1.5:1.0,通过3级错流萃取,钴的萃取率达99.5%,锂和镍的萃取率仅为4.9%和3.1%:P507萃取分离钴、镍、锂过程的焓变分别为: -2.043,-0.812和1.586 kJ/mol;直接使用草酸反萃富钴有机相,得到分相良好的油一水一固3相,最优反萃工艺为:0.03 g草酸/mL富钴萃取剂,温度为40℃,ψ(O)/ψ(A)=1.0:2.5,钴的反萃率达99.5%,反萃后的萃取剂和水相均可再生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3.
在稀土萃取的过程中,萃取槽混合室主要用于混合水相和有机相萃取剂P507,以便于传质.其内部结构对槽内流体流动与料液的混合也有着重要影响.本研究主要针对萃取槽内档板结构对槽内流场的影响进行分析,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 FD)软件对不同档板宽度与倾角下的槽内流场进行模拟,分析各流场的流体速度与湍动能,发现:档板的宽度从10...  相似文献   

4.
采用P507-Cyanex272混合萃取体系分离微生物浸出液中的镍钴,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具有较好的协萃效应.结合低含量镍钴的微生物浸出液体系高酸度、低钴镍比的特点,对比了P507、Cyanex272和P507-Cyanex272三种萃取体系对镍钴的萃取分离效果,确定了在初始pH值1.5~2.2、对应的平衡pH值4.00~5.25条件下P507-Cyanex272协萃体系有较好的镍钴分离效果.系统考察了室温28℃下协萃体系各影响因素对镍钴分离的影响,确定协同萃取的最佳工艺为:P507与Cyanex272摩尔比3︰2,皂化率60%,萃取剂体积分数10%,有机相(由萃取剂与煤油组成)和水相体积比1︰4.在此条件下钴的一级萃取率为99.16%,镍钴分离系数为932.59.  相似文献   

5.
为测试圆筒式离心萃取器运用于稀土萃取分离工艺的可靠性,夹带量、单级效率、串级效率,进行了该机水洗出口(P507夹带少量HCL)试验、空白有机皂化试验、稀土萃取单级试验、稀土萃取串级试验(NS分组),结果表明:离心萃取器已基本解决混相问题,其萃取速度、萃取率、级效率均高于箱式萃取槽,且分离效果特别明显;离心萃取器的稳定性较好,平衡时间短,再加上无需冲槽平衡,体系积压少,体积小,占地面积小.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萃取色层法的基本原理以及CL—P507萃取色层法在稀土分离中的应用,综述了P507和Cyanex272萃淋树脂在稀土分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钟学明 《江西科学》2002,20(1):31-33
研究了用试剂R12再生老化P507萃取剂工艺,讨论了R12用量、反应时间对再生P507萃取剂可见光谱、萃取稀土分相时间、P507收率的影响。本方法在生产实践中业已取得成功。实验和应用结果表明,再生P507萃取剂与新配剂P507萃取剂在萃取分离稀土性能上无明显差异和变化。本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实用可靠。  相似文献   

8.
非皂化P204-H3cit-NdCl3体系萃取分离稀土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传统萃取分离体系下,稀土工业生产存在皂化废水中氨氮含量高污染水资源等问题,但该体系反萃取的酸度过高而限制了该方法的进一步应用.通过单级和错流反萃取研究了反萃液酸度、反萃温度、反萃时间和反萃级数对反萃取率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研究了0.6 mol/L低酸度六级逆流反萃取.实验结果表明:与单级及错流反萃取相比,六级逆流反萃率可达到100%,酸利用率为50%左右,明显减少了酸耗,而且反萃余液酸度为0.3 mol/L左右,达到了现有稀土萃取分离的工业要求.该研究为非皂化P204-H3cit-NdCl3体系萃取稀土元素的应用提...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是针对我国离子型稀土产业环境污染问题,提出采用无氨浸矿与无皂化萃取分离方案,实现离子型稀土资源绿色高效提取、清洁分离。课题从离子型稀土矿山渗流场理论及应用、离子型稀土数字矿山、离子型稀土新型浸矿剂、无氨氮排放-水系循环稀土洁净萃取分离技术集成三个主要方面展开研究。通过近两年研究,在离子型稀土矿山渗流场理论及应用方面,已建立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开采的一维稳定渗流模型,确定了单宽渗流量与渗透系数和特征参数C1的相关性,定量描述了特征参数C1的绝对值随底板坡度、注液井压力水头h1、水平间距L关系;解析了离子型稀土矿土浸泡后的强度特性及其物理性质随时间变化而产生的差异;掌握了渗流过程微颗粒迁移规律以及土样渗透系数随水力梯度的变化规律。通过收集不同稀土矿山矿区的地质资料和补充实测,建立全矿区矿床地质数据库,为矿山地形地质模型、矿体实体模型等提供基本数据;并据此建立地表模型、围岩模型、矿床模型,基本实现矿山三维地质建模,可以真实形象的显示地表模型、地层、构造、矿体;创建了矿体块体模型和品位模型,实现了矿床块段建模及储量统计;设计了一套无线传感器自动控制注液的物联网方案,对智能注液可实施性进行了论证;确定数据采集方案和统计影响因素权重,建立了离子型稀土矿山滑坡危险性评价模型;制定了龙南稀土足洞试验矿区开采方案;并提出品位实时动态显示方案和经济效益分析方案、室内相似模拟实验方案。通过可溶性盐的遴选与实验验证,结合离子型稀土矿浸出液流出曲线,筛选出可用于离子型稀土矿山的无氨复合浸矿剂,稀土浸出率达100%,且成本低,实现了矿山资源提取无氨化。利用P507萃取稀土、N235萃取酸的特性,设计了P507-N235无皂化萃取分离稀土方案。优化后的有机相成分为:30%~35%P507+25%~30%N235+0~20%熿化煤油+45%~25%环己烷。测定了复全萃取体系稀土萃合物的组成为REA3(?R3N?HA)?3R3NHCl;研究了复合萃取剂对稀土元素的萃取分离规律,证明了体系中稀土元素呈"正序萃取",符合"镧系收缩"规则。进行了复合萃取剂负载稀土反萃取研究,发现水能反萃负载有机相中的轻稀土,利用草酸沉淀,制备出砂状稀土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前言 D、FPeppard等人在1962年以P-507/甲苯为萃取剂,分别研究了p_m、C_m、Th和U的分配比同各种因素的影响,但用P-507分离重稀土工作没有做。上海跃龙厂和有机所以P-507/磺化煤油为萃取剂研究了Th、Yb、Lu的萃取分离。长春应用化学所研究了P-507对稀土的萃取机理。本文研究P-507/磺化煤油对D_y、H_o、E_r的萃取分离情况。本文采用接近于生产中应用的稀土浓度,以P-507/磺化煤油为萃取剂,分别测定了酸度、稀土浓度诸因素对萃取影响,为今后D_y、H_o、E_r生产提供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1.
对贫软锰矿经两矿法处理得到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锰的浸出液进行了深度去除钙、镁离子的萃取工艺研究.研究结果为:以体积分数为30%,皂化率为60%的P204与磺化煤油组成有机相,在温度25℃,相比O/A为3∶1,控制料液初始pH值为6的条件下进行萃取时,钙、镁离子的萃取率分别达到99.37%和90.62%,料液中钙、镁离子的含量可以降至100ppm以下,可以得到深度去除钙、镁离子的高纯硫酸锰溶液.负载有机相经4.0mol/L的硫酸溶液反萃,金属离子基本被反萃完全.设计了利用浸出净化液及反萃液制备高纯锰化合物的经济可行的工艺流程,从而实现了硫酸锰浸出液的全流程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12.
稀土在硬质合金球形粉末烧结体表面的富集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合金粉末烧结体表面观察法研究了稀土在WC-Co硬质合金中的作用机理.合金中的稀土分别以混合稀土(以La和Ce为主体成分)- Co预合金粉形式和La(NO3)3的丙酮溶液形式在湿磨时直接加入.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平均粒径小于200 μm的2种球形稀土硬质合金粉末烧结体表面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以混合稀土-Co预合金粉形式加入稀土时,在烧结过程中,合金中的稀土La和Ce在合金粉末烧结体表面产生明显的富集,并与主要来自于烧结炉内气氛中的杂质元素形成了含La,Ce,S,Ca,W,C和O的复杂化合物;当以La(NO3)3形式加入稀土时,在合金粉末烧结体表面不存在La的富集或聚集.稀土的添加形式同时也影响合金粉末烧结体表面硬质相WC与粘结相的比例,当以混合稀土-Co预合金粉末形式加入稀土时,合金粉末烧结体表面粘结相含量较少.因此,稀土的添加形式影响其在硬质合金中的作用机理,当以混合稀土-Co预合金粉形式加入稀土时,合金中的稀土不但具有较强的富集杂质元素的作用,而且还可以阻止合金粉末烧结体表面富粘结相结构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利用P204作为萃取剂萃取分离废旧含镍电池中的Ni2 ,得出萃取分离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204皂化率为30%;被萃取的含Ni2 溶液与P204-煤油混合液的体积比为1:1;P204的体积分数为30%;萃取振荡时间为1 min;萃取级数为一级.在此条件下,以P204和磺化煤油组成的有机相萃取分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叔碳酸13对轻稀土元素的萃取.测定了自氯化物体系中萃取的若干参数.萃取和反萃的平衡时间均为2分钟.进入有机相中Nd~(3 )的最高浓度为0.16~0.17M,有机相中HA:Nd=6:1(摩尔比),此值为饱和萃取容量.负载稀土的有机相反萃容易,反萃酸度低.相邻元素对的分离系数分别是 β(Ce/La)=3.0~3.5,β(Pr/Ce)=1.7~1.9,β(Nd/Pr)=1.4~1.5,实验条件改变时,β值变化不大.用轻稀土和钇的混合料液进行串级试验,经萃取35级、洗涤8级处理,制得高纯镧.La_2O_3纯度为99.95%,收得率96%.叔碳酸13作为工业萃取剂萃取分离斓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十五种稀土萃取有机相的FT-IR和减差光谱,得到了以下新结果: 1.找到了稀土萃合物的羧基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v_s,同时测定了稀土萃合物的羧基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v_(as)。 2.计算稀土萃合物的Δv(v_(as)-v_s)值,讨论了萃取有机相中稀土离子的配位结构。 3.观察到萃取有机相中仲辛醇与稀土离子的配位效应,得到仲辛醇的配位能力顺序为:R_E~(3 )>Na~ >环烷酸中H~ 。  相似文献   

16.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二(1-甲基庚基)磷酸酯(DMHPA)-稀土(RE)萃取体系中凝胶态形成的条件,发现DMHPA的浓度、皂化度、稀土负载率等其它诸因素对凝胶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在含二价过渡金属Cu^2+和Ni^2+离子的有机相中未观察到凝胶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酸性膦类萃取剂P204,P507与协萃剂Lix54,Lix84配方对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硫酸浸出液萃取除Al的反应规律.研究表明:P507+Lix84复合体系萃取分离Al/Mn的效果最佳.以最优配方5% P507+5% Lix84/煤油,在pH 为 4.0,水油体积相比Va/Vo为1∶1时,Al,Cu,Co,Ni,Mn和Li的单级萃取率分别为89.1%,80.8%,3.4%,2.6%,3.2%和0.3%.在Va/Vo为1∶4时,经两级(理论级)萃取,母液中Al 的质量浓度为0.88g·L-1,萃取率大于97.7%;负载油相用2.0mol/L硫酸溶液反萃,在Va/Vo为10∶1时,经两级(理论级)反萃,有机相中Al的质量浓度为0.79g·L-1,反萃率大于99.0%.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环烷酸经由环烷酰氯、氯代环烷酰氯、氯代环烷酸合成及氯代环烷酸与异辛醇、磺化煤油混合再皂化四个过程合成皂化氯代环烷酸萃取体系,并由红外光谱测试分析合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最终产物有机相的基团吸收频率变化。结果表明该合成方法可以实现对皂化氯代环烷酸萃取体系的成功合成。  相似文献   

19.
以二-(2-乙基己基)磷酸(P204)为萃取剂,在含有乳酸的稀土氯化物(PrCl3或NdCl3)溶液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络合剂柠檬酸,研究了在pH=3条件下络合剂柠檬酸含量对P204-RECl3-LA体系萃取镨钕的分配比、分离系数及萃取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有柠檬酸的乳酸体系萃取镨钕的分配比、分离系数及萃取容量明显高于单一乳酸体系,分离系数由原来的1.44提高到1.68,萃取容量由原来的25.23 g/L提高到28.53 g/L.这为研究非皂化萃取体系中稀土的绿色清洁萃取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一种新的二元协萃体系P204/4PC对萃取分离镍与锰、镁、钙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有机相配比、平衡pH、平衡时间等因素对萃取分离的影响,并绘制了镍萃取与反萃等温线.结果表明,采用1.25mol/L 4PC(L)+0.25mol/L P204(HA)组成的有机相,经过5级模拟逆流萃取,镍的萃取率达到98.7%,其他杂质金属的萃取率基本都在5%以下.负载有机相经过三级逆流反萃,镍的反萃率达到98.2%,反萃后有机相中镍的质量浓度小于0.1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