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触龙说赵太后》中有“赵氏求救于齐”,这“赵氏”有的认为指赵太后,有的认为指赵国的国君。它究竟指谁呢?为什么有人把“赵氏”理解为赵太后?因为古代的妇女称“某氏”,直到解放前的农村里还有这样的称呼。但是你稍稍注意一下就会发现:古代妇女称“某氏”,是在她娘家姓的后面加“氏”,而不是在她夫家的姓后面加  相似文献   

2.
城市“绿卡”就象一张旧船票,曾几何时,乡里人最大的奢望就是跳“农门”,拿到一张城市“绿卡”,象城里人一样坐办公室,吃皇粮……然而,(?)过多人城市户口忽然失去了往日的魅力,进入失宠落泊的地步。这是为什么呢?读了《冲破“国界”》,你自然会悟出其中奥妙。  相似文献   

3.
1.松鼠驯良可爱,大象温和憨厚,鸽子夫妇相亲相爱……很多小朋友读过博物学家布丰的《博物志》,喜欢书中“性格”各异的动物。那么,布丰是怎样的人?他怎么想到创作这部巨著呢?  相似文献   

4.
一次,一位教师讲《铁棒磨成针》这篇课文,当他问到“老婆婆把铁棒磨成针”包含着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时。一名学生的回答令大家惊讶不已:“她在浪费时间,为什么非磨不可呢?难道不能想想用别的办法又快又好地造出针来吗?”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在读作家纪广洋写的一本书《没有彼岸的河》。我被这本书的书名所吸引,《没有彼岸的河》,这该是怎样一本书呢?河为什么会没有彼岸?书名如同一个谜面,让我感觉“扑朔迷离”,吸引着我去书中找寻答案……第一辑《青春、梦想和房子》,第二辑《未来什么时候才能来》……第八辑《风雪中的温暖》。如同一幅长长的画卷慢慢伸  相似文献   

6.
联想与创新     
<正> “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这句司空见惯的广告语是否有人仔细揣摩。曾几何时,我们还能感觉到想象力吗?当我们读《哈利·波特》的时候,当我们看美国科幻大片的时候……我们常汗颜自己想象力之贫乏。寻根宄底,也许与这些国家的教育体制不无关系。美国《公民权法》规定,幼儿在学校拥有两项权利:1.玩的权利;2.问为什么的权利。为什么要做如此规定?也许与一桩奇特的诉讼案有关系。 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丝的3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这位妈妈非常吃惊,问她是怎  相似文献   

7.
编读往来     
每个月都有很多的回函卡飞到我们的编辑部,小乖每天拆啊拆啊,虽然拆到手软,但看到读者写来的热情的话,心里真的很高兴。当然,那么多回函,能够刊登出来的总是少数,是小乖选出来的问题比较典型或是比较好玩一些的读音发言了。经常有读者说“为什么我总是得不到回音呢?”“是不是我的回函已经丢进垃圾桶了呀?”“为什么我想在游民客栈交友却总是不被选中呢?”“为什么中奖的总是没有我呀?”“为什么我问的问题没有答案呢?”……如此种种。  相似文献   

8.
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诗人,在《神曲》中说:“我向前走去。但我一看到花,脚步就慢下来了,……”这不独但丁一人如此,几乎人人都有类似的体验。每逢漫步在山林原野中,或庭院阳台上,看见绿枝探头,花苞含笑的时候,就象被磁铁吸引住,脚步放慢,双眼凝视,刹那间心旷神怡,其乐陶陶,随后便是恋恋不舍,依依惜别了。为什么呢?这就是花的魅力所使然。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数学手稿》中从变数的自身变化中,辩证地揭示了微分的本质,是“被扬弃了的或消失了的差”,“因而是严格数学意义上的x_1-X=0”(《数学手稿》第3页,第5页)。然而,正是这个“零”,尽管它在字面上导致无,但在微分运算时,尤其是在积分过程之后却又可以获得实际结果。这样,岂不是“无中生有”吗?因此,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似乎非视微分为“非零”不可,即作为微分过程的结果是零,而作为积分运算的对象又是非零。概言之,微分就成了“零与非零的对立统一”。究竟应该怎样认识这个“零”呢?难道说“零”本身就不存在矛盾吗?否则又为什么不能让它本身直接参与积分运算呢? 本文准备就上述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看了第8、9期《小学科技》的“QQ不倒问”,我才知道原来飞机的起飞还有那么多学问。可是,我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为什么直升机起飞就不需要跑道,能在狭窄的场地垂直起降呢?  相似文献   

11.
爸爸的秘密     
暑假的一天,我在抽屉里发现了一本父亲的记事簿。随手一翻,一行小字跃入眼帘—“菲菲生日,九月六日”。旁边有这样一个名字—“李菲倩”。那一定是个女性!我想,她是谁?爸爸为什么称她“菲菲”?一团疑云在我脑海中升起。也许人天生就有探人隐私的好奇心,我继续看了下去,发现在一段不长的时间里,爸爸曾两次去过“菲菲画室”。画室?那她一定是个富有艺术气质的女子了。不知为什么,我忽然想起《十六岁的花季》中的罗兰,心中飘过了白雪那双彷徨,凄楚的眼睛。猛然合上本子,酷热的天气里,我发现自己竟然四肢冰凉,心脏在慌乱地跳动,我被自己的推断惊…  相似文献   

12.
春节长假期间,不知有多少“韩迷”坐在电视机前让里面的韩国俊男靓女滋润眼球。不论是新播出的《阁楼男女》、《好人》、《女人天下》,还是重播的《人鱼小姐》……你想过吗,你为什么喜欢看韩剧?韩国为什么能制造出这么多让你着迷的韩剧?韩剧反映的社会生活真实吗?  相似文献   

13.
    
我叫蒋好雨。为什么叫好雨呢?因为我出生在美丽的春天,晚上下了一场蒙蒙细雨,第二天早晨我便来到人间。起名时,妈妈想起了杜甫的一首诗《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她希望我像春天的小雨一样,默默地滋润万物,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相似文献   

14.
“你为什么想要吃饭?”“因为我肚子饿了。”3岁小孩都会回答。那么,我们为什么会有饥或饱的感觉呢?为什么肚子(胃)空了就感到饿,满了就觉得饱呢?显然.是因为我们体内有一个调节饥饱的机制,而控制感觉的中心.一定是位于中枢神经系统之中。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个不大的庭院,古朴,也很幽静。院子里密植了许多桂花树。今天是中秋,月很亮,也很圆。桂花树淡淡的幽香,是我喜欢的味道。她很善解人意,为我寻找了这么一个清静之地。我很感动。“为什么痛苦呢?”她突然扭过头来问。“什么?”我勉强挤出一点笑容,“有吗?”她未置可否,埋头玩弄着手中的桂  相似文献   

16.
每月,只要《湖南安全与防灾》一到,她就成了办公室的“抢手货”,大家争相传阅,同样,阅读《湖南安全与防灾》也是我的“必修课”,一天不看,就像生活中缺少了什么似的。《湖南安全与防灾》为什么深受我的  相似文献   

17.
《世界知识》半月刊2001年第6期第1页在承认该刊的差错时说:“这些错误有的是常识性的,如把美国‘第54届、第43位总统’小布什误为‘第43届’……”点评:这又错啦!小布什不是“第43位总统”,而是第42位、第43任美国总统。为什么“位”跟“任”相差一个“1”呢?原来是第22位总统  相似文献   

18.
成语“一丘之貉”的由来可追溯到《汉书·杨恽传》,说的是西汉宣帝时,有个名叫杨恽的人,因说了“古代的帝王和今日的帝王就像是生长在一个土丘上的貉一样”而惨遭杀害。而《狐非狐歌》是一曲揭露北朝最高统治者争权夺利的民歌,歌词曰:“狐非狐,貉非貉,焦梨狗子啮断索。”说明人们对貉实无好感。人们为什么用貉来比喻坏人?有谁见过“貉”,了解“貉”呢?  相似文献   

19.
放学后,我高高兴兴地走进家门,突然发现餐桌上有一张纸条,我走近一看,吓了一跳,原来是妈妈写的“辞职书”。妈妈为什么要辞职呢?她现在的工作不是挺好的吗?我带着疑问往下看:“因为翟鑫丽同学太挑剔,本人绞尽脑汁也做不出能使她满意的饭菜,所以辞去家庭厨师的职务……”我看完才明白,妈妈是要辞去家庭厨师的职务。唉,以后谁来给我做饭呢?我很着急,不由责怪起自己来。这都怪我太挑剔,前天不吃海带,昨天不吃鸡蛋,今天又不喝牛奶……唉,怪不得妈妈不给我做饭,等妈妈回来我一定向她承认错误。我边写作业边等妈妈回来。不一会儿,门铃响了,我赶快…  相似文献   

20.
一曲《离骚》震撼古今,引无数仁人志士、文人骚客悲吟不绝。太史公云:“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流涕想见其人”。由此可以看出屈原的作品多么感人。屈原的诗作,特别是他的代表作《离骚》为什么这样激动人心、感人肺腑呢?我们知道,叙事性作品可以以其情节的生动曲折而引人入胜,而长篇抒情作品只能以其作者情感的波澜起伏而引读者渐入佳境。在这里我想谈谈自己读《离骚》的一点体会,对《离骚》中诗人情感的波动作点粗浅的分析,以就教于方家。 在把握作品中诗人情感的波动之前,首先要弄清楚作品中作者抒发的是怎样的一种感情。《离骚》中诗人抒发的是怎样一种性质的感情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