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军事领域中,目前,机器人已广泛涉足陆海空三军。有人设想,如果多给机器人“上”一些军事课,使它们成为军事专家,去建设一支机器人军队,则可能使未来的战争更加变幻莫测。美军准备2000年前后率先在陆军中编制一个“机器人连”的计划正在实施之中。由此推断,一支由机器人组成的无人舰队将出现在未来的海战战场上。机器人舰队将由执行战术行动的舰艇操作机器人和潜水机器人两大部分组成,它们均属于智能机器人,具有思考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因为战场情况瞬息万变,依靠任何编定的程序都不可能打胜仗。机器人必须具有根据战场变化的重新编程能力,以及设定程序被毁后的自动恢复能力。所以舰  相似文献   

2.
<正>21世纪是海洋世纪,又是人工智能世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实现"中国梦",必先实现"海洋梦",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中国要占领2030年世界人工智能的高地。因此,无人艇研究被这样的两个战略要求同时击中。无人船、无人艇也称为水上机器人,潜艇也称水下机器人,都属于海上无人系统,是空天地海无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无人系统和关键技术是未来海洋智能制造中皇冠上的明珠,将对所有船舶产生颠覆性影响。它们必须具有自主的感知、自主的认知和自主的行为能力,可以自主导航和自主避  相似文献   

3.
在20世纪80年代的一系列以机器人为主人公的科幻作品中,人们常常看到一些以"铁甲威龙"和"终结者"命名的机器人,它们手持武器,行动自如。如今,20多年过去了,一种手持武器的真的"机器人士兵",已由美国智能机器人公司研制成功,不久将装备部队,为士兵、警察和其他执法人员提供一种防御工具。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战场,一个神奇的构想已付诸实施;数字化将带来一场新的军事革命。一场新的军事革命已经开始,这是人们谈论已久的事。美国陆军于去年4月1。日一23日在加利福尼亚州伊尔文堡国家训练中心进行了一场代号为"沙漠铁锤"的实兵对抗演习,可以说它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未来战争的新形态。这的确不是一般的训练演习,而是美国陆军梦想多年的走向21世纪的数字化部队的首次亮相,是数字化部队与非数字化部队的实兵对抗,展示了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地面战场的崭新景象。战场的主宰在海湾战争中,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首先是以全面的绝对信息  相似文献   

5.
据报道,美国五角大楼集中了100多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就未来30年美国新军事装备的发展进行综合性的全面研究。他们提出的许多用高技术研制的新型武器,令人耳目一新。“士兵一机械”合一系统1992年初,美国科学家公布了一篇题为“21世纪军队的战略技术”的报告,强调要通过改进士兵的武器、机动性、防卫措施和在战场上收集信息的技术,以提高士兵在战场上应付各种情况的能力。为此美国将把机器人  相似文献   

6.
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在打开对外层空间开发和利用通道的同时,也把太空变成了一个重要的军事领域。特别是随着军用航天器的迅速发展,到21世纪,军队将会充分运用高技术武器装备,在广阔的太空开辟新的战场,进行前所未有的军事对抗。展望21世纪太空战场,高技术兵器竟相角逐,高素质军队的智能抗衡,将会描绘出一幅前所未有的战争画卷。天兵天将横空出世随着太空的军事化发展,特别是太空战场的开辟和建立,21世纪将出现一个崭新的军种,即“天军”。天空战场上的“天军”,就是以航天司令部为中心,  相似文献   

7.
 在GPS信号较弱甚至失效的环境下,视觉伺服能够通过视觉信息控制自主飞行,因此近年来视觉伺服在自主飞行控制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根据获取的图像信息不同,可将视觉伺服分为基于位置的视觉伺服和基于图像的视觉伺服。与基于图像的视觉伺服相比,基于位置的视觉伺服位姿估计稳定,可直观地在直角坐标空间定义机器人运动,符合机器人工作方式,且控制器设计简单,但控制精度受摄像机和机器人标定精度的影响,且计算量较大。对于小型四旋翼无人机自主飞行控制的应用研究中,视觉伺服的实时性、精确性和鲁棒性尚待提高,且小型四旋翼无人机的智能化不高,在室内室外模式转换及室内协同控制方面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利用艇体下的水翼在高速航行时产生的水动升力将艇体托离水面的高速艇。水翼艇种类较多,按水翼多少可分为双水翼艇(前后水翼)和单水翼艇(只有一组前水翼,又称翼滑艇);按翼航时水翼是否穿过水面可分为割划式、全浸武两类;全浸式水翼艇又分为深浸式和浅浸式两种。按前后水翼承受载荷不同可分为机式、鸭式和串列式三类;按水翼能否调节分为自控和浸式种。按前后水翼承受载荷不同可分为机式、鸭式和串列式三类;按水翼能否调节分为  相似文献   

9.
PLC在缆索机器人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气动蠕动式缆索喷涂机器人的工作特点,提出了把可编程控制器(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用于机器人控制系统中的实现方法.利用PLC的通讯功能,搭建了监控式控制系统,在控制策略上可保证机器人本身具有很强的故障源自主判断和自主处理能力.实验证明,所搭建的监控系统性能可靠,经受了系统断气、通讯电缆断线等人为故障的考验,可以在带载条件下安全返回地面.监控式控制系统能够满足缆索机器人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0.
徐阳 《科技潮》1994,(11):51-52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高科技武器的研制和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科学家们和军事学家们预测,21世纪的激烈战场上将会出现许许多多的新式武器。特别是电子技术在新式武器中的应用将更为广泛。它们将在未来战争中唱主角、挑大梁。隐形武器隐形武器将是未来战争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武器之一。国外目前已经出现了隐形飞机,主要有隐形轰炸机、隐形战斗机和隐形直升机。隐形飞机能够躲避对方的雷达探测而出其不意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60年代,一部荣获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大奖的科幻电影《神奇旅程》描述了科学家驾驶"微型潜水艇"在人体内的冒险之旅,将大众的视线转移到了神奇的微观世界。现实世界中,在微观领域进行探索和操作需要一类小的机器人作为帮手,它们的尺寸要小到能够在微米甚至是纳米尺度执行特定任务,这就是微型机器人。微型机器人由于个体太小,在研制过程中主要面临3个方面挑战:能源、驱动和控制。微型机器人不能像宏观机器人那样外接电线或携带电池为其供能;也不能装载电机来产生运动;此外,如何无线遥控微型机器人在小尺度空间按指令运动及作业也是需攻克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一个进化的多智能体机器人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遗传算法,利用三个自主式机器人向时变的目标推运物体研究自主式机器人间的合作和对环境的适应,并讨论了局部作用和全局作用在多智能体机器人系统群体智能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锥阀按工作原理可分为两大类别:外流式和内流式,由此可以组成不同形式的压力阀。本文据自动控制理论,对它们分别进行静态和动态特性的理论分析,阐明和比较它们的稳定性和动态品质、以仅供使用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将显式通信和黑板结构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了一种适用大规模自主移动机器人的协调机制,其中包括任务级的协调和运动级的协调.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调机制用较少的通信量实现了高质量的协调,且系统的性能不随执行机器人数目的增加而迅速下降,为大规模自主机器人有效地合作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机器人导航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视觉是人工智能学科的一个主要分支,也是自主机器人视觉导航的理论基石。文章概述了近20年来在自主机器人导航领域中的主要技术。自主机器人的导航方法主要可分为3大类:基于地图的机器人导航,基于光流的机器人导航和基于地貌的机器人导航,前两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有结构的导航环境,第3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无结构的导航环境。  相似文献   

16.
针对20世纪国内外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历程和21世纪知识经济的兴起,对21世纪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这些分析对制订我国机器人的发展对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机器人城镇     
《前沿科学》2011,5(4):F0002-F0002
21世纪将是机器人技术革命的世纪,机器人作为全面延伸和扩展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手段将实现"当代最高意义上的自动化"。日前,英国伦敦科学博物馆举行"机器人城镇"展览,该展览囊括了来自欧洲研究实验室的20款独特尖端机器人,向公众展示了当今机器人研制的最新成果。图①由赫特福德郡大学建造的能帮助孤独症儿  相似文献   

18.
在引发21世纪武器装备革命性变化的高新技术中,迅速兴起的生物技术势头正猛。美国现有1/3的科学家在从事生物技术研究,不少军事观察家认为,在未来战场上,生物武器将是一支重要的威慑力量,甚至比原子弹更可怕。盘点21世纪军事生物技术主要有下述10种:  相似文献   

19.
如果按照20世纪60年代中期机器人开始成群地为人类效力算起,到今天,机器人已过了“而立之车”。在80年代,“机器人热”已经风靡一些发达国家。那么,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机器人热”的发展趋势又将如何呢?请看——  相似文献   

20.
流固耦合式管道检测机器人自主发电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管道检测机器人的电气工作装置提供充足的电能,该文提出一种利用管道内天然气流体动能的管道检测机器人自主发电系统,推导出了各个环节的工作原理方程。利用管道内天然气的流体速度动力冲击机器人尾部叶轮,以及泄流前后的流体速度差,将流体动能转换为发电机的电能。通过对管道检测机器人速度控制装置的泄流状态的分析,建立了受控速度方程;在控制速度条件下,得出了叶轮机叶片的受力方程,并给出了单位时间内管道内流体扫过叶轮机的动能与泄流前后流体速度差的关系方程,并进一步导出了流体动能转化为电能的方程。针对管道内天然气流体速度随时间不规则变化的影响因素,采用了叶轮机最大功率捕获控制策略使自主发电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达到最大。对提出的管道检测机器人自主发电系统进行了流体的流固耦合仿真和电气的Matlab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流固耦合式管道检测机器人自主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可行,叶轮机额定输出功率在80W左右,而管道检测机器人的用电功率在30W左右,该自主发电系统可满足管道检测机器人系统的供电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